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爆盆的长管鸢尾

2023-05-22杭州张蓉

花卉 2023年9期
关键词:长管花友花心

杭州/张蓉

长管鸢尾为鸢尾科长管鸢尾属(Lapeirousia)的统称,国内引种商家和花友圈子一般称呼“拉培疏”,是属名的音译。最早接触的是石竹长管鸢尾(Lapeirousia silenoides)(图1),花友喜欢叫它“拟石竹拉培疏鸢尾”,因为拉丁名首字母是“S”,所以大多数花友直接叫“S 拉”,网购平台搜索时除了拉丁名,也可以尝试用花友简称来找货源。这款粉色是我种植过的所有长管鸢尾中,花量最大的品种,18 厘米口径的花盆1 颗种球就达到了图中几乎爆盆的效果,它的株型也相对较高,花型很优雅。

图1

2022 年,一位来自云南和一位来自江苏的花友,分别送了我10~15 颗长管鸢尾的种球(图2),它的种球是扁圆形的,种皮带波浪纹皱褶,种植时宽头朝下,尖头朝上,尖头顶端是芽点发育的位置。2022 年10 月,夏季休眠的种球随着温度的回落,慢慢苏醒,我选了12×12 厘米的方盆采取密植(图3)。种植时,我查过外网的一些资料,找到相关描述,发现长管鸢尾的原产地属于黏性土壤,当时想当然觉得它对土壤透气性要求并不高。所以在配土我直接采用了泥炭土+有机肥+珍珠岩。后来,慢慢摸索才发现,原产地和我的养护环境差异性太大,土壤配置时,还是可以增加更多颗粒介质,增强排水性。

图2

图3

比较有趣的是它的株型和叶片,光照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株型几乎贴地,呈莲花状生长(图4)。叶片自带波浪纹,对比发现尤其是紫色系列的品种叶片的波浪纹格外清晰,即便是单独欣赏叶子也极具观赏性。但是今年又是个拉尼娜年,寒潮频发,在我不确定该品种是否扛寒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做耐寒测试,只能把整盆端到了塑料膜覆盖的大棚内,遮挡寒风和冰雪。这也致使植株由于长期缺光产生了轻微徒长,以及叶绿素缺失叶片发白等问题(图5),植物的茎秆缺光后拉长了,这时候也能看出它前期和后期株型上的变化,一颗种球发芽后,只会长出一根主茎杆,茎秆顶端再丛生出叶片,后期花就是从叶腋处生长孕育而出。

图4

图5

2023 年2 月中旬,长管鸢尾进入花期(图6),因为我采取的是多颗种球密植的手法,虽然在统一的盆栽养护条件中,但球根个体存在大小差异,所以,花期也有一定的差别,个别植株提前两周就进入了初花阶段,个别植株这时候连花苞都没看到。这个阶段,整体来看一点也不美,七零八落的形态还不如单独一颗栽培的效果。此时,我也比较担心,密植是否能开出理想中爆盆的样子,万一花期完全错开,那根本就不是我所追求的养植状态。

图6

万幸,2 月中下旬,我渴望的爆盆终于出现了(图7),一下子开出了我梦想中的样子,太美了,两盆长管鸢尾各具风采,放在一起对比更明显,虽然花色接近,但完全就不是一个风格,确实有点让我感到惊艳了。

图7

这盆混色长管鸢尾是江苏花友送我的种球(图8),大多数都是园艺杂交得到的品种,没有具体品种名,但是浅色的为原生种棕叶长管鸢尾(Lapeirousia plicata)(图9),花友一般管它叫“P 拉”。它在原生地也存在色彩差异,由浅蓝色到白色慢慢过渡,仔细看也能看出,我同一盆中的浅色,因为个体不同,也存在色彩上的轻微区分。

图8

图9

而紫色个体的变化就更多了,花瓣颜色稍微深一点的,它的花心图案像羊肚菌(图10),白色较少,有很明显的黑色箭头。花瓣颜色稍微浅一些的,花心像城堡塔楼(图11),黑色箭头像塔尖,白色像塔房,组合在一起让花心显得更醒目。还发现了多花瓣情况,一般长管鸢尾是6 个花瓣,这盆混色中却出现了9 个花瓣的个体(图12),不晓得这种个体经过授粉播种后,能不能保留个体特征。因为它的花型呈长管状,所以子房比较低,种荚一般夹在叶腋处低矮地生长,并不会像花朵一般拥有长管,所以收种时要注意不要漏收种荚。

图10

图11

图12

长管鸢尾中,最出名的就是山地长管鸢尾(Lapeirousia oreogena)(图13),花友一般管它叫“O 拉”,因为它花色神秘,图案经典,非常具有视觉冲击性,国内引种的花商给它取名“妖孽拉培疏”。这款的价格也比较坚挺,这几年一直稳定在一百元以上一颗种球,属于小贵货。

图13

相较于混色那盆中杂交的紫色个体,妖孽拉培疏花色更深,而且带有光泽,在光照下,甚至能从花瓣上看到这种类似于丝绒光泽带来的神秘感,而且它的花心花纹也非常别致,黑色的大箭头上有个明显的字母“Y”(图14)。它的花背也超美的,紫色素分布不均造成了一种自带喷溅纹的效果(图15),整朵花就是优雅神秘高贵的代名词。

图14

图15

长管鸢尾是早春开放的小球根植物,夏季进入休眠,从土壤中把种球挖出来保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环境,秋季再进行播种即可。它的母球会生小球,但是依靠母球的繁殖能力比较一般,大量繁育还是需要依靠种子播种。早几年我玩长管鸢尾,经常性会出现母球越养越小的问题。这几年通过各种方式摸排问题,发现还是土壤太潮湿从而引起烂根造成的母球停滞生长。这也是我所在的杭州与长管鸢尾原产地气候差异形成的对比,杭州整个冬季春季多数都是阴雨连绵的气候,但是原产地在干燥的纳米比亚。这次密植让我有了新的发现,一盆内球根的数量多,同时汲取水分,让干湿循环加快,即便是杭州连续阴雨的天气,这种烂根烂球的情况也会相对削弱(图16)。另外,混色那盆,由于密植的因素,浅色和深色相互衬托,让色彩越发丰富,层次更加鲜明,变化加倍突出。种植效果确实让我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惊喜。

图16

两盆种球的市场价值不菲,真的非常感谢花友的馈赠,使我一下子拥有了这么美丽的植物。两盆长管鸢尾放在一起,让我的早春时光愈发欢乐且热切。种植的花盆,我选择了一位认识的花友设计师设计的新款花盆,命名为“呼吸盆”,盆底自带约3 厘米高的沥水柱,除了底部排水孔还增加了花盆侧开孔,特别适合肉质根的兰花、热带植物、多肉和球根植物(图17)。主要是对比了原生地的自然生长,增加一定透气性,可以减少烂球的风险。但是密植也要注意密度问题,我对比过类似情况,种植过密,会让种球生长受到空间挤压,虽然开花效果会很突出,但是收球时也会出现母球变小的问题。今年的长管鸢尾种植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花开后也在不断授粉,希望能顺利收一批种子,可以繁殖出更多的球根。

图17

猜你喜欢

长管花友花心
分 享 快 乐
状态监测技术在压缩天然气长管拖车在线监控上的智慧应用研究
天姿
长管拖车运行风险与事故分析和基于风险的动态监测
男人开始花心,什么样
长管拖车安全应用技术的分析与探究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这样过生活要慢一点 —个人的“花心”养成记
怎样判断他是不是花心男
不同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生活史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