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视阈下少年儿童价值观塑造的时代透视
——基于江西省P 县中小学生理想现状的实证研究
2023-05-2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严 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战略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丛培影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2014 年5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首次向全国少年儿童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六字”要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2021 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指出:在新时代,强化对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对于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对于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和相关文件的出台都显示出少年儿童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少年时期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就等于创造了光明的未来。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立德修身的需求,也是成长成才的需要,关乎人生的格局与方向。加强理想教育是少年儿童价值观塑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教育少年儿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小在少年儿童的心中埋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种子,才能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一、政治启蒙与价值观塑造
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就是要聚焦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价值观往往会与理想、信念、信仰等概念相关联。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界对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已经作了比较明确的阐述。信念、信仰、理想都是人们高度自觉的价值意识,价值意识的最高层次是价值观。信念、信仰、理想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的价值观念,人们的信念、信仰、理想是价值观的集中表现。理想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对个人的人生发展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总之,理想和价值观同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而且,价值观与理想互为引领,互相推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价值旗帜和指南针。
从价值观塑造的角度来说,引导少年儿童实现追求理想与价值观塑造在造就时代新人目标上的统一,既要发挥好价值观塑造对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理想的价值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少年儿童理想的价值层次,也要引导少年儿童在坚定执着地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少年儿童价值观塑造内在培育和外在实践的统一。因此,探究少年儿童的理想现状,能够引导我们透视少年儿童价值观塑造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并获得相应的启示。
二、调查方法与设计
1.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编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少年儿童的理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理想的多维结构探讨,理想内容的时代变迁,基于性别、年龄、地区等角度的对比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在青少年理想领域深耕多年的姚本先教授通过广泛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生理想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等相关问题,比如小学生理想调查问卷的自我、社会、道德、生活、身体、职业和学业等7 个维度。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秉承问卷内容由浅到深、内容范围由小到大、内容类型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效度前后问题互相验证、内容表达方式符合少年儿童的思维习惯等原则,确保问卷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自编《少年儿童理想现状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在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小学、初中不同的对象,分别设置访谈导入情境和线索问题,结合试访谈的反馈,不断优化形成。
2.调查对象的选定
基于资源选择的便利性和代表性,本次研究选取江西省P 县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共发放问卷420 份,收回有效问卷403 份,有效回收率95.95%,其中男生215 人(53.23%),女生188 人(46.77%);小学段10-11 周岁学生116 人(28.78%),初中段12-13 周岁学生132 人(32.75%),初中段13-14 周岁学生155 人(38.46%)。深度访谈人数6 人,均为问卷调查学校的学生。
三、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对理想现状调查结果的多维分析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Theory,SDT)是20 世纪80 年代Deci 和Ryan 在传统认知评价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阐释人的内在动机的认知理论。该理论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自我整合、自我完善和不断学习的倾向,但这种倾向需要通过外部各种社会因素的支持和给养才能实现。自我决定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思想与内容得到大量实证研究验证,理论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和扩充,形成了包括认知评价理论(个体行为、动机的内化及整合)、有机整合理论(社会环境对内部动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理论(基本心理需求对促进个体成长,完善和幸福感的功用和重要性)、目标内容理论(不同目标内容对个体幸福感和行为表现的影响)和因果定向理论(因果定向的个体差异)在内的宏大理论框架。这些理论在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心理健康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运用自我决定理论研究少年儿童的理想现状,能够深入分析少年儿童理想树立的动机和影响因素,探究理想在满足少年儿童基本心理需求方面发挥的功能,考察外界环境对少年儿童理想动机和理想实现过程的影响,以及不同理想对于少年儿童内在感受和外在行为的影响。理想作为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形式,能够为我们透视新时代少年儿童价值观塑造的特点和趋势提供新颖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将综合运用自我决定理论框架中的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基本心理需求理论和目标内容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从理想的心理需求层面审视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塑造
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把基本心理需求作为个体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核心概念,并提出3 种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需求(autonomy)、能力感需求(competence)和关联感需求(relatedness)。当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的动机将得到增强,并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自主性需求的满足。从调查结果来看,三个年龄段的学生选择的理想职业,前十名分别是:老师、军人警察、自由职业者、自行填写选项、游戏职业选手、医生、科学家、运动员、律师、公务员。排在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分别是自由职业者(7.27%)和自行填写选项(6.77%)。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未来理想的选择拥有比较强烈的自由与兴趣倾向。该倾向也体现在“树立理想的原因”上,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兴趣爱好/感到开心”(56.97%),相比排名第二的选项“这个职业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对国家有用”(35.58%)有非常大的领先。在理想选择的原因方面,3.13%的学生选择“自行填写”选项,内容包括忠于自己、不被约束、向往自由、喜欢、自己想做、时间、分配、自由等,这些选项也都体现学生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主需求满意度的追求,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发现“我”的存在,少年儿童自我意识的强烈感受其实来源于个人所推崇与信仰的自主价值观的顺利表达。
(2)能力感需求的满足。能力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胜任需求的满意度,强调个体对自身的信心。在“面对困难的态度”一题中,52.13%的学生选择“直面困难,想办法自己解决”传达出十分坚挺的奋斗观。从学段来看,小学阶段有65.77%的学生选择该选项,可见小学生对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通过彰显自己信心来确证自身能力的强烈愿望。在“实现理想的信心”一题中,选择“有信心”和“不确定,但是会努力”两个积极选项的学生占比93.24%,90.55%的学生明确表示自身的努力是实现理想的关键,充分展现党和国家在少年儿童价值观塑造方面的正面成果,也体现出真正“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在“树立理想的时机”的选择上,40%的学生选择“考试成绩不好想努力学习时”,34.36%的学生选择“父母鼓励或责备时”,都体现出学生对胜任学习的内在需求和渴望在父母心中树立良好的学习者形象。此外,在对问卷中的不同问题进行关联度分析,发现对实现理想怀有更大信心的学生,面对困难的态度也更加积极,二者呈现出正相关。总之,上述分析都体现出学生对自身能力展现的需求,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感受到“我”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个体存在,学生自我价值的强烈展现其实也来源于个人所推崇与信仰的奋斗价值观的顺利表达。
(3)关联感需求的满足。关联感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紧密关联,强调个体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和赏识。少年儿童良好关联感的获得并非“无条件”,而是需要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表现得到他人与集体的认可。少年儿童对良好关系的追求在理想现状的问卷和访谈中都得到了比较生动的体现。比如在访谈中,当学生A1 被问及:“你什么时候感觉自己特别想有一个理想?”回答:“画画,别人画得好,我画得不好,别人瞧不起我的时候。”反映出学生强烈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在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普遍认为,热爱祖国、品德修养、人际关系是实现理想的“三大法宝”。其中“交际能力”以24.23%的选择率位列第三,且占比随着年级的增加不断提高(从19.09—19.23%到32.24%)。分层级来看,三个年龄段的学生中,分别有33.64%、39.84%、36.91%的学生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理想的实现非常重要,反映出学生对想要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构建良好同伴关系的期待。少年儿童对关联感的需求也侧面反映在对“影响理想实现的因素”中“良好的机遇”的选择上,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良好机遇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三个年龄段中,该选项占比从8.18%到14.62%到26.97%,一路走高,同样也能反映出学生对于扩宽人际网络、增加外界交往的心理期许,少年儿童自我融入的强烈渴望其实也来源于个人所推崇与信仰的集体价值观的顺利表达。
从理想的心理需求层面审视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塑造,我们发现,少年儿童在选择理想与追求理想实现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自主性需求、能力感需求、关联感需求的满足,三种需求相对应的是少年儿童对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自我融入的强烈认识,根源于少年儿童寻求自主的、奋斗的、集体的价值观表达。
2.从理想的动机导向层面审视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塑造
自我决定理论将个体行为的动机分为无动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不同类型的动机代表着自我决定程度的不同。外部动机被区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被称为控制型动机,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与内部动机一起被称为自主型动机。在自主型互动方式(例如提供选择、给予理解)之下,个体拥有较强的自主导向,即个体倾向于选择能够激发其内在动机的环境。在控制型互动方式(例如专制、压力、命令)之下,个体拥有较强的控制导向,即个体倾向于受报酬、限期和别人指令等的控制。
(1)自主型与控制型互动方式下的理想选择与实现。在理想选择的原因方面,整体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兴趣爱好”“服务社会、对国家有用”“能给家人带来好的生活/换来爸爸妈妈的笑容”。概言之,决定少年儿童理想选择的价值观是:坚持兴趣导向,追求社会价值,重视回馈家庭。“父母帮你选择”选项占比仅为1.92%,体现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与外界环境互动的良好自主型模态,能够获得父母等关系群体的支持与理解。纵向比较,在小学阶段,少年儿童对理想的认识趋于感性、积极方面,加上较小的升学压力,职业选择事项还未提上日程,父母对于孩子的理想选择往往比较支持。进入初中之后,少年儿童的理想选择逐渐向社会主流认可的方向靠拢。比如,从小学到初中,公务员、企业家等选项的占比大幅度上升(公务员:从0 到6.45%;企业家:从0.86%到6.45%),这体现出社会环境的控制型导向逐渐发挥作用。在中考分流的大环境下,面临更大的升学压力的初中生,相比小学生选择“游戏职业选手”作为理想的比例大幅下降(从9.48%到1.29%)。少年儿童对理想的选择与放弃,显示出个体从自主导向向控制导向的转变趋势。
(2)控制型动机向自主型动机的转化。尽管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受控制型互动方式的影响不断加深,但是理想的选择与实现归根结底在于个体的接受与认同。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少年儿童理想的选择与实现存在着“外在控制——内在认同——外在行为”的动机逻辑。在此次调查“树立理想的时机”一题中,有16.15%的学生选择“升旗仪式时”,三个年龄段分别有26.13%、7.75%、16%的学生选择“升旗仪式时”,显示出仪式教育在少年儿童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实,仪式教育也恰好是上述动机逻辑的完整体现。在仪式教育中,戴红领巾、升国旗等一系列的规定与程序,一开始均属于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的范围,少年儿童在全身心参与的过程中,受到仪式情境感染,外在的规范内化为情感认同,实现认同调节。并且将内化的价值意识转化为外在的实际行为,实现整合调节,最终完成控制型动机向自主型动机的转化。
(3)教育引导在促进动机转化中的重要作用。自我决定理论强调环境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并将这种有机互动的辩证关系作为自我决定理论对个体行为、经验和成长的预测基础。在“树立理想的时机”这一题中,选择“老师开班会或私下教导时”和“考试成绩不好想努力学习时”二者的学生随着学段的上升而不断升高(分别从12.61%到17.05%到24%,从25.23%到42.64%到48.67%),结果表明,一方面,教师在学生树立理想的过程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引导作用,且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学生内在地具有追求上进的内驱力。如果将这二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即教师要在学生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不能忽视教师话语的地位与影响。在对学生B1 的访谈中,发现学生更倾向于与教师进行互动,但是教师要改变话语的控制型特点,转变为提供选择、给予理解的自主型互动方式,不断提高教育艺术水平,在学生的理想选择与实现、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间节点发挥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从理想的动机导向层面审视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塑造,我们发现,自主型动机相较于控制型动机对于少年儿童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少先队仪式教育显示出其在促进少年儿童理想动机内化和组织价值外化方面的重要作用。落实在价值观塑造上,即少先队要充分发挥好教育引导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少年儿童与环境之间良好的自主型互动,形成自主导向,进而实现少年儿童从控制型动机向自主型动机的内化转变,以此提升少年儿童对价值观塑造的认同。
3.从理想的目标内容层面审视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塑造
目标内容理论把目标分为外部目标(如刺激、享乐)与内部目标(如自我实现、服务、奉献),内部目标相较于外部目标而言具有更加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个体对于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的选择与自主型动机与专制型动机密切相关,少年儿童对内外目标的不同选择也体现出其在价值观塑造上的不同趋向。
(1)对内部目标的坚定——热血与服从的奉献者。此次调查中设有两道情境题,一是短期事件——“周六县里倡议大家一起打扫公园卫生,是否愿意拿出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参与?”,二是长期事件——“未来,如果国家需要你去贫困山区给小孩子支教,你的态度?”,两道情境题和最后一道总结题——“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设置的目的就在于从理论与实际、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角度深入考察少年儿童的理想现状,综合考察少年儿童理想内容的价值取向。根据该理论的内容,少年儿童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的理解,可以具体化为对目标价值内容的不同选择。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的选项中,“理想实现”“报效祖国”等内部人生目标占据高位,表明少年儿童对于理想实现有着非常高的诉求,对于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有着非常高的热情。在打扫公园卫生这一题中,“我想去”占比63.01%。在去贫困山区支教这一题中,66.24%的学生选择“会去,祖国需要我就去”。打扫公园卫生与去贫困山区支教的价值核心为内部目标,即要求少年儿童通过个人奉献达成目标。通过短期事件和长期事件对理想的检验,我们发现,多数少年儿童拥有服务社会的意愿,对祖国的号召抱有坚决服从的态度,两者作为内部目标对少年儿童存在着较大的感召力,能够引导少年儿童对内部目标的践行。
(2)对内部目标的犹豫——理性与考量的观望者。在打扫公园卫生这一题中,“同学去我也去”和“老师父母叫我去我就去”占比分别为28.32%和4.59%。在去贫困山区支教这一题中,21.48%的学生选择“问问父母朋友再决定”,3.58%的学生选择“不去,环境艰苦、离家远等原因”。可见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服务社会与奉献国家方面表现出动摇的态度。“同学去我也去”“老师父母叫我去我就去”“问问父母朋友再决定”这些选项,虽然合乎理性判断的规律,但是也显示出少年儿童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过程中的权衡,以及对于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信念不够坚定。运用自我决定理论进行解释,即“我想去”代表的是一种自主型动机,其目标类型属于内在目标,内核可以理解为学生的自我实现与发展,精神可以理解为学生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同学和老师父母的意见代表了一种外部控制力量,学生为了满足他们的期望,从而打扫公园卫生,去往贫困山区支教,是一种外部控制型动机,尽管最后的结果可能与“我想去”一致,但是却属于外部调节的结果,且外部调节与内摄调节的特征决定了该动机下行为的不稳定性,即少年儿童奉献社会行为的不恒常性。
(3)长短期事件、长短期理想、内外部目标的正相关性。通过对长短期事件相关问题、长短期理想相关问题和外内部目标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作交叉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若干正相关性联系。一是少年儿童普遍在长期事件、长期理想、内部目标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动机和积极性,在长期事件上表现出积极态度的少年儿童,在短期事件上也更加积极。二是选择长期理想的少年儿童不论是在短期事件上,还是在长期事件上,相较于选择短期理想的少年儿童,都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同样,在长短期事件上表现出积极态度的少年儿童,更倾向于选择长期理想。三是选择长期理想的少年儿童较选择短期理想的少年儿童,更倾向于选择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等内部目标,而非“高贵富有”等外部目标作为理想的内容。且选择长期理想的少年儿童在实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等内部目标的过程中更有积极性。以上诸多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助于我们从少年儿童的日常事件、人生追求等方面对理想的内容和相关因素进行完整认识和综合评判。从目标内容理论看,内外不同的目标具有不同的内容,决定了少年儿童理想的性质、内涵与高度,又会对少年儿童关于长短期事件的判断产生重要影响。少年儿童对事件、理想、目标三者之中任意一方态度的改变都会对另外两者产生影响,且少年儿童对任意一方面态度的积极转变都会推动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理想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目标层面的积极发展。
从理想的目标内容层面审视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塑造,我们发现,少年儿童在选择理想与追求理想实现的过程中,普遍能做内部目标的坚定者,以社会价值取向为核心的目标内容在少年儿童群体的理想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因而理想教育要紧紧抓住内部目标这个核心,用服务、奉献、爱国等内涵提升少年儿童理想的高度,推动价值观塑造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方面取得实效。
四、启示与建议
从以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对少年儿童理想现状呈现出来的问题的阐释,我们可以洞见少年儿童的理想与价值观塑造之间的紧密关联。因此,新时代加强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塑造,就必须高度重视理想这个发力点,要通过组织理想、社会理想、终极理想等多维度理想教育,挖掘价值观塑造的深度,拓宽价值观塑造的广度,提高价值观塑造的高度,厚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情怀,培养造就时代新人。
1.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之根,以组织理想教育挖掘价值观塑造的深度
加强少先队组织理想教育是引导少年儿童构建爱国主义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一是组织理想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少先队要加强队章教育,团结教育少年儿童,从小听党的话、跟党走,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引导少年儿童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组织理想教育全过程,让他们清楚地明白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二是组织理想教育要从“细”抓起。发挥好仪式教育对少年儿童理想选择与追求的重要作用,对于仪式教育中物质文化层面的有形载体(比如红领巾、队旗、队徽、鼓号队)和行为文化层面少先队员共同遵守的规范或准则(比如入队仪式、升旗仪式),要讲清楚元素符号和行为程序的象征意义,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参与中认同少先队组织的目标宗旨与价值追求。三是组织理想教育要从“实”抓起。紧扣时代主题,顺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因材施教与因势利导相结合,利用好校内外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少年儿童在体验教育、榜样教育的过程中,提高爱国认知,激发爱国情感,筑牢爱国意志,落实爱国行为,丰富少年儿童追求理想实现的爱国内涵。
2.涵养集体主义情怀之源,以社会理想教育拓宽价值观塑造的广度
加强社会理想教育是引导少年儿童构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关键环节。一是要加强团结的奋斗观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题中明确指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团结”二字彰显了新时代少年儿童集体主义教育的深刻内涵。团结是为集体,集体是为力量。要把团结的奋斗观融入少年儿童的理想信念之中,激发出集体主义的磅礴力量。二是要加强合理的自由观教育。从关于少年儿童理想选择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自由职业越来越受到少年儿童的关注和追捧,少年儿童关于理想的选择也呈现出向往自由的趋势。少年儿童对于自由的理解比较感性和表面,要更加注重引导少年儿童对自由的正确认识和理性追求,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要加强正确的利益观教育。在人们往往更重视个体权利、自我价值的今天,我们更要高扬集体主义精神。发挥好学校集体主义教育的阵地作用,推动少年儿童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少年儿童坚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在“大”与“小”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少年儿童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达到互通与契合。
3.培育社会主义情怀之本,以终极理想教育提升价值观塑造的高度
加强终极理想教育是引导少年儿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容。檀传宝在《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中指出:“有了信仰的支撑,个体的道德行为就能因为神圣化而具有进一步的动机意义,德行本身将成为道德学习的驱动力。”同理,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塑造也要依靠理想教育的神圣化催生出内在的动机,让树立与实现理想的过程本身就成为价值观塑造的驱动力。一方面,要标定终极理想的根本坐标。理想信念标识着少年儿童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终极(理想)价值观教育在少年儿童价值观塑造的结构中处于方向性、引领性、指导性的根本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明确终极理想的根本内容。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性质的价值规定性出发,“自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幸福”(普遍幸福)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理想)价值观。因此,要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奉献自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等内容熔铸到自身的理想体系中去,并将其作为终极目标置于理想金字塔结构的顶点,坚定不移地朝着最高目标前进,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本栏责任编辑 陆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