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2023-05-21郑锦

种子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茶叶

郑锦

摘    要:为了保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除了需要应用绿色无公害茶叶栽培和管理技术之外,还要防控病虫害,尤其是要重视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满足消费者对生态茶叶的需求,提高茶叶品质。文章以无公害茶叶价值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重点阐述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茶叶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无公害栽培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5-011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711       文献标志码:B

茶产业带领我国许多地区的人们脱贫致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就需要保证茶叶栽培无公害,应用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的原则,坚持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相结合,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从而保证茶叶生产安全和质量。

1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意义

在茶叶病虫害防控的过程中利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保证茶叶品质和产量,提升绿色食品的等级,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此外,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农业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和物理防控技术,应用这些综合性技术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次数、病虫害和防治费用。在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过程中,保证土壤肥力,增强茶树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此外,应加大应用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引导茶农选择绿色防控技术,形成完善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除了要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之外,还应做好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改变传统病虫害的防控方式。应用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能够获得很好的生态效益,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土壤污染,避免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通过应用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能够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为茶叶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提高茶树抗病虫害能力,保证茶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总而言之,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能保证茶叶的质量安全,还可提高茶农的经济收入水平,推动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1]。

2 病虫害为害特点

茶树的虫害主要为害嫩叶和成叶部位,会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受害茶叶叶片会变黄,逐渐枯萎,造成茶叶停止生长,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些幼虫和蛹能够在表层土壤中越冬,有些成虫会在茶园的杂草上越冬,在第二年春天开始羽化,随后将虫卵产在茶树枝条和枯枝树叶之间。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成虫开始取食为害。茶树的病害主要为害嫩叶和新梢部位,其他部位也能染病,直接导致茶树叶片卷曲,新梢枯萎,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会加速病害扩散和蔓延。茶园如果长期高湿、管理粗放或者采摘修剪不合理,很容易传播病害,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3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在防治茶叶病虫害的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能够有效贯彻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的融合发展,采用农业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和化学防控技术等,减少茶叶病虫害,保证茶叶的品质[2]。

3.1 农业防控技术

1)选择优良的茶叶品种。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优良的茶叶品种,选择抗逆性强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质品种。在选种前还要搭配不同的茶叶,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在选种后应选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提高茶树成活率和抗病能力。

2)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采取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可减少茶叶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主要的田间管理技术包括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水分管理。一是土壤管理。在茶叶种植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土壤板结的情况,采取中耕除草措施,提高土壤透气性。还可以采取秸秆覆盖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肥力和活性。有条件的茶园可以引入蚯蚓,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二是施肥管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需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保证化肥和农药残留量在规定范围内。要结合茶叶不同生长阶段适当补充营养,有针对性施肥,减少农药残留,最好选择农家肥和綠肥。三是水分管理。茶叶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要做好灌溉工作,保证土壤含水量达到75%~90%。在气候较为干燥的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低于70%,干旱后开展灌溉工作,必须保证水源清洁和无污染,减少病虫害。

3)修整树枝。修整茶树的树枝能够形成良好的树冠,可以预防病虫害。一是修剪原则。应结合茶树的生长规律修剪和整形茶树枝条,促进茶树朝着整齐化和矮壮化的方向发展。茶树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较多营养物质,通过修剪工作能够更好地定型树冠,促进茶树快速生长。在修剪过程中,应保留粗壮枝条,以提高病虫害防控能力。二是修剪方法。采取轻修剪的方法刺激树冠生长,提高茶树的愈合能力。选择深修剪的方法,修剪茶树的枯枝和老枝。

4)重视清洁种植地区的环境。在茶园周围,应做好环境管理工作,禁止在茶园内投放垃圾,及时清理杂草,破坏害虫的生长环境。应控制化肥用量,避免出现病虫害[3]。

5)注重土壤营养调控。应调查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采取科学的施肥方式,在平衡使用氮磷钾的基础上使用有机肥,以增强茶树的生长能力,提高抗病虫害能力。针对2~3年的茶园,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土壤调节剂泽土,用量为7 500 g/hm2,混合均匀,沟施,改善土壤板结情况。应定期为茶树提供钙和镁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应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协调土壤水肥能力,提高土壤的保肥保墒能力。针对根系生长缓慢的茶树,可以选择药剂来活化土壤,刺激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茶树抗病能力,促进根部生长发育。

6)科学采摘。为减少病虫害,应分批次采摘,先采摘茶梢,减少病虫害;再采摘病芽叶和虫芽,减少蚜虫。另外,定期培训茶农,采用科学的采摘技术采摘茶叶,有效防治病虫害。

3.2 物理防控技术

1)灯光诱杀技术。应利用某些害虫趋光性的特点选择灯光诱杀,可以在茶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杀虫灯距离地面高度为1.5~1.7 m,能够有效诱杀茶尺蠖、茶毛虫等害虫。要掌握好开灯时间,选择在害虫羽化高峰期开灯。在产卵前诱杀茶蚜、茶毛虫和茶尺蠖等害虫。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时间尽量少开灯,避免误伤天敌。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利用灯光灭杀害虫,防治效果较好。

2)性信息素诱杀。针对茶毛虫和茶尺蠖等害虫,可以选择性信息素或者干扰物质配合诱捕器诱杀害虫,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配合使用色板,色板和诱芯的比例为3∶1,将诱芯放在色板中间,能够省去放置诱芯的设备,幼芯需要30 d左右更换1次,而诱捕器可以重复使用。

3)多功能房屋型诱捕器。为了提高害虫的诱捕效果,可以安装多功能的房屋型害虫诱捕器,在诱杀鳞翅目害虫和鞘翅目害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安装数量为90~120个/hm2,其中诱虫板的使用天数为45 d,害虫的饵料需要每隔15 d更换1次。此外,性诱剂的诱芯悬挂距离药液2 cm左右,每间隔30 d更换1次。

4)种养结合防控技术。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可以在茶园养殖鸡和鸭等家禽,饲养数量为675~1 125只/hm2,能够减少害虫基数。养殖家禽能提高土壤的疏松度,清除杂草,使家禽粪便肥能提高土壤肥力。调查研究显示,在茶园养殖鸡和鸭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显著,在控制杂草和茶毛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糖醋诱杀。有的害虫具有明显趋化性特点,如卷叶蛾和地老虎等,可在害虫高发期选择糖醋和黄酒放入锅中熬煮成糊状,将部分糖醋涂抹在盆体壁上,再放置在茶园中,能起到灭杀害虫的作用。

3.3 生物防控技术

除了应用农业防控技术和物理防控技术之外,还可应用生物防控技术,选择植物源、微生物源和矿物源类的农药,在病虫害发生前期或初期防治,能防治蓟马和叶蝉等害虫,也能防治炭疽病。针对茶尺蠖,可选择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或者0.5%苦参碱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针对茶毛虫,可选择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叶面防治。针对蓟马和小绿叶蝉,可选择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1 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针对茶炭疽病,可以选择吡唑醚菌酯或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针对茶饼病,可以选择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以上防治药剂都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除了选择生物农药之外,还可以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捕捉器中放入茶尺蠖性信息素诱引剂。做好茶园消毒工作,选择适合的时间释放捕食螨防治螨虫,使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蚜虫。如果螨虫数量较大,可以选择淹没式释放捕食螨的方法,将木屑与捕食螨混合后,均匀撒在茶树叶面上。如果螨虫数量较小,可以选择挂袋释放捕食螨的方法。

3.4 农药减施增效和科学使用农药技术

1)不同生长期的茶叶应用不同的病虫害防控技术。针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应掌握科学的防控技术,选择化学防控方式要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在茶叶病虫害发生前期或者初期,选择植物源或者微生物源农药防治,禁止使用高毒和高残留的药剂,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制度,可以采取以下农药使用方法。一是在冬季封园、春季萌芽期,利用99%矿物油乳油150倍液、安融乐5 000倍液喷雾防治,能有效清除叶面的烟煤和污渍,促进新芽萌发,提高叶片抗冻性。二是在新芽萌动后,可以选择安融乐5 000倍液喷洒叶面,配合使用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7 500倍液喷雾防治,能够提高芽头数量,改善茶叶品质。三是修剪茶树后,选择99%矿物油乳油150倍液、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7 500倍液和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1 000倍液喷洒叶面,能有效预防介壳虫、螨类、蚜虫等害虫,有助于枝条修剪后恢复生长。

2)静电喷雾技术。静电喷雾技术具有环保和精准、省工和省力的特点。与传统的施药剂量相比,应用静电喷雾技术可节省用药量1/2~2/3,可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达到精准用药的原则。

3.5 应急防控技术

如果出现间歇性或者暴发性病虫害,可以选择应急防控技术,如茶饼病和茶毛虫,在轻防不能控制的前提条件下,如果虫口密度大或发病概率高,可以选择化学农药防控,避免病虫害扩散和蔓延。

3.6 区域统防统治

在绿色生态防控技术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为害的前提条件下,选择高效和环保的药剂,并且利用植保无人机技术统防统治,能够大面积防治茶园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

4 提高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质量的措施

4.1 强化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

随着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茶树种类逐渐增多,防控难度也逐渐加大。为此,应加大对茶叶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发力度,能够结合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提高防治效果。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引导茶农认识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

4.2 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力度

我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为了进一步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应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力度。重视对防控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茶农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

4.3 给予政策扶持

为推广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相关工作部门应发挥自身责任,可以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划分,有效落实绿色防控工作。

为了提高茶农的积极性,相关工作部门应采取惠农补贴政策,并给予优惠支持,确保茶农能够有效利用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要完善绿色防控技术制度。

4.4 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意识

有些茶农认为绿色防控技术会浪费大量资金,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此,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培训和指导茶农应用与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帮助其掌握绿色防控技术,使其清楚认识到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价值和优势,真正激发茶农的内在使用动力。重视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工作,可以采取讲座或者现场指导的方式,增强茶农的绿色防控意识,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水平。此外,应加大对农药的监管力度,引导茶农使用生物源农药或者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减少農药残留。

5 结束语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避免茶农滥用农药或者误用农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提高茶叶品质,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保证茶农经济收入,确保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推动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郑 锦(1990—),女,仡佬族,贵州正安人,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茶叶病虫害。

参考文献:

[1]吴晶华,谌小刚,邓伍华,等.安化县茶叶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应用实践与示范成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12):89-91.

[2]张先华.固始县茶树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成效[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32(4):20-22.

[3]覃立安,覃拥军,陈连举,等.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湖北植保,2016(2):38-39.

猜你喜欢

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摘茶叶的学问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叶包上的日记
香喷喷的茶叶
徐召学:到北方种茶叶
六年扶持 茶叶富了山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