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病害及监理控制要点分析
2023-05-23李永灿
李永灿
(福建新时代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0 引言
随着地下空间不断开发,高层建筑基本都带有地下室,而地下室渗漏问题、后浇带裂缝问题是最常见的地下室施工病害,成为困扰建筑工业发展的难题。就地下室施工病害,前人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例如,王胜杰等[1]对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渗漏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郑顺达[2]以首泰国际广场为工程案例,对地下室渗漏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防治措施。除了地下室渗漏病害,后浇带病害也是学者们探讨的焦点。李勇[3]、黄秀云[4]对地下室后浇带质量控制的施工监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上述研究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施工技术及监理控制能力,但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因此,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某高层建筑地下室为案例,深入分析了地下室施工病害(如地下室渗漏、后浇带裂缝等)并提出了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要点,对于节约建筑成本、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城常丰路,工程总造价约为41 027.2886 万元,总建筑面积163 401.29 m2,由15 栋高层住宅及1 栋幼儿园组成,建筑设计等级2 级,抗震等级为3级,安全等级为2 级,设计使用年限50 年。地下一层,地下部分平时为停车库、设备用房,临街局部为商业店面,战时局部为人防地下室。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产生工程病害,对地下室施工常见病害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要点进行了系统梳理。
2 地下室施工病害原因分析
2.1 地下室渗漏问题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地下室的地面出现渗水,深入调查发现渗水的主要位置是结构施工时的变形部位或者是薄弱裂缝等,这暴露出了以下两种施工问题:首先,在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时,结构自身的防水能力管控不足,造成后续由于结构问题而引发渗漏事故;其次,防水材料的铺贴施工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材料交接缝隙部位的质量检查工作可能存在疏忽。
在进行结构混凝土浇筑时,内部结构很容易存在孔隙等问题,导致结构自身防水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地下水出现渗漏。笔者在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之后发现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存在缺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振捣或搅拌等工作。另外如果模板工程施工质量不过关也容易引发漏浆等问题,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混凝土模板变形或者是错缝等问题也会使得结构有缝隙。在混凝土结构上实施预埋件施工工作之后,没有做好严密封堵等也会引发地下室混凝土渗漏。除此之外,在地下室施工工作结束之后,也会因为基础沉降不均匀等问题,使得地下室墙面和地面存在裂缝等问题,进而引发渗漏问题的出现。同时,如果地下水浮力作用较为明显,或者是地下水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也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引发渗漏问题。
在设计施工图纸的过程当中,如果未按相关设计要求或规范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防水层材料,也很容易使得防水层工作出现安全隐患。对于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更换防水材料,提高防水效果。本项目的实践也证明,不严格施工图纸来进行施工,容易造成局部防水材料出现问题。厚度比较薄的防水材料在地下水的长期影响之下,防水层部位很容易发生变形或开裂等问题,引发地下水渗漏问题。除此之外,实际施工也证明柔性防水层自身的抗变形能力较强,但如果基础存在沉降不均匀等问题,也会使得防水层材料被破坏。此时若再进行结构混凝土施工,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内部缺陷,同时在铺贴防水材料过程当中验收工作不合格,也会大大降低其防水性能。
如果地下室的套管预埋部位或者是设备基础防水工作做得不到位也会引发漏水等问题,所以需要在混凝土没有完全凝结的情况下及时做好穿套工作,防止穿管部位混凝土粘接不牢固而引发漏水等问题。在预埋套管穿过防水层材料的情况下,更应当及时做好穿管部位的防水施工等工作。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最容易发生渗漏问题的部位便是防水材料和预埋管的连接部位以及套管和设备管的结合处。此外,变形缝或者是后浇带等部位如果没有做好防水工作的话,也很容易引发漏水问题。因此,在明确防水层施工工作的情况下,需要及时按照建筑施工条件以及地下室自身的结构特点,做好防水层工作,防止后续由于构造工作不到位或材料存在质量等问题,而使得防水效果不达标。
2.2 后浇带裂缝问题
本工程中结构长度较长,依据相关设计要求,需要将后浇带设置于地下室筏板基础部位。同时,为了防止墙体裂缝等问题的出现,施工部门按照规范要求选择相应的后浇带,具体详情见图1。对于本工程,施工时间处于夏秋季节,福建省气温较高并时常出现短时内骤然降雨的情况,导致地基表层出现断层或开裂等问题。为了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相关部门提前重建断层严重的部位,并做好表层裂缝部位的浇筑填补等工作,以达到有效降低重建成本,保证施工进度的目的。同时,本工程也出现了在建设承力墙时诱发墙体内部混凝土灌输量不合格的问题,导致承力墙的内部存在较大空隙。对此,在墙体内部混凝土凝固好的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在空隙点凿开直径为40 mm 左右的小洞,并填充好混凝土空隙部位。施工人员在该过程当中需要科学控制浇筑速度,确保每个空隙当中都能够渗入混凝土,提高承力墙结构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墙体裂缝在之后的施工过程当中也会存在,这便要求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借助于后浇带技术逐一填补建筑的裂缝处,从而顺利结束工程基础建设工作。
图1 地下室后浇带结构示意图
3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要点
3.1 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地下室防水层施工时,需要紧密结合施工要求,特别是进场混凝土的质检工作。同时,在防水混凝土浇筑施工工作开始之前,也应当依据相关设计要求,提前做好配合比校核等工作。紧密结合混凝土的添加剂用量、骨料级配、水泥含量的要求来进行配比。为了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可在混凝土凝结过程当中合理掺入适量的添加剂,这样能够大大降低渗漏问题出现的概率。并且在施工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的质检工作,避免将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应用在施工的过程当中。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也应当紧密结合不同的使用部位,选择抗渗等级或者是强度不同的混凝土来合理展开施工工作。例如,可将6P 防水混凝土应用在墙面或底板,将8P的防水混凝土应用于电梯井道等部位。同时也应当紧密按照变形量的相关规定,添加相应的外掺剂,这样能够大大增强防水效果。并且在外掺剂的种类方面,也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做好配合比和强度试验等工作,在相关工作及试验报告都达标的情况下,才能够开展后续的大面积施工等工作。除此之外,相关监理人员在进行浇筑施工时,也应当做好监督及记录等工作,一旦出现缺陷问题,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措施再整改达标之后,再开展后续的各项施工工作。
同时,也需要及时做好防水材料质量控制等工作防止由于材料选型不合理,而对防水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作用,并及时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防水材料。通常情况下,可将防水材料分为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两种类型。在铺贴防水卷材之前,也需要及时做好结构表面的各项清洁安排,防止杂物将卷材刺破。在进行防水材料的铺贴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严禁破坏防水材料表面,尽量降低卷材搭接,并做好搭接部位的密封或加固处理等工作。在使用防水涂料进行涂刷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确保结构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度。为了能够有效增强涂料的强度,也应当严格依据相关标准做好均匀涂抹或者是分层涂抹等工作,在完成一层防水涂料之后,需要在确保其干燥的同时,合理展开下一层的施工工作,并且这些工作对周边环境的温湿度有着相应的要求。
3.2 变形缝、施工缝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给建筑物位移提供空间,才产生了建筑变形缝,然而一旦出现变形缝等问题,就必定会对防水效果产生相应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地下室当中,一旦出现渗漏等问题,必定会对整个地下室工程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设计地下室方案阶段,一定要紧密结合项目的实际条件,做好变形缝等部位的防水设计工作,提高建筑细部构造的保护效果。
通常情况下,变形缝可适应一定程度的变形等问题,所以要提前做好变形缝部位的防水处理等工作。实际施工经验表明,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变形部位出现渗漏等现象,需要紧密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变形处部位的构造方法。并在地下室部位受地下水压力较小的前提下,借助于油毡防水材料来展开后续的各项施工工作,做好变形部位的卷材加固等工作,这样能够大大增强防水型的抗变形效果。倘若地下室所处部位所受到的地下水压力较大,那么为了有效防止渗漏问题,则需要通过止水带来做好结构处理等工作。
做好施工部位的防水处理等工作,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施工缝会直接影响到地下室的防水质量,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缝。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在预留施工缝时,需要将其预留在受外部作用较小,而且施工比较方便的部位。为从整体上做好施工缝的防水处理等工作,需要借助于止水胶或者是遇水膨胀止水节来展开施工工作,严格依据施工规定,展开构造处理等工作。在处理垂直施工缝之前,也应当做好放内部位的杂物清理等工作,并涂抹好界面剂提高表面粘结力,在展开后续的各项施工工作,同时确保施工缝中的混凝土强度要大于1.2 MPa。
3.3 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笔者在经过总结之后发现,对于地下室后浇带的具体施工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防水工程施工;第二种类型为混凝土施工方案;第三种类型为钢筋安装方案;第四种类型为模板安拆方案。对此,监理工程师需要紧密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以下要点:
3.3.1 合理安排裂缝浇筑间距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研究裂缝所处部位的结构状况,然后再根据工程进度定位浇筑间距。例如,施工人员需要在填补墙面裂缝时,确保浇筑间距在200~400 mm 之间,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浇带技术的防水效果。
3.3.2 合理安排后浇带的施工工期
施工人员在规划后浇带施工时间时,应当先做好建筑主体的施工工作,尤其是在建筑结构混合的大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更应当紧密结合不同建筑结构的施工进度来合理安排后浇带施工的时间,并通过这种方法来防止同一时期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作,因为这样将会加大施工压力以及施工人员工作的紧张度,不利于工程的有序进行。
3.3.3 科学调控后浇带施工的材料使用
通常情况下,多数后浇带施工在进行过程当中,都会使用到胶合板。在此情况下,胶合板有利于浇筑工作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从而大大降低浇筑时杂物落入的概率,降低后浇带在施工过程当中所有可能出现的误差。针对此种情况,相关的施工人员在正式开始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先严格做好胶合板的各项管理等工作,并及时做好胶合板表面的各项清洁等工作,并通过这种方法来有效降低胶合板表面的杂物。与此同时,由于混凝土为后浇带施工时的常见材料,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先严格检测好混凝土的质量及性能,避免由于外界各项因素的影响,使得混凝土在后续的使用过程当中发生收缩等问题,影响工程的进度。
3.3.4 及时规划后浇带施工预设等工作
例如,在相关工作人员规划后浇带模板预设的整个过程当中,需要提前做好模板的选择及分析等工作,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施工模板自身的功能,从整体上提升后浇带施工的质量。除此之外,相关施工人员在后续的施工过程当中还需提前规划好浇筑位置,这便需要相关施工人员提前依据施工图纸当中所给出来的信息,科学规划好后浇带施工的顺序,并通过这种方法来有效防止由于浇筑顺序混乱等问题,而增加建筑内部负荷。并且在科学安排施工工作的前提下,也能够有效提高后浇带的施工效率。
4 结论
(1)地下室渗漏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不过关、设计的防水材料使用不合理、设备基础或套管预埋部位防水措施不当等。后浇带裂缝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地高温以及短时降水等。
(2)监理工程师在地下室防水层或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紧密结合相关施工方案及各项监理实施细则来做好旁站监督管理等工作,并详细抽查进场混凝土的质量情况。严控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防水材料的控制水平,防止其由于选型不合理等问题,而对后续的防水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3)为了能够从整体上控制好变形缝处渗漏现象的出现几率,需要提前结合整个建筑的适用条件和具体情况,全面做好变形部位的构造工作。为了能够从整体上提升防水构造处理效果,需要通过止水胶或者是遇水膨胀止水节等材料来展开施工工作,并严格依据相关的设计要求,来做好构造处理等工作。
(4)在后浇带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应当把握控制裂缝浇筑的间距、规划后浇带施工的时间定位以及工期、合理地调控后浇带施工的材料运用、后浇带施工的预设工作规划等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