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发光的勇敢者
2023-05-26吴晓波
2022年有天我出差,在飞机上认识了一位40来岁的女士,聊天中得知她是开工厂的,生产PVC发泡材料。“我在这行干了20多年,从来没有过像今年这么难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应用很广,从木地板、食品包装盒到家用电器的配件,跟我们合作的很多客户生意不只是下滑,简直就是冷、冻、期。”她在最后3个字上加了着重的语气。
“那大家是不是都躺平了?”我问。
“真还没有几个躺平的,每个人都在想出路。”她很认真地回答,“上周,我们上下游的一百来个客户专门拉了一个群,大家互相打气,介绍生意,有人给群起了一个名字,叫‘我们都是会发光的勇敢者。”
我的眼睛猛地湿润了,是的,这是一群会发光的勇敢者。
记得是在2020年3月的一次直播中,我引用了丘吉尔在“二战”时说过的一句话:“千万不要浪费了一场危机。”然而,这句曾经激励我们的话,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矫情”。在过去的这两年多里,企业界的朋友应该已经竭尽自己所能。
周其仁教授在广东佛山调研时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我们敲开企业厂门的时候,有些老板正在打瞌睡。我问,为什么不回家睡?他说,万一来订单呢?我问,工人呢?他说,工人都回去了。工人不在,来订单了怎么办?他说,事先会定期给工人发几十块钱,买一个额度,一旦有订单,这个额度可以让他们马上回来做工。”
8月,浙江义乌“全域静默管理”期间,我派了一位同事前去了解情况。他回来告诉我,商户们尽管都有抱怨,然而,从来没有停止与外界的订单沟通,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只要一日三餐能送到,只要互联网没有断掉,我们就坐等重新开张的那一天。”我想起曼德拉的一句名言——“如果天总是不亮,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我有机会再写2018年到2028年的中国企业史,应该不会再用“激荡”这个名词了。正在发生的历史,它的面孔还很模糊,也许更加多元、复杂和一言难尽。但是,我想,它应该还是跟进步有关。
有两种负面情绪,集体弥漫在今天很多人身上,连我自己也难免偶尔沾染。一种情绪是自暴自弃,一种情绪是愤世嫉俗。
然而,当我冷静下来的时候,当我回到产业一线的时候,当我跟那些比我更努力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便理性地意识到,负面情绪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不应该是生活和工作的全部。乐观是一种天赋,悲观是一种能力,前者是“沉舟侧畔千帆过”,后者是“病树前头万木春”。
仍然有很多的勇敢者,正在发光。他们是我们身边的人。也许,正是我们自己。
(李金锋摘自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沈 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