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谷”崛起
2023-05-26吴明华陈成诵
吴明华 陈成诵
【编者按】
郡县治,天下安。一个小小的县域,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能量?
在安徽南陵县,很多大城市都见不到的“黑科技”,在这里却随处可见;过去50亿级、百亿级项目“想都不敢想”,现在却纷至沓来。
没有产业基础,可以无中生有;没有创新资源,可以整合全国;没有资源优势,可以面向全球。格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中国邮谷”南陵,有望成为万亿级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未来不可限量。
在社会治理方面,南陵同样可圈可点。2022年,南陵县荣获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三个国家级奖项。在今年安徽省委“新春第一会”上,南陵荣获营商环境、信访工作两项表彰。
南陵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任何成绩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得来的。南陵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打法:产业发展高举高打、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创新项目推进“红黑榜”,信访案件化解“五步工作法”等等。
当前,南陵已站在后发超越、快速崛起的关口。县域很小,格局不能小;世界很大,南陵要向上!
无人车在路上奔跑,快递自动送货到家;无人机在天空穿梭,快递“从天而降”……这样科幻的场景,很难把它和一个内陆小县城联系起来。
然而,小县城也有大创新。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安徽南陵县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不仅在国内独树一帜,现在连国外也盯上我们了”。作为后发县域,南陵并无相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却无中生有,打造了全国领先的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
小县城也有大格局。当下,南陵正朝着“中国邮谷”的目标大踏步迈进,“不仅要突破卡脖子设备和技术,更要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服务全球”。“中国邮谷”,风生水起。
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无中生有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密码”?
换一种“打法”
产业发展往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2017年前后,我国快递物流业迅猛发展。据统计,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507.1亿件,规模居世界第一。庞大的快递业务量急需高效智能的装备,南陵县敏锐地把握住机遇,把其作为首位产业来谋划发展,抢占了“天时”。“地利”则是得到了国家邮政总局的大力支持。
然而,这样的天时地利并非南陵县独有。相对而言,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更有条件发展快递物流装备产业。南陵能突出重围,人的因素或许更为关键。
事非经过不知难,任何的无中生有都得来不易。过去,快递物流装备产业集中度不高,分散在全国各地。正当南陵县雄心勃勃地想它整合成一个产业时,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盆冷水”。
国邮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南陵)产业技术研究院。
前期,南陵县引入了中通双彩、中科微至等行业龙头企业,但当南陵县准备招引更多的快递业巨头时,却遭遇了“闭门羹”,“有的企业老总根本不见,被楼下保安就给拦住了;有的在一楼大厅寒暄几句,会议室都不让进。那是比较痛苦的一個时期”。
尽管得到国家邮政总局的大力支持,但南陵县一没有相关产业基础,二没有技术创新资源,三不靠大城市没有资源吸附能力。名不见经传的南陵,自然入不了巨头的“法眼”。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招商引资打法走不通。怎么办?换一种“打法”!南陵县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我们下定决心组建全国第一个,也是全国唯一的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努力成为行业技术最领先的区域。一旦技术上有什么问题,可以到南陵来解决。让南陵成为一个让人仰望的技术高地,而不是成本洼地。”在南陵县委书记李新宇看来,招商引资不能搞“拉郎配”,要让别人对你产生仰慕感,让对方愿意到这里来。
2020年底,国邮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南陵)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刚成立时,研究院是典型的“三无产品”,没有编制、没有人员、没有资产。在一个标准化厂房里临时办公,夏天连空调都没有。相比硬件设施,更为困难的是人才缺乏。对于一个普通内陆县来说,吸引高端人才非常困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南陵县的积极争取下,成功邀请到了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教授来南陵挂职。之后,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也派了一位专家来协助组建研究院。南陵县抓住机遇,用真情和事业成功把人才留住,研究院得以顺利组建。
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集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决策咨询、应用示范四大功能于一体,拥有检测认证、5G无人物流车、快递无人车、快递无人机、快递绿色包装等十大实验室,成为南陵加强科技创新、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关键布局。
“无中生有”的秘诀
早在2017年,国家邮政总局便授予南陵“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的金字招牌。研究院组建之后,南陵才真正有了国家战略落地的抓手和整合业内创新资源的平台。
研究院先后与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联通集成、圆通、丰巢、华测检测等多家高校院所、头部企业,集中开展5G快递物流装备应用技术协同开发。与中国信息协会、浙江大学、中国邮政科学研究院深度合作,共建研发项目推介中心、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安徽邮谷快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加快推进优质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
“研究院是开放式、平台型研究机构,我们瞄准行业痛点堵点,面向全国进行课题发布,集聚业内最顶尖的创新资源,大家在研究院平台上共同攻关。”国邮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南陵)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光富说,疫情期间,研究院曾创造3天研发快递消毒柜、7天研发疫情行程核查靶枪的行业记录。
“只要有好的机制,小县城也能搞大创新!”南陵县科技局局长戴旱萍说。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南陵县通过研究院平台积极参与多项行业、团体标准规范的制定,引进国内快递物流装备团标工作先进团体。
“现在一些企业到南陵,不是奔着政策来,而是奔着标准来。参与标准制定,对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南陵县招商干部说。
南陵的另一个重要吸引力,是有试验基地和应用场景。作为全国唯一的快递科技创新基地,可以推动相关科技成果在南陵试点运用。2020年,空管部门给南陵县批复了5条航线,在全省率先开展无人机常态化配送快递业务。截至目前飞行4500架次,派件数量达20000余件,累计飞行14000多公里。
2021年,南陵县又取得无人配送车在指定线路的行驶路权。截至目前,南陵县已投入70台快递无人车在主城区开放道路上行驶,已完成170万件快递配送,累计行驶里程约50.4万公里。
无人机配送
目前,韵达无人机、无人车已在南陵启动试点运行并完成技术数据积累,中邮科技等无人机、无人车也在南陵落地试运行。
有了技术驱动、有了行业标准、有了试验基地和应用场景,产业发展的高端要素资源齐聚,企业纷至沓来。“行业地位、影响力都具备了,当你气质、容貌俱佳的时候,人家自然想着跟你在一起。”李新宇说。
短短几年时间,南陵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创新最活跃、产业链条最齐全的快递物流装备产业集聚基地,累计落户行业龙头企业、关联企业129家,完成投资200亿元。2022年实现产值近百亿元,对全县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56.5%。
从0起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上演了一个“无中生有”的传奇。
“站在地球仪前看世界”
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全国独有,没有现成的发展经验可以参考,只能靠自己去摸索。经过几年的探索,南陵走出了一条以技术突破、标准引领产业生态培育和产业链构架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几年下来,南陵干部对快递物流装备产业都十分谙熟。“每天都在学、每天都在研究。工人在车间里生产,我们就在旁边看。只要用手一摸、耳朵一听,就知道设备的参数和水平。甚至连全国性的行业技术年会,都邀请我们去讲课。”南陵干部说。
专业性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招商中最能打动企业的地方。对于产业未来发展,南陵干部也信心十足。
当前,快递物流装备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无人配送车、快递无人机、智能仓储、场内物流自动化装备等都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风口”。而这些方面,南陵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
南陵经济开发区
“智能化时代还未完全到来,我们都在准备中。这是一片蓝海,一旦实现,产业空间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说,我们抢占了一些先机。”安徽中科微至物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旦风口来临,南陵或将成为‘风口上的猪。”业内专家说。
为了抢抓“风口”,南陵围绕快递业收寄、分拣、仓储、运输、投递五大环节,推动“多链协同”,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到“十四五”末,实现千亿产值、百亿集群,成为全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快递物流装备基地。
小县城也有大格局。南陵人没有局限在一地一域的发展,而是瞄准“中国邮谷”,打造世界级的快递物流产业地标。
“要站在地球仪前看世界。”这句话已成为南陵干部的座右铭。
“快递物流高端装备行业龙头大都是国外大公司,我们一定要追赶、超越它们。”目前,南陵已建成全国最先进的分拣设备制造基地。南陵生产的智能分拣设备1秒就能分拣38个包裹,每小时可分揀13.73万件包裹。同时,南陵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滚筒生产基地。
今年以来,南陵县积极“请进来”“走出去”。一方面瞄准发达国家头部企业,引进最先进的企业、技术和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出海抢订单,沿着“一带一路”开拓全球市场,助力南陵装备制造走向世界。
“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承担的是国家战略,肩负着国家使命,一定要有大格局和全球视野。”李新宇告诉《决策》。
“拼命三郎”
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中国邮谷”需要脚踏实地用一个个项目来支撑。2023年元旦刚过,南陵县招商团队就出发了。这个由县委书记亲自率领的招商队,4天跑了3省5个城市,全程3000多公里。
1月4日,招商队连夜从南陵出发,凌晨到达江苏连云港。第二天一早便到企业考察洽谈,结束已是中午12点。“企业留我们吃午饭,我们说来不及了,因为跟山东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约好下午4点30分,总裁只给了我们半个小时。”南陵县投促中心主任寇希柱说,导航显示车程要4个多小时。
为了拼抢项目,一分钟也不能耽搁,必须争分夺秒!于是,招商队就在车上吃了盒饭。这让企业很感叹。
一路上紧赶慢赶,招商队终于在下午4点25分走进了会议室。“刚坐下来,总裁就下来了。当时,联系对接的负责人一直点赞,他也为我们捏了一把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寇希柱仍感觉惊心动魄。
此行,招商队洽谈了6个项目,都是10亿级以上的项目,其中不少50亿级、百亿级的大项目。“过去百亿级大项目感觉很遥远,现在我们很有信心。”寇希柱说。
“县领导经常率队出去招商,经常一天跑几个城市,路上吃盒饭,大项目就是这么拼出来的。”南陵干部说。
在产业发展中,南陵县建立“链长制”,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担任产业链连长,强力推进快递智能装备、高性能新材料、电子电器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绿色低碳环保“一首四新”产业发展。
芜湖顺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俯瞰南陵。
在招商引资中,南陵县持续开展“招大引强”“揭榜挂帅”活动,对全县招商工作实行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大班子领导在前线、相关部门干部在火线,从而形成强大合力。
南陵县还在全县范围内抽调50名年轻干部,组建15个招商小组开展招商赛马“大比武”。
南陵县科技局作为牵头部门,快递智能装备产业链的招商小组就落在科技局。抽调来的10位年轻干部,在一个大办公室里集中办公。每周都要晒成绩,从项目信息、项目推进,到签约落户,大家都要在一起比。“招商小组内没有配角,每个人都是主角。”南陵县科技局局长戴旱萍说。
牵头部门不仅有本职工作,还要承担产业链招商任务。从招商到签约落地全过程,可以说人人都要参与,“每个人都要当南陵发展的主人,每个人都是招商战场上的主角。”
在赛马机制下,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带动性的龙头项目和一批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顺利落户南陵,为“中国邮谷”快速發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走进南陵县政务服务大厅,一张醒目的“红黑榜”高高挂在墙上,比学赶超的氛围扑面而来。
为加快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南陵县创新建立重大项目顶格调度和“红黑榜”通报机制,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项目日常监控管理,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及时发出进度预警,确保问题发现的早、项目推进的快。
项目推进都是以数字说话、以指标量化。项目推进速度快,部门领导就上红榜,进度慢就上黑榜。“红黑榜”向全社会公示,不留情面,“上黑榜的人颜面无光,只能低着头走,倒逼干部拼起来、干起来。”南陵干部说。
在这种“赤膊上阵、拼命三郎”的干劲下,“中国邮谷”加速迈入跨越崛起的新阶段,未来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