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在虚幻之中折射人性的光芒
2023-05-26吴佳霖
吴佳霖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风格诙谐幽默,形象真实亲切,在明代个性思潮的冲击下,张扬了人的自我价值和对人性美的追求。《西游记》所塑造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向世人呈现了“修心”的成长过程,在虚幻之中看人性百态,无意之中品社会生活,蕴含人生哲理,大概也就是其成为经典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吴承恩 《西游记》 西天取经 人性 孙悟空 虚幻
《西游记》是由文人以一定历史事实为依据、汇总再创造西游故事写成的神魔小说,因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和富有个性的审美特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标志着神魔小说类型创作的成熟。虽然《西游记》作者有待商榷,但大致可以将其生活年代定位为明代中后期,成功塑造了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和一系列的神佛妖魔形象,并借助这些形象在不同的虚幻境界之中折射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深入探究了不同人性的发展变化。
一.成书过程及内容介绍
(一)成书过程
《西游记》的主体情节,就是我们熟知的唐代高僧玄奘取经的故事,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逐渐传奇化而来。据《旧唐书》及其他典籍记载,贞观三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敦煌、新疆及中亚等地,来到印度,并在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学习,游历印度东、南、西、北数十国,享有盛誉,后于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取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受到唐太宗召见,归国后由玄奘口述、辩机所写的《大唐西域记》和弟子慧立彦悰所著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便是西游故事最早的原型;由于描绘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西游故事往往因具有神秘色彩而被人津津乐道,经过不断地流传和艺术性转化,逐渐由历史故事偏向于神魔故事,具有传奇性质,南宋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的《西游记平话》和《西游记杂剧》等,已经改变了取经面貌,具有现行本《西游记》的雏形,孙悟空成为取经的第一主角,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也陆续加入其中;明代的“世本”、“朱本”、“杨本”已具有现行本全貌,是现行本的主体构成部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西游记》大多以世德堂本(“世本”)为底本,参校清代各种刻本整理而成。清代吴玉搢首次提出作者是吴承恩,民国时期经胡适、鲁迅等大家进一步论证,暂定作者为为吴承恩,原因是《淮安府志》“地理”类著录有吴承恩的《西游记》和他本人喜爱写滑稽故事,但仍不足以完全证明《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二)内容介绍
《西游记》颇受明代心学影响,“求放心”等相关术语情节随处可见,心学色彩鲜明是该书一大特色。百回本大体上可分为“大闹三界”“取经缘起”和“西行求法”三个主要部分,“大闹三界”即前七回所讲内容,开篇写石猴吸收日月精华横空出世,“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但有一天“忽然忧恼,堕下泪来”,原是因有阎王老子管着,于是漂洋过海来到西牛贺洲,偶然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访得长生变化之术,迎来了孙悟空一生的叛逆时刻,闯龙宫、闹冥府、闹天宫,分别象征着摆脱自然、生死、权威的束缚,甚至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向传统统治秩序发起严峻挑战;第八至十三回是全书的总纲,介绍“取经缘起”,该部分虽然体量不大,只占全书的5%,却交代了师徒四人和白龙马为何会去取经及取经的目的等问题,也暗示了唯有取得真经,师徒“四人一骑”才能洗脱身上错误求得正果,思想由第一部分的强烈反抗统治秩序到逐渐走向与统治秩序和解,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最后一部分是第十四回至第一百回,是全书的主体部分,由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四十一个故事组成,以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线索,叙述了一路斩妖除魔求取真经的艰辛历程,是有机的整体,主题思想也由第一部分的反抗一切转变为理性妥协,其中夹杂着大量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的映射,集中表现了孙悟空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和由顽猴至斗战神佛的成长历程,蕴含着佛、道、儒教化问题辩证思考,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和轻松愉悦的风格将教化传递给读者,或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亦或是无意而为之,总之可以看出作者把握人性的深厚功底,正如开篇所讲“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不恣意妄为,不胡作非为,追求人心性约束的中正平和之美。
二.《西游记》的人性化倾向
(一)斗战胜佛孙悟空
作为《西游记》横空出世的男主角,勇敢乐观、具有反叛精神的孙悟空的形象无疑是最深入人心的。孙悟空的原型说法很多,有学者认为是外来物,偏向于印度神猴哈奴曼;也有学者偏向于本土水怪无支祁;笔者则更倾向于猴子和人长相最为相似,又为十二生肖之一,民间传说流传广,且猴子生性好动聪明,相较于其他形象更符合虚构的孙悟空争强好胜的性格。石猴与其他生物不同,无父无母,是自然日月精华所生,在这里就可以看出他的与众不同处,刚一出世,就因勇探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首,占据仙山福地,自由自在,但石猴突然道心开发,翻山跨海去寻求长生不死之术,以超脱轮回,不生不灭;此时的石猴武力不够,因此做事相对低调,显得有些乖巧,如拜须菩提祖师门下时曾说道,“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能力不济时很好地掩藏了自己的脾气秉性,以求得长生不死术。不过习得傍身之术后,孙悟空的本性显露,先因卖弄本领而被祖师赶了回去,甚至曾断言,“你这去,定生不良”,果不其然,闯的龙宫不宁,搅得阎王心惊,闹得天宫混乱,此时的孙悟空初出茅庐,极具反叛精神,脾气秉性完全暴露,在有了能力的條件下,内心的欲望得到无限释放,终于在西天如来佛祖处碰了壁,五行山下五百年,饥食铁丸,渴饮铜汁,终于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方面孙悟空反抗秩序统治对封建秩序统治下的百姓具有启蒙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修心的过程,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会带来无法承受的苦果。
同时,在第二部分“取经缘起”孙悟空的形象甚是具有象征意味,孙悟空天生地养,除了一身好本领之外,没有任何后台,正如封建社会的能力出众却又来自底层没有势力的官员,想要革新却处处为统治势力阻碍,仿佛在第六回中大圣战天庭十万天兵,腹背受敌,与二郎显圣斗法时,敌方有李天王照妖镜相助、太上老君的金刚琢,简直防不胜防,甚至天庭奈何不了孙悟空之后,还可以向西天求援,孙悟空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神佛统治秩序,结局自然是惨烈的。但佛祖慈悲,仍给孙悟空改过机会,其实看中的是悟空的能力,如明代现实社会虽然能力强背景差的人但被所谓官宦世家抵制,但又不得不倚靠他们的能力延续自身统治,同时也是能力出众的人值得被尊敬包容对待的表现。
全文来看,作者有意将修心作为全文的暗藏线索,此时的孙悟空正处于“少年游侠”阶段,正所谓鲜衣怒马少年郎,勇于挑战自我,打破陈规旧俗;而若隐若无的社会问题反映则是身处时代旋涡的责任感所在,也为解读者留下无限的发挥空间。“西天取经”时期的孙悟空虽然总体上保持了前期的性格特征,但细细读来,则有很大差别。无论放在什么空间层面,孙悟空都是配的上人才的标准,才德兼备,一手金箍棒,直捣天庭府,武力值毋庸置疑;说到“德”,其实孙悟空没什么大过错,只是贪吃、不服管教而已,就连大闹天宫起因,也是猴子看桃园,羊入虎口矣。在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被迫居在他人之下,至少上面还有个师父管着,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且还是一个胆小懦弱、不辨是非、顽固怕死的师父,终于学会了“受委屈”,是成长的关键一步。甚至来到普陀洛伽山向观音菩萨诉苦,“只指望归真正果,洗业除邪,怎知那长老背义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缘,更不察皂白之苦”,诉苦则是有示弱的倾向了,此时的孙悟空已经在拓展自己的人脉,借助他人来劝唐僧,给自己在取经队伍中求得发展空间;在第九十一、九十二回降服犀牛精的时候,更是让“四位星官,将此四只犀角拿上界去,进贡玉帝,回缴圣旨”,把自己带来的两只:“留一只在府堂镇库,以作向后免征灯油之证;我们带一只去,献灵山佛祖”,此时的悟空已经逐渐接受秩序的规则,既是感恩之心,亦是免除后面的麻烦。孙悟空的改变是成长,依旧保持着本心,不过不再锋芒毕露,而是思虑周全,是孙悟空修心的功果,在这不久之后便灵山成佛了,取经的过程与古代的“中年仕宦”相似,是一个逐步接受规则成熟的过程。第三个阶段则是被封为斗战胜佛的“晚年游仙”阶段,功成名就,处事淡然。从孙悟空的横空出世到灵山成佛,我们看到的成长发展的过程,是修炼内心的过程,正如由孩童到老年的心路历程,受外物迷惑而放纵的心回归到良知的自觉境界,“心猿”、第一回目的“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和九十九回的“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等修炼术语,都是这一结论的佐证。
(二)旃檀功德佛唐玄奘
《西游记》中唐玄奘的原型在前文已经有过介绍,是唐代高僧玄奘,不过书中人物的性格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西游记》中的唐僧本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因轻慢佛法被贬到下界,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前往西天求取大乘佛法。故事中的唐僧虽然保留了心地善良、不畏艰险、谦恭笃诚、意志坚定等美好品质,但也增添了怕死顽固、不辨是非、昏庸懦弱的缺点,与真实的高僧玄奘差距很大。相反,孙悟空的勇于牺牲、嫉恶如仇、善恶分明更像是 现实之中的玄奘所具有的,偷渡国界前往印度求取佛法,可见其魄力和果断。有学者曾提出,将唐僧取经的坚定和孙悟空的果敢等特征组合起来,更像是现实中的高僧玄奘。也有很多学者提出,孙悟空是唐僧的心魔,猪八戒是唐僧的贪欲,孙悟空的桀骜不驯正是唐僧前世金蝉子的特征,修的心是唐僧的心,求取真经历经磨难也是成长的过程。虽然唐僧在取经途中看似不明是非,责怪悟空打死了强盗,痛斥悟空三打白骨精,第二十七回甚至恨逐美猴王,一路上为了取经可以说出尽了洋相,但与三个徒弟相比,他只是肉眼凡胎的凡人而已,我们不能用评判神魔的标准要求他,作为取经的精神领袖,唐僧无疑是合格的,求取真经本心坚定,将团队维系在了一起。在灵山成佛时如来道:“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可见本次西天取经对唐僧来说也是一场修心的过程,完成取经使命。
(三)净坛使者猪悟能
猪八戒是小说中另一个耀眼的存在,虽然贪财好色,好吃懒做,爱搬弄是非,却让人讨厌不起来。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浓墨重彩,将人追求世俗之乐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加具有真实色彩,若都像唐僧、孙悟空一样理想化,则失去了小说的价值了。八戒本是凡人,在云栈洞与悟空初遇时就曾介绍:“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因遇仙修行才成为掌管天河的天蓬元帅,但因醉酒调戏嫦娥、偷吃灵芝仙草、拱倒斗牛宫,被罚下界,后经观音点化去西天取经,在听到自己被封为净坛使者后,口中便嚷到:“他们都成了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口快心直,仍有着凡人的一些特点。八戒的独特之处在于,即使他做的事情是错误的,但读者仍然带着笑意在看,因为或多或少的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虽然没有孙悟空的智谋勇敢,但猪八戒是明代肯定人欲的产物,深受晚明心学的影响。
在猪八戒身上,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贪吃。孙悟空吃的大都是奢侈品,吃的是地位与脸面的象征;而猪八戒则不注重质量,看的是体量。在第十八回中高太公向行者吐槽那妖怪(猪八戒)“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若再吃荤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吃个罄净”,第二十四回五庄观吃人参果时猪八戒像吃馒头一般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不知滋味几何。除了贪吃,猪八戒还贪财好色,多次因为贪图美色被妖怪捉住,甚至还在四圣试禅心时把持不住自己险些与菩萨做亲;平时化缘得来的银子也让银匠铸成了一块,塞在耳朵里做私房钱。正是这些诙谐幽默的喜剧化描写,使读者不觉讨厌,反而真实可爱。
(四)八宝金身罗汉沙悟净
沙悟净本是玉皇大帝亲信,因在王母的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玉玻璃被贬下界,在流沙河承受飛剑之苦,因观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沙悟净相比于孙悟空和猪八戒而言,存在感较低,任劳任怨,勤劳稳重,是为求佛之正果而取经,也是为了赎罪。孙悟空可以回花果山受猴子猴孙拥戴,猪八戒可以回云栈洞找高玉兰,甚至唐僧也是大唐得到的高僧,只有沙悟净无处可去,孤身一人,从未想过散伙的念头。虽然在取经团队地位不高,但属于实干派,类似于苦行僧,少言寡语却思虑周密,处世谨慎且做事藏锋,终成八宝金身罗汉,受大供养,断除贪嗔痴,不受生死轮回。
三.极幻之中蕴含极真
《西游记》以极度的夸张想象塑造了神、佛、妖、魔等神奇幻异的形象,突破了时空和生死,在光怪陆离的世界尽情遨游,无一事不幻,无一事不真,亦真亦幻。写道流沙河时,“鹅毛飘不起,芦花定低沉”,来到火焰山则是“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但是又有着一定的现实依据,比如玄奘取经的历史依据,还有传统的神仙体系和诸佛体系,有我们熟知的阎王殿和常拜的城隍土地。此外,最能与人产生共情的,是作者对书中人物人性的勾勒。我们可以在猪八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会向往无所畏惧、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的畅快,也可能为娇滴滴喊着御弟哥哥的西梁女王的情真意切而感动,随处可见的是现实情感的影子。同时小说还进行了去距离化的处理,将神佛妖魔人化描绘,语言诙谐幽默。如第八回堂堂南海的观世音菩萨竟然开口就是“姓孙的,你认得我么?”让人毫无距离感;还有大圣心中念道菩萨一世无夫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毫无神性威严。
综上,我们知道作为一部神魔小说的《西游记》以神幻奇异的笔触于游戏之中暗含密谛,在虚幻之中折射人性。通过对不同人性的描写,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影子,张扬了人的自我价值和人性自由的追求,在作者有意为之的“修心”历程中,掺杂了多年来对社会、官场的认知,整体价值十分丰富,对今天的我们如何成长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蔺九章,刘芳.信仰的危机与再建——也论《西游记》主题思想[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9(06):73-81.
[2]王玉姝,王树海.《西游记》人物和故事情节的佛教意蕴[J].明清小说研究,2019(03):78-92.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史略丛刊,201511.374.
[4]吴承恩,李天飞.西游记[M].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小说注释系列,201410.1280.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