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气象灾害防御栽培技术分析

2023-05-21茆磊磊刘立斌张冰莲

种子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水稻

茆磊磊 刘立斌 张冰莲

摘    要:水稻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农作物之一,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大规模种植。做好水稻种植,不仅可以满足我国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可构建稳定的粮食安全体系。在水稻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各种气象灾害都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从事水稻生产的种植户必须采取合适的手段做好对各种气象灾害的防御。文章分析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基本气象条件、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产生的影响,探究了在不同气象灾害情况下采取的水稻防御栽培技术以及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危害后果的策略。

关键词:水稻;气象灾害防御;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5-005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S42       文献标志码:B

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危险,一旦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发生各种气象灾害,轻则导致农业生产活动受到一定影响,严重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须分析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气象灾害,把握好不同气象灾害特点及了解各种气象灾害发生之后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从而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防御手段,尽可能减少各种气象灾害对于水稻种植产生的不利影响。

1 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基本气象条件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想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除了要选择符合种植区实际情况的优秀水稻品种以及利用好各种机械设备开展种植活动,还需要在最合适的气象条件下进行水稻种植活动。具体来看,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气象条件应当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

1.1 水分方面

从当前我国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水稻种植区域位于南方地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要想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必须确保为水稻提供充足的水分。相对于南方地区来说,我国北方地区整体气候条件相对干燥,很难完全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1.2 温度方面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应当在种植区域的气温稳定在10 ℃左右的情况下进行播种,在该温度下水稻种子能更好地实现发芽和育苗。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对种植区域整体温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須对种植区域内每年度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尽可能确保区域内部的年度温度变化情况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如果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了极度高温或极度低温情况,会导致水稻的生长活动受到极大影响,不仅会影响水稻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导致水稻死亡。从我国安徽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每年度的温度变化规律与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所以在我国安徽地区开展水稻种植活动有较大的天然优势。根据安徽地区的具体气候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水稻品种以及应用各种先进种植技术开展水稻种植活动,可以取得较为优异的水稻种植成果。

2 不同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产生的影响

2.1 高温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产生的影响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于具体的温度也有不同要求。如果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了种植区域持续高温现象,会导致水稻整体的结实率降低,使水稻的产量无法达到预期水平。从我国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看,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可能会出现高温气象灾害。一旦发生高温气象灾害,会直接破坏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平衡,在短时间内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降低水稻产量。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一旦出现持续高温问题,很容易在种植区内部形成干热风,进一步加强持续高温气象灾害对于水稻生长发育产生的不利影响,使得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无法进行高质量光合作用,严重时还会导致水稻出现枯熟的损害结果[1]。

2.2 低温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产生的影响

水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中,最适宜的温度也不同,因此要想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必须确保种植区温度适宜水稻生长发育阶段。在很多地区水稻种植过程中,在种植初期经常会遇到低温气象灾害问题。一旦出现了长期低温气象灾害,会延缓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使得水稻后续经常会出现空粒问题。我国南方地区整体的气候较为湿润,一旦长时间出现低温并且雨水连绵不绝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水稻秧苗死亡,引发严重的后果。

在水稻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温度突然降低的问题,会导致种植区域出现霜冻现象。一旦产生了霜冻,将会导致水稻内部水分被冻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水稻发育不健全,不具备足够高的御寒能力,会导致水稻死亡。在寒潮出现的情况下,往往会伴随气温骤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2.3 干旱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产生的影响

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有较大需求,要想保证水稻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必须为水稻提供足够的水分。在我国许多地区水稻种植过程中,由于降水频率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导致每年会出现一段时间阶段性干旱问题。一旦某一种植区域内出现持续性干旱气象灾害,会使水稻种植区域严重缺水,不仅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很容易导致水稻死亡。特别是在我国部分欠发达的省份进行水稻种植时,如果出现了长时间干旱气象灾害,由于缺乏足够数量的基础灌溉设施,会对于水稻生产活动造成毁灭性打击,造成水稻大规模死亡[2]。

2.4 洪涝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产生的影响

洪涝气象灾害主要是由于长时间连续降水导致的气象灾害。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有着较高的需求,但过量的水分会对水稻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经常会出现长时间降水,使得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得到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影响了水稻的生长效率,还会导致水稻关键部位生长缓慢。由于种植区域内部充满了水分,空气无法进入到土壤当中,导致水稻的根部无法获取足够的氧气,并且土壤中还会积累大量二氧化碳,影响水稻根部的正常发育。

2.5 冰雹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产生的影响

我国很多地区在夏季都会出现冰雹气象灾害问题,这种气象灾害对于水稻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理层面。一旦出现大规模冰雹现象,将会导致水稻的根茎和叶片等部位受到冲击,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直接导致水稻被砸死。一旦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冰雹灾害,将会极大地影响水稻产量,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须提前做好对于冰雹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

3 在不同气象灾害情况下采取的水稻防御栽培技术

3.1 针对高温气象灾害采取的水稻防御栽培技术

实际上,我国很多地区之所以会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高温气象灾害,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区域内现有的绿色植被数量无法支撑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转,进而引发了严重的高温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减少高温气象灾害,必须做好相应的绿色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根据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适当推行退耕还林措施,从而有效地增加区域中绿色植被的数量,降低高温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退耕还林措施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面临高温气象灾害时,种植人员应当配置好现有的水资源进行水稻灌溉。水稻生长发育过程对于水资源有较高的需求。为了保证水稻可以在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种植户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更加科学的灌溉措施,从而抵抗高温气象灾害。如果出现了长时间高温干旱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定期进行人工降水,有效缓解高温气象灾害对水稻正常生长发育产生的不利影响。

3.2 针对低温气象灾害采取的水稻防御栽培技术

为了提前对低温灾害做好预防工作,在水稻种植前应当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气候状况,选择具备较强抗寒能力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在正式播种之前,还应当对于水稻种子做好处理工作。通过对于水稻种子开展杀毒以及浸泡、晾晒工作,有效地提高水稻种子的抵抗力。同时种植户应当研究和分析种植区的具体气温变化规律,把握好种植区域中每年度低温灾害出现的规律,从而调整水稻生长的时间,尽可能地降低低温气象灾害对于水稻生产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发生低温气象灾害时,种植户应当对处于生长初期的水稻幼苗做好保护工作,采取合适的保温手段,保证水稻幼苗可以应对低温气象灾害。水稻种植户在种植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使用各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例如通过多种育秧技术开展育秧活动,使得水稻的秧苗更加健壮,并且有效地提高水稻抵抗低温气象灾害的能力,尽可能地为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除此以外,水稻种植户还可以根据气象部门提前公布的有关气象数据,在低温气象灾害来临之前向种植区进行大量注水,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水稻种植区整体的温度,确保在低温气象灾害来临时水稻仍然可以正常生长发育。低温气象灾害过后,种植户应当及时地将多余水分排出,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如果所面临的低温气象灾害的持续时间较长,种植户应当定期地更换种植区内部的水,从而确保种植区域内部拥有足够的氧气,使得水稻可以正常生长发育[3]。

3.3 针对干旱气象灾害采取的水稻防御栽培技术

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虽然整体的气温相对较为温和,但是在夏季仍然很容易出现局部干旱气象灾害。为了有效地减少干旱气象灾害对于水稻种植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种植户在正式进行种植前,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温度,选择具有较强耐旱性能的水稻品种。一旦发生了干旱气象灾害,种植户应进一步加强对于种植区域的灌溉,确保种植区域内部拥有足够的水分供给水稻生长。在灌溉时,不能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灌溉,灌溉频率过高、强度过大会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灌溉过程中可以采取喷灌的方式,在满足水稻生长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水稻表面的温度,更好地对抗干旱气象灾害。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还应当合理施用氮肥,但应避免大量施用氮肥,导致水稻在面临干旱气象灾害时出现脱水现象。

3.4 针对洪涝气象灾害采取的水稻防御栽培技术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洪涝气象灾害很容易导致水稻大规模死亡。为了避免出现这一问题,种植户应当提前在种植区域中修建相应的水利工程,确保在长时间高强度的降水情况下可以及时地排出水稻田多余的水分,避免水稻生长区域内部水量过大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种植户在日常种植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对气象部门的关注,更好地把握好不同阶段的具体气象信息,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4]。

3.5 針对冰雹气象灾害采取的水稻防御栽培技术

冰雹气象灾害对水稻种植活动有着巨大影响,一旦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出现了冰雹气象灾害,很容易导致水稻死亡。种植户在日常种植过程中必须积极关注相应的气象信息,并且提前在种植区域内部开展防护工作,通过修建防护工程的方式,有效地降低冰雹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

4 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危害后果的策略

4.1 加强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视程度

随着当前全球气候环境不断变化,各种气象灾害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有效减少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农业生产者,都应当加强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视程度。根据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特点,结合具体的农业生产规律,采取合适的手段应对不同类型的农业气象灾害,有效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4.2 强化对于水稻田的种植管理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通过对水稻田做好种植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种植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于农业生产者的指导,使得农业生产者采取合适的手段提高水稻抵抗气象灾害的能力。林业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构建规模更大、更完善的绿色防护林,有效地降低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

4.3 加大气象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气象灾害往往会对水稻生产活动造成极大破坏。出现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关部门没有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对气象灾害知识的宣传,使得很多农业生产者并没有认识到气象灾害的危害,也没有采取合适的手段做好防御工作。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往往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利用好各种多元化的媒体渠道、宣传渠道来宣传气象灾害知识,尽可能使更多的农业生产者认识到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影响。

5 结束语

各种类型的气象灾害对水稻种植活动都会产生极大影响。为了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做好对于各种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应把握好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特点,使农业生产者掌握对于不同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有效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为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稳定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阳阳,田泽芸,侯梦媛,等.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与防御对策分析[J].河北农机,2021(3):43-44.

[2]王秀琴,巫培源,刘杨.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与防御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12):99-100.

[3]严皓,陈粲,包云轩,等.农业气象条件与水稻种植区划之间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4):106-112.

[4]颜盛,向平安,陆魁东.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6(8):67-71.

作者简介:茆磊磊(1995—),男,汉族,安徽天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气象。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