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科技图书编辑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2023-05-21崔艳阳

全国新书目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技图书选题科普

◎文/崔艳阳

科技出版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无数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需要科技出版工作来记录、固化、传播,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元宇宙等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给科技出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和技术手段,同时也对科技图书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笔者总结的科技图书编辑急需提升的五种专业能力。

一、提升“科技—科普”转化能力

出版物是科普产品的重要形式之一,大批优秀科普出版物的问世为科普事业增色不少。即使在互联网时代,阅读依然是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科技图书编辑在这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下应该有何作为?首先是意识,传统科技出版社需要进一步强化科普责任,提高大众科普图书的出版力度。相较于其他领域,科技图书编辑长期接触科技工作者,对专业技术领域了解更深入,对科技热点的敏感性更强,因而在科普产品开发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每一名科技图书编辑都应该转变思想,加强从“小众到大众”“从高端到普及”的责任意识。

其次是方向,科技图书编辑需要在自己的科技出版领域内积极挖掘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科普类选题;策划反映国家科技创新成果、重大科技工程、热点科技事件的科普出版物,从出版的角度努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最后是方法,科技图书编辑应当积极引导、帮助作者对市场有需求、容易转化的科技出版物进行科普化加工,从出版层面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图书编辑要不断提升“科技—科普”转化的敏感性,发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一体两翼”之间的促进和催化作用。

二、提升科技热点捕捉能力

对于科技热点具有敏感的捕捉能力,是新时期、新要求下科技图书编辑能否策划出精品书、畅销书的关键之一。编辑在策划选题的时候,应该能够判断选题内容是否为当前科技热点或在近期有成为热点的潜力,这方面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着力提升。

一是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最新科技资讯。科技图书编辑需要加强对科技信息的搜集、整理、转化能力,通过关注门户网站、公众号、微博等渠道,时刻关注国内外科技进展、新产品应用、政策法规发布等,将其中符合科技热点标准、易于进行图书转化的信息记录在案,作为选题储备。

二是瞄准国家重大工程和伟大科技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以上方向都可以挖掘、开发出很多有意义的选题,而将这些反映我国伟大科技成就和创新精神的选题转化为图书,可以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国内外了解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现自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重大作用。

三是聚焦热点行业学术奖项、会议和论坛。科技图书编辑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长期跟踪、关注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专业学术会议。通过定期参加会议,科技图书编辑不仅可以了解到该行业最前沿的科技发展现状,在会议中结识潜在作者,还可以通过倾听科技工作者的报告发言或与其当面交流、座谈,从中获取最新专业知识,了解知名人物,预判发展热点,为选题策划提供思路。

三、提升融合出版能力

无论是从融合出版倡导的思想创新还是技术引领出发,科技图书编辑都责无旁贷,理应成为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践行者。具体到实际工作中,科技图书编辑需要努力提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产品融合。近年来,各大科技出版社推出的融媒体图书产品已不再局限于电子书、音/视频、H5、VR/AR等,还会提供如线上图书馆、慕课课程、出版交流平台等更为丰富、多样化的数字资源与服务,小小的二维码所承载的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因此,在注重内容开发的同时,科技图书编辑也要提升融合出版产品的使用率和实用性,努力开发有更大市场需求的融合出版产品,如帮助读者理解图书内容的相关讲座、课程,对行业发展有益的知识库、数据库等等,避免推出“为融而融”的形式化产品。

二是营销融合。传统科技图书属于小众出版,技术门槛导致受众面相对狭窄,读者大多通过线上搜索购买图书,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活动转化率低的现状使高水平科技图书的出版信息不能被真正有需要的读者及时接收到。对此,新媒体营销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行业线上/线下学术会议、论坛,院士、学术大咖讲座、访谈,网络专业博主直播带货等,都是科技图书营销的优秀平台。此外,出版社可以通过专业读者群的建设,向目标读者精准推送图书出版信息,再结合视频/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官方新媒体平台宣传,进一步提高专业读者的媒介“黏合度”。

三是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带来的科技革命浪潮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特别是近期出现的ChatGPT等人工智能应用再一次颠覆了人们的认知。科技图书编辑应该成为出版行业中对新技术应用最为敏感的群体,做前沿技术探索应用与成熟技术应用推广的先行者。同时,科技图书编辑还应该具备推进技术融合落地的意识。目前很多科技产品离真正应用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推广多年的智能审校工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编辑工作量、提高书稿质量,但离成为真正合格的“审校者”还有很长的道路。科技图书编辑应该在“尝鲜”新技术的同时,利用编辑的职业技能为新技术的成熟、落地提供帮助。

四、提升对外交流合作能力

首先,科技图书编辑要提高外语使用能力。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许多国际学术会议改为线上举办,这就需要科技图书编辑具备良好的外语听说能力,能够与参会人员顺畅沟通交流,为引进/输出版权图书打好基础。同时,作为一名科技图书编辑,要不定期地浏览国外图书销售网站以及国外各大出版集团的官网,通过网站上的内容简介、作者介绍、读者评价、专业热门度排序等大致了解图书的基本情况,从而筛选出拟引进的图书。

其次,科技图书编辑要提高对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容的把控能力。科技图书出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出版过程中,编辑要牢记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图书出版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把关任务。在引进出版国外科技类专著时,对意识形态问题要高度重视。科技图书编辑在审读样张、签订版权合同之前,除了要对内容和市场需求进行正确研判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图书反映的立场、观点和倾向性问题进行把关。有些政治性问题可能隐藏在某个段落甚至某张图片中,需要编辑时刻保持极高的政治敏感度。尤其是引进军事战略、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伦理等敏感题材图书时,科技图书编辑要保持高度警惕,严防出版物中出现政治问题。

五、提升图书装帧设计能力

责任编辑的工作是给图书内容“做嫁衣”的创造性劳动,随着读者对美的欣赏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时尚、美观的科技专著也层出不穷。因此,科技图书编辑应当在装帧设计能力上进行提升,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多关注设计精美的同类图书,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借鉴。而且,责任编辑是除了作者之外最了解图书内容的人,可以根据图书主题,在封面设计、版式设计等方面与美术编辑展开充分沟通和讨论,深入参与设计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科技图书的整体美感。

六、结语

新时代下,对“科技—科普”转化能力、科技热点捕捉能力、融合出版能力、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图书装帧设计能力这五个方面的提升也许并不能完全覆盖新时期科技出版工作对科技图书编辑的全部要求,但它们都与适应当今科技出版新形势、新变化息息相关,值得重点关注。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进步,以上能力也在不断变化、迭代,科技编辑需要审时度势、标新立异,坚持基础能力巩固与新能力提升并重,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科技出版工作创新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科技图书选题科普
信息时代背景下科技图书出版的改进与转型
科普达人养成记
培养提升科技图书编辑创新意识的策略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科技图书编辑必须具备的审稿能力
浅谈科技图书中的五类常见错误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