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太守颜真卿事迹研究与评价
2023-05-18贺善雯
贺善雯
【摘要】颜真卿的名字在中国中可谓无人不知,作为古代有名的书法大家,书法造诣很高,被后世称为“颜体”。颜真卿的一生事迹丰富,不仅书法被人称赞,其人品、气节也值得赞赏。他曾出任平原县太守一职,在百姓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了贡献,作为一代忠臣,颜真卿的事迹更加印证了“书如其人”的评价。
【关键词】颜真卿;安史之乱;平原太守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09-007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9.024
人们认识历史中的颜真卿多因为他是书法大家,少有人知道他也曾经带兵打仗。关于颜真卿从军的经历,在史书上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代不像宋朝那样文武有分治,武将在唐代颇受重视,既能“提笔安天下”,又能“马上定乾坤”,颜真卿也不例外。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人也。五代祖之推,北齐黄门侍郎。真卿少勤学业,有辞藻,尤工书。四命为监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迁殿中侍御史、东都畿采访判官,转侍御史、武部员外郎。①颜真卿祖籍为山东临沂县人,是孔子弟子颜回的后裔。颜真卿年轻时进士中甲科,做官为台谏,为监察御史之职。他还任过武部员外郎、平原太守、文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宪部尚书。颜真卿因在平原任太守期间清明律己,被百姓称为“颜平原”。他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因曾被封为鲁郡公,世人又称他为“颜鲁公”。
颜真卿所在的颜氏家族,长久以来就是书香门第,豪门大族。颜氏家族在文学、经学、史学等方面负有盛名。《颜氏家训》是古代家风训诫代表作。《五经正义》作为训诂学的书目,由颜真卿曾伯祖父颜师古所作。《新唐书》记载:“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母亲殷氏教其学问,《颜鲁公文集·颜鲁公行状》又载:“公以家本清贫,少学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学,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弱冠。” ②颜真卿从小家庭文化的熏陶和后天刻苦努力得中进士,成就也来源于此。
一、颜真卿出任平原太守的事迹
《旧唐书》对于颜真卿为何分配到担任平原太守的具体原因没有说清,只说是“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因为宰相杨国忠恼怒颜真卿不亲附自己所以颜真卿被贬任太守。而在《新唐书》中则详细地描述了这次事件,“时御史吉温以私怨构中丞宋浑,谪贺州,真卿曰:‘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璟后乎?’宰相杨国忠恶之,讽中丞蒋冽奏为东都采访判官,再转武部员外郎。国忠终欲去之,乃出为平原太守。” ③颜真卿对于吉温想谋害宋浑之事打抱不平,认为私怨怎么能谋害宋浑的后人,于是得罪了杨国忠,因此被排挤出京,担任平原太守。
在任平原太守期间,安禄山起兵反叛之势兴起,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早已有所察觉,便假托阴雨天气,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调查有才德的壮士,储备粮草,为作战前的准备。而颜真卿则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来抵消安禄山的怀疑。“安逆迹著,阳燕文士,阴筹武备,间书东方画赞。” ④安禄山派平冽巡查颜真卿所管辖的平原郡,颜真卿陪同平冽等人去东方朔故里,并当场书写《东方朔画赞碑》,平冽又问颜真卿这城筑得为何这般牢固,颜真卿回答是百姓自愿出钱。平冽又问城中沟渠何以这样畅通,颜真卿回答水患不断,疏通是为了防涝。安禄山还以为颜真卿只是个读书人,根本不值得忧虑。《东方朔画赞碑》作于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比颜真卿有名的《多宝塔碑》晚了两年,现藏于山东陵县。从《东方朔画赞碑》来看,无论是点画用笔还是结体取势都比之前更加圆润了,像有气势一般,显示出一位忠义刚烈之士的气魄,也奠定了其“中年变法”的基调。苏轼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节栉比而不失清远。”大大地概括了此字的意思。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承平日久,根本没料到这等事件。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队伍一路攻破众多城池,十二月即将攻陷洛阳,河朔各地陷落,只剩平原郡防守严密,颜真卿派司马参兵李平报告皇帝,玄宗聽到反叛的消息还十分忧虑,后又听闻颜真卿的做法后便面露喜色,说他做得很好。在《新唐书》中记载:“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玄宗始闻乱,叹曰:‘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及平至,帝大喜,谓左右曰:‘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 ⑤
颜真卿用人用兵方面,“时平原有静塞兵三千,乃益募士,得万人。”颜真卿又陆续招募精兵,几天就募得万人。“大飨士城西门,慷慨泣下,众感励。饶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清河长史王怀忠、景城司马李暐、邺郡太守王焘各以众归,有诏北海太守贺兰进明率精锐五千济河为助。”几地太守都来追随他,也可见颜真卿不仅善于兵法还懂得鼓舞人心。当时“贼破东都,遣段子光传李憕、卢奕、蒋清首徇河北,真卿畏众惧,绐诸将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乃斩子光,藏三首。它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叛军想借将领的头颅制造恐慌,颜真卿则主动解释,且杀掉段子光,安抚军心。等到事情平息后,用草补上人体,接上头,装殓祭奠,摆上灵位祭奠他们。
颜真卿初治平原,已经显示出他的理治之才,深得郡人的爱戴。但颜真卿在当时的影响还仅限于平原郡。后来安禄山反叛,河北二十四郡皆陷落,只有平原郡得以保全。颜真卿杀安禄山党羽,又与河北诸郡联合起兵,诸郡多响应,纷纷起兵杀安禄山将吏,共推颜真卿为盟主,军事上由其统一指挥,共同抗击叛军。正因为安史之乱,颜真卿的军事才能才得以凸显出来,所以后来被其他郡共推为盟主也是符合情理的。
颜真卿主动派人到黄河以北各郡,联络抗击叛军的队伍。他的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坚持与叛军作战,在颜真卿和颜杲卿的相互配合下,河北各郡反抗安禄山的军队迅速壮大,平原郡与常山郡也成为黄河以北地区抗击叛军最坚固的阵地,将南下叛军与安禄山的后方拦腰切断,使得安禄山十分惊慌,攻下洛阳后迟迟不敢进攻潼关,不得不派史思明向北围攻常山郡。由于唐朝太原节度使王承业的陷害,颜杲卿孤军奋战三昼夜,被俘牺牲,使联军失去了常山郡这个重要阵地。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又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后,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颜杲卿见安禄山之面,愤而斥责,安禄山气恨交加,命人用铁钩将颜杲卿的舌头钩断,颜杲卿仍是怒骂不绝,安禄山遂将其父子二人一同凌剐而死,颜氏一门被害者三十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尸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流芳千古的祭文。前十二行是叙述他的个人身份和颂扬季明生前情况的,心情较为平静,字也写得规矩,圆润。祭文中有句“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在这幅作品中颜真卿写到这里笔速加快,也有所涂抹。他写到常山郡陷落之事,“贼臣不救”也是对于自己的兄弟被王承业所害之事不多言说,只用了四字表示。直至末尾“视而有知,无嗟久客”,特别是“呜呼哀哉,尚飨”,达到了无意于书,气贯天成。⑥《祭侄文稿》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寒食帖》被列为行书大成,在书法界可谓处于神坛的地位,并不是全无道理。颜真卿丧侄的悲痛心情全然体现在了纸面上,这也使得这篇祭文有丰富的内心情感。该篇线条凝重,笔力很涩,笔势雄奇,笔墨线条全都依赖于感情的喷发,这种丧失亲人的沉痛与悲愤难以掩盖,也将笔墨与个人情感高度统一起来。
颜真卿按计划率领三郡兵马,一路大败叛军,收复魏县。又配合郭子仪的主力军,在常山一代打败安禄山的部队,使得平叛形势大为好转。就在此时,杨国忠的陷害,使得哥舒翰被俘,潼关失守,安禄山的部队得以进攻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随后唐肃宗继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军队调入关中,而这时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又落入叛军手中。颜真卿所率军队在清河、平原一带孤军奋战,历尽艰辛才到达陕西凤翔,投奔唐肃宗。肃宗在灵武即位,没过几天,诏书授颜真卿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招讨使,依旧守平原,散官加银青光禄大夫。安禄山又派史思明和尹子琦征讨河北,只剩平原、清河、博平三郡残喘,颜真卿没有办法,只好放弃平原郡,渡过黄河。后肃宗授官宪部尚书,六月兼御史大夫。代宗即位,召颜真卿回长安,封检校刑部尚书、鲁郡开国公。后来在朝廷任官的颜真卿三年被左迁三次,颜真卿之后的政治路途依旧坎坷。贞元元年(785年),南平郡王李希烈叛唐,颜真卿奉命招降叛军,被叛军缢杀于河南蔡州龙兴寺,时年76岁。
在颜真卿的生平上,可以看到一位刚正不阿、为官公允的老人,又可以看到一位忠君爱国的传统士大夫形象。颜真卿的政治生涯可谓跌宕起伏,被人陷害和几次被贬的仕途放到任何一个知识分子身上都足以致命,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也经历过盛世的衰败。凭借颜真卿自身的天赋,放归田园,游山玩水岂不是对于自身命运更好的选择?
二、后世对颜真卿的评价
颜真卿晚年在朝廷任吏部尚书时,朝廷大权由卢杞独揽,受到卢杞排挤,恰逢李希烈叛变,便想派颜真卿去劝降,唐德宗听从了卢杞的提议。颜真卿在李希烈处遭受苦难,但并无畏惧。李希烈认为颜真卿作为太师的身份有助于他称帝,却被颜真卿大骂。颜真卿用其哥颜杲卿事迹表明自己的气节。但李希烈并不甘心,威逼利诱颜真卿,但他始终心系朝廷,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气节拒不投降,最后却被缢杀。
颜真卿忠心报国,屡经坎坷,矢志不移,当时即受到世人的景仰。德宗皇帝感慨颜真卿的气节,便赠予他文忠的谥号,认为他“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属贼臣扰乱,委以存谕,拘肋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文宗皇帝下诏书说,“朕每览国史,见忠烈之臣,未尝不嗟叹久之,思有以报。如闻从览、弘式,实杲卿、真卿之孙。永惟九原,既不可作,旌其嗣续,谅协典彝。考绩已深于宦途者,命列于中台;官次未齿于缙绅者,俾佐于左辅。庶使天下再新义风。”
颜真卿殉难后,时人纷纷撰文表达崇敬之情。后世史书也不乏称赞。《旧唐书》是这样称赞他的,“国,是武之英也;苟无杨炎弄权,若任之为将,遂展其才,岂有朱泚之祸焉!如清臣富于学,守其正,全其节,昌文之杰也;苟无卢杞恶直,若任之为相,遂行其道,岂有希烈之叛焉!夫国得贤则安,失贤则危。德宗内信奸邪,外斥良善,几致危亡,宜哉。噫,‘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二君守道殁身,为时垂训,希代之士也,光文武之道焉……自古皆死,得正为顺。二公云亡,万代垂训。”
至宋代,中原面临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威胁,民族矛盾突出,颜真卿的忠臣义士形象亦为世人所重。当时人们以多种形式颂扬颜真卿的品节、功业。《新唐书》在最后称赞颜真卿:“毅然之气,折而不沮,可谓忠矣。详观二子(段秀实、颜真卿)行事,当时亦不能尽信于君,及临大节,蹈之无贰色,何耶?彼忠臣谊士,宁以未见信望于人,要返诸己得其正,而后慊于中而行之也。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⑦
令狐峘为颜真卿所写的墓志铭中这样描述他,“奉大顺为元功,建大节为至忠,以安横流,以纽颓纲,秉是一心,祗事四朝。自登朝及作藩牧,常以安君厚俗为务,奖善伐恶为志。言非至公,不发於口;事非直道,不几于心。植操则夷齐之高也,理戎则羊陆之仁也,当朝则汲黯之正也,莅下则廉范之通也。蕴是具美,行乎至俭,强暴莫敢沖,千飙不能动。大义久废,公起之;醇风久(阙),公还之。非贤人之业,何以臻此?然虚已下士,不以名位自高,苟有道者,蓬门鹑衣,必与抗礼……善与人交,执友之子,义均甥侄。介操所至,不迁其守。刚而中礼,介而容众,静而无闷,动而有光。便于已,希权幸不为也;君有命,蹈汤火不辞也。心在弭乱不在功,志图报国不图生,故其杀身成仁,视死如归,虽汉之龚胜、魏之王经,无以加焉。”《为淮西宣慰使郑右丞祭颜太师文》中称赞他,“惟公道冠四朝,位先百辟。望安社稷,名动神祇。期以日照天临,风清雨涤。受命以出,视途如归。” ⑧
北宋一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评价颜真卿,“余谓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惟其笔画奇伟,非颜鲁公不能书也,公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自可以光后世,传无穷,不待其书然后不朽。”北宋理学家朱长文评价颜真卿的书法,“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为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盖随其所感之事,所会之兴,善于书者,可以观而知之。”
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被元兵俘虏,过山东时曾作《过平原》一诗,赞颂颜真卿忠君爱国的气节,“公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⑨
明朝建立,统治者重视、利用儒学,颜真卿的“公忠节义”形象重新受到敬仰。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斯固三数公忠勇之所激,而岂此数十万比屋之民,皆养愤填胸、思拯国难者乎?” ⑩
清朝初期,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赞颜真卿:“真卿大节,炳著史册。而文章典博庄重,亦称其为人。” ⑪
颜真卿的书法端庄严整,浑厚朴实,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理念,也从笔法上到为人上体现了高尚情操和民族气节。“书如其人”正是他的人生写照,正是他高风亮节、刚正义烈的人品表达。历代对颜真卿的书法讨论,几乎总是不例外的涉及人品问题,可以说,从古代书论来看,没有其他哪一位书法家可以引起人们对于书品和人品的探讨。无论是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朱长文、李之仪,元代的赵孟頫,清代的杨守敬等大家,都极力推崇颜真卿的人品,并作为书法的一部分内在力量。自颜真卿后,历代书法大家无不吸取、借鉴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其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宋代苏东坡言:“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使,自三代历汉到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论语·子路》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颜真卿的一生正是印证了这样一段话,自己做事知道什么是羞耻,出使其他国家怎样不辱君主的嘱托。古来评价历史人物,大多是受到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随着近代中国的危机,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忠君思想受到冲击,但在民族危亡面前,忠于民族、崇尚气节的观念深入人心,颜真卿的忠贞气节又在此时此刻影响了一代国人。
注释:
①《旧唐书·颜真卿传》卷128,中华书局1975年版,3595页。
②《颜鲁公文集·颜鲁公行状》附卷,四部丛刊,上海涵芬楼影印明锡山安氏馆刊本。
③(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新唐书》卷二十四考证,武英殿本,第2246页。
④陵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陵县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版,第24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新唐书》卷二十四考证,武英殿本,第2246页。
⑥王玉池:《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文史知识》1985年第1期,115页-117页。
⑦(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新唐书》卷二十四考证,武英殿本,第2247页。
⑧(清)董诰辑:《全唐文》卷七百十一,清嘉庆内府刻本,第18038页。
⑨(明)陆钱等纂修:《山东通志》卷三十五之一上,明嘉靖十二年刻本,第3937页。
⑩(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清同治六年湘鄉曾氏刊船山遗书本,第601页。
⑪(元)王结:《文忠集》,四库全书本,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