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途径研究

2023-05-21郝建梅

种子科技 2023年4期

郝建梅

摘    要:新型农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高产丰收以及满足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目标,需要切实做好农作物栽培工作,尤其农业种植人员需要严格管理作物从播种到收割每一个环节。文章立足新时代农作物新型栽培技术应用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妨碍农作物科学化栽培与高产丰收的因素,以此提出优化改进建议,旨在对落实相关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播种管理;收割管理;高产丰收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4-013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31       文献标志码:B

农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步入新时代,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就要求农业发展体系实现优化转型。农业实现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切实加强科学技术应用,依托信息技术构建新型农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同时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地位。

据相关调查可知,当前农业种植中依托信息技术而形成的全新栽培技术应用以及高产丰收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建设过程中,对于提升农业收益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发现,当前新型农业生产管理中,理念滞后、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低下等,因素妨碍了新型农业的高水平发展。基于此,文章立足实际,针对农作物栽培实际存在问题,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型农作物栽培技术分析

传统农作物栽培技术在种植过程中非常容易污染土壤,不仅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不符,而且影响农作物实现高产丰收。因此,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积极开发全新技术,避免土壤受到污染,是实现高产丰收的重要改进方面。

1.1 基因技术

基因技术是世界范围内农作物的重要种植培育方式。在长期的研究中,通过基因技术实现农作物的培育管理,能使农作物在盐碱地上良好生长,而且提升了农作物后期生长中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有效克服了以往农作物生长存在的许多困境。基因技术应用需要由技术人员主导,在一种植物上直接注入基因,省去了以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培育新品种的烦琐过程,并且能成功培育出全新的农作物品种。

正是在基因技术的应用下,农作物培育投入资源整体减少,不但培育时间缩短,农作物培育和管理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2022年7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文彬团队研究认为,在水稻中发现的高产基因——OsDREB1C能够同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可提高作物产量30%以上。这一技术对于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实现高效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作为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技术,主要是通过营养液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要的养分,而不是在专门的土壤上进行种植。当前无土栽培包括水培、雾培和基质栽培3个方面。

目前,无土栽培模式大量应用于蔬菜的种植和培育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最常见的无土栽培是管道式的水培蔬菜。其生产设备先进,营养液在管道中,生产管理时调节营养液供液的时间和次数即可,并且可以全天候的监控蔬菜生长状态[1]。

1.3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主要是通过搭建智能温室,在智能化技术的操作下对温室内的空气、阳光和水源实现自动化控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监测,以此获得最为科学的改进意见,最大限度为农作物生长塑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1.4 墙体栽培

墙体栽培是把墙壁和管道巧妙结合起来,管道内放置基质,给农作物生长提供养料。这种栽培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最小范围实现了植物多样性,对于农业增收有着突出的创新效果[2]。

1.5 病虫害防治技术

新型农作物栽培技术创新应用中,病虫害防治取得了全新的进展。新型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引入病、虫的天敌或者生物浸液防治等生物技术。如灯光和色板诱杀等物理技术的应用使得病虫害防治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弥补化学农药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2022年精河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害,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控、性诱和植物免疫诱抗技术、喷雾助剂辅助技术、静电和低容量喷雾技术等措施减少农药用量,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截至目前,该县新购置黄板10万余张、太阳能杀虫灯30盏,实施农药减量试验示范3个,实际防治效果非常突出。

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将会大大提升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效规避了以往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农作物生产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农作物高产丰收存在问题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新型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农作物高产丰收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在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中,需要全力推广农作物高产丰收技术,创新改进农业农村种植现状。但实际调查发现,当前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妨碍农作物高产丰收。

2.1 未能有效贯彻全新的种植理念

农作物高产丰收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实际落实中需要全新的种植理念发挥引导作用。但是,由于各地区政策落实偏差和相关人员的不重视,导致农作物全新种植理念落实存在一定滞后性[3]。例如,在针对S村的500名农业种植人员调查中发现,75%的种植人员年龄为50岁以上,这些人员学历基本上都是初中及以下,综合素质较低,在接受全新的农作物种植理念中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在实际访谈中发现,多数人员认为新型农作物栽培理念和高产丰收管理方式需要极大投入,而最终的投入产出比不能满足农作物种植人员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自身利益。此种不科学的认识对于农作物实现高产丰收产生不利影响。

2.2 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

每年在农作物种植之前定期做好土壤管理工作,对已经污染、土质损坏的土地及时进行恢复处理,确保土壤肥力符合相关作业种植培育要求。种植人员应加强市场调查,根据地区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以及综合生产环境等选择合适的种子种植。在种子准备过程中,要及时处理干瘪的种子,确保种子的发芽率[4]。

在针对500名农业种植人员的调查中发现,超过1/2的人员不会进行农业种植前期相关准备工作,而是在农忙时毫无准备地投入到农业种植过程中。农村大量种植人员仍然存在“靠天吃饭,不相信科学技术”的片面想法,忽视了前期准备工作。

2.3 播种后科学管理工作不到位

农作物高产丰收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是在作物生长期间实现科学管理。如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土壤和自然地理条件,确定播种后的浇灌和保温工作,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及时施肥和补种处理[5]。实际落实过程中,农作物种植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方式及时做好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管理,确保农作物的高产丰收。

实际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农作物种植人员在农作物管理工作中,尤其在施肥工作上存在滞后性,这部分人员往往在播种前施肥,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并不会施加化肥,导致肥料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防治方式,未能有效应用现代化防治方式。以上2种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对农作物高产丰收产生不利影响。

2.4 收割技术选择不合理

除以上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部分农作物高产丰收目标实现外,还会由于不科学的收割方法导致农作物在收获过程中出现损失,这对于农作物高产丰收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倒伏农作物在收割中需要应用全新的收割技术,才能避免产量降低。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相关人员对于倒伏农作物收割未能及时对收割机械零部件进行调整,也没有改进收割工具,机械收割过程中行走速度未进行降低,使之与喂入和脱粒速度不协调,作业状态得不到有效控制,出現了堵塞现象,不利于产量提升[6]。

3 农作物栽培技术贯彻落实与高产丰收优化建议

3.1 创新种植理念,从根源保障高产丰收

首先,培养新型农民。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为了保障农作物高产丰收,需要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化程度高的人员队伍。在人员队伍建设中,地区政府相关部门与村委会要相互合作,选择农业种植人员与地方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实现合作,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其积极接受先进的农业合作种植理念。

其次,福利优惠政策发挥引导作用。实际调查发现,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目标实现过程中,重点需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例如,针对小规模农田实现承包管理。为了有效推动这一政策实施,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农民积极接受关于新型农作物栽培理念和高产丰收技术[7]。在主观思想不断改进基础上,为其落实到实际种植工作发挥引导作用。

再次,积极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需要在全新的理念引导下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例如,农业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现状,在全新的理念更新下构建科学化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实际调查发现,病虫害防治工作到位是决定高产丰收的一个关键环节。

3.2 前期准备工作到位,切实保障科学增收

首先,合理选择种子。种植人员应避免“盲目从众”,要结合土壤条件以及综合水平选择高质量的种子种植。在种子正式播种之前,需要将干瘪的种子剔除,确保种子成活率。

其次,土壤肥力测试。农业种植人员通过科学技术判断土壤肥力,在确保土壤无病虫害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后期的相关种植工作。实际检测过程中,针对土壤的有机质、矿物质、pH值、养分、肥力、肥料、农药残留、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全成分、理化性质等进行检测。这一检测过程可以由农业合作社与专业的检测机构合作,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切实为农作物栽培提供基础。

3.3 加强播种后的科学化管理,做好关键环节管理

首先,强化信息化技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跟踪管理。在现代化新型农业生产中,可以强化3S技术对农作物栽培种植和生长状况的调查,通过无人机或者航空摄影技术等方式密切关注农作物生长信息,根据实际生长结果,及时调整农作物相关管理技术[8]。

其次,应用多样化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为了降低化学防治对农作物的不良影响,应选择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入病虫害的天敌以及应用生物防护网等技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切实强化病虫害管理,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使农作物增产,避免由于病虫害导致农作物减产。

3.4 积极改进收割技术,为高产丰收“兜底”

为了实现农作物高产丰收目标,在现代化农业种植中需要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通过农业自动化管理技术降低农产品在收割过程中的损失[9]。

例如,2022年S村为了控制农产品损耗率,在村集体内部广泛宣传教育,推广农业机械化。在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该村获得了来自当地政府的支持,所在乡镇政府设置了试验田收割项目。同时,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加快了土地流转,通过大规模粮食种植降低了种粮成本。

目前,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S村总计流转土地约为66.67 hm2,受托管的耕地达到533.33 hm2,有了大面积耕地打底,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农机在田里“转不过弯”了。在采购了不少大型农机后,有群众直言“粮食的减损,与农业机械化程度密不可分”“现在合作社在收割环节的粮食损失率已经降到了1.5%以下”。相关专家学者谈到“2021年夏粮和早稻,因为机收做到了精细化,少损失了15亿kg的粮食,挽回了150万t粮食”。

在改进收割技术时,针对倒伏农作物的处理,要积极改进收割工具。作业时应根据作物倒伏方向,采取逆向收割方式,有利作物秸秆喂入和减少掉棒(穗)损失。同时将收割机风量尽可能调大,有利于降低倒伏状况下作物霉变的可能性;调整好脱粒滚筒的转速和凹板间隙等,避免过度揉搓,有利于吹散水分,提高倒伏作物收获清洁度;适当调整辊式扶禾器、链式辅助喂入装置、拨指式辅助喂入装置,能够提高倒伏作物喂入的流畅性。

3.5 建设高水平管理队伍,实现高产丰收

现阶段,为实现农作物高产丰收目标,应加大现代化农作物栽培技术创新应用力度,切实建设高水平管理队伍,在专业化技术人员和咨询队伍建设基础上,做好管理工作[10]。

地区政府相关部门与高校、社会组织机构、专家学者等构建农作物种植技术合作队伍或种植管理咨询队伍。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切实改变当前农村关于农作物现代化栽培和种植存在的短板问题,发挥督促作用,为农作物实现高产丰收奠定基础[11]。

4 结束语

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是紧密联系的。在农作物栽培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的现状下,农业种植人员要积极接受全新的栽培技术,立足长远层面上加大投入力度,获取全新技术。同时,注重做好前期準备工作,加强播种期间管理,在收割时采用机械化技术,降低收割损失率,以此真正实现农作物科学化栽培与高产丰收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国春.浅析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途径[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21,27(8):113-114.

[2]冯丽芳.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3):100-101.

[3]朱兰香.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途径的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19(22):49.

[4]王成美.关于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的探讨[J].农家参谋,2020(13):21.

[5]徐凯.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J].信息周刊,2019(18):1-2.

[6]何丽,刘杰.关于花生高产栽培种植技术与应用实践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1(4):39.

[7]崔颖.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2):51.

[8]唐高民.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路径刍谈[J].农业与技术,2018,38(4):106,108.

[9]韩萍.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途径[J].热带农业工程,2022,46(2):90-91.

[10]罗玉鑫.浅析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途径[J].现代农业研究,2019(12):66-67.

[11]蓝小燕.探析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Suppl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