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3-05-24邱锐李颖王倩
邱锐 李颖 王倩
[摘要] 数字化社区建设是北京市数字经济领域的六大标杆工程之一。北京市以回天等地区为试点,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社区数字化治理模式,力图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基层社区减负增效。各社区对整合信息系统、完善基础数据、创新可持续建设模式及培养数字化人才等方面,表现出强烈需求。对此,数字化社区建设需要在政策和实践层面,做好转变建设理念、完善顶层设计、打破数据壁垒、调动多元主体等项工作,让社区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 數字化社区; 基层社会治理; 数据信息
[中图分类号] C916.2; F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5-0045-04
数字化社区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和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一项具体举措,是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向基层社区延伸的实践应用,也是北京市数字经济领域的六大标杆工程之一。数字化社区建设旨在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和手段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范围内为政府、居委会、居民和企业等主体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建立全域场景式沟通服务渠道,以此形成数字社区产业链,推动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北京市数字化社区建设实践快速推进。回天等地区作为试点单位,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社区数字化治理模式,力图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基层减负增效。西城区“西城家园”、海淀区“掌上海淀”、朝阳区“云上望京”等信息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北京市委党校课题组对相关政府部门、京东集团等科技企业及昌平区回天地区、通州区玉桥街道、朝阳区左家庄街道等试点社区开展调研,深入了解社区居委会多维信息化需求,并从树立人本理念、整合信息系统、完善基础数据、创新建设模式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管控视角向服务视角转变
调研发现,现有的社区数字化平台在可及性、便利性、普惠性、时效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其运行过程优先考虑政府履职需要,兼顾社区居民需求,这是自上而下管控思维驱动的体现,而非“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合作治理思维的运用。衡量试点平台建设以技术上能不能为标准,未统筹考虑现实中行不行、居民感受好不好。数字化赋能社区、服务居民的总体设计不够全面,针对老弱病残等重点帮扶群体的服务供给不足,数字社区价值难以有效释放。
基于此,数字化社区建设需要摒弃“以物为本”“以事为要”的惯性思维,转向“以人为本”“以心为上”的价值取向。
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数字化社区建设应将对人的尊重放在首位,把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进供给与需求相衔接、要素与机制相匹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立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围绕“群众需求在哪里,便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目标,数字化社区建设需要不断健全完善服务内容,为社区居民办好民生实事。可以学习借鉴上海的经验做法,即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重点构建九大服务领域。其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便民服务、托幼服务、医疗保健、社区养老、健身休闲、社区救助六个方面,不断拓展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落实区级和街道的治理要求,聚焦综合服务、安全防护、绿色低碳三个方面,以多元化数字服务打造基层治理新局面。
打造为民服务的综合体系。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规则,打破部门界限,再造工作流程,打造开放度高、功能齐全、上下联动、左右互通的为民服务综合体系。可把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第三方服务商、公益性社会组织等主体纳入服务体系,寻求利益交汇点,形成社区治理合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数字化社区建设利益共同体。
统一底座入口,整合社区治理信息系统
调研发现,各社区正在使用的数字化平台大部分是各类专项工作系统,由国家、市、区各级部门分别建设、纵向部署,并且附加了工作要求和考核任务,其中包括国家级下沉系统2个、市级下沉系统39个、各区自建系统平均5个。这些系统呈现出独立部署,单向传输,各程序之间不关联不互通;应用场景开发功能单一,操作复杂;区域化特色明显,使用频次不一等特征。社区工作者普遍反映:“能不能让我们从一个门进去,别让我们在本上记下十几个系统的用户名、密码,分别从不同的地址去登录。”他们希望开发全市统一的社区治理信息系统,做到“一门入”;新增任务通过统一平台下发,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他们对入户走访、人口管理、民意直通车等13类37个应用场景需求强烈。
基于此,为实现多个系统之间的高效信息传输和快速数据交换,需要加大统筹规划力度,整合现有各业务信息系统资源,推动系统集成、业务协同,以打破数据壁垒,为基层社区减负。
统一各信息系统入口。将“京办”作为控制入口,全面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业务系统。“京办”是目前北京市在市、区、街、居四级通用的办公系统,助力政府建立自上而下的指挥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满足上通下达、数据统计、社区治理、专业协助等业务需求。目前,全市已有43万公务员注册“京办”,激活41.5万,覆盖16+1区、67个市级单位。应充分发挥“京办”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将“京办”作为统一底座和入口,利用其灵活的接入能力、开放的基础能力和统一的核心能力,逐步整合全市涉及社区治理的不同信息系统,将零散的作坊式服务模式向集约的智慧服务转变,做到“一门入”。
打通相关业务系统。用好“京办”多级共享性能,跨越互联互通难、资源共享难、业务协同难三大难关,切实为基层社区减负。规范数字社区信息系统接入标准,提升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数字协同能力,并通过接入平台的分类权限,有效管理市、区、街、居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访问模块,实现平台统一接入、多级共享、灵活查看的目标。以疫情防控的实践为例,基于“京办”对接社区、家庭医生、卫健业务管理系统,以授权共享机制作为支撑,疫情防控相关业务系统实现了信息交汇互通,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数字化手段筑牢了疫情防控的智慧防线。
集成各类应用场景。以京民通社区人口管理应用(简称“京民通”)为平台,集成开发社区服务管理和互动交流等应用场景。积极拓展各类与居民需求紧密相关的数字生活应用场景。例如,为缓解看病难问题,可在“京民通”开放居民个人健康状况填报入口,将相关数据自动纳入底层台账并每日更新,及时对接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切实提升惠民服务平台的有效性与便捷性。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重点,建设“一件事一次办”系列应用场景,通过区分不同任务场景的操作,实现系统—平台—数据—场景的一体化统筹发展,拓展数字社区建设的发展空间。努力打造政民互動通道,居民快速上报问题、实时掌握处置状态,社区工作者及时获取居民需求、准确上传下达信息,上级管理者实时感知基层态势、作出决策或提出对策建议,从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打通数据通道,完善智慧化基础数据库
调研发现,各社区填报的数据种类多、数量大。以2020年为例,一个社区平均填报375张表格约4000项数据,涉及社区党建、平安建设、环境卫生、疫情防控等九大方面。目前,社区采集数据仍以传统的上门采集为主,受到数据形式多样、统计口径不统一等因素影响,存在采集效率低下、数据无法融合共享、数据上报后无法再下传使用等问题。疫情防控初期,不同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只有当数据上报委办局后,才能在政务云端汇聚;社区在日常工作中沉淀了大量人、地、事、物、组织等90类数据,这些数据多为专项工作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活化利用率不高,一旦沉淀下来就变成死数据,随时面临灭失风险。同时,随着社区填报数据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和智能应用,居民对隐私安全极为担忧,如何在数据隐私保护与信息利用之间实现平衡,也是社区推进数字化建设面临的一项挑战。
基于此,数字化社区建设亟须依托统一平台,规范数据采集标准,加强数据存储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推送机制,健全网络安全防护制度,实现不同层级与范围的数据融合共享、活化利用和数据安全。
完善整合数据体系。依托“京办”作为数据底层,构建全市数字化社区人、地、事、物、组织基础数据库。以社区实有人口管理为重点,整合前期社区掌握的基础信息以及各部门掌握的数据,将人口数据、时空数据、场景数据等进行链接,实现各类数据资源“一池”汇聚,多方共享。让数据跨层级流通,减少社区数据采集和填报的工作量,为未来扩展更多的社区治理场景筑牢基础。
建立数据更新机制。利用社区工作者上门入户、日常服务管理等工作场景,在系统中实时更新居民信息。通过信息台账管理,与政务大数据推送信息比对核实,做到信息的精准匹配与动态调整,不断更新底数。同时,发挥社区新基建和第三方作用,结合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利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全时段、多渠道实时采集信息数据。
加强数据活化再利用。逐步规范全市统一的数据编码和数据标识标准,加强数据审核校验、统一管理。推进数据向上汇集与向下反哺相协调,制定“向下反哺、向上补充”数据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层级使用权限,将活化存量数据与优化增量数据有效衔接。健全网络安全防护制度,强化数据管理责任,依法保护居民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夯实基础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创新建设模式,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
调研发现,目前,数字化社区建设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由于数据使用和权益分享方面存在法规和标准空白,企业及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度不高。数字化社区建设试点单位采用的是单点标杆建设模式,因其投入巨大,难以推广复制,如在全市330个街道、7000多个社区推行,还需通盘考虑成本和效益问题。此外,社区普遍存在数字化人才匮乏问题。大部分社区工作者年纪偏大,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比较生疏,对数字化应用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数字化认知与技能转型困难。社区希望聘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运维人员,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与经费支撑,专业运维人员进不来、留不住。
基于此,数字化社区建设需要加大基础投入,创新建设模式,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拓宽人才渠道,补充人力不足。
完善资金保障体系。数字化社区建设之初,需要列支专项资金进行引导性投入,同时探索市场多元主体跟进参与的融合机制,形成头雁示范效应和创新体集群效应。政府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大对众筹、PPP 等投融资模式的推广,1采取政府参股、授予专利经营权、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加入数字化社区项目的建设和运维。对数字化社区公共运行经费的财政预算,必须建立财政绩效评审及定期审计机制,确保专款专用、合规使用;对于PPP等模式下企业和社区投入的资金,也要加强使用效益评估,确保数字化社区建设目标落到实处、良性发展。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增加政策供给是激发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基础。要在制度支持、标准化建设、创新性运用等方面施策,制定公共数据开放的相关法规、标准和清单,努力挖掘数据经济价值,使企业在开发利用数据信息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回报,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推广智慧社区服务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在全市统一平台满足基本共性需求基础上,鼓励基层多元主体立足社区资源禀赋和居民需求,参与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文化交流等生活性服务、个性化需求场景开发应用,强化智慧社区建设的实用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
拓宽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渠道。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将社区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发挥首都高校人才优势,补充社区数字化人才不足;拓宽社区人力资源渠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调动在职党员和社区积极分子参与数字化社区建设;完善社区人才培养机制,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基层干部培训体系,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提升社区工作者数字化履职能力;构建基层人才引进激励机制,让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有发展、有活力。
北京市数字化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在全市大范围推广之前,亟须厘清上述问题,避免出现重复投入、资源浪费、基层增负、居民无感等现象。只有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转变建设观念、完善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打破数据壁垒,才能消除各方忧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合力,建成以信息技术精准服务居民的社区生活场景,让社区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参考文献]
[1]杨秀勇,朱鑫磊,曹现强.数字治理驱动居民社区参与:作用效果及限度——基于“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实证研究[J].电子政务,2023(2).
[2]欧阳日辉.数字化构建社区服务新模式[N].经济日报,2022-11-28.
[3]王迪.以数字技术服务城市社区生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1-23.
(作者简介:邱锐、李颖、王倩,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课题组成员)
责任编辑 / 陈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