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门峡市区松树松大蚜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2023-05-25王芳

园艺与种苗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门峡市嫩枝针叶

王芳

(三门峡市人民公园管理处,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青,不畏风雪严寒,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也适宜作城市街道、广场、庭院、工矿企业绿化树种。油松树体高大,树形优美,易于造型,最适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建筑物两旁及园门入口等处。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列植于园路两旁,形成甬道,亦极为壮观。油松在三门峡市城市建设中对美化市容市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市民、游客的高度欢迎。近10 余年来,松大蚜(Cinara pinitabulaeformis Zhang et Zhang)在三门峡市区零星发生,从2010 年开始松大蚜的发生量、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危害程度愈来愈重。油松发生松大蚜导致针叶大量脱落,形成蜜露并使叶片粘连成缀叶,严重时会形成枯枝,甚至整株死亡。近年来,笔者对松大蚜在三门峡市的发生危害规律、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1 松大蚜发生危害趋势

2013—2015 年对三门峡市人民公园油松发生松大蚜情况进行调查。从图1 可以明显看出,在2013—2015 年3年时间内,三门峡市人民公园松大蚜的发生量、危害程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图1 松大蚜发生危害年度间变化

2 松大蚜形态特征

雌性无翅蚜为主要繁殖体。虫体近球形,体长3~4 mm,体宽3 mm,黑褐色。头较小,腹较大,9 节,1~5 节渐宽、较硬,6~9 节渐窄、较柔软,雌成蚜腹末被有白色腊粉。触角刚毛状,6 节,第3 节较长。复眼黑色,突出于头侧。

有翅蚜主要利于迁飞。有翅孤雌蚜体长3.4 mm,黑褐色,有黑色刚毛。口器细长,伸达腹部第5 节;头方形。翅透明,翅端部有一翅痣;前胸背板有明显圆环和“X”形花纹。雄蚜腹部较雌蚜略窄,且窄于无翅蚜;腹部末端稍尖。翅膜质透明,前缘黑褐色。触角长1.5 mm。

干母蚜孤雌胎生9~20 头小若蚜,初呈棕色,后渐变为黑褐色。

卵墨绿色,长椭圆形,长1.4 mm,宽1.1 mm。两卵间有丝状物连接,多由7~15 个卵整齐排列在松针叶上,有时可发现白色、红色、灰绿色卵粒。卵刚产出时白绿色,渐变为墨绿色。卵粒不太饱满,中部有凹陷,卵上常被有白色腊粉粒。

若蚜分卵生和胎生两种,体形似无翅雌蚜,只是体形较小。喙细长,相当于体长的1.3 倍。腹全为软腹。新孵化若虫淡棕褐色。

3 松大蚜危害症状

松大蚜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松树、柏树等松柏类植物枝干的汁液,成虫、若虫群聚在枝干、针叶上吸食树木的汁液,造成树势衰弱,针叶枯黄、脱落,枝条干枯等,发生严重时松针上蜜露明显,远处可见密集的油亮点,诱发煤污病,大量蜜露滴落树下形成厚厚的一层黏液污染地面,影响景观。受害树木生长势衰弱,树体无法充分贮存干物质来过冬,从而使枝干在寒冷冬季易发生浅皮层冻裂伤,到了来年春季雨水增多,弱寄生菌由冻裂伤口入侵,引发枝干腐烂病、枯梢病,加重针枯病的发生。

4 松大蚜发生规律

4.1 松大蚜活动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三门峡市松大蚜以卵、若蚜在被害针叶、被害嫩枝上越冬,极少数可在1~2 年生嫩枝上越冬,也有少数在芽基、芽痕、枝条伤疤裂痕中或树干翘皮裂缝中越冬。越冬卵孵化始于4 月28 日,5 月上旬出现无翅雌成蚜,行孤雌生殖,历期22 d 左右。松大蚜在三门峡市每年发生10~12 代,5 月中旬至10 月下旬,世代、虫态严重重叠,直至10 月下旬陆续出现有性蚜,行两性生殖,将受精卵产于针叶或1~2 年生嫩枝上,并在其上越冬,部分受精卵在气温较高时孵化出若蚜就近越冬。

4.2 松大蚜生物学特性

松大蚜卵孵化率约90%,孵化速度(时间长短)因早春温度而异,早春升温早卵孵化期也有所提前,早春气温高孵化速度加快,孵化所用时间也相应缩短。初孵若虫附着在嫩枝上刺吸枝条的汁液。3 月下旬至4 月上中旬三门峡市易发生倒春寒,因降温幅度大,对松大蚜存活率影响很大,一般可致80%以上若虫死亡。松大蚜秋季为卵生,1头雌蚜产卵量可达35 粒;夏季为胎生,1 头雌蚜可胎生若蚜9~20 头,平均15 头。秋末无翅雌蚜性成熟后产卵于嫩枝上,并覆盖白色腊粉。松大蚜在三门峡地区每年有2 次发生高峰,分别是5 月中旬至6 月中旬、10 月,2 次高峰尤以秋季发生危害为重。

4.3 松大蚜发生条件

气温对松大蚜发生危害影响很大,特别是3 月下旬4月上旬倒春寒发生与否、降温程度高低与当年松大蚜存活率关系更为密切,气温降到0℃以下松大蚜发生量会急剧下降。松树生长健壮,松大蚜发生较轻,相反则发生加重。研究发现松大蚜在乡村、乡镇、县域栽植发生轻,而在三门峡市区则发生重,其原因是市区生态环境相对较为恶劣。当年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较常年高,年降雨量、年平均湿度较大,年底易引起松大蚜发生加重。

5 松大蚜综合防治

5.1 栽培技术防治

5.1.1 及时清除越冬虫源。在越冬期至越冬卵孵化前及时刮除干净树干裂缝、疤痕、翘皮内的松大蚜越冬卵。

5.1.2 铺设、悬挂反光膜。在有翅蚜发生季节,地面铺设银灰色反光膜,同时在行间悬挂银灰色膜条幕,可有效地避开松大蚜危害。

5.1.3 采用黄板诱蚜。黄板可直接从市场购买,也可人工制作。人工制作方法:用油漆将硬纸板涂为黄色,套上透明塑料袋,再在塑料袋外涂抹一层用10 号机油+少许黄油调匀的粘油即可,每隔10 d 重新涂抹1 次粘油。

5.1.4 加强松柏抚育。科学肥水,铲除林区杂草,营造混交林,减少虫害;秋冬季摘除附卵针叶,集中处理,减少来年虫源。

5.2 生物技术防治

5.2.1 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在防治松大蚜和其他病虫害时,有目的地选择生物农药、选择性强的农药,保护松柏树木上的自然天敌昆虫;人工饲养瓢虫、草蛉等,并进行人工释放;人工助迁松柏林外的天敌昆虫,如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大灰食蚜蝇及蚜小蜂等并进行释放。

5.2.2 以菌治蚜。在松大蚜发生期选用蚜霉菌进行树冠喷洒。

5.3 化学技术防治

5.3.1 药剂防治。在有翅蚜发生初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鱼藤精6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3 000 倍液进行树冠喷洒,每5~7 d 喷洒1 次,共喷3~4 次。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40%菊马乳油2 000 倍液等进行树冠喷洒,每7~10 d 喷洒1 次,共喷2~3 次。

5.3.2 注意事项。由于松柏针叶较细,叶片表面张力小,药液不易粘着在叶片表面,喷雾时使用压力大、雾化程度高的喷头,同时可加入国光矿物油200 倍液,或加入0.1%的中性肥皂水或中性洗衣粉,让药液充分粘着在叶片上,以便让药液与虫体接触从而达到防治效果,在治虫的同时还可清除叶片上的煤污。

猜你喜欢

三门峡市嫩枝针叶
早春的嫩枝
钻天柳嫩枝扦插苗生长特性研究及优良单株选择
更 正
三门峡市
风雨海棠
三门峡市印染厂唐墓陶器研究
美国红枫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三门峡市果树产业发展报告
裂叶垂枝桦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