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2023-05-26刘潘
刘潘
[摘 要]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单元主题式教学是引导和实现学生由浅层学习向深层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平移和平行”的教学为例,探讨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关键词]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
传统的碎片化的“知识点”教学导致数学教学一直处于浅层徘徊,不利于学生自主建構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单元主题教学不仅能够突出相关主题内容和知识间的关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和整体性,而且也能统筹、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和结构,让学生能够把握数学问题本质,从而达到深度数学学习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特点,发挥单元主题的统领作用,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结构化、序列化的整合,引导学生在深度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性体验,提升思维能力及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可持续生长。
一、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价值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表现出多元价值,打破了课时之间的壁垒,能实现知识结构化,更好地凸显教材的载体价值,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度学习行为。
(一)打破课时之间的割裂化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以课时的方式进行,课时以“知识点”为主导,这种课时教学模式容易出现各个课时之间的割裂化现象。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以单元教学主题为引领,课时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各个教学内容之间形成有机的教学序列,不同课时之间形成互相关联的通道,课时之间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共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
(二)实现数学知识的结构化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知识点”教学占据主导地位,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知识点”展开。在实施数学教学时,教师潜意识以“知识点”为教学单位,知识点被人为地进行分割并形成碎片化的知识点。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将单元内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坚持单元主题统领,将课时自然地植入单元教学体系,单元教学体系又自然地融入教材体系,能实现数学知识的结构化,有助于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建构。
(三)凸显数学教材的载体价值
教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载体价值,其价值的实现除了与教材自身编制的科学性有关外,还与教材使用方式有关。传统教材资源开发时,部分教师缺乏主动性,拘泥于教材既有体系,没有将之与自身的教学个性、学情有机结合。单元主题教学使教学供给与教材高度黏合,能充分发挥教材自身的优势,能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特点、教师教学个性等,有助于凸显数学教材的载体价值。
(四)引发学生深度学习行为
深度学习需要学生具有显著的内在动机、高阶思维参与以及能够进行实践和创新。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在教材和学生之间达到高度的平衡,学生借助结构化的知识渐入佳境,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内在动机更加显著;单元主题教学实现课时之间的跨越,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单元知识结构化、序列化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吸收,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可见,单元主题教学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度学习行为。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显性特点是整体统领单元教学主题,这就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数学教材和提炼单元教学主题,并坚持以单元主题为统摄,将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自然植入单元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使课时教学活动置于单元教学框架之下,并基于单元教学内容和生活的关联性生成课时教学外延,以形成适合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将数学教学引向深入。
下面以“平移和平行”的教学为例,谈谈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一)深度解读教材,明晰单元主题
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一要务是明晰单元主题,以发挥主题对课时教学的支配、统摄效应。单元主题显现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单元标题直接揭示出单元教学主题;一种是以隐性的方式呈现,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抓住单元内各个板块之间的连接点。因此,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应建立在教师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让单元主题逐步清晰起来。
“平移和平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的一个教学板块,该单元包括“线的认识”“相交与垂直”“旋转与角”“角的度量与绘制”等教学板块。本单元各个教学板块都聚焦两个关键词汇,即“线”与“角”,围绕“线”和“角”展开的图形运动,静态图形和动态图形有机结合。基于单元内容分析,抓住“线”与“角”两大图形,明确“图形的变化”教学主题,“线”是变化的起点,平行、相交、垂直、角等是“线”变化而形成的多种形态。因此,单元主题教学抓住“图形的变化”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解构不同图形的不同形态,各个内容和知识点之间就形成了严谨的教学结构,单元教学框架和课时在单元中的地位就明确了,深度学习就有明确的推进方向。
(二)坚持主题统领,确定教学目标
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在明确单元教学主题的基础上,需要坚持主题统领,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进而确立课时教学目标,让课时教学目标支撑起单元教学目标,并形成结构化的目标体系。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平移和平行”应充分考虑其所在的单元序列,形成关联、有序的目标体系,本单元教学目标预设如下:
知识目标:借助具体的情境理解平移、平行的概念,在操作中学会辨认移动的方向和确定移动距离,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判断出平行线。
能力目标:能够借助作图工具绘制平行线和平移后的线段,能够判断平行、相交和垂直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应用价值,确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思想。
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应将课时目标置于单元教学目标体系之中。既考虑课时目标的相对完整性,从三个维度预设教学目标,同时将目标的达成与学生主体性充分结合起来,又考虑单元教学板块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将“平移与平行”教学板块和“相交与垂直”教学目标有机关联,并引导学生进行跨课时活动,将不同板块之间的知识点进行结构化的关联。学生已知的数学知识就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新知识,或者对学生新知识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使数学教学获得深度发展的可能。
(三)解构单元内容,构建活动序列
深度学习视域下,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单元主题教学应对单元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单元教学内容与渗透的知识点构建科学的活动序列,在结构化、序列化活动中引领数学活动渐次深入,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比如,笔者基于单元内容体系,在“平移和平行”活动设计与常规教学设计中突出旧知识关联环节,形成了五个基本的活动序列。
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利用学生学过的“相交”和“垂直”知识,借助生活中“相交”和“垂直”现象创设第一重教学情境,让学生做出判断,并复习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借助生活中的平移和平行现象,创设第二重情境,让学生比较两重情境中图形的不同之处,自然地引出“平移”和“平行”教学话题。该环节采用传统的情境教学法,对情境进行优化,并在第一重情境中架构起不同教学板块之间的桥梁,较好地发挥旧知对新知的迁移作用。课堂一开始就调动学生思维让其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对“平移”和“平行”形成直观印象。
2. 构建模型,深化理解
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不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基于单元主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和生活中的物件等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以达到深化印象的目的。“平移和平行”在导入教学话题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三维动画技术模拟出线段从相交、垂直到平行的过程,并借助生活中窗户、门的移动等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模型。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起来,让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关联起来,使得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转化,促进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的“动力”。
3. 动手操作,丰富体验
深度学习重视学习内生动力的激活,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体验丰满起来,这样单元教学的内容才能得到真正的融合。在“平移和平行”活动设计时,为指向平移和平行概念建构,笔者设计了“移一移”和“折一折”的活动。“移一移”利用小方格,利用学生身边的“线段”物件,比如铅笔、圆珠笔等移动合适的距离,并说明移动的距离是多少;“折一折”借助学生已学的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让学生发现折线、两边的关系。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对抽象的概念获得直观的认识,让概念变得有意义起来。
4. 游戏助力,单元整合
单元主题教学还应基于单元教学主题,对数学课堂活动进行优化与扩展。教师在借助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构“平移”和“平行”概念基础上,还可以基于“相交”“垂直”等既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笔者设计了“图形变脸”游戏活动,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件作为“道具”,表演“平移”“平行”“相交”“垂直”等。游戏活动的组织与策略,不仅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兴趣,也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积极地开动脑筋,促进单元内知识点融合与贯通,进而转变为自身的学科素养。
5. 展评结合,内化吸收
深度学习视域下,单元主题教学的价值指向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内化吸收的需要,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在“平移和平行”的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游戏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通过展示与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以及所在的单元知识获得结构化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单元后续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
(四)关联现实生活,生成教学外延
数学教学的归宿点是应用,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单元主题教学应基于这一价值取向,将单元主题教学与生活关联起来,生成课时教学的外延。如此,课时教学的外延才能得到有效的延展,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技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自然拔节。
在“平移和平行”的教学中,首先,笔者以教材提供的生活资源作为起点,借助“练习一”,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平行线,对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形成广泛、全面的认识;其次,借助“练习三”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再向生活中的平行现象、相交现象和垂直现象等扩展,让学生解释如此设计的原理;最后,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平移”与“平行”知识,让学生开展创意设计活动,鼓励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相交、垂直、平行等知识。基于单元主题,一节课的教学外延得到有效扩展,不同教学板块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时教学在有机衔接中不断走向深入,学生運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单元主题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总之,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单元主题式教学是引导学生深度把握知识逻辑与价值、实现浅层学习向深层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背景,尊重教材编排体系,充分观照学情,确立单元主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知识点”主导的教学样态;在不同课时之间建立起关联性,让课时成为单元教学的有机序列,在课时关联中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和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数学课堂才能真正走向深入,才能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