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拱宸桥的古今跨越

2023-05-25王建辉

杭州 2023年5期
关键词:拱墅区运河杭州

王建辉

记得当年参加高考前夕,突然有两个同学放弃高考参加了杭州钢铁厂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招工,那个时候的我,把杭州抽象成了一个工厂。从大学毕业来杭州工作,印象中的杭州才慢慢有了大楼、有了西湖……正式上班一个月后,我从城区骑车去杭州钢铁厂探望久未谋面的老同学,一路向北,除了杭州钢铁厂,还看到了杭州玻璃厂、浙江麻纺织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印染厂、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等等。突然就觉得,当初高中时的“抽象画”其实也没有错,杭州城北就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工业区。后来在杭州住的时间长了,也去了一些地方,才慢慢明白城北的工厂林立其实最终都关联着拱宸桥区域这一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

古人大多依水而居、择水而栖,除了对大自然的依赖之外,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是否依江依水傍上交通要道,直接关系着一城一地的兴衰沉浮。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代运河,在历史上就曾经对沿线城市的兴衰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比如元明清时期因运河北路段东移,导致原来路段经过的城市,如曾经北方中心、盛极一时的开封、洛阳的相继衰落,而新运河经过的城市淮安、临清经济却繁荣起来。唐朝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的诗句,真实地反映了大运河在沟通南北、促进区域民生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隋唐前的杭州仅有1.5万户人口,运河开通后,一下子成为江南各地货物北上的集散地,四方商贾云集于此,逐渐成为“钱塘自古繁华”的一个重要推手。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建设时间迟于运河多年,中间几经兴废,现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全长92米,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是杭州城区最大的一座石拱桥,也是杭州运河的标志性建筑。“宸”原意为“屋宇”和北极星所在,借指帝王所居,引伸为“王位”“帝王”,“拱”即拱手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着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而拱墅区因源于民国时期杭州城区的第八区,也从当时第八区最重要的两块区域“拱宸桥”和“湖墅”(历史上的“十里银湖墅”)中各取一个字而得名。

1200年前的杭州刺史白居易曾在《东楼南望八韵》里形容运河沿线“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形象地描述了江南运河沿线区域因河而兴的繁荣过程。历史记载,京杭运河的水运能力繁盛时期每年要承载两万艘运粮船只的吞吐量。而因为拱宸桥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各地区商贸往来的必经之地和云集之处。明清时期,这一带被称为“北关夜市”,因为运河便利的交通,六行(米行、鱼行、纸行、酒行、柴行、洋行)、六馆(烟馆、茶馆、戏馆、菜馆、赌馆、妓馆)都沿河筑店,号称“小上海”。

依托大运河便于取水、运输的区位优势,拱宸桥地区最先蕴育了杭州乃至浙江工业文明的种子:以通益公纱厂为代表的浙江近代民族工业企业在这里率先开办。从此之后,关于浙江工业的很多“神话”在这里一发而不可收:1895年,浙江省第一家自备发电设备的工厂——世经缫丝厂创办;1897年,杭州第一家外资企业(英国怡和洋行杭州茧厂)诞生;1922年,浙江第一家机械造纸厂——华丰造纸厂在附近创建……同时,这里还是浙江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江墅铁路的终点站,民族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曾从闸口乘经江墅铁路的火车到拱宸桥。

解放前后,拱宸桥周边区域的工厂集群已经初具规模。根据1953年杭州第一个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记载,杭州定位的城市性质为“工业的、文化的、风景的城市”,拱宸桥、小河一带为轻纺工业区,拱宸桥运河东岸为仓库码头用地。1959年杭州第二轮城市规划,规划中全市共十个工业区,其中拱墅区内有半山重工业区、拱宸桥轻工业区。据媒体报道,鼎盛时期的拱墅工业产值占到杭州主城区的60%,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大量的产业工人和技术能手在此诞生。高耸的烟囱和隆隆的机器声成为拱墅区几代人的生命记忆。

但是,当运河的军事用途、漕运贸易等功能逐渐退化之后,特别是城市更新和“退二进三”等举措的实施,拱宸桥周边老工业区的区域功能定位也开始有了重大变化。杭州第五轮城市规划《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杭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的定位,提出了“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格局,“北秀”成为拱墅区的新名片。

有着千百年文化内涵积淀的拱宸桥区域,迎来了一次次深深的回眸:2002年,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工程启动,2004年拱宸桥桥西历史保护街区工程启动。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接力,运河拱墅段逐渐成为杭州古运河风貌典型、文化底蕴深厚、景观资源丰富的区域,重现了运河人家依水而居的生活习态。随着2014年6月22日世界遗产大会获准将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人说从此大运河流淌出了一条城市文脉。如果对应到拱墅区,运河城市文脉的这一头就是浓墨重彩的拱宸桥区域。

运河文化是活态文化,尤如连绵不绝的运河水,文脉在此延续,文化在此再生。我曾经推荐不少外地朋友到拱宸桥东的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逛逛,感受一下“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的历史和文化,可以寻觅出拱墅区乃至拱宸桥周边区域发展和演变的脉络。从运河博物馆出来,一路向西,到古老的拱宸桥寻找一下斑驳的历史记忆,到运河边品味一下历史连绵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再往西,便是“通益公纱厂”原址以及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犹如一家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里已经成为集中体现杭州清末至解放初期依托运河而形成的近代工业文化、平民居住文化和仓储运输文化的文化复合型历史街区,既有历史记忆,又富现代气息,值得慢慢品味。其周边的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扇博物馆、伞博物馆、工艺美術博物馆颇具专业特色,细分领域的文化地标也值得感兴趣的朋友深入探究……历史的华丽转身之后,昔日的遍地工厂已成为历史文化遗迹林立之地。

2016年6月15日,杭钢炼铁厂高达60余米的烟囟被爆破,仿佛知了蝉蜕中蹬出的最后一脚,拱墅区大工业时代正式落幕。2021年,杭州提出新的区域定位,拱墅区为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区、高质量建成运河沿岸名区……一个崭新的大城北慢慢向我们走来。历史,翻到了崭新的一页!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宸桥,共辰也。

猜你喜欢

拱墅区运河杭州
牢记使命担当 忠诚履职尽责 拱墅区纪检监察开拓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杭州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杭州拱墅区召开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