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象共舞

2023-05-16吕高排

中关村 2023年4期
关键词:野象亚洲象大象

吕高排

守护亚洲象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岩罕陆用绿色之举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一名退役军人的力量。

岩罕陆迟到了!

岩罕陆是云南省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布朗族。工作24年,从未发生过迟到早退现象。可是参加“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这份千千万万退役军人最向往、最高光的时刻,他却姗姗来迟。

他遇到了什么事?

迟到

实际上,岩罕陆很重视这次北京之行。他穿上母亲为他一针一线缝制的黑色布朗族大面襟上衣和宽大长裤,带上从战友那里借来的旧军装,从他的家乡西双版纳大渡岗乡昆罕新寨村早早出了门。可从赶往机场那一刻起,他的电话就没有停过。

“213国道务必严防死守,8个象道中,8号和3号每分钟都不能离开人。”走之前,岩罕陆已经给刚刚上任的管理交代过过好几次,可他仍不放心,“九月是野象出没最多的時候,一点也不敢马虎。”

马上就要通过机场安检了,岩罕陆的手机又响起来。果然,拥有14头象的小缺耳朵家族出来了!规模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此刻,一队上海旅客,正在悠然自得地走在国道上,情况万分危急。

“疏散游客和附近群众!”

“立即封闭公路,让象先行!”

“轻声呼唤‘小缺耳朵,它们能听得懂,稳住情绪。”

岩罕陆悄然离开安检队伍,沉着指挥。

现场管理人员建起一个安全屏障。小缺耳朵家族探出身影观察一会儿,按照“预定计划”旁若无人地走出来,不紧不慢地穿过国道和人群,到密林中继续觅食。

“安全通过,人、象无事!”听着手机里管理员报来的平安消息,岩罕陆长长嘘出一口气,他常年与大山为伴,与象群同行,他太熟悉这些庞然大物的生活习性,警惕的弦也从未敢放松。这段时间,小缺耳朵家族的一头母象正是发情期,脾气十分暴躁,稍不如意,就会大吼一声,冲向人群车辆。这时候,面前就是一个钢铁侠,一辆坦克,它也要踏出自己的脚印。

窗外,岩罕陆计划搭乘的班机,已经直冲蓝天。

衣服

岩罕陆穿着墨绿色的制服,在20名全国最美退役军人中间,很不起眼:他个头不足1.67米,身体精瘦如柴却又坚硬如铁;岩罕陆又很显眼,脸色黝锃亮亮,与其他人的色素沉着形成巨大反差。恰恰鬓角雪白,皓齿晶莹,摄影师曝光都难把握。

岩罕陆没有一件带色彩的衣服。从记事开始,他家中经常有大象造访,待在屋里就可以看到它们肆意出没。有时,大象还毫不客气地吃他家种的稻谷、玉米。人类在这些庞然大物面前束手无策,敲锣打鼓驱赶也没有用,只能用芭蕉等食物引诱它们离开。印度野牛、印支虎、鼷鹿、大象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长期生活在单一色的森林中,对大红大白这些鲜亮色彩敏感恐惧,很容易主动攻击,当地人从来不穿。岩罕陆的衣服也是千篇一律墨绿色,与树林无异。

1994年12月,初中毕业的岩罕陆穿上军装,成为云南保山森警总队保山大队的一名森林武警战士。他的警服,除了两条金黄金黄的竖道,仍然是绿色。

结束3年艰苦的军旅生活,岩罕陆带着优秀士兵的荣誉退役返乡。期间和美丽的大森林寸步未离,让他更加懂得自然生态的宝贵,更加爱惜这个美丽的家园。珍稀的动物植物,成为他念念不忘的心结,让他原本走向省会城市昆明的脚步停下来。此时,作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亚洲象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物种之一,因为喜欢温暖湿润的森林、沼泽地区,主要分布在他的家乡西双版纳州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获悉家乡野象谷景区招聘护林员,岩罕陆信心十足:“我离不开森林,离不开大象,我是退役森警,我最适合这份工作。”岩罕陆从此开始了野生亚洲象的保护征途。

2005年6月,野象谷景区成立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任务是深入开展野生亚洲象研究工作,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我要和我的朋友,永远在一起!”岩罕陆第一个报名,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野生亚洲象生活习性研究报告》递交给公司负责人,成为首批也是迄今为止一直奋战在这个艰苦岗位上的队员。

自此,这身制服就像皮肤,结结实实地长在岩罕陆身上,再没分开。

遇险

岩罕陆爬树,比猴子还快。就这样,危险还是多不胜数。

一年春节,野象谷野象出没频繁,从年初一到收假结束,每天都有象群在景区内活动。大年初三,景区游道附近有两三百游客正在通行,一群野象突然朝着人群冲过来,情况十分危急。距离象群只有5米远,岩罕陆和队员分兵控局:一队采取驱赶手段将大象引开,一队带领游客,迅速跑到高架桥上。

岩罕陆挡在人群最后面,与冲在最前面的大象仅隔半米。大象不停地用长鼻子抽打他后背,“像鞭子一样,每次都感觉一道血印打出来。”等所有人都安全了,他迅速窜上一棵大树,大象无奈地看着他,只好离开。

2021年3月,一条新闻上了热搜:“短鼻家族”一家17口离开西双版纳,走向从没去过的北方。尽管有先进装备协助,但是连无人机都找不到象群的时候,就要靠地面上的人凭借经验观察痕迹寻找大象,引导它们绕路并对周边居民进行预警疏散。2021年5月27日,岩罕陆被调去前方支援。

他带上干粮和水,开始漫漫征程。“通过脚印和粪便,很容易发现蛛丝马迹。”任务并不复杂,可是干粮和水很快耗尽,他吃野菜,喝亚洲象脚印里存下的雨水,继续一路狂奔。山林里没有路,一眼望去全是高高低低的植物和藏在枯叶下的泥土。岩罕陆很快发现大象脚印,周围有新鲜的断枝和被压倒的草丛。“大象脚垫很厚,没有脚步声,只能听它行动时树枝折断、摩擦的声音。”岩罕陆追踪到玉溪市,象群已经下到河边,面对堵在路口的卡车和周边围观的人群,一头大象突然调头往市区方向走去。“这种现象很不好,会影响整个象群的移动方向。”千钧一发之际,岩罕陆大声劝说周边人群:“不要跟随大象!”“不要围观大象!”一边交替用汉语、傣语喊大象的名字:“短鼻、短鼻……”大象调头回到了河边。岩罕陆又将胡萝卜放在不远处,引诱象群绕开人群密集市区。

就这样,其他同事轮流跟踪,轮班休整,上级领导却没有让岩罕陆离开半步:“这次任务,实在离不开你。”

感恩

“不是只有危险,也有很多感动。”岩罕陆给记者讲起然然的故事。

2005年7月的一天,蹲守在一棵大树上的岩罕陆,正对野象群进行跟踪观测。突然听到一声凄惨的吼叫,小象然然向后急退两步,步伐怪异,神态痛苦。“一定出了问题!”岩罕陆不顾安危,冒险从大树上轻手轻脚滑下来。反复观察,他发现然然腿部被老百姓捕猎夹夹住了,伤口溃烂,走路一瘸一拐。

“然然伤情严重,需要立刻接受治疗!”岩罕陆上报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他的建议当即得到批准。当晚,一个100多人的救护小组进驻野象谷,对地形最熟悉的岩罕陆成为营救小组主力。

为了把然然与家族隔离开,岩罕陆提议采取“鸣枪驱逐”方案。他带领队员和武警战士采取迂回渐进战术,在象群身后一路鸣枪、象群身前不断投喂食物,用了3个多小时,终于将然然单独隔离出来。医生迅速为它进行治疗。

两年过去了,然然健康长大,生下一头小象后晋升为妈妈。在一次跟踪观察中,正在山坡上悠闲觅食的然然发现了恩人岩罕陆,它友好地转过身,前腿着地,鼻子上下翕动,深深鞠了一躬。

“那一刻,就觉得象和人,没有差别,都是地球村的一员。”

采访手记

47岁的岩罕陆有两个孩子,男孩9岁,女孩4岁,他把所有精力都给了亚洲象,很少顾及他们。他说,两个孩子由奶奶照顾得很好,相比起来,亚洲象也是我的孩子,它们更需要我。

这就是退役军人岩罕陆,24年,他的生活反复单调,可以用8个字概括:观测、投喂、引导、保护。但他用无悔与执着,为中国境内观测、保护和救助野生亚洲象,提供了大量十分珍贵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为缓解人象冲突矛盾、促进人象和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中国保护亚洲象国际品牌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岩罕陆所在的西双版纳,已经成為人象和谐共处的幸福家园。中国境内的亚洲象数量,已经从30年前的100头,增加到今天的300多头,这显然与岩罕陆的辛勤付出分不开。

守护亚洲象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岩罕陆用绿色之举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一名退役军人的力量。他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还受邀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

这些荣誉,岩罕陆配得上。

猜你喜欢

野象亚洲象大象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行为训练对圈养亚洲象行为的影响
蜜蜂保护农作物免受野象破坏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认真的大象
野象卷起了稻壳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