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2023-05-27马敏

江汉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意义,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已作了高度概括和论述,理论界、学术界的任务应当是从实践、理论、民族和时代特色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讨,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从历史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自有其历史来源和自身演化逻辑,需按照历史发展经纬对之进行梳理,以深化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及意义的认识。

一、一个重要区分

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革命性转变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巨大变迁,将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其中,成为这种世界性潮流的一部分。

就中国现代化历史的全过程看,以1949年为界,实际包含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是从1860年代洋务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的早期现代化(或称近代化)阶段,前后约90年;一是从1949年至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约73年。这两个阶段的现代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运行方式,但又存在若干共同的历史文化基因,构成一部独具特色的中国现代化史。中国现代化所呈现的独特性,恰恰来自这两个阶段各自不同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对1949年以前的早期现代化历史,学术界已有过大量探讨,这方面的学术成果也甚为丰富。通常认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大致经历了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的器物与技术层面的现代化,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标志的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思想层面的现代化,以及民国时期试图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各方面推进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尽管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局部的推进和一定的成果,但近一百年时间过去了,这些努力总体上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以早期现代化最重要的工业化目标而言,到1949年为止,中国远未实现向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转型,仍是一个极度贫穷落后的农业国。1949年全国大陆解放时,中国近代生产设备(包括工厂、铁路、矿井等)仅合人民币128亿元,中国近代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1)1949年一项中国、美国和印度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比较表明,美国的钢产量是中国的447.72倍,印度是中国的8.67倍;美国的生铁产量是中国的199.29倍,印度是中国的6.56倍;美国的原油产量是中国的2074.33倍,印度是中国的2.08倍;美国的原煤产量是中国的13.63倍,印度则与中国持平。(2)不仅同美国差距巨大,即便同刚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1947年8月宣布独立)相比,也有一定差距。正因为如此,人们通常认为中国早期现代化是一个“被延误了的现代化”或直接称之为“失败的现代化”。

1949年后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其基本态势是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从初期的大规模工业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继而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进入现代化的突飞猛进时期,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创造了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和中国奇迹。

因此,就中国现代化历史的全过程看,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式现代化”,并非指1949年以前的中国早期现代化,而是特指1949年之后逐渐展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既是历史时间节点的一个重要区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起源上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独特性之一。

其次,在内涵上,中国式现代化同1949年以前中国早期现代化也有本质区别。前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后者实质上是并不成功的资本主义近代化。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分在于政治及社会制度的不同,其中政治制度又起着关键核心作用。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失败,固然有诸多内外因素,包括常年战乱的影响等,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作为被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政权,缺乏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无法将国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也就无法独立自主地推进现代化建设。

相反,1949年以后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根本便在于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由制度的变革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制度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国家在新的基础上焕然一新,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动员能力的中央人民政府,從而具备了启动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政治条件:实现民族独立与建成统一民族国家。

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优势。新中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一盘散沙、现代化迟迟上不了轨道的旧貌,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的支持使国家可以集中财力和物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现代化建设,使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成为一项长远的国策。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正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的发展始终拥有坚强而稳定的政治领导核心,始终有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主心骨。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从中央到地方,均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积极参政议政,营造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商国是、共谋发展的良好政治氛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空前凝聚力和无限创造力,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最大秘诀。

中国式现代化的各种特点,皆来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规定性。以1949年新中国建立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无疑将有助于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及其中国特色。

二、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必须结合其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来深入理解。

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开始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49—1978年的奠基时期;1978—2012年的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的走向成熟时期。其中,每个大的发展阶段又可根据其阶段性特征,具体划分为若干小的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蕴藏于每一个发展阶段之中,是每一个阶段不断累积、不断提升的结果。我们既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特征,也要把握其阶段性特征,从而获致对中国式现代化更为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一)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1949—1978年)

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探索。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可视之为现代化起飞前的准备时期。尽管经历了许多曲折,也有各种教训,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

在这一时期,新中国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完成了从革命到建设的转折,并通过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启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以“工业化”的名义初步展开。因此,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可视为中国式工业化、现代化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就是基本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现代工业体系,为实现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基础。1952年至1980年期间,尽管出现了像大跃进和“文革”十年浩劫那样的失误,但中国工业仍保持了10.9%的年平均增长率,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建立起来。1978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超过农业,占到了75.2%,农业则为24.8%。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56.9%。(3)其实已实现了狭义的工业化。

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工业化过程中过分强调重工业发展的“苏联模式”的弊病,尝试将相对单一的工业化转向更为全面的现代化。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4)1957年,毛泽东在有关讲话中指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5)随后,毛泽东又首次提出了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国防四个现代化的构想。1964年底,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今后的战略目标,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6)至此,“四个现代化”的概念正式成型。

(二)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1978—2012年)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展开的历史起点。从这时起,全党的工作重点才真正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达4930美元,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跨越,(7)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的早期,继“四个现代化”之后,“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逐渐形成广泛共识。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提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两天后,他在政治局会议上又把“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时代的命题。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当时的解释是把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低目标,小康“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8)

(三)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2012年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從“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较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人均GDP达到8.1万元(约合1.26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万元;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

随着现代化实践的发展,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理论上进入更为成熟的阶段。党的十八大通过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式现代化所包括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根本指导思想。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继续坚持科学规划、系统推进的原则,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并将原定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时间由本世纪中叶提至2035年。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更明确指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归结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同时,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具体的规划和安排。至此,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构想臻于成熟。

以上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对应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从奠基到起飞再到成熟的全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一些最突出的特征,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注重生态环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应当是在进入新时代后最近十年才逐步成型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产物。诚如习近平所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三、几点相关启示

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演进、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相关启示: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同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密切相关,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固然在1949年发生了断裂,表现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现代化实践,但藕断丝连,这两个阶段的现代化又不可截然分开,存在历史的迁延性和内在连续性。

首先,中国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走不通的情况下被逼上梁山,主动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但一次次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便在于这些探索都是以不同程度的“西化”或“欧化”为旨归,始终没有脱出“外铄”现代化和“依附”现代化之窠臼。即便是像孙中山这样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所推崇的现代化方案也只能是改良版的“美国方案”。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认识到现代化不等同于西化,西方模式也并非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从而另辟蹊径,立足于中国国情,探索另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而破解了外铄现代化之困,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

其次,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近代中国又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这样的基础和起点,决定了在现代化起步之时,必须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最为高效的“赶超”方式,全力以赴地推进工业化,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为现代化起飞创造必要的经济社会条件。换言之,只有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才有望破解后发式现代化之困。当然,初期的“试水”,难免会留下一些后遗症,从而为以后的改革埋下了伏笔。

最后,这两个阶段的现代化在深层次上都受到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其中既有正面积极因素,也有负面消极因素。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弘扬和“活用”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色,同时,又必须摒弃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建设能够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国现代新文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具有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升华、飞跃的特征

如前所述,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发展的,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而每一个阶段都有长远规划,制定了逐步升级的战略目标。科学规划,谋定而后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早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已初步勾勒了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力争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1978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设想:第一步着重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81—1990);第二步要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1991—2000);第三步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2000—2050)。2012年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进行了新的调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制定了新的现代化“两步走”战略安排:即从2020年开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总体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都与时俱进地进行了调整,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不仅有明确的时间表,还有具体的路线图。而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看,每一个阶段都达到了预定目标,以量变的累积催生了质的变化和提升。在初期工业化阶段,主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即中国经济如何独立自主地“立”起来,中国人民如何不受欺负地“站起来”;在改革开放头三十年,主要解决如何冲破一切束缚,使中国经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进入新时代后,则主要解决在新形势新挑战下如何谋求高質量发展,使中国能够真正“强起来”。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其实质是从“立国”之路到“兴国”之路,再到“强国”之路的逐级变轨、稳步提升,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逐步从梦想变为现实。

(三)中国式现代化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破解了人类现代化面临的诸多难题

首先,破解了后发现代化国家如何独立自主实现自身现代化的难题。在西方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不平等国际秩序已经形成的先决条件下,经济落后的后发现代化国家能否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越过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走出一条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曾经是长期困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巨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从改革开放破题,以制度变革的主动性闯出了独立自主现代化道路;以开放性现代化克服了苏联式现代化的封闭僵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无序竞争,同时又吸取了市场经济的灵活性;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并举”的“并联式”现代化,克服了西方“串联式”现代化所需要的时差和“代沟”,在一个高度压缩的时空中,实现了现代化的“超越”式发展。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资本至上的西方现代化必然要产生的贫富悬殊、城乡对立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吸取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教训,既注重发展,又坚持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了超4亿人口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尤其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脱贫攻坚战使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更是为破解世界性的乡村现代化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此外,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生发展等方面,也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在强调中国特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目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有很多阐释,但对各国现代化的共性却探讨不多。其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是基于人类现代化的共性而言的,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没有共性也就谈不上个性,所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性时,必须明确它所包含的人类现代化的共性特征,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现代化虽然最早发生在西方世界,但却并不是西方独有的,而是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一般规律,或先或后,人类社会都将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也不例外,它同样遵循了人类现代化的基本规律。

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要遵循的普遍规律包括:工业化、机械化、自动化、专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生活日渐富裕;从习俗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从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变;教育的高度普及;职业分工趋于复杂;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发展的趋势;个人自主性和理性思想的增强;文化上日趋多样化、自主化、娱乐化,等等。这实质上概括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继而向信息化社会的革命性转变。

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国家所经历的这些过程,中国同样要经历;西方国家所要达到的这些目标,中国同样要达到。只不过达到目标的方式不一样,所采取的路径不一样。我们说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主要是说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不止一条,现代化不能以西方标准为唯一标准,尤其在政治现代化方面,各国有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适合于自身国情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

正因为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了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所以,我们解决的关于现代化重大问题才具有普遍意义,才能说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中国式不是说仅仅中国独有,也不意味着中国可以脱离世界而独自发展,而是通过中国的特殊性映照文明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在尊重人类文明不同特性的基础上,融会不同文明的优长(也包括西方文明的优长),为我所用,从而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这种文明新形态一定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五)中国式现代化既有自身优势,也有自己的短板,需要扬长补短,不断创新

其一,继续筑牢现代化的社会根基。中国式现代化带有明显的“赶超”特征,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走过的道路,的確创造了现代化的“中国奇迹”,但在一个压缩的时空中快速实现现代化,同时也存在基础不牢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时回过头来“补课”“加油”,补上现代化过程中的“短板”。如农村基本实现脱贫之后,还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乡村振兴”工程,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其二,继续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党提出的新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可称之为“第五个现代化”,意义十分重大。广义的国家是一个由政府和社会组成的完整概念,目前我们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在社会治理方面还存在短板。社会建设、社会治理还明显滞后,行政干预过多、一刀切现象还比较突出。中央多次强调要激发社会活力,但如何激发社会活力?还需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间组织的培育、社区建设、基层自治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探索,勇于改革、勇于实践,使政府与社会形成强大的合力和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中国之治。

其三,继续努力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最根本的现代化,也是现代化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是巨型人口效应,是人民的广泛参与度,但最大的短板也在于人口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难点所在。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要补上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短板。建设现代化强国,科教兴国是基础,也是前提,必须为现代化培养千千万万的建设人才,全面提升我国人口的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

其四,继续努力发掘现代化发展的新动能。首先,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增长转变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走创新型国家建设之路。其次,必须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业的投入,走科技兴国之路,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引领和推动中国全面现代化。再次,必须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开放的水平,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多边主义和贸易自由化原则,反对“脱钩断链”的逆全球化思潮,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秩序和国际环境。最后,必须从思想上、文化上鼓励创新,引领创新,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竞争激励机制,释放创造活力,为现代化新征程、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开放的社会环境。

注释:

(1)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135页。

(2) 马洪主编:《中国工业经济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3)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第56—57页。

(4) 周恩来:《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9月2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人民日报》1954年9月24日。

(5)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268页。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0页。

(7) 林兆木:《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的十年》,《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5页。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96、497、582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3页。

作者简介:马敏,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湖北武汉,430079。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