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光于她

2023-05-29

VOGUE服饰与美容 2023年6期
关键词:抗老中年人抵抗

衰老似乎无处不在,不可阻挡,亦无法逆转。虽然衰老几乎存在于自然界所有物种当中,但它唯独对人类是种折磨,因为只有人才能意识到,我们终将老去、死亡。在一些倡导精致生活的社交媒体上,无数关于抗老的“秘笈”引发了众多女性的共鸣,却也带来焦虑。除了自然规律,我们还不得不面对情绪、生活方式、外界环境等因素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和改变,于是,从内心、从外在,我们迈出的每一步似乎都在奋力抵抗着地心引力、心理及外界的压力,抗老这件事情也因此变成了一项任务,一项待你到了某个年龄一定会主动请缨的战斗。

然而,“抗老”是否本该如此?我们邀请的两位女性,一位是在旅行中与生活对话的作家陶立夏,一位是将文学写入日常的大学教授张怡微。对于“抗老”这一热门话题,她们分享了彼此的故事和观点。

当我们聊“抗老”时,在聊什么?

“老”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陶立夏:“老”意味着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以前身体和灵魂之间没有那么多缝隙,有一天发现身体有点跟不上了,比如不能熬夜,比如新陈代谢明显变慢,最严重的是记忆力的下降。我发现需要分出额外的精力来照顾自己的身体。这让我觉得有点麻烦。我更年轻一点的时候写过一本书,里面有句话说,大象的灵魂住在蜗牛的壳里,现在这个壳变得更脆弱了。

张怡微:生理上意味着有很多新的项目需要保护,例如甲状腺、关节、卵巢……心理上意味着不慌张、平常心,换句话说,很少激动,很少有非得到不可的东西。另外,“老”也就意味着年轻红利的失去,索性也不那么紧张了,没有人知道自己会活多久,未来的日子是不确定的,可以从容一点,安静一点地慢慢做事。我所在的行业,刚好也比较重视积累,年轻反而不是一个加分项,所以“老”也意味着积淀。

近年的一些研究调查显示,抗老似乎正在逐渐年轻化,抗老的主力人群从45-55岁变成25-45岁,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

张怡微:这也是一个我很好奇的现象,是否年轻女孩更热衷于讨论抗老的问题7分享医美福利、产品使用心得这些,是否也算是一种普遍的生活交际?

陶立夏:是的,因为这些话题比日常聊的星座更复杂、更多样、更“切肤”,因此更能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只不过,年轻人的世界里,似乎是没有衰老这个概念的。抗老是独属于中年人的焦虑,就像《哈利·波特》中的神兽夜骐,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看见。广告营销试图将这种焦虑向更低龄的群体渗透,但年轻人理解的抗老和中年人的抗老,也是萤火虫和火苗之间的区别吧。

摄影:Erwin Blumenfeld,美国版VOGUE1947年5月刊

这就如同只有真正辨析消费文化的裹挟,才能开始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而说回抗老的需求,在你看来,所谓的“抗老”,究竟在抗什么?

陶立夏:最直接的对手是地心引力,皮肤变松之后,神情很容易显得疲惫。尤其是写作这个职业,经常陷入沉思和沉迷于观察,不太顾得上表情管理。我是在给品牌拍摄视频的时候发现这个事实的,镜头下的自己和自己以为的很不一样,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可能要和地心引力做一点搏斗来挽回形象了。但更本质的抵抗是抵抗失去吧。失去紧致的皮肤只是一个开始,然后是体力,然后是属于青春的任性。因为“青春”本身,正如王尔德说的晨曦之中带露的玫瑰,美得拥有被无条件原谅的权利。

张怡微:我觉得多少有一点反抗命定的意思。正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无法抵抗衰老、死亡,无法抵抗地心引力,抵抗才有意义。如果这件事是可以克服的,那么抵抗就会丧失力量。人都是没有办法才老的,“老”是一个长寿的人才会经历的复杂滋味。抗老,表面上是抗物理规律,实际上也是抵抗平庸、抵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同”的那种感觉,年轻人会更反感那样的状态,更希望与众不同,更希望突出自我。

让·埃默里在《变老的哲学)》一书中曾提到“社会年龄”这一概念,定义其为“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时点,世界不愿再将他看作一个他可能是的人”。社会目光下,似乎年龄焦虑这回事被渲染到了顶点,也催生了一些人的抗老意识。你如何看待这种社会凝视下的被动“抗老”?

张怡微:有时我发朋友圈,就会有好心人提醒我“把你拍老了”,我理解这可能是一种赞美,但实际上我当然知道拍摄的就是那个时间的我的实际样貌。社交不可避免会遇到“凝视”,只是有的凝视是善意的,有的是恶意的,我遇到的大部分都很善意。当然,我也不会蓬头垢面就去上课、做活动。这是一个视频时代,我读书的时候,老师不用太在意形象,但现在学生为了拍摄PPT,或者学校为了宣传,冷不防就是摄影机、照相机在课堂里出现,要求我们被动地在走进教室时就要保持一个被凝视的状态。我的经验是,仪态会比“好看”更能体现人的精神状态。有的老师就精神状态很好,超越了“老”态。

陶立夏:在上海,我認识三位老师,其中一位刚到中年就满头白发,另一位前阵子辞职了,因为觉得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太辛苦。而张怡微作为老师在教书的同时,还参加各种文学和校际的交流活动,这是不是年轻的证明?

张怡微: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来说,我现在算很年轻。我不能准确判断我不做老师了是会年轻还是会更老,但我想自然规律总是一样的。

我们确实没办法去抵挡自然规律,但心态的变化或许多少能够“从中作梗”,让抗老这个行动本身发生变化?

陶立夏:我记得自己第一次被微博留言称为中年人时非常困惑,我原以为自己属于青年方阵。我就像被路过的陌生人突然塞了个面包在手里一样,来不及思考就接过了“中年人这个新身份。我很少在社交平台发自己的照片,因为每次发照片,总会有几条留言涉及体重:“你好像胖了”“你还是这么瘦”……发胖似乎是中年人的天敌,比皱纹还可怕,大概是因为胖是更直观的视觉感受,比皱纹更难掩饰。所以如果需要参加活动,我会注意提前运动一下,减一点体重。这种抗老一开始对我来说是被动的任务,后来我发现,运动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体力都很有效,抗老就变成一种主动需要。

是否选择抗老、采取怎样的方式,是一种自主权

谈起关于“抗老”的刻板印象,你会想到什么?

张怡微:刻板印象当然是只有女性才需要抗老,以及抗老是交智商税,就是一个花钱买自欺的行为。我觉得并不是这样,也许抗老是一种告别青春期之后,不再依靠年轻驱动的生活动力和意志力。

陶立夏:对于抗老的刻板印象之一,是和美容以及更复杂的医美挂钩,随之而来的刻板印象就是张怡微说的,女性才需要。但抗老不是表面的为取悦视觉才做的事。这种将抗老肤浅化的倾向,多少是为了快速获得商业利益,其本质是抓住了人爱走捷径的心理:一抹就可以年轻的精华面霜,和每天坚持有氧运动45分钟就能提高代谢、改善皮肤状态,你选哪个?你两个都要选!明白抗老是需要花钱和吃苦的,这才是中年人懂得周全的格局。当然你也可以什么都不选,这是中年人的坦然,毕竟时间不可逆转,无论如何它都要留下点痕迹在你身上。

不知从何时起,“优雅老去”似乎成为一种标准,规训着许多人对于老去应该成为样子的想象,你对此怎么看?

张怡微:我小的时候也会暗自嘲笑这种“优雅”,觉得是自欺欺人。现在觉得优雅老去,意味着高度自律,包括了健身、控制营养、知识的学习、风险评估等等很多方面的内容,一个能够扛得住生活未知风险,且能够从容以对的状态,是我比较羡慕和尊敬的。“优雅”在我心里不只是关乎容颜和身材,更多的是内心秩序的井然。

陶立夏:我很赞同张怡微对优雅老去的看法。我们对于“优雅”的了解常常停留在表面,落入了刻意的圈套,因为只从服饰搭配之类的角度去衡量一个人是否优雅,发型是不是完美,袜子和领带颜色是否呼应……这就是给已经在为抗老努力的中年人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打乱了他们优雅的步伐。好在也不是每个中年人都有时间去在意这些看法。在我看来,这种活在自己的秩序中的坦然,才是优雅。

如今很多人都会采用各种方式来抗老,比如尝试各种抗老功效的护肤品、医美、运动,在你看来,还有哪些抗老的方式?

摄影:Horst P.Horst,美国版VOGUE1942年6月刊

陶立夏:我们只是在变老,经历一个所有人都要经历的过程,那变老就是命运的一部分。就像千万个人有千万种方式过自己的人生,抗老也一样。我为了抗老偶尔跑步,也写作翻译。不爱运动的朋友则沉迷二次元文化,这是他们的抗老方式。我觉得听张怡微的文学课就是高质量的抗老方式:保持新知识和资讯的获得,保持新观点的产生,以及最重要的,保持开放的沟通的心态。

张怡微:陶立夏的文学生活也很有意义,旅行是一种实践,写作也是一种实践,翻译更是在两种语言之间的旅行。经由文学生活,我们可以更从容地面对生老病死,不必要去美化它,也没有必要太恐惧。

陶立夏:谈到文学作品,我注意到张怡微老师的故事里,更多的是年轻人,比如最近的小说集《四合如意》,故事里的人物常常是初入职场,带着学生气去应对生活。你觉得是这样吗?中年人的故事,会更难写吗?

张怡微:初入职场会比较忙,又要工作,又要保持这个那个,这其实也是一种学生气。人到中年会更追求舒适自在,喜欢忙就忙,不想忙就不忙。我反而觉得中年时保持学习和紧张度也是一种自我训练。当然小说里可以做很多尝试,小说家是命运主宰者。

主动抗老的另一面

在你看来,我们能够从抗老这件事中收获什么?

陶立夏:我觉得自己在抗老的过程中略微理解了西西弗斯。但我们每天要推的石头又何止松弛的皮肤、越来越需要修补的身体零件。或许抗老只是我们面对生活的诸多难题时释放的一个烟雾弹。我感觉郝蕾说的还是蛮有道理,就是尊重事实,只有你坦诚面对,才有可能发生改变。工作上,容貌上,都是如此。

张怡微:和反抗自己的衰老相比,反抗整个社会衰老的观念可能更有意义一点。比方说“传统”算不算一种“老”?反抗总是会有代价的,也许是失望、幻灭,也许是被嘲笑、被歧视。但经历这样的过程,能收获的不仅是负面的经验,其实也会有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现在的老人也有过年轻的时候,现在的年轻人也早晚会面对衰老。科技当然会带来一些改变,帮助我们延长生命、延缓外表老去,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它也会加速我们解锁新的痛苦类型。

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来应对“抗老”?

张怡微:与其说是应对,不如说是忍耐,忍耐记忆力的衰退、忍耐脱发、忍耐体力下降,但由此,我也会解锁一些新的知识领域,从而对更多人产生同理心。我希望能够有机会带领不同专业的文学爱好者书写自己特别的人生经验,建立身心灵走过巅峰期之后的复杂感触及危机应对方案。例如我们做过疾病书写与叙事治疗工作坊,针对阿尔兹海默症、厌食症等疾病做医学、哲学及文学的解读。

陶立夏:对我来说维持内心的秩序是最佳方式。总会有人评价你的年龄、外表这些因为时间的不可逆而无法挽回的东西,但我可以做到不在乎。还有就是,我喜欢的作家们,无论男女,无论多么离群索居,都会有一两张拍得好的照片留下来。所以,我大概会拍几张这样的照片,以后放在作者介绍部分,满足读者对一个写作形象的期待和自己的虚荣心。当然关键还是要多写,持续地创作,否则这些照片也没有用处。

张怡微:我有很多学生都是立夏的粉丝,前几天世界读书日拍摄学校宣传视频时,编导也在跟我聊陶立夏又去哪儿玩了。女性旅行作为一种生活实践,是否也有休闲审美之外的抵抗意图7旅行写作对你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陶立夏:于我来讲,旅行写作更像是听凭直觉找到的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抵抗生活的方式。如果一件事刻意去做,就会容易累。我之前是出于直觉选择以旅行来逃避日常,也间接抵抗年龄带来的重量:旅行者没有年龄、职业,甚至没有性别。但等我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反而不再经常旅行了。去年冬天,我在巴黎雅各布街的某个拐角偶遇夏洛特·兰普林,灰色短发,米灰色羽绒外套,同色系的。最印象深刻的是她的眼睛,蓝灰色。你遇到的一些人,只会让你觉得美,不会想起别的,比如年龄。

我们身边那些在旁人眼中、在对待“老”这件事上颇为从容的人,大多数对待未知和新鲜事物的态度似乎也相对更加开放和包容,你怎么看?

張怡微:好奇和热爱真的很重要。只要好奇就有知识更新和学习的动力,只有热爱才能不计回报倾心投入一项美好的事业或者有创造力的生活中,发明新的生活方式。日本女演员树木希林生前说过她很珍惜自己的皱纹,因为是好不容易长出来的,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都是好不容易才老的,经历了很多心碎、失望却没有被打倒,幸运抵达过巅峰,最后再平稳落地。“老”是我们美好生活、奋斗历程的勋章,是一个荣誉。

陶立夏:是否会感觉忙碌让有的人更容易衰老,又似乎让一些人保持年轻?

张怡微:忙碌只是掩饰一个没有生活的人的生活内容。保持年轻我觉得是一个身心灵极高的要求,身体层面我算是很佛系的,也不健身,也不怎么焦虑,毕竟我也是一个控制良好的重度斑秃患者。我的主治医师参与的医疗项目邀请我参加他们的上市会议,我觉得很有趣,他们跟我说很想听听女性患者的体验,觉得我很乐观,问我是否愿意分享。我没参加过文学之外的会,就很有兴趣。

这种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和尝试,到了某个年纪回顾起来也是很有趣的经历,相信立夏对此也很有感触。

陶立夏:现在想来,我从2022年2月开始不住自己的房子,开始租房子住,就是感觉到自己对生活的好奇心在丧失才做的一点努力。不同的环境确实也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结识了新的朋友,和老朋友也有了不同的话题和沟通方式。我时常在新家做饭招待朋友,有时感觉像回到了大学宿舍时代。这是优质的人际沟通带给我的动力,足够抵御情绪上的疲惫感。

猜你喜欢

抗老中年人抵抗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中年人如何笑傲职场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美容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颜值高低只是一时的,保湿抗老是持久战
80后、90后“阿姨们”的抗老秘籍
中年人保健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