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税收筹划的涉税风险与规避研究

2023-05-25王蕾

关键词:规避措施涉税风险税收筹划

王蕾

【摘  要】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压力较大,需要企业做好税收筹划工作,规避涉税风险,减轻税费负担。论文主要阐述了税收筹划的内涵,探讨了涉税风险类型,根据企业税收筹划现状分析了涉税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合理的规避措施,旨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涉税风险;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2.42;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4-0185-03

1 引言

税收筹划在企业管理中属于重要内容,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减少税费支出成本,因此,企业越来越重视税收筹划。但目前企业在税收筹划中受到部分因素影响,导致涉税风险频发,影响了税收筹划效果。对此,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涉税风险规避策略,降低涉税风险发生概率。

2 税收筹划概述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税法的前提下,以适应政府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在税法允许的范畴内采用税法赋予的优惠措施,对企业的生产、运营、投资、分配等进行管理的一项财务活动。税收筹划的内容包括避税、节税、规避“税收陷阱”、转嫁筹划和实现零风险5个方面。税收筹划具有5个特征,分别为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风险性和专业性。税收筹划在前期需要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等信息,并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选择注册地址、挑选组织类型、比选会计方法和购销方式等方面,都应以节税为首要考虑因素。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应努力实现涉税零风险,确保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缴纳及时,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商誉损失。

3 企业税收筹划的涉税风险类型

3.1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由于预期结果不确定,需要承担补缴税款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税收筹划的初衷是节税、避税,需要根据税收法律中的优惠条款,主动安排避税经济活动,设置合理的会计政策,保障其税收筹划方法和形式符合税法要求。如果企业仅有部分条件可以享受税法优惠政策,要想享受更多优惠政策,需要企业重新调整经营活动,优化会计政策,在税法要求下把握好节税、避税尺度。但是部分企业在节税、避税中,由于未能准确理解税法要求,容易出现违法行为,从而引发法律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既需要承担税收筹划的成本支出,还需要承担补缴税款的责任,影响了税收筹划效果。同时,部分企业在税收筹划中虽然形式上符合税法优惠政策,但是内容与立法意图不相符,出现偷逃税行为,这样极易被税务机关认定为一种运用欺诈手段的偷逃税行为,要求企业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2 行政执法风险

行政执法风险是指因税务行政执法偏差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目前,我国税法对具体的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但如果税收执法人员的职业能力较差,则极易出现税收执法行为的偏差。换言之,合法的税收筹划方案可能因為税收行政执法的偏差而无法通过,或者被视为偷税漏税行为。

3.3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或原因的存在,导致税收筹划成本不明确。如果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执行失败,需要支付税收筹划代理费、企业公关协调费,并补缴税费和罚款等。如果这些费用总额较高,极易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风险,重则导致企业破产。

3.4 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是指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方案时,因其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可能承担的信用危机和名誉损失,不利于企业资本运营和长效发展。当企业频繁进行税收筹划特别是避税筹划,并被税务机关发现时,可能会被定义为不诚信企业,未来将接受更严格的检查,并对其纳税申报的条件和程序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还会降低产品的市场份额,削弱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和信用,阻碍企业长远发展[1]。

3.5 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不同步,在制定方案到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产品销售、业务收益、现金流量等受到市场经济环境影响出现变动,为原有的税收筹划方案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导致避税、节税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3.6 心理风险

心理风险是指企业因税收筹划的不确定性而需要承担法律、经济和声誉损失时为企业相关人员带来的心理“折磨”。在税务稽查过程中,企业管理者由于担心被税务机关发现问题或被同行举报,容易产生心理层面的焦虑和困扰情绪。因此,税收筹划方案在实施中并不能发挥理想的作用,甚至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出现涉税风险。

4 企业税收筹划涉税风险产生的原因

4.1 税收政策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仍不够成熟,税收优惠政策、会计和税法核算等通常以暂行条例、部门规章等形式推行,政策内容不够清晰明了,如果企业对税法条款理解错误,不仅会导致税收筹划失败,还会带来法律风险。此外,大部分税收政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随时进行调整,这极易导致已经制定的税收筹划方案无法实施,并且容易为正在实施税收筹划方案的企业带来纳税风险和经济风险。

4.2 税收政策宣传不到位

由于我国税收政策处于变动状态,如果有关部门对最新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较小,宣传渠道也比较狭窄,没有向企业说明最新税收政策的优惠条件和地区要求等信息;如果企业未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动态,极易在税收筹划中沿用已废止的税收政策,这样企业不仅无法享受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还会增加纳税成本[2]。

4.3 缺乏涉税风险防范意识

部分企业对税收筹划缺乏正确认识,未能充分意识到涉税风险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没有事先做好涉税风险防范措施。甚至部分企业没有正确区别财务工作和税收工作的差异性,认为要想做好涉税风险防范仅需规范财务工作行为即可,未能针对涉税风险防范制定指导战略,导致涉税风险防范无法落实到位。此外,部分管理层对新型税收政策缺乏全面了解,未能指导有关人员按照新型税收政策要求做好涉税风险防范措施,在日常管理出现涉税风险时,未能及时处理涉税风险,没有根据实情重新调整税收筹划方案,缺乏总结涉税风险规避经验的意识,从而导致同类涉税风险频发,影响了涉税风险规避质量。

4.4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部分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岗位职责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风险预警制度,导致内部管理不到位,部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思想懈怠、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使得税收筹划方案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出现严重涉税风险[3]。

4.5 会计工作不规范

部分企业会计人员没有按照税法要求科学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完善性。当相关人员组织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缺乏相关涉税资料,同时,在对经济收入和支出成本进行核算时缺乏原始凭证,导致财务核算结果错误,使相关人员无法及时发现税收筹划中的问题,进而使得最终的税收筹划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降低了涉稅风险规避效果。

4.6 信息化水平较低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成熟,税收筹划开始向现代化、数字化方向转变。但是目前部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网络系统的功能较少,缺乏数据共享、线上查阅和同步记录等功能,导致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得到快速查验,影响税收筹划方案的质量,不利于涉税风险的有效规避。同时,部分企业的网络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病毒攻击问题,导致重要信息外泄,降低了涉税风险规避效果。

5 企业税收筹划涉税风险的规避措施

5.1 加大税收政策学习力度

由于我国每个阶段的税收政策均有所不同,企业要想做好税收筹划涉税风险规避,就需要加大税收政策学习力度。首先,通过现代化平台如专业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每天坚持了解税收政策,对比分析新旧税收政策的差异性,结合最新税收政策要求制定税收筹划方案,避免内容和形式出现违反最新税收政策要求的情况,降低涉税风险发生概率;其次,邀请同行专家负责解读最新税收政策的内涵和意图,要求有关人员参与其中,通过专家解读深入分析最新税收政策的优惠条件和具体要求,提高自身对最新税收政策的了解程度,为后期税收筹划涉税风险规避奠定良好基础[4];再次,企业可以组织有关人员进修学习,积极与当地知名企业联系,为有关人员提供外派学习渠道,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前往指定企业进修学习,使相关人员在了解其他企业税收筹划涉税风险的规避举措的过程中,学会从多个角度理解最新税收政策内涵,积累涉税风险规避经验;最后,办税人员应运用现有渠道联系税务机关工作者,与税务机关工作者保持良好沟通,定期了解税务机关对最新税收政策的看法,通过与税务机关工作者的交谈反思自身存在哪些理解偏差,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最新税收政策,根据税务机关提出的要求制定税收筹划方案,从而降低涉税风险出现频率。

5.2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当最新税收政策施行后,有关部门应积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宣传工作,确保纳税人能够充分了解税收政策内容,明确国家税收立法的意图。一方面,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短视频平台等,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讲解最新税收政策内容,并在平台底部开通留言渠道,如果纳税人在阅读中出现疑惑,可以在留言渠道讲明个人看法,有关部门通过深入解读最新税收政策,协助纳税人全面理解最新纳税政策内涵;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可以将最新税收政策制作成宣传册、海报等,线下分享给纳税人,并组织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定期开展座谈会,在会议上系统讲解最新税收政策,加深纳税人对最新税收政策的认知,确保纳税人在税收筹划中可以灵活应用最新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避税、节税,减少纳税申报失误,有效规避税收筹划涉税风险。

5.3 提高涉税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管理者应根据宏观市场发展形势,从思想层面提高涉税风险防范意识,通过了解同业企业的税收筹划信息,对比分析本企业在涉税风险防范中存在的不足,有计划地制定涉税风险规避指导方案,在例会上号召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涉税风险规避,明确涉税风险防范要求,利用行动向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讲明领导意图。这样全体人员在管理者的影响下,明确企业对税收筹划涉税风险规避的重视程度,从而不断提高涉税风险防范意识。此外,企业可以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提高办税人员的涉税风险防范意识。在学习网站上下载与税收筹划涉税风险规避有关的视频,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成学习资源库,要求办税人员按照工作需求自主学习,使办税人员在学习视频中领悟涉税风险规避与税收筹划之间的关系,强化涉税风险防范意识,在后期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自主规避涉税风险。

5.4 完善管理制度

第一,设计风险预警制度。在信息收集方面,应要求有关人员动态掌握最新税收政策变化、税务执法情况,根据企业业务运营现状判断税收筹划方案存在哪些潜在涉税风险,事先向有关部门发出警示。同时,比较分析信息,探索涉税风险规避方向,让管理者提前做好准备,在税收筹划方案实施之前做好涉税风险防范工作。此外,对于部分可以在税收筹划方案中发现的涉税风险源,应结合企业现实情况制定应对方案,并且在税收筹划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有关岗位按照应对方案做好规避措施,降低涉税风险发生概率。第二,设置岗位职责制度。企业应按照税收筹划涉税风险规避的需求,明确有关岗位涉税风险规避的要求、工作内容和管理权责,制作每日工作清单,划清岗位界限,要求各岗位按照岗位职责制度有序落实税收筹划方案,做好涉税风险规避措施。第三,制定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可以根据有关岗位工作内容制定考核指标,组织专人了解各个岗位涉税风险规避执行结果,并将具体信息整理成表格上交给企业。企业可以按照表格上的信息检查有关岗位是否落实涉税风险规避任务,并按照考核指标进行奖惩。对于考核达标人员进行绩效奖励,将其涉税风险规避成效公示到宣传栏,引导其他人员自主学习;对于考核未达标的人员进行批评处理,制定下一阶段工作目标,使这部分人员在企业引导下能够有效规避涉税风险。

5.5 制定涉税风险监督机制

构建涉税风险监督机制有利于企业规避税收筹划中的涉税风险,加强内部涉税行为监督,及时发现不规范会计工作行為。因此,企业应按照涉税风险规避需求制定涉税风险监督机制,组织管理层监督相关岗位涉税风险规避工作的实施情况,如果发现一些人员的行为不符合税收筹划方案的要求,应及时规劝引导,纠正不良会计工作行为。同时,管理层应定期将监督结果以文件形式上报给领导层,方便领导层充分了解税收筹划涉税风险的规避现状。如果领导层对部分岗位涉税规避行为提出建议,管理层应及时与有关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协商,按照领导指示纠正不良行为,使有关岗位在上级部门的监督下,能够按照税法要求合理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确保财务报表上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为税收筹划方案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不断提高税收筹划涉税风险规避效果。

5.6 提高信息化水平

企业应组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优化升级现有办公软件,增设数据共享、线上查阅和同步记录等功能,利用现代化技术线上搭建沟通渠道。如果有关人员在税收筹划中需要核对会计报表信息,可以直接在办公软件上查找有关数据资源,并线上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核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确保税收筹划方案符合实际情况,降低涉税风险。此外,企业应在现有网络系统上安装防火墙和病毒查杀软件,对重要税收筹划信息加密处理,要求有关人员定期做好病毒查杀工作,防止税收筹划信息外泄。

6 结语

综上,企业在税收筹划中极易受到不了解最新税收政策要求、缺乏涉税风险防范意识等因素影响,导致法律风险、行政执法风险、信誉风险频发,影响企业避税、节税效果。为降低涉税风险出现频率,企业应立足实情设置恰当的规避措施,如加大税收政策学习力度、提高涉税风险防范意识、制定涉税风险监督机制、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方法优化涉税风险规避模式,使企业平稳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仕万.对企业税收筹划中涉税风险与规避的研究[J].当代会计,2019(14):39-40.

【2】祝玉平.企业税收筹划的涉税风险与规避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6):162-163.

【3】陈小玲.基于企业税收筹划及风险防范的探究[J].中国商论,2018(36):42-43.

【4】朱培德.企业税收筹划初步探讨[J].财会学习,2019(3):133-134.

猜你喜欢

规避措施涉税风险税收筹划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主要的涉税风险与应对措施
浅谈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及规避
市政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及如何规避
营改增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
房地产企业涉税风险分析与管控
商业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营改增”对公路物流运输企业的影响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分析
独立审计风险要素群归集与规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