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问题引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2023-05-18宋科张晓影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新高考

宋科 张晓影

摘要:本文以2021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第29题为例,通过对该题的分析、讲解与反思,探索新高考背景下引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高考 引导式教学 课堂讲解

试题讲解一直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的试题讲解模式不注重开发学生的解题思维,往往使得学生在大量刷题和机械性训练下依然无法形成良好的解決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生物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题目讲解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效率及提炼科学思维方法和培养能力方面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能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下面笔者将以2021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第29题为例,在充分分析试题、学情的基础上,着重介绍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与反思。

一、试题质点

(一)原题赏析

29.(11分)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一些植物(如植物甲)具有特殊的CO2固定方式。这类植物晚上气孔打开吸收CO2,吸收的CO2通过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储存的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于苹果酸脱羧和____释放的CO2。

(2)气孔白天关闭、晚上打开是这类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能防止____,又能保证____正常进行。

(3)若以pH作为检测指标,请设计实验来验证植物甲在干旱环境中存在这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参考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呼吸

(2)可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较多水分;光合作用

(3)实验思路:取生理状态良好的植物甲,在干旱的环境中培养,分别检测并比较白天和夜间叶肉细胞中液泡(细胞液)pH高低(大小)预期结果:叶肉细胞中白天pH低于晚上。

(二)试题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提出,高考命题应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而本题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本题前两问在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场所、具体过程,重在理解应用,而第三问的实验设计题则灵活转变考查思路与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为学生充分提供思维发挥空间,是对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

二、学情分析

本题掌握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相关必备知识是解题的基础,同时以设计实验为着力点,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及实验探究与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属于一道和自然生活联系紧密的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提取、理解、处理信息,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及语言表达等能力。本题前两问难度不算大,但学生作答时容易漏答。最后一问则需学生细致整理分析,相对来说难度略大。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试题内容及学业要求,同时结合学情,笔者从四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分别为:在把握光合与呼吸作用等重要概念的基础上解题,以知识为基,体现生命观念的要素;分析试题,发散思维,锻炼从题干提取信息并分析整理的能力,体现科学思维要素;通过设计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控、文字规范表述等实验探究能力,着重指向科学探究要素;关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有关原理在生物中的体现及生物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落实到社会责任要素。目标之间相互交叉,总体围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学过程

(一)讲解思路

具体讲解本题时,笔者采取设置一系列问题的方式,通过创设推进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实现逐步解决问题。具体问题串及预估学生答案以表格形式展开,实现以阶梯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回到题干寻找信息,提炼关键内容,以教材知识为基础,开拓思维,细致分析,做出解答,通过连续的问题引导实现问题的各个击破,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二)具体过程呈现

1.析题解题第一问(见表1)

2.析题解题第二问

3.析题解题第三问(见表3)

(三)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作为高考全国卷非选择题中的必考内容,细胞代谢中的“光合作用”内容常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内容等都是高中生物核心主干基础知识之一。此题的核心考点之一正是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对于此类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题目的解题能力,在对照正确答案并引导学生反思后,可以给学生呈现类似题型的题目做进一步巩固,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该类题型的解题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解题总结与模型建构

生物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可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科概念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的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则体现了此内容,具体过程见图1。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是问题串的设计,其需具有引导性及环环相扣的阶梯性,而结合实际生活的问题设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性更强。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课堂实际回答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回答应予以及时的纠正与解释,使课堂讲解能大致按照预估步骤进行。

五、教学反思及高考启示

本题作为一道侧重联系生产实际的题目,除了对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基本知识之外,亦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不算大,但学生容易失分。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反馈,学生在解答本题时的易错点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记忆不清,导致无法解题;不能正确提取题干信息,找不到题目问答的关键点,导致答非所问;具体作答时语言表述不规范,未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尤其本题第三问实验设计题,回答时缺乏条理性,表达过于口语化,叙述时未用关键词作答等。

对此笔者认为,要想做好这道综合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构建一个系统且完善的生物基础知识框架,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知识学习连贯不断层。其次在平时的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让学生以知识为依托多主动思考,通过适当的题目训练总结方法。同时,还需要求学生规范答题,规范语言表述,避免失分,这样方能让类似引导式题目的讲解在课堂上顺利进行,从而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解题思维。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题目一直是高考非选择题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故在讲解此板块内容时,一线教师应引导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并通过有效的题目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能力。而实验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主要承载之一,本题的第三问通过实验设计的考查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此种类型的考查方式也是区分学生能力的试题类型之一,亦是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问题的试题类型之一,故启示一线生物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此方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邓过房.核心素养导向的光合作用类高考试题分析[J].生物学教学,2019,44(10):6263.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引导式教学新高考
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导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城乡规划专业引导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究
以培养目标达成度为导向的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引导式教学”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