APP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冯坪区块长6油藏注采对应关系评价

2023-05-29孙海鹏樊平天呼园平

新疆有色金属 2023年3期
关键词:注采比小层井网

孙海鹏 樊平天 呼园平

(南泥湾采油厂勘探开发研究所,陕西延安 716006)

长6油藏是冯坪区块的主力生产层位之一,至今已有30 余年的勘探开发史。注水开发是目前低渗-特低渗油藏的主要开发方式[1-3],而注采对应率是注水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一个评价对象[4]。注采对应率高是提高水驱动用储量,提高采收率,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前提[4]。但由于油藏开发初期地质特征认识不足,加之频繁改层导致部分注水井受益油井注采不连通,从而导致无效注水,降低了开发效率。因此进行注采对应关系评价,对下一步的剩余油挖潜,提高水驱动用程度以及提高油藏的采收率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为区块的高效开发提供挖潜方向[5]。

1 区域地质背景

冯坪区行政位置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该区于20世纪90 年代投入开发,并于2014 年开始注水开发,主力开发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的长6 油层组的长、长、长和长四个小层。研究区长6 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属岩性油气藏,因此储层受沉积微相控制明显,从而导致储层非均质特征复杂,开发至今精细解剖研究不够,加上开发前期频繁改层导致油水井不对应,注采比例严重失调,导致油井受效不明显,产量递减快,稳产难度大,严重降低了研究区的水驱效率。故加强注采对应关系研究及配套的合理治理政策是该油区实现长期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

2 注采对应关系评价

2.1 纵向注采对应率研究

本文根据冯坪区的小层对比结果,并结合油水井射孔段对目前的注采关系进行了统计,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可知,冯坪区总的注采对应率为29.65%。纵向上长612的注采对应率最高(45.31%),其次为长层(31.55%),再其次为长62(211.94%),长621注采对应率偏低。从各小层的注采对应率上可以看出下一步要进行油水井补孔作业,以加强区域注采对应率,提高注入水的利用率。

表1 冯坪区纵向分层位注采对应率统计表

2.2 平面受益状况分析

根据上面确定的各小层的注采连通关系,再从平面上统计每口油井的受益方向,从图1 可以看出,油井双向受益以下的占到97.49%,而三向受益以上的仅占2.51%。另外研究区有采无注的占70.13%,有注无采的占0.31%,注采对应率极差,注入水波及面积小,严重影响区块的注水开发效果。

图1 鄂尔多斯盆地冯坪区块平面受益情况分布图

表明冯坪区驱油方向相对比较单一,剩余油分布较分散,该区在完善注采对应关系,提高注采对应率和多向受效比例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方面还有较大潜力。下一步要进行油水井补孔,通过后续措施,提高多向受效井比例,降低单项和双向受效井比例,进一步扩大水驱控制面积和水驱控制储量。以提高该区块的注采对应率,提高注水利用率,以避免无效注水。

3 注采比分析

3.1 纵向注采比分析

通过对冯坪区各小层的累产进行统计,得出各小层的纵向累计注采比长611小层为0.25,长612小层为0.26,长621和长622小层均为0.01。区块纵向累计注采比偏低跟区块注水井少有关系,表明该区亏空严重,地层能量耗损严重,需要加强注水以补充地层能量。

3.2 平面注采比分析

通过平面对应关系对平面受益井组进行累计注采比统计得出:冯坪区南部平面累计注采比基本都大于1.0,中部以0.5~1.0为主,北部平面累计注采比较低,基本都小于0.5,下一步要加大转注力度或部署注水井及注水井补孔措施,提高平面注采比,弥补地层亏空,提高区块采收率。

4 综合治理对策

4.1 平面井网完善

冯坪区目前井网以菱形反九点井网为主,又由于开发时间长,兼部分不规则井网,根据目前的井网图目前平面井网完善主要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油井转注,二是新部署注水井,三是新部署一部分油井。根据井网及砂厚图研究区共需油井转注121口,新部署油井88口,新部署注水井23口。

4.2 注采对应关系完善

根据注采对应关系及注水井的测井曲线特征确定注水井各个小层的补孔措施。长611小层有采无注141 口,长612小层有采无注134 口,长621小层有采无注112口,长622小层有采无注59口,这些井周围有注水井的要优先进行注水井补孔作业。

采油井补孔优选注采连通的层位,这部分井的层位属于先期注水,地层能量充足。根据注采对应关系及采油井的测井曲线特征长611小层油井补孔共19 井次,长612小层油井补孔共28 井次,长621小层油井补孔共4井次,长622小层油井补孔共6井次。

5 结论

(1)冯坪区注采井网不完善,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井网不规则,油水井不对应,注采比例严重不合理,油井见效受效不明显。

(2)纵向上注采对应关系不完善,注采对应率较低,存在有注无采和有采无注现象,同时,受益井多为单向受益井,多向受益油井比例低。

(3)通过纵向和平面上的累计注采比统计发现各小层的累计注采比均偏低,证明地层能量亏空严重,证明冯坪区下一步挖潜的潜力巨大。

猜你喜欢

注采比小层井网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C3断块注水外溢及合理注采比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CB油田压力保持水平及注采比优化研究
CB油田压力保持水平及注采比优化研究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设计优化研究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新肇油田注采系统井区注采比调整研究
靖安油田XⅠⅤ油藏中高含水期的合理注采比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