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玫瑰花栽培技术分析

2023-05-21李春雨

种子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玫瑰花栽培技术

李春雨

摘    要:相关资料表明,玫瑰花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类花卉,并且经济价值极高。玫瑰花的种类繁多,但多数品种1年只开1次花。为了进一步提升玫瑰花栽培的经济效益,提高玫瑰花生长品质,文章从玫瑰花种植前的准备工作、栽培品种的选择、田地整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环节,逐一阐述玫瑰花在栽培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玫瑰花;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蟲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4-008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85.12       文献标志码:B

玫瑰花属于蔷薇目、蔷薇科,其生长的形态以直立、蔓延和攀援灌木为主。据相关资料可知,玫瑰花早在公元前的古巴比伦以及古希腊就广泛种植,不仅花型美观、艳丽,还具有浓郁的香气,这也是人们喜欢玫瑰花的主要原因之一。玫瑰花用途广泛,可以提取精油,也可以制作玫瑰花茶以及酒类等。基于其较高的欣赏以及经济价值,文章探究了玫瑰花栽培技术。

1 玫瑰花种植前准备工作

相比其他花卉而言,玫瑰花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格,喜光、向阳且耐严寒和干旱,我国北方地区不用通过特殊防冻的方式就能够保证玫瑰花正常生长。在玫瑰花栽培过程中,应选择阳光及水分充足的区域,适应玫瑰生长的需要。与此同时,在土壤的选择上,中碱性或者微酸性的土壤均可种植玫瑰花,通常应确保土壤pH值在5.5~6.8。基于玫瑰花的生长特性,其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高,但在地块的选择上,要尽量将其种植在向阳且通风较好的田间或者地边。

此外,还要保证较好的浇灌以及排水条件,如果种植在低洼并且易涝的地方,很容易造成玫瑰花下部叶片发黄或者全株死亡。因此,为增强土壤的排水性,可以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结合地下水位情况建立良好的排水沟渠,并要做好温度控制工作。

2 玫瑰花品种的选择与嫁接

2.1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任何一类花卉种植,在选择品种时都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即栽培人员应加大对地方种植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情况的分析力度,依照栽培工艺与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或者依照品种所适宜的生活环境改良种植环境。

通常情况下,玫瑰花包含3种花型,依次是小、中、大。若想要制作玫瑰膏,应采摘新鲜玫瑰花,可使用格拉斯玫瑰;若主要用来观赏或者绿化,可使用重瓣红玫瑰等。

在选择好适宜的玫瑰花种子以后,要对其消毒处理,防止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等问题。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在消毒处理完成后添加适当的水分,利用保鲜膜密封3~4 d催芽。

2.2 利用嫁接技术提高品种成活率

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玫瑰花的成活率。处理好砧木和接穗以后,选择晴天嫁接。对枝条芽下端刻伤处理,接着埋入良好的土壤环境中,在伸出枝条段并且出现新根之后压条和分切栽培。通过蔷薇砧木以芽嫁接形式完成栽培,要求嫁接间距控制在8~10 cm,选用接活芽的枝条,将其分段剪开。该嫁接方式建议在25 ℃以上环境中开展。最好在每年6—8月,选用茁壮的枝条,借助修剪长扦插枝措施以及摘除处理,扦插成活率能达到80%以上。对于节间扦插枝条,其数量最好是3~4个。

3 玫瑰花栽培时田地整理

3.1 栽培土壤的选择

在准备种植工作时,土壤pH值要求适中,做好土壤酸碱度评测工作以后,可以将园土、腐叶土、砻糠灰依照5∶3∶2的比例混合,并且每年在栽培完后都要换1次土,以减少土壤板结现象。

在具体的栽培中,改良土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始终保持土壤良好的排水性,减少积水等情况;虽然玫瑰花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如果想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可以适当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增强其生长质量;土壤要维持疏松的状态,便于玫瑰花根部的呼吸,并可以快速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加快生长速度;玫瑰花能够在中性的土壤中生长,但如果栽培在弱酸性的土壤之中,其生长质量会提高。

除上述配制方法以外,在资金和条件允许的状态下可以利用红玉土、腐叶土、羊或牛粪土、草木灰依照5∶2∶2∶1配制土壤[1]。

3.2 整理田地

玫瑰花的种植模式有多种,如果作为经济作物种植,多会采用较大规模的田地种植。在实际栽培过程中,要根据地区的具体天气情况选择栽植时节。例如在黄淮地区栽植,可以在每年的11月初冬或者3月初春时节栽植,成活率较高。在整地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土壤的配比工作还要提高整理田地的质量,施足底肥,深耕细耙。栽植沟深度依照苗木的大小维持在20~30 cm即可,每株之间的距离在1 m左右,栽植的行距保持在1.5 m左右,同时不同的种植品种应划分好种植区块,便于后期采集。

3.3 温室大棚技术

基于我国现代化花卉种植技术的发展,为能够进一步提升玫瑰花的种植产量,可以通过温室大棚技术种植。大棚种植在地块的选择上和普通的种植技术相同,都需要保证地块方便灌溉、通风以及排水条件好,但基于大棚的建造形式,要选择相对平坦的地势。如果在我国的北方种植玫瑰花则要尽量选择普通日光温室,并且需要覆盖无滴型塑料膜,保证通风效果。另外还需注意在种植以前要对大棚内做好消杀工作,避免玫瑰花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等。

4 玫瑰花生长的田间管理

4.1 土壤管理

在土壤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是落实好施肥、浇水、除草和间作等工作。施肥管理工作同浇水管理共同完成能有效增加玫瑰花产量,应加强对相关方面的重视。在开展肥水管理工作时,应围绕玫瑰花生长属性,实施3~4次施肥和浇水工作。追肥管理工作有关要点包括以下内容。在玫瑰花萌发阶段,应第一时间施肥,具体时间结合土地解冻时间确定,可使用碳酸氢铵等肥料。建议每株施肥量为15~20 kg,可借助沟施或者穴施的方式完成,与此同时,粪尿肥料施用量为7 500~12 000 kg/hm2。在玫瑰花成熟阶段,需追加化肥,可借助有机肥及磷酸二铵肥,其施加数量依次是50~60 t/hm2、650~700 kg/hm2。在枝叶生长停滞阶段应施加有机肥,而非速效肥,在施肥过程中,还可开展土壤深耕[2]。冬季玫瑰植株会休眠,此时肥料应主要以钙肥和农家肥为主。浇水管理工作主要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花前阶段、花后阶段和冬季之前。前3个阶段的浇水工作是为确保生长需要,冬季之前的浇水是为提升玫瑰花耐寒性,浇水和施肥工作可以一起完成。在玫瑰花园建设之初就可以定植,在前2年开展间作,第3年则无需间作。在玫瑰花幼苗生长阶段,可直接用手拔草,在中耕除草过程中,应避免对玫瑰种苗根部造成损伤,同时尽可能实施浅耕处理。在玫瑰植株生长过程中,应定期开展杂草清理工作。进入冬季之后,实施深耕作业。

4.2 苗木管理

通常情况下,苗木管理主要是对玫瑰植株的枝条及叶子开展修剪工作,可以提升植株通风性,以便及时抽出新枝。种植3年后,确保其根茎部达到20~30 cm,应对其病枝和枯死枝等进行修剪。进入冬季后,可对枝条顶部适当修剪,剪掉大概15 cm促进新枝发育。玫瑰花在生长5~6年后,需开展1次更新修剪工作进一步增加玫瑰产量。在枝条修剪时,应借助平口剪修剪,要求修剪口上下部位分别超出腋芽的0.2~0.3 cm以及0.5~2.5 cm。

5 玫瑰花病虫害防治工作

5.1 锈病防治措施

锈病主要出现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染病植株叶片和茎上都存在锈斑,极易出现落叶问题,会对开花造成影响。其防治方法有以下方面:对园中开展清洁工作,若是看到病枝及病叶,应第一时间剪除,并集中烧毁处理;强化田间管理工作,科学密植;保证施肥科学性,注重各类肥料的有机结合;在早春发芽之前,应先施用3~4波美度石硫合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结合病情,借助25%粉锈宁防治。

5.2 白粉病防治措施

白粉病常常出现于夏季,不利于植株叶片及花果的生长。在病症早期阶段,其叶片会出现白色绒状霉斑,接着会持续扩大,直至整个叶片都是霉层,这会导致嫩梢逐渐枯死。有关防治措施包含以下方面:处理病枝残叶;保证科学密植,优化通风条件,减小田间湿度;新叶抽生结束,对其喷洒波尔多液,其中硫酸铜、生石灰与水的比例为1∶1∶100,建议每隔7 d喷洒1次,持续2~3次;在发病的早期阶段,可借助25%粉锈宁及50%托布津开展防治,建议每7~10 d施用1次,持续2~3次;追施磷钾肥料,提升抗病能力[3]。

5.3 黑斑病防治措施

高温及高湿环境极易出现黑斑病。具体表现为对叶片、叶柄及嫩梢造成侵害。在叶片出现病态时,其叶片上会产生很多圆形黑褐色病斑,若发病比较严重,叶片将出现早落的情况,并且嫩稍会越来越干枯。黑斑病防治措施如下:在秋冬季打扫干净病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处理;强化相关的栽培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枝条密度,提高通风透光性。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可对其使用75%百菌清以及50%代森铵防治,每间隔10 d喷施2~3次。

5.4 烟煤病防治措施

烟煤病通常是由于蚜虫及介壳虫造成的。出现这一病害时,玫瑰花叶片上会出现一层病菌菌丝,表现为黑色“烟煤”层,不利于光合作用,也不能进行气体交换,会对植株健康生长造成影响,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这一病菌比较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最符合其生长条件的温度在10~20 ℃。基于该温度范围,若湿度比较高,该病菌的繁殖速度就比较快。长时间郁闭的玫瑰园,其光照条件相对较差,会生长很多杂草,湿度也会随之加大,这会促进病害的扩散。应优化玫瑰园通风及透光环境,尽可能地降低田间湿度,从而降低蚜虫及介壳虫的发生概率。

5.5 天牛防治措施

天牛主要出现在玫瑰的茎及根部。在每年3月中旬,也就是玫瑰的萌芽阶段,天牛蛀食玫瑰韧皮部,接着会蛀入木质部,以螺旋式逐渐向顶部蛀食,导致枝条逐渐萎蔫。基于虫龄的提高,其食量也会增加,会对玫瑰根部造成侵害。天牛的防治方法为在天牛化蛹及羽化等阶段,第一时间开展防治;强化管理工作,定期开展除草及修剪作业,增强玫瑰植株抗虫能力;引入保护天敌,如蚂蚁、蟋蟀等。

5.6 蚜虫防治措施

蚜虫在一年四季中都会出现,主要生长在玫瑰花的嫩茎叶及嫩梢上,会吸取玫瑰汁液,造成虫害泛滥。防治措施为借助10%吡虫啉或者2.5%粉虱一喷净灭杀。

5.7 切叶蜂防治措施

切叶蜂主要出现在夏季,会对玫瑰花瓣及叶片造成影响,在玫瑰叶片及花瓣边缘产生圆形切口。防治措施为进入秋冬季节之后,可对病枝、枯叶进行集中烧毁处理;在冬季时,灭杀越冬幼虫;针对切叶蜂成虫,在虫害暴发高峰期,可借助网捕捉,以此降低虫源数量;在该害虫的产卵期,需摘除存在虫卵的叶片[4]。

5.8 红蜘蛛防治措施

红蜘蛛常常出现在夏季高温干燥的环境中,能够导致玫瑰叶面变成灰白色,并且还会变脆。红蜘蛛防治措施如下:应全面清理田间和周边杂草,降低虫源数量;并在合适的时间开展灌水处理,避免土壤比较干旱;强化对虫情的调查工作,以便可以第一时间开展有效防治。

5.9 地老虎防治措施

地老虎主要出现在玫瑰花顶心嫩叶和花瓣上。可利用切碎的杂草,将其和敌百虫与水混合,当作毒饵放于玫瑰茎部附近,或者借助90%敌百虫及50%辛硫酸防治。

6 玫瑰花采收与加工环节

6.1 采收环节

针对可以入药的玫瑰,应分阶段开展采收工作,主要包括“头水”“二水”“三水”阶段。对于头水花,其花蕾尤为饱满,还有非常浓郁的香味,含油量相对较低,质量比较好,建议在盛花期之前开展采收作业。对于可以提取玫瑰油的花,需基于盛花期,在花蕾刚刚开放且呈现出杯状时采取,该阶段花蕊主要呈现黄色,花蕊变红之后其质量会下降。其采收时间最好在每天8:00~10:00,在此期间玫瑰花含油量最高。如果气温比较低,花朵没有完全开放,可延迟采收时间。对于散瓣花来说,可实施统一加工处理。玫瑰花的花期较短,因此在采收的过程中要加快速度,在采摘完后存放的时间不要超过2 h,以保证玫瑰花的新鲜程度。

6.2 加工环节

借助文火开展烘干处理,从低温到高温,要求温度控制在65 ℃以下,确保其颜色足够鲜艳。然后将其摊铺成薄层,一层一层架起,各层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在烘烤过程中,各层要逐步替换,避免受热不均。如果是晒干及阴干,其色泽及香气会比较逊色[5]。

在实际操作中,烘房环境、设备质量、燃料使用等都与玫瑰花品质息息相关。若花托掐碎之后为丝状物,就可以看成干花。若身干为红色、多头比较均匀、香味浓郁、含苞未放及没有散瓣及碎瓣,玫瑰花的质量非常好。若花朵开放,在阳光下暴晒有散瓣及碎瓣现象,花的质量不是很好。针对食用玫瑰来说,建议在花朵初放展露花蕊过程中采收,拖延时间将导致花蕊变红,从而降低质量。

7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于玫瑰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之下,栽培人员在保证玫瑰花生长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产量的提升。在栽培过程中要把控好细节问题,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对玫瑰花生长所造成的干扰,并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植和培育出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以提高玫瑰花的寿命以及经济价值,从而实现市场供需關系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赵黎明.玫瑰花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5(4):44.

[2]王秀珍.玫瑰花的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1(2):24-25.

[3]潘玉兴,林鑫,李天华.玫瑰花栽培管理技术规程[J].北京农业,2007(28):14.

[4]杨承芬,张晓红,李天华.玫瑰花栽培技术[J].国土绿化,2007(7):38-39.

[5]朱瑜.食用玫瑰花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6,33(16):36-37.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玫瑰花栽培技术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玫瑰花
玫瑰花盛开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十字路口的玫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