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有些月和竹柏,让你觉得一切都值得

2023-05-26戚夏衣

知识窗 2023年5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舍友文学作品

戚夏衣

大四这年,找工作处处碰壁,让我陷入长时间的精神内耗。反反复复审视自己的大学四年,我没有参加多少活动,没有当班干部,没有入党,成绩看起来不错,但是没有达到领取奖学金的门槛,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一次通过,但是面试总也过不了。我越想越觉得大学四年过得毫无意义,自己一无是处,人生暗淡无光。

某一天下课后,我在散步,无意间遇到曾教我外国文学的老师。这个老师风趣幽默,教学水平也很高,深受学生喜爱。他可以不借助课件,仅用一支粉笔就能将书上枯燥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讲得出神入化。但传闻他已经离职,没想到竟然还能看到他在学校上课。我回去告诉舍友,舍友也很惊喜,当即决定一起去他的课堂“蹭课”。

正讲到文艺复兴时期,老师在讲文学的同时,也拓展了不少音乐和美术的知识。大半节课被他用来讲十二音阶,然后又一直讲到印度的音乐,兴之所至竟直接哼唱起来。我不由得想起大二的时候,他曾将二胡带到教室现场演奏。具体拉了什么曲子,我早已不记得,但记得当时快乐的情绪和自己的心理活动:大学本该如此快意。

老师接着讲课,从音乐讲到雕刻艺术,延伸到中国古代的风俗,又联系到现当代文学。他吐槽那些不喜欢的作家,言辞依然是那么犀利,说某某活得像个百度,什么都会一点,但是很浅,某某写诗用好多感叹号,简直是在炫耀肺活量。大二的学弟学妹们听了,笑得东倒西歪。

午后的阳光穿过阶梯教室高高的窗户倾洒而下,并不刺眼,在原本光线昏暗的教室中营造出一种让人安心的氛围。两年前上外国文学课的回忆纷涌而来,我想起老师绘声绘色地讲《伊利亚特》《奥德赛》等外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画面,想起他讲但丁的《神曲》时在黑板上画出地狱的九层结构图。

老师还喜欢给每堂课的板书起充满诗意的标题。比如讲莎士比亚时,他起的标题是“很辽阔的世界,很低的门槛——逛逛莎士比亞”;讲启蒙主义时,他起的标题是“在边界思考,在刀锋上书写——启蒙主义作家巡礼”。我回想起在上外国文学课时,是真切地感到快乐,不仅是因为他上课风格有趣,还因为伟大的文学作品带给我的内心震动。

在迷蒙的光影中,我重新审视大学的意义,并非有用才是有意义的,奖状、证书和校园经历固然是求职时的重要砝码,但人生中总有些东西,看似闲笔,却让心灵更加丰盈。上有趣的课、做志愿者、阅读文学作品、郊游、学钢琴,这些事情短期内并不会给我任何回报,但在做的过程中让我觉得,人生真美好,人生一切都值得。

我忽而就想到初中时学的《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见到月色便欣然起行,邀张怀民一同赏月,见到月光下竹柏美丽的影子,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慨叹。这其中固然表达了壮志未酬的苦闷,但见到那样美景时的苏轼,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觉得,在此刻,人生一切都值得呢?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舍友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同一条毛巾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无债一身轻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新技能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