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的沙漠

2023-05-27欧阳军

中国周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流沙沙丘沙漠

欧阳军

沙漠常常给人以奇妙的印象,流动的沙丘有的呈新月型,有的呈抛物线型,那圆润的“面颊”常常吸引人的喜爱。沙丘上布满波纹,犹如大海在这里流过,留下了波涛冲刷的痕迹。如果恰好有驼队在沙丘上缓行,便会听见悦耳的驼铃声,沙漠给人以诗情画意,使人产生种种遐想。

沙漠具有流动性,中国古代称之为流沙。在《禹贡》和《山海经》中,都有关于流沙的记载。“沙漠”最初写作“沙幕”。为什么叫沙幕呢?《山海经》解释说:“沙土日暮。”据此可知,沙幕的得名与沙尘暴有关。在沙漠地区,沙尘暴时有发生,当沙尘暴出现之际,地上的沙土被吹上天空,弥漫于天地之间,变得天昏地暗,仿佛是张起帐幕将太阳遮盖,故称之为沙幕。

到了近代,将沙幕改称作沙漠。“漠”意为广大,又有寂寞的意思。沙漠地区没有人烟,死一般的寂寞,正符合沙漠的特点。因此,沙漠一说更为确切,容易被人理解和认识,故而沙漠这种说法广为流行。

沙漠又有瀚海之稱,见于《史记》。崔浩注释说:“北海名,群岛之所解羽,故名翰海” ,“翰”原指长而硬的羽毛,古代用来写字,后来借指毛笔、文字、书信等。北海上漂浮有许多水鸟的羽毛,故称翰海。沙漠有波纹,极似海洋,然而沙漠无水,其实是“旱”海。旱、瀚音同,可以通假,二者可以互用,故沙漠也被称作瀚海。古代文人将沙漠称瀚海,以示其雅。

沙漠,英文作Sand desert,是地球表面大范围的流沙堆积。其范围应大到何种程度,没有人做出定义和说明。不过,从现存的沙漠来看,其面积大都在数千平方千米以上。中国是沙漠比较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比较大的沙漠、沙地有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腾格里、柴达木、毛乌素等12处。这其中有的称沙漠,有的称沙地。科学界将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作沙漠,将半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之为沙地。

沙漠就其形成的时间和原因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在地质时期形成的自然沙漠;另一种是因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人造沙漠。人造沙漠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提出来的,已被国内外学术界采纳接受。

沙漠的沙粒来自岩石。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多次隆起形成山脉;不过由于风蚀作用,山脉又多次被削平。山上的岩石在风蚀过程中,变成了碎石和泥沙。它们被流水冲积在湖泊和海洋中,根据沉积学原理,碎石先沉积,泥沙后沉积。沉积下来的泥沙,由于沧海变桑田的原因,上升到地面,在风力的作用下飞扬、扩散,最后形成了流动沙丘,这就是自然形成的沙漠。塔里木盆地在地质时期是海洋,被称作塔里木海,与今地中海相连通,又称古地中海。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塔里木海变成陆地,原来海底的泥沙经风力的筛选和搬运,形成了范围很大的流沙堆积,这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由于沙漠的出现与大湖大海有关,故而在一些沙漠中残留有湖泊,呼伦湖、贝尔湖都是地质时期古大湖的残余。地质时期出现的沙漠,有一部分被黄土覆盖。黄土是沙漠的伴生物,沙漠中颗粒最小的尘土,在季风作用下漂浮移动,于下风区慢慢降落、堆积,最后形成了黄土。这个过程有如农村的收麦扬场,籽粒落在原地,秕谷则堆积在下风区。

黄土覆盖在沙漠之上,其下伏的流沙称暗沙。在历史上,由于战争、耕垦等人类活动,黄土层遭到破坏,地下的伏沙暴露出来,受风力影响出现了第二次搬运和堆积,形成了新沙漠。由于它的产生和人类活动有关,故而被称作人造沙漠。

塔克拉玛干、巴丹吉林、库姆塔格、柴达木等沙漠,都属于自然形成的沙漠。通常沙漠的产生既有自然的原因,又有人为的原因,具有二重性特点。

沙漠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一些沙漠地区埋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基地。多数沙漠地区光能丰富,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能。钱学森曾提出沙产业理论,其宗旨便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能。沙漠沙本身也是一种矿物资源,75%的沙漠加上25%的生石灰,可以制造出免烧的硅砂砖,用来代替黏土砖。

沙漠地区生长有许多耐干旱的沙生植物,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沙棘、苁蓉、锁阳、甘草、麻黄、枸杞、黄芪都是重要的中草药,苁蓉被称作“沙漠人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沙漠中特有的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中国的大多沙漠中都有古代文化遗址,楼兰、尼雅、居延都是巨大的露天博物馆。这里出土的文书、简牍名扬中外,成为重要的中华遗产。沙漠中的文化遗址随处可见,那高高的佛塔,颓圮的庙宇,坍塌的城墙,残破的水渠,光秃秃的房架,在流沙中半掩半露的历史遗迹,都是古代人类活动的证明,倾诉着人类文明的传播和演变。

在海外,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沙漠。

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东岸的亚利桑那沙漠,是沙漠世界中罕见的彩色沙漠。这片面积为1.3万平方千米的沙漠,是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岩石和沙粒有粉红、金黄、紫红,还夹杂着蓝、白、紫等色,因光照不同,颜色也变幻多样,令人眼花缭乱。在阳光照射下,沙漠的半空中似乎飘荡中不同色彩的烟雾:峭壁秃丘在中午呈现蓝色,夕阳西下时变为紫水晶色;最高的岩峰因为常为蓝色雾霭所笼罩而得名蓝峰。亚利桑那沙漠东部遍布彩色圆丘,一个个好像驼峰和金字塔。丘间沙地半埋半露屹立着数以千计的石柱,它们色彩艳如玛瑙。

位于大西洋岸边的沙漠之国毛里塔尼亚,是撒哈拉沙漠到黑非洲的“过境地带”,全境3/5土地被沙漠覆盖。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布满无数的沙丘和“波浪”。走出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驱车向南或向北,或是向东方出发,就可领略到这个“过渡地带”的风光。公路两旁是大片沙漠,不时可以看到当地牧民的帐篷、小屋和在沙海中游动的骆驼群和羊群。茫茫沙海由红、黄、白、灰等色组成。红沙颗粒大,分量重,不易被风吹走,逐渐形成沙丘。白沙则堆积在红沙丘之间的低凹处,因此沙面红白相间,起伏有致。这里的沙丘高低不一,一般在20~30米高,从平面看去,就像弯弯的新月,朝着一个方向排列,故称“新月型沙丘”。有时还可看到一丛丛矮小、枝条干细的灌木,好像是月球上的“玉兔”。

地处中亚的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是黑色的,沙子是黑色的,岩石也是黑色的。置身其间,仿佛进入了阴沉沉的黑色世界。“卡拉库姆”在突厥语中是“黑色沙漠”之意。卡拉库姆沙漠面积为35万平方千米,该地区年均雨量不到150毫米,有时甚至连几十年也不见雨滴落地。所谓“雨季”也大多是干打雷不下雨。那时天空彤云密布,飞沙走石,狂风呼啸,但大雨未等着地就被沙暴吸走,化为湿雾而“远走他乡”。

澳大利亚大陆的中心的辛普森沙漠呈红色,天地浑然红彤彤一片,奇丽无比。如果降一场雨水,小小的植物便会发芽开花,在红色的沙地上织出斑斑绿洲,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整个红绿相间的沙地上,昆虫密集,小鸟鸣转,充满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伊朗东部的卢特沙漠是灰白色的,由盐、沙、石组成,被称之为白盐沙漠。遍布沉积下来的盐壳,白茫茫的一片,寸草不长,毫无生机。有些并列隆起的沙脊,高达70多米,也是盐和沙土堆成的,一些沙脊被流水冲割成碎块,犹如凌乱的坟丘。卢特沙漠西部有被暴雨切割得乱七八糟的悬崖陡壁,宛如城市废墟,因此有“城市荒漠”之称。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一侧,阻隔了来自洋面的水汽,又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加之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形成了“世界旱极”。但因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表层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带来阿塔卡马沙漠的大雨,沙漠土地里休眠的各种花朵种子瞬间发芽、生长、开花,在这片死寂的沙漠中绽放。所有的埋藏在沙漠的植物种子会几乎一夜间生长出来,然后开花结果,留下种子,最终枯萎,而种子会等待下一次厄尔尼诺带来的奇迹。原来每个沙漠都是有生命的,它的种子都能够一心一意等到雨水,最终在干旱的沙漠中绽放。

猜你喜欢

流沙沙丘沙漠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沙丘
会弹琴的沙丘
走进沙漠
流沙说
流沙!流沙!不要怕
沙丘
穿越沙漠
风华是一指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