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坚持写作的教师
2023-05-28胡东辉
【编者的话】辽宁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研中心、辽宁省初中语文教研员胡东辉老师以《致敬,那些坚持写作的教师》为本期写作盛宴拉开序幕。胡老师笔下那些能写、爱写并坚持写作的老师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同学们又该如何用博大精深、意蕴丰富的汉字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生活感悟、人生真谛、青春梦想呢?请在《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本刊策划”栏目中寻找答案吧!
写一手漂亮的文章,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语文老师的符号,是第一等的语文功夫。学生在读书阶段遇到一位能说善写的语文老师,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教师课讲得好,就能成为好老师,但要成为真正的名师,除了课讲得好,还得文章写得好。
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她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教学语言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同时,于漪老师笔耕不辍,教学之余,写了《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等多部专著,这些文字清晰且真实地记录了一位人民教育家的成长之路。
余映潮老师,不但是教研员,还是名师,至今依然活跃在课堂上,他更是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写作的高手,保持着每年发表文章50篇以上的纪录,他的写作方向定位于面向学生、面向一线语文教师。他的文章没有很强的理论色彩,不强调考证与论辩,很少旁征博引,力争“将一个点写透,将一篇文章写美,将一个系列写新”,好看且好用,每一篇文章都有吸引读者的魅力。
从这些教育名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写作是教师职业特征的内在要求,是教师职业素养中的一种重要能力。
当然,写作是创作,是非常不容易的,尽管我们的语文老师从小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写作,大学期间还有专门的课程研究写作,但想要写得出来,还是需要不断地积累和训练,想要跨出这一步,要有勇气,也要养成习惯。
我的“朋友圈”就有非常多的老师,他们都是写作的高手,他们的作品我都认真拜读,一一点赞,为他们的坚持喝彩,为老师们的才华表达敬意和赞叹。
大连有一位年轻的语文名师,毕业至今不过10年工夫,却主持了大连市课题1项,参与省课题3项,她个人获得国家课一等奖2个,省级优质课一等奖3个,在期刊发表论文15篇,出版个人专著2部,并写下了将近100万字的随笔散文。她的文章有着超乎俗世的大悲悯,她的写作就是为了慰藉自己的心灵,一种敏锐的感受借着文字诗意地流淌,在她纯净的文字面前,凡是功利的写作,都能照得出目光的躲闪和游移。她的学生受她的影响极深,很多学生选择中文专业,他们继续传承着语文教师诗意的情怀。
我想,不论是教育名家还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不论是教师写作还是学生作文,都应该坚持这两点:一是真实,二是朴实。写作应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力求构思简洁明了,语言朴素朴实,通俗易懂,不堆砌辞藻,不故作高深,不故弄玄虚,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总之,别人读了你写的东西,得有营养。教师的写作必须从做的现实出发,有感而发,有情而抒,有做再写,绝不能无病呻吟,为了写作而写作。
可喜的是,在提倡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当下,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也意识到了写作在语文教师基本素养中的大作用,也设计了很多针对性的措施,比如某市某区每两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赛,包含六个环节,即读一首诗、写一篇文、说一节课、评一节课、讲一节课、命一道题,俗称青年语文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六个一”,其中的核心环节就是教师寫作。我想,这样坚持下来,是会有实际效果的。
我们语文教师接受的是专业教育,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写作素养,写作是他们的立身之“本”。语文教师应该熟悉各种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并有这方面的技能,能驾驶一些应用文体,如评论、短论、短评、调查报告、说明、综述、汇报、学科论文、总结,等等;也要有文学类文体的一般写作能力,如散文、诗歌、小小说、文艺随笔,等等。不一定出类拔萃,能“写得出,写得真”就行。一名善于写作的老师有着宝贵的“写”的经验,这样,他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有教科书无法具备的、丰富的个人体验,能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少,要让学生有信心去学习写作。
我们期待着作文教学的改观,更期待教师本人不断提高写作的素养。学生对写作的喜爱,往往源于讲台上站立着令学生佩服的、文采斐然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为这样的语文老师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