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果园田间单轨运输机建设情况与建议
2023-05-18湖北省秭归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韩庆忠周玉枝张光国马尚万王世博郭小杰
○湖北省秭归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韩庆忠 周玉枝 张光国 马尚万 周 莉 王世博 郭小杰
柑橘是秭归县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 40 万亩,产量达80 万吨,综合产值 100 亿元。秭归柑橘多数依山而栽,顺坡而植,有机肥入田、果子出园一直是生产的堵点和难点,“上山碰鼻子、下山触腿子、请工背橙子、离不开打楮子”是其真实写照。自2017 年以来,秭归县大力推广田间单轨轨道运输机900 多条,18 万多米,受益果园达到5 万亩以上,累积可节本2 亿元以上,涌现了100 条以上轨道示范村1 个,50 条以上轨道示范村2 个,20 条以上轨道示范村9 个,呈现出“橙子坐上小火车,沿途停靠方便多,省工省时少吃喝,安全高效放心拖”的新风景
一、基本情况
1.建设情况。2017 年冬,九畹溪镇九畹溪村王必成首建田间单轨运输机。2018 至2022 年全县共建设轨道860 条16.97万米。其中2018 至2021 年建设田间轨道运输机680 条13.44 万米,使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64 万元,县级特色农业产业奖补资金308.5 万元(见表 1)。轨道建设主要集中在泄滩、郭家坝、归州、水田坝等柑橘大镇(见表2)。另外,通过农业项目建设轨道40 多条/1.5万米(含在建),其中葛洲坝集团出资建设5 条轨道/2200 米,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轨道7000 多米,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轨道14 条/5717 米。
表1 2018-2021 年田间单轨运输机农机购置补贴及特色产业奖补情况统计表
表2 田间单轨运输机主要集中乡镇建设情况统计表
2.建设模式。一是单户独建模式,占比55%左右,主要是户平柑橘种植面积较大或田块集中地方。泄滩乡坊家山村五组余志容户口8 人,在家劳动力3 个,夏橙39.5 亩,产量10 万斤,收入25 万元。投资23 万元,安装2 条电力牵引式和1 条燃油自走式共821 米轨道。泄滩乡秭归县山啊哥柑橘种植家庭农场农业科技示范户周清山,柑橘83 亩产量30 万斤,收入60 万,2020 年投资28 万元安装燃油自走式轨道5 条/1100 米;2022 年投资7万元,安装2 条/300 米,实现果园轨道运输全覆盖。二是多户联建模式,占40%左右,主要是柑橘种植面积小或插花田,单户建设不划算或需要经过多户田块。泄滩乡棋盘岭村一组宋正国有1000 多株树/8 万斤产量,但是田块较分散,运输不方便,与周边8 个农户的35 亩果园犬牙交错。2019 年他提出建议,立即有6 户响应合伙,投资10.5 万元,安装电力牵引式轨道286 米,运输费由原来每斤0.45下降到0.25 元。轨道建成后,由宋正国牵头,大家共同维护,每户电费按实际电费的2 倍支付,多余的钱作为平时喷药电费及维护费用。安装损失的树大家共同协调补齐,每株树折算33 元。三是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建设模式,占比5%左右。归州镇香溪村帮扶单位葛洲坝集团结余80 万元项目资金,在刘家坝、八字门、尹家湾、胡家坪等地块建设5条轨道2200 米。彩票公益金项目在归州、水田坝乡新建轨道7000 多米,乡村振兴项目在兴合村、三溪河村建设轨道14 条5717 米。这种模式采取由帮扶单位以项目形式出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建设,建成后交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营,既支持了产业发展、方便了村民,又增加了集体收入,收入再统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发展。
3.补贴标准。2022 年省级补贴标准为轨道40元/米、机头3000 元/台。目前,燃油自走式机头1.3—1.4 万元/台,轨道线130—140 元/米;燃油自走式(带遥控)1.8 万元/台,轨道线180 元/米;电力牵引式机头2.2 万元/台,轨道线220 元/米。按建设200 米轨道估算(下同),省补燃油自走式补贴比例约26.2%—28%,燃油自走式(带遥控)补贴比例约20%,电力牵引式约16.6%。县级特色产业奖补(2019 年试行,第二轮截止2022 年)对电力牵引式果园轨道运输机按省补标准的100%、燃油自走式果园轨道运输机省补标准的20%实行叠加补贴后,燃油自走式补贴比例约33%—31.4%、燃油自走式(带遥控)约24%、电力牵引式约33.3%。
4.主要成效。
(1)夯实山区农业生产安全新路径。秭归县柑橘产区大多坡陡路窄,柑橘出山都是靠人工背运,特别是泄滩夏橙上市正是6 至8 月高温时节,不仅效率低下,长期重体力劳作,常出现高温中暑、脚滑摔倒、腰背扭伤,甚至摔伤致死。安装轨道后,只要落实了“三严一检”措施,规范操就不会出现严重伤人事故,有效降低了恶劣天气和危险道路下的安全生产风险。
(2)拓展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举措。牵引式、自走式等系列丘陵山地果园运输机还可以作为施肥、施药、除草、修剪等不同作业机具的搭载平台,构建纵向轨道运输机为主、横向作业机具为辅的“纵横全覆盖”的丘陵山地果园生产新模式,加快了“机器换人”的步伐,推进了山区轻简化栽培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落地落实。泄滩乡坊家山村五组余志荣、周青山,2022 年果园面积增加到39.5 亩、83 亩,有机肥用量由零分别增加到3.75 吨、8 吨,化肥使用量减少30%—40%。
(3)开辟集体经济新模式。葛洲坝集团、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乡村振兴项目在帮扶乡村投资轨道建设,建成后移交给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进行管理和运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创收渠道,聘请脱贫户、三类对象参与管理,开辟了新的就业门路,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4)激发“共同缔造”新动力。秭归脐橙种植大多一园多户,每家每户田块分散,不集中、不连片,田间轨道运输机安装必然存在组织、协调、统筹难的阻力,很多有科技意识和有公益心的能人牵头,按照“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理念,推进了“田间小火车”的建设。归州镇向家店村二组向斌牵头16 户,2020 年6 月投资14 万,联建轨道672 米,收益果园45 亩。郭家坝镇楚王井村姜庭顺8 位柑农自主联合,安装了2 条600 多米轨道,解决了100 多亩柑橘园农资、果实运输问题。
(5)再添果农致富好帮手。过去果农请工难、请工贵,“一主一拖七百多,吃饭看火锅,抽烟看盒盒,一天五餐饭,饮料啤酒随时喝,不到太阳落,就要丢家伙”。现今,轨道运输比人工背运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每亩果子肥料综合节约节本1500 元以上,同时轨道契合电商少量随时采摘的需求、调节了果实上市时间,进一步衍生安装轨道运输机的效益,轨道成了果农生产离不开的“好伙计”。
二、主要做法
1.强化政策保障。湖北省积极争取国家对山区单轨运输机的支持,在周边省补贴标准轨道20—30元/米、机头2000—3000 元/台的基础上加大补贴力度,优先保证田间轨道运输机购置补贴资金,实现应补尽补。秭归县农业部门积极争取政府统筹财政资金给予叠加补贴,确保补贴比例稳定达到30%以上,全县轨道建设农户共享受农机购置补贴和县特色农业产业奖补金额达1300 多万元,缓解了农户建设轨道成本压力,让农户建的起、用的好。
2.强化服务保障。秭归县出台《秭归县田间轨道运输机安装验收操作要求》,从轨道建设备案、安全选址、合理安装、管理使用到维修保养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规范性要求,并严格执行。专家团队齐心聚力,共谋田间轨道运输机产业发展,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县乡技术人员将轨道验收、安全检查等列为日常工作,各级联动服务,保障柑农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共同推进轨道运输机蓬勃发展。
3.强化宣传示范。农业部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短信、微信群等平台推送国家购置补贴、县级奖补政策等惠民政策,进行技术模式宣传和安全提醒,让农户了解政策、掌握操作和维修保养方法,也让“小火车”多次开进了央视,进入大众的视野。
4.强化安全监管。农业部门严格要求轨道安装企业、农机管理人员落实“五个制度”,即轨道安装准入报备制度、从业人员购买保险制度、安全培训制度、三查三看一问验收制度、售后服务制度;做到“三严一检”安全防范措施,即严禁载人、严禁超载、严禁改装、随用随检;达到“三个100%”,即田间轨道运输机安装从业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100%、农户签订安全承诺100%、所有田间轨道售后服务要求100%,实现轨道生产应用安全零事故目标。
三、存在问题
1.资金投入压力较大。虽然田间单轨运输机安装价格较推广初期逐步下降,购机补贴资金和补贴比例在全国居较高水平,但由于山区地理条件,一个农户可能要建设多条轨道,平均投入资金在10万元以上,资金压力较大。如泄滩乡坊家山村五组余志容安装2 条电力牵引式和1 条燃油自走式共821 米轨道,总投入23 万元,减去省县两级补贴8.92 万元补贴,在补贴比例高达39%的情况下,还要投资14.08 万元。
2.安装覆盖率不高。全县有公路通达的果园仅占50%,还有50%果园20 万亩需要安装轨道,预估全县目前轨道安装覆盖率仅占25%,还需要安装轨道近5000 条/100 万米左右。按每年250 条建设速度,需要近20 年才能实现全覆盖,可谓任重而道远。
3.轨道布局不合理。田间轨道运输机主要解决的是运输问题,果农往往只考虑“少损树”“上下货物方便”,很少考虑区域内整体规划布局,结果轨道运输线“横七竖八”“东倒西歪”,少数单轨横穿田间道路影响行人通行,严重的还挤占公路公共空间,出现与乡村美好环境不协调的画面。
4.安全监管难度大。秭归县虽然出台了田间轨道运输机管理规范,严格要求轨道经销商尊规执行,但还存在轨道安装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更换频繁、验收后农户私自改装等问题,滋生轨道运输安全问题,也造成农户与销售产生矛盾纠纷。
五、工作建议
1.认真总结,推广复制成功模式。田间轨道运输机在泄滩、郭家坝、归州、水田坝等乡镇推广效果好,但在沙镇溪、两河口、九畹溪等乡镇刚刚起步,磨坪和杨林桥还没有破零。目前虽有单户独建、多户联建、集体经济集中建等模式,但需要认真总结成功的内在原因,强化“建设主要靠自己、补贴项目支持是补充”的观点,宣传农机补贴政策和“共同缔造”成功案例,讲好单轨运输机建设管理的故事,为山区农机化推广和促进柑橘高质量发展贡献秭归经验。
2.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稳定农机购置补贴比例。争取省市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确保田间轨道运输机应补尽补,巩固县级农机叠加补贴政策,力争综合补贴比例稳定在35%以上。
3.推进项目配套整合,提高轨道果园覆盖率。借助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等项目,从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的角度,将田间轨道运输机纳入产业发展项目整体规划,多方协助,持续发力,不断提高田间单轨运输机的果园覆盖率。
4.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完善长效机制。总结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轨道进行转运创收的成功经验,完善长效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创收;同时围绕田间轨道运输机安装、维修两大环节,支持有条件的主体建设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轨道线路科学布局,规范轨道售后服务。
5.完善生产管护机制,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落实“三个100%”、“三严一检”规定,进一步普及轨道安装、使用等安全知识,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管理监督职责、轨道经销商售后管理及维修保养职责,并逐步提升轨道科技含量,加装智能控制和安全防护系统,共同营造田间轨道运输机安全生产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