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平道上诗意浓

2023-05-24

杭州 2023年8期
关键词:临平蒲草藕花

古人出行,常常被路边的风景所吸引,有感而发,吟诗作词。

临平在杭州的东北部。宋代,临平是杭州东面由水路向北行的第一站,因此临平道上留下了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

北宋诗僧道潜,字参寥,是杭州临安人,曾住在杭州智果禅院。他是苏轼的朋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道潜专程前去探望。

道潜有一次从苏州回杭州,途径临平山下,写有一首《临平道中》:

风蒲猎猎弄清柔,

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

藕花无数满汀洲。

这是一首路边赏景之作,开头两句就体现了道潜写诗观察细致、体察入微的特点:水边长满野生的蒲草。在猎猎作响的风吹拂下,蒲草起伏摇曳,好像在翩翩起舞,展示着自己轻柔的身姿。有蜻蜓飞过来,想要停在蒲草轻柔的葉子上,但是蒲叶不停地随风摇摆,蜻蜓很难自如地在叶子上停稳。道潜在诗中,给人们描绘了一幅近在眼前的生动画面。

“五月临平山下路”,点出了时间和地点。诗人在农历五月仲夏之时,走在临平山下的道路上,眼前是初夏江南水乡清丽的景色。

“藕花无数满汀洲”中,“汀”是水边的平滩,“洲”是水中的陆地。“汀洲”是指水中小块的平地。荷花是生长在水中的,诗人放眼远望,前面是大片的荷花,也分不清哪里是水面,哪里是陆地。诗里的汀洲,也可能是借指临平山下的临平湖。当时,因为湖中遍植藕花,又被称为藕花洲。临平湖在唐代已种荷花,唐代诗人、画家顾况的《临平湖》诗,就描写了在湖中采藕的情景:“采藕平湖上,藕泥封藕节。船影入荷香,莫冲莲柄折。”在道潜看来,汀洲之间的湖面上到处都是鲜艳的荷花,有的正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这不就是“藕花无数满汀洲”的景象吗?

道潜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以闲适的心情、清新的诗句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宋代临平山下藕花洲中,由近及远、动静结合、色彩绚丽的风景画。苏轼听到这首诗时,连声称赞。宋朝王室的曹夫人是一位画家,她根据道潜的诗意,画了一幅《临平藕花图》。清代学者俞樾是德清人,他四岁随父母举家迁居临平,“寓临平凡三十年,不异故乡”。俞樾高度评价这首诗,说“临平人所称艳者,惟宋僧道潜‘藕花无数满汀洲一句,至今以为美谈”。

南宋诗人范成大是苏州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曾在京城临安做官,也写有一首《临平道中》:

烟雨桃花夹岸栽,

低低浑欲傍船来。

石湖有此红千叶,

前日春寒总未开。

范成大这首诗,写他从杭州上塘河乘船到临平时,看到夹岸栽种的桃花,产生对家乡石湖桃花的联想。“千叶”形容花开放时花瓣重叠繁多。唐代,也有人将荷花称为“红千叶”。从这首诗写的时间和上下句的联系来看,说的应该是桃花,因为荷花是不可能在春天开放的。

春夏季节,行走在临平道上,道路两旁春天时桃花艳丽、夏天时荷花盛开,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

猜你喜欢

临平蒲草藕花
凝聚幸福感 共绘“夕阳红” 临平街道打造全周期养老服务体系
临平街道:创新发展 智慧治理 提升城市能级
临平①道中
蒲草抄书
西湖
西 湖
江城子
蒲草抄书
颜志语
沈千越??《古诗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