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文虎:一位拥有多项“技能”的野保人

2023-05-20张正凤

绿色天府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虎水獭动植物

○文/ 张正凤

马文虎,一位深耕基层一线30年的野保人,从1993年至今任职在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年来,马文虎多次参与大熊猫样线调查、扭角羚种群和川金丝猴种群等多项调查。主动申请完成一些位置偏远、条件艰苦的样线,积累的多年野保一线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野生动植物知识体系,练就了一身野外工作的“特殊技能”。

“传道授业”的师者风范

在不断地引导中,目标越来越清晰。1993年,马文虎初入唐家河保护区,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对保护区的各种业务都还是茫然若失的样子。当时,作为科教科科长的谌利民(现任唐家河党委书记、管理处处长)看出了他内心的不安,每次野外工作的时候都带着马文虎出入山林溪畔,寻踪觅迹。每一次的野外工作,谌利民都会传授自己多年积累的野外经验,带着马文虎发现自然界的各种不同惊喜,慢慢的深山里的时光也让马文虎觉得充实有意义。一年半后,谌利民看到了马文虎对科研保护工作的热爱,带着马文虎参与了保护区资源调查和动植物标本制作的团队,从标本选取-测量数据-剥离皮张-标本防腐-制作假体-填充假体-缝合整形-后续处理,一系列的流程下来,马文虎看见了保护区团队的精神,更看见了谌利民身上超群绝伦之处,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是逐渐清晰明了了。

在不断的学习中,专业越来越扎实。自保护区工作以来,为了更好的提升干部职工的专业能力,除了日常作业外,马文虎被单位选派参加了“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园林绿化设计和配置”“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他始终保持学之以恒的态度,切实把所学的东西用到实处,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学习,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辜负领导和单位的重托。

马文虎

四川羚牛

马文虎(中)

在不断的实践中,经验越来越丰富。随着唐家河保护区科研监测稳步开展,马文虎先后参加了勺鸡生态调查研究项目、黑熊研究项目,扭角羚生态研究项目、川金丝猴生态研究项目和区内不同海拔段的红外相机的安放工作,积累了很多自然生态知识。在保护区工作30年的时间里,从充实自己到输出经验,马文虎多次接待来区的国内外专家、团队科学考察和生态旅游活动,生动讲述自然故事,得到专家和游客们的好评。

“火眼金睛”的摄影爱好者

在多年的巡护监测过程中,马文虎的镜头多次捕捉到唐家河一些珍稀物种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先后8次遇到野生大熊猫,拍摄到的川金丝猴、扭角羚、黑熊、豹猫、果子狸、毛冠鹿等珍稀兽类多达40余种,相关鸟类300余种,照片和库存量达到了2T。首次拍到黑啄木鸟、首次拍到棕背黑头鸫、首次拍到栗背短翅鸫,他所拍摄的照片成为这些动物在大众视野中的“首秀”。还有太平鸟、蓝短翅鸫、红颈瓣蹼鹬、斑翅鹩鹛,这些罕见的小动物们都躲不开马文虎的“火眼金睛”。

2014年,在唐家河松光梁(地名)巡护监测过程中,马文虎捕捉到了清晰准确的水獭影像,这是唐家河保护区首次拍摄到水獭这一珍稀物种。这张照片不仅斩获了当年《国家地理》摄影大赛的铜奖,也引发了社会大众对欧亚水獭这一珍稀物种的关注。2019年以“守护水獭的明天”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国际水獭研讨暨培训交流会”在四川唐家河举办,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水獭研究专家与保护者代表前来参加会议,这也是国际最高水平水獭专题会议,更是首次在中国举办。

除此之外,马文虎在唐家河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照片,在国家标本制作平台的摄影比赛上获得了二等奖,并被《大熊猫图志》收藏;作品《雨中的羚牛》在第二届全国生态作品大赛”中,获得摄影类优秀奖。

马文虎介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除已经记录的各种野生动植物之外“从2014年到现在,又新增了28种之前没有见过的动植物。”

用影像记录野生动植物,记录自然,同时也在保护自然。据了解,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1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6种。特别是以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灰冠鸦雀为代表的“国宝”当属保护区内的“动物明星”。在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中,唐家河共有野生大熊猫39只。

“幽默豁达”的自然导师

每年寒暑假,唐家河管理处都会开展在校学生和自然爱好者开展自然教育体验活动。作为自然教育体验师的马文虎,都会积极参与其中,他的课堂风趣幽默,专业性强,用最普通的语言讲述最专业的知识,一堂课下来,同学们收获颇多,对这位自然导师也是格外喜欢,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马老师。他所带的学生加起来没有一万也有上千人。

每次课堂,马老师都会背着相机、望远镜和三脚架等等设备,每次出门都负重40斤左右的观测设备,即使这样,他也是非常开心的带着学生们观察动物,讲述着大自然里神奇的故事,将他的这份热爱播种和传递。

2018年,马文虎以自然教育体验师的身份站上了三尺讲台,向美国国家地理自然旅行团介绍了唐家河这片美丽又神秘的土地,他分享的内容精彩纷呈,听众都惊叹不已,赢得了现场一片掌声。

“一线最美”的野外巡护员

戴胜

1993年,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招聘野外巡护工作人员。当时24岁的马文虎,虽然没有专业背景,但是凭借自己对自然环境的熟悉竞聘成功,试用结束后,他也顺利成为了这里的一员。由此,儿时喜欢看《动物世界》的他真正来到了动物世界。

5月22日,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他讲述了自己一身迷彩、一台相机,用脚步丈量唐家河的每寸土地,用镜头记录野生动植物美好瞬间的故事。

“唐家河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马文虎介绍,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势略呈三菱形,大草坪最高海拔3837米,白果坪保护站最低海拔1150米,海拔和气候的差异造就了这里丰富的动植物种类。

这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也是全世界低海拔地区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野生动物的天堂”。从1993年至今,马文虎就一直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从事野外巡护一线工作。与山林为伴,为草木为友,这一呆就是30年。

马文虎长期奋战在野外第一线,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着大自然的生态安全;他身居深山野林、收入微薄,克服设备和装备简陋带来的挑战 ,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汗水,护卫着4万公顷的生态乐园唐家河。

大熊猫

野外巡护

巡护监测并不是逛马路看云淡风轻,纵横山水,在保护区辖区内巡护监测需要同时兼顾多种任务。记录动植物数量、种类,救治受伤的动物,遇见非法入区的人,还要耐心劝阻......加大对非法入区、夜间潜入捕鱼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

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马文虎都要在区内巡视好几个小时,在深山原始林中徒步十多公里。30年来,爬过大草堂、大草坪、麻山等艰险的地方,累计257200公里路程。从不间断的守护着这片原始生态。

“戴月披星”的学习榜样

用影像保护自然,用行动诠释担当,用热爱坚守初心,2022年马文虎被四川省总工会评选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大力弘扬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充分发挥榜样作用,进一步引领全体干部职工为保护事业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美巡护员’、‘大熊猫守护者’、‘优秀工作者’、‘先进工作者’这些荣誉,都是组织给我莫大的肯定,我的内心充满了暖意,犹如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撒在我的身上,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唐家河团队的肯定,对我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指明了方向,我将更加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不负期望,不负热爱,不负青山绿水。”马文虎说。

榜样是有力量的。在唐家河管理处处处都能感受到一股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当然,马文虎就是年轻一代成长路上最好的标杆之一,是年轻一代的学习的好榜样。工作上,马文虎常常带领同事们一起出野外,传授多年积累下的经验,起到了表率作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作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同事;学习上,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时,还经常和同事们交流探讨,共同进步。

我们响应时代的呼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从榜样身上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向优秀求教,我们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借马文虎的力量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成为别人的榜样,发挥榜样传承精神,带动了保护区年轻一代同心同行,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河沟,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的成绩。

马文虎是为生态环境保护而生的最美行动者,他把满腔热血和青春奉献给了唐家河保护区,为唐家河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优秀贡献。正是有了这些一线工作者的精心管护,唐家河保护区才能以更加丰富的生物结构和自然风貌,吸引着万千候鸟、珍稀动物归去来栖,成为世界级生态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就是世界本来样子唐家河!

自然教育

猜你喜欢

文虎水獭动植物
动植物新视界
绒螯蟹和水獭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给水獭建一个家
团结勇敢的印度水獭
团结勇敢的印度水獭
敢拍蒋介石肩膀的华侨领袖
有趣的动植物
油菜花开的时候
把动植物当“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