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3-05-22易清娜
易清娜
【摘 要】信息化时代,金融与数字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并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所具备的信息共享、安全便捷、低门槛的特点刚好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论文从数字金融的概念入手,梳理了我国数字金融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重点阐述了数字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总结了数字金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流动性风险、投资性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最后针对上述风险提出用多层级监管、加强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建立信息安全机制等相应措施来防范和应对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数字金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49;F832;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5-0176-03
1 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 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发展快车道。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数字金融,数字金融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 数字金融的概念
一般认为,数字金融是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区别于传统的资金支付、兑付等相关业务的金融模块和业态。数字金融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金融业态、发展模式、服务对象和存在状态,在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發展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影响范围宽等特点。目前来看,主要涉及信贷、支付、融资、保险等金融业务,已经成为我国整体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国“十四五”经济发展目标中,重点打造和发展的目标之一,体现了“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决心。数字金融着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撑,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便捷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将发展绿色经济、降低能源消耗、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等理念贯彻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3 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概况
我国早期主要靠传统金融服务体系支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各项金融需求,但是传统金融服务需要大量的服务网点,对基础设施和人员配置有较高要求,各项成本较高,在实际运行中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尤其是离城区较远的农村居民往往难以享受到普通的金融服务,影响了生产生活,导致金融市场供求关系不均衡。这一情况意味着传统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即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急需一种便于开展且大众化、可操作化的,可以为广大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的金融体系,数字金融在本世纪初应运而生。数字金融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线上服务(20世纪90年代末期-2007年)。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许多传统金融机构开始通过互联网提供一些线上服务,如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为客户提供在线开户、查询账户信息、交易、理财等服务。第二阶段: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兴起(2008-2013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此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一些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出现,如P2P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等。这些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融资手段和渠道,极大地改善了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第三阶段:监管趋紧,平台整治加强(2014-2017年)。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让监管部门警觉,出台了一系列规定限制了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行为。整个行业进入整治期,一些不合规的平台被取缔,整体行业进入“洗牌”阶段。第四阶段:数字金融进入发展新时代(2018年至今)。经过整治期的洗礼,数字金融进入了一个更加健康、规范的发展阶段。监管机构开始进一步推动数字金融的创新发展,如“互联网+金融”等政策相继出台,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和环境。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数字金融正在逐渐向着智能化、个性化、场景化等方向发展。
4 数字金融对我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4.1 数字金融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2位。从工业体系来看,中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拥有全球41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具备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独一无二,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同中国媲美。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如严重依赖传统行业、高耗能产业比例大、产业布局失衡等均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痛点。数字金融可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如在中西部大力发展数字金融产业,提高区域高新企业入驻数量和质量并逐步淘汰当地高耗能企业,可以逐步优化当地的市场体系和产业结构。
4.2 数字金融有利于平衡区域经济差异
4.2.1 平衡区域经济发展
“孔雀东南飞”一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同样是中国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的真实写照。人才的流动总是从不发达地区流往发达地区,从产业缺失地区流往产业集中地区。产业集中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相辅相成。一边是产业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红利,这会进一步促使人力资源更加集中,进而反哺当地产业;另一边则是以传统行业为主,缺乏高质量的高新产业,加上自然环境恶劣,人才流失严重,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疲软,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而数字金融的特点是对于劳动力的依赖性低于传统行业,有利于中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反推政府对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有利于整个区域的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4.2.2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数字金融体系的融合能力还体现在使农村与城市在享受金融服务方面获得相同的服务体验。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在基础设施、人才储备方面与城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发展进程上城乡有较大差异。数字金融服务体系进驻农村后,可以拓展农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结构,促使农民消费升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消费意识、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逐渐靠近,最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3 数字金融有利于打破时空壁垒
首先,数字金融可以跨区域协同发展。传统金融服务体系更多的是为城市居民服务,而数字金融服务搭建完成后可以扩大整个服务面,使得欠发达区域居民亦能享受到数字金融的服务,如农业的信贷支持,原来必须前往传统金融机构前往办理,耗费时间和精力,耽误生产。如果采用数字金融服务,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的享受到专业的金融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有利于居民更好地进行生产,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其次,数字金融可以实现实时信息共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服务体系,数字金融体系可以快速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的传播更加便利。例如,各类金融政策的宣读和讲解,各类促农、利农信贷的政策都可以在数字金融平台实时共享,信息发送方与接收方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壁垒,使每个主体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精准的信息,从而降低信息收集过程中产生的成本问题。
4.4 数字金融有利于提升服务水平
4.4.1 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資渠道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众多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政府纳税和保障民生方面亦作出巨大贡献。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通常面临更大的困难,从而限制了其项目投资、项目扩展以及设计研发。数字金融的出现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4.4.2 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数字金融极大地简化了整个业务的审批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企业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判,诊断企业真正的用资需求,进而对融资企业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4.4.3 降低企业融资风险
数字金融平台数据库,可对企业营业情况、财务状况等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估企业盈利能力,针对企业实际状况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4.4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数字金融可以催生出众多新型企业,有利于增强当地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孵化众多产业链,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4.5 数字金融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数字金融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可以解决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金融机构可以快速识别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也可以分析出具备行业发展潜力的企业,把社会资金向这部分企业倾斜,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综上,数字金融在资金配置效率、信息筛选、渠道供应、客户沟通等方面都具有传统金融所不具备的优势,数字金融的发展为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5 数字金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数字金融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风险。
5.1 流动性风险
传统金融体系的定点、线下等固定模式虽然在便捷性、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其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要更强。数字金融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由此也带了许多流动性风险,数字金融的融资门槛较低,如果不加审查,一些资质不高、信誉不佳、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往往会通过数字金融获得所需资金,这部分企业由于风险意识不强、抗压能力较弱,一旦出现金融波动,往往第一时间作出消极反映,出现集中兑现,造成金融市场恐慌,引起链式反应,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地区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5.2 投资风险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数字金融的很多业务基本上在线上进行,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但是门槛的降低也会招来许多投机行为,客户为了追求高回报,往往急功近利,投资高风险项目或产业,进而产生投资风险。
5.3 法律风险
数字金融的低门槛得到了众多中小企业的追捧,其便捷性也受到某些大中型企业的青睐,因此发展非常迅速。从目前来看,我国数字金融在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方面正在不断完善,在监管方面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数字金融的运行方式和操作流程不断得到规范。但是数字金融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其各方面的发展仍不完善,在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上仍有不少漏洞,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由于它与传统金融具有很大的区别,当经济纠纷发生时,传统的金融法律又很难适用,客户如果法律意识淡薄,很容易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对金融机构来说,由于业务采取线上进行,当产生法律纠纷时,又面临着追责难的问题。
5.4 信用风险
数字金融借贷双方在对对方资质、商业信誉、证照等的审查上只根据网络信息进行判断,缺少了线下真实的见面场景,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影响判断。而传统金融体系由于實施较早,在法律法规、操作流程方面做得相对完善,对于客户的信息审阅和审查,流程把控性更强,因此对客户有更充分的了解,客户筛选更加严格,在对信用风险的控制方面要比数字金融更具优势。
6 对数字金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建议
6.1 多层级监管
我国在金融行业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不同于传统金融体系的是数字金融有着鲜明的特点:多种行业混合经营,甚至跨界经营,传统的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数字金融的监管要求。数字金融应该以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为主,开展多层级监管,多维度监管,三维立体,一体式监管,避免出现盲点和盲区。
6.2 加强市场准入制度建设
数字金融代表着一个新型的金融模式,各个方面都有待完善,很多数字金融平台缺乏专业的维护与管理,对借出资金缺少跟踪监督,甚至出现极个别资金蒸发现象。而某些平台则走在法律的红线边缘,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涉嫌非法集资、挪用资金,没有秉承互联网电子金融平台的发展初衷,如遇到金融风暴或者金融市场“大地震”,缺乏监管以及风险抵御能力差的数字金融将增加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的可能性,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从而波及整个世界金融市场。因此,数字金融要加强准入制度建设,建章立制,设定严格的标准,对于有意愿进入的平台企业加强资质审查,确保参与的平台企业均有良好的信誉和优秀的持续发展能力。
6.3 建立信息安全机制
6.3.1 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维护数字金融系统安全
为降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数字金融平台可在互联网端建设网站识别体系,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站及其内容的真实性进行鉴别,对于鉴别的结果可形成实时的可更新的数据库,建立一个信任等级高的安全空间。通过以上技术手段保证客户信息准确可靠。
6.3.2 加强客户安全教育
数字金融平台可以建立一套可行的培训教育体系,方便客户接受金融安全教育。例如,掌握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金融诈骗案例、非法集资的常用手段,帮助客户了解网络风险、信息风险等,并适时倡导客户按照个人情况理性投资,提高风险认知能力,理性利用数字金融平台。
7 结语
数字金融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传统金融体系的颠覆者,又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头兵,对于我国“十四五”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在金融监管及法律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因此需要在支持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做好法律法规建设,加强风险把控能力,用好数字金融这把双刃剑,适时推进国际监管和合作,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加强数字金融人才培养,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督协调体系,提升监管能力,促进数字金融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周茂清,王雁飞.数字金融如何缓解信贷配给——基于信息生产能力视角的分析[J].财经科学,2023,418(01):12-26.
【2】许冰,胡俊.数字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提升——基于中国地级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317(12):81-87.
【3】张真,闵剑,李灿灿.数字金融与中小企业风险承担——基于新三板企业的经验证据[J].工信财经科技,2022,12(06):107-122.
【4】方霞,潘若静,赵平.数字金融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J].华北金融,2022,551(12):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