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摇篮”——赣州
2023-05-27邱田莉
邱田莉
客家这一称谓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称为客家人。“客家人”通常来说,是指古代秦始皇时期开始流放的各国贵族、文人、徒人、探险家、戍边的军人和那些不愿受异族当权者奴役的名人志士,以及因中原北方战乱饥荒等灾难被迫迁徙到南方的古汉族人。但随着后来各朝代的变迁,在千年历史潮流中,中原北方各民族不断动态融合,而南方地处边远荒凉之地的一支汉族先民而则相对静止。在保持古中原文化原生态风貌和血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精华,成为具有新特质文化和古汉族人基因血统比例最高的独特族群,这就是客家人。
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冒险开拓史,不是所有南迁的汉族人都是客家人。客家人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文化习俗和建筑形式,有自己的客家山歌和家族体系。最近笔者走进了有中国“客家人的摇篮”之誉的江西省赣南地区。
客家人溯源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民系,其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
一般认为,客家民系是南迁汉族人在唐末至明中叶聚集于闽、粤、赣连结地区,经过与当地畲族、瑶族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是具有有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汉族民系。它以汉人为主体,同时包合、融合有客化的畲瑶等少数民族。客家民系是以汉人为主体的,其文化的主要特征及表现出继承中原汉族文化,所以应肯定为汉族的一个支系。但是这支民系不是纯汉族血统,其文化也不是纯中原汉文化,所以作为一个群体,其成员就应该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不同民族的成员。因此,“客家”的说法是作为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并非一个种族的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另外湖南、四川、广西、浙江、安徽等地也有少量。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客家人口大概有八千万,在不断地迁移和长期的客居生活中,逐渐地形成了客家人共有的人文精神:刻苦勤俭,团结互助,开拓进取,崇文尚武,敬祖睦宗,坚贞刚强,不屈不挠,富于反抗并具有较强的革命精神。
美丽的赣州
赣州素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世界钨都、世界橙乡、稀土王国、千里赣江第一城、生态王国等美誉。被誉为适宜居住的城市。赣州境内主要有三条江河,一条章江,一条贡江,一条赣江,章、贡两江在赣州老城区的北端汇合成为赣江。赣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从江西南部的赣州出发,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江西省的简称“赣”字由此而来,作为“千里赣江第一城”的赣州也因这两江汇合而得名。
走进赣州,在八境公园,巨大的客家先民纪念坛映入眼帘,了解客家文化的同时,感受着客家先民的磨难。信步于八境台的古城墙上,感受着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猛烈冲撞,历代各大家的诗词,衬托出八境台优美风景的同时,也显示出它的浓重历史氛围。沿着诗人的脚步置身于贺兰山顶的郁孤台,感受着历史的沧海桑田,而辛弃疾的长须依然在风中微微飘动,表达着强烈的保家卫国的心愿。置身红色故都瑞金,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一时间仿佛走进了那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走进了那一页页浓烈滚烫的红色历史,在叶坪的党旗下重新庄严地宣读入党誓词,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红井”旁边品尝红井水的甘醇,在幽幽天井下畅听妙不可言的红曲,在角角落落感受着红军战士的情怀……
八境台是赣州的文化高地。这座名楼,矗立在章江、贡江交汇处,距今已近千载。从建成起,它就站立在文化的高处,静默的身姿与奔腾的江水,构成了一组撼人的图画。说八境台,必说孔宗瀚。这位孔夫子的第四十六代孙,于北宋嘉祐年间知虔州军。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地方官,看到江水连年入城,侵害百姓,当即率军民以砖石砌城墙,并冶铁浇之,以阻挡水灾的侵扰。之后,孔宗瀚又在城墙龟角尾处筑石楼,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八境台。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他当年的这些惠民之举,给赣州留下的却是千年的文化财富。
在八境台上,面对东南是城市,面向西北是赣江。赣江之上,玉虹塔畔,新建的赣州大桥横跨两岸,成为“千里赣江第一桥”。桥的东边,是正在建设的和谐公园,高113米的和谐钟塔矗立桥头,与玉虹塔遥相呼应。悠扬浑厚的钟声从江面传来,叩击着人们的心扉。
赣南客家文化
赣南,有着约占江西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的沃土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數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历史沉淀,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时隐时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还在继续沉淀或正在消失。因而发掘研究这些文化成为新一代赣南人不可忽视的历史责任。
明清以来,赣南流行着不少土生土长丰富多彩的戏剧曲艺等艺术。有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东河戏、赣州南北词、兴国南北词、于都道情等,其中以赣南采茶戏影响最大。赣南采茶戏形成于明末清初安运县九龙山一带的茶区,艺人在演艺中将粤东传入的采茶灯融于赣南的灯彩艺术之中。经过长期锤炼,到清初时就从唱茶歌、舞茶灯的原始形态衍变、创造形成了有简单情节,以大姐、二姐、茶童三个人物角色表演的最早赣南采茶戏——三角班。由于采茶戏源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所以发展很快,迅速传入到信丰、于都、石城、赣县等地。清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
赣南的民歌和曲艺也同样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民歌高亢刚健,朴实无华,有山歌、灯歌、风俗歌、小调、号子、儿歌等。赣南民歌大体可分为三个地域特点,一是南部的“三南”即龙南、定南、全南三县及东北部的寻乌、兴国,地理与广东部分地区接壤,语言相近;二是处于赣南东北边区的瑞金、石城、宁都三市(县),部分地域与福建交界,但中隔大山,语言差异相对较大,此区域的灯歌较著名,山歌受赣中影响较大;三是赣南中部的赣县、南康、信丰、于都等县市。由于靠近大江大河,船号、木排号子很流行,语言也较平和。赣南山歌的旋律起点音较高,然后大多来个高音拖腔,音调下行至主音结束。兴国山歌是诸县山歌中旋律最美、最着特色的山歌,以即兴行腔为法。节奏自由优美,随唱随答,甚至中段用鼓伴奏,“哎呀嘞”是兴国山歌中最常用的感叹用语。
灯彩是赣南民间古老的传统歌舞,有龙灯、鲤鱼灯、摆字灯、高灯、狮子灯、云灯、茶蓝灯等近20种。大多用锣、唢呐、鼓伴奏,载歌载舞非常热闹,灯歌则是在灯彩表演中演唱的小调音乐,常见的有斑鸠调、进坑歌等。花灯又有耕田花鼓与灶背花鼓,又有进门歌和出门歌等,趣味盎然。
赣南自古就是文化比较发达的客家地区,有不少闻名于世的美术家和文学家。兴国人钟绍京不仅是唐代宰相而且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以清秀端庄的小楷为世人所推崇。清初著名画家宁都人罗牧工画山水名声很大,被时人排名于五代画家董源与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之间。赣南的文学巨子更是辈出不穷,有唐代诗人綦毋潜、南宋诗文雅健的赣县人曾几,清初“易堂九子”中的宁都魏禧、魏源,还有才华横溢的瑞金杨以任,先后入翰林的大余一门“四戴”——戴第元、戴均元、戴心亭、戴衢淳。赣南的堪舆文化闻名遐迩,杨派风水以杨筠松为祖师在曾文山等人的继承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文化发展直接相关的赣南书院在北宋时就具有规模,时任赣州通判的周敦颐就已开坛讲学,后来,濂溪书院成为赣州历史上经久不衰的著名书院。文天祥少年时代百里寻父来到赣县吉塘读书。明代王阳明也在赣州开坛讲学,给后人留下赣州通天岩内“观心”的一段佳话。
文物名胜古迹
以通天岩石窟为代表的石窟寺艺术是赣南古代客家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通天岩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市西郊10公里,开创于唐末宋初时期。这里是江南现存最大的古代石窟,内有翠微岩、通天岩、同心岩、龙虎岩、忘归岩、观心岩6个洞窟,共有石刻造像359尊,石龛279座及宋以来的题刻128品,造像均为佛像菩萨,比例准确,气韵脱俗,其中以通天巖窟中的数龛造像最为出色,是唐末北宋初期的精品。最早者为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题刻,以明代王阳明和唐邦佐书法最佳。北宋绍圣年间,苏东坡游通天岩访赣州著名隐士阳孝本。二人一见如故,促膝谈心携游赣城成为佳话,后代文人骚客不继“后坡公至”提留诗话于通天岩。
罗田岩位于雩都县(现于都县)南郊2.5公里,南朝时即有建寺,在罗田岩的悬崖峭壁上刻有唐以来的百余首题刻,可以辨认的尚有20多条,其中年代最早的要算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游罗田岩》的七言绝句,还有南宋岳飞、文天祥、明代王阳明等名人的题刻。此外龙南玉石岩、宁都翠微峰、石城五龙岩、兴国大乌山、会昌汉仙岩、赣州马祖岩、龙潭等地均分布有宋、元、明时期的许多摩崖石刻,当中不乏文天祥、王阳明等名人手迹。然而赣南最早的题刻却当属上犹双溪乡石门溪旁的一方西普题刻小诗。最大的题刻则是崇义县思顺乡桶江村刻在一块高8米,宽14米巨石上183字的“茶寮碑”。
赣南是江西省现存古建筑最多的一个地区,在诸多古建筑中,以塔为首,最早的塔系赣县宝华寺内的唐代玉石塔,大理石砌成,塔身上浮雕许多佛教人物故事,是唐代马祖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觉禅师墓塔。赣南宋塔有6座,它们是赣州舍利塔、信直大圣寺塔、大余嘉祐寺塔、安运无为塔、石城宝福院塔。这些来塔大部分得到全面维修已向游人开放,明清塔在赣南就更多了。其他古建筑有江西现存最大的文庙即赣州文庙占地8000余平方米,于都明代木牌坊即步蟾坊,于都管敏春尚义坊,清代朗际石牌坊,石城扬村亭式坊等都是赣南数十座明清牌坊的精品。明清古桥中以安运永镇桥、龙南太平桥、信丰玉带桥为赣南诸桥之美。
赣州古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代嘉祐年间,经历代维修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存的3664米城段是我国罕见的古城墙。现城墙有炮城、马面、城门等军事设施,墙体上随处可见大量的历代铭文,最早的是“熙宁三年”铭文砖。赣州的名胜风景也胜不数举,比较出名的有八境台、都孤台、通天岩、马祖岩等苏东坡诗题的“赣州八景”。还有汉仙岩、罗田岩、翠微峰等洞天福地,奇山异景。它们既风光秀丽,山水迷人,又有着深厚古老的文化沉淀。
赣南围屋
说到客家,围屋便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它是客家历史最鲜活的载体,更是客家研究最生动的物证。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盘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如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一般在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区分,可分为“口”和“国”字形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
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三分之二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战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粉,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如遇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其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有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相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还是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
江西赣州龍南被誉为“围屋之都”,围屋是龙南旅游的“重头戏”。每座围屋都有一个故事和历史,龙南抢救、挖掘、打造围屋文化旅游,通过实施立面改造、古建修缮、丰富业态、设施提升、文化提炼等内容,打造客家文化浓厚的民宿集聚发展样板区,带动老百姓致富,探索出一条共享理念之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夕阳西下,凉风如水。静静地走在赣州滨江公园的木栈桥上,听河水轻轻地拍击着水岸,水面跳跃着一片金光。一对年轻的恋人,相拥坐在河边,赤脚撩着水花,香香的河风与甜甜的笑声美妙融合。这是一座多么宁静的城市啊!城市中央公园、滨江公园、杨梅渡公园、和谐公园、八境公园……每一个闲庭漫步的身影,都在倾诉着一座城市的舒适恬淡,都在讲述着一座城市的民生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