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普策:宝马式清醒和定力
2023-05-16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齐普策又来中国了,这已经是半年里的第三次。上一次是在3月,这位宝马集团董事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鲜明表态“合作创造繁荣,脱钩两败俱伤”;这一次上海车展上,他重申了这一观点,并用坚实的行动佐证:一套全面电动化的新车阵容、重要性大幅提升的在华研发机构、直面电动化时代竞争的未来规划。齐普策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努力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是宝马的主场。
经过了2022年本土汽车品牌的异军突起,和2023年激烈的价格战,不会再有人意识不到,中国汽车业正处在变革的分水岭。作为此前常年的市场领先者,宝马在当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在电动车领域。
对于这一点,齐普策有清醒的认知,他毫不讳言本土竞争者的表现。“现在中国的友商增长也很快,也在向高端或半高端车型领域挺进。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竞争,看到了竞争对手的认真,也看到一些具有竞争力的车型,但是我们为竞争做好了充分准备。”齐普策在接受《第一财经》杂志采访时说。
的确,原本稳定的中国高端车市场格局正在巨变,原本鲜有20万元以上车型的本土品牌纷纷“上攻”,新兴品牌也直接对标传统豪华车品牌,其中的佼佼者已然站住脚,并且获得大量关注。宝马需要用实打实的产品重申自己在这个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3年上海车展,宝马带来了5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发的新能源量产车型,其中有3款纯电动车,2款插电混动车;此外,宝马还推出了3款结合电动和数字化的全新概念车。齐普策将此称为有史以来最完整、强大的电气化车型阵容。今年,宝马还将在中国推出i5长轴距版。熟悉豪华车市场的都知道,i3、i5、iX1和iX3都是主力的销量车型,而已经全面实施BMW iFACTORY生产战略的沈阳生产基地,以及宝马在华的630家供应链合作伙伴,已经准备好生产这些产品。
过去几年,不少人批评传统汽车企业在向电气化转型时动作迟缓,但现在,包括宝马在内的主流汽车品牌已经完成“大象转身”,并且开始全力奔跑,要知道,大象的直线奔跑速度不逊于巅峰时期的博尔特。
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来看,宝马在电动车上不是后来者。2013年,它就量产了电动车i3,再往前5年,宝马已经在全球各地测试一款名叫MINIE的电动车。而在过去十年,宝马对电池等关键技术持续投入,并且深度参与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培育和高速发展,比如宝马与宁德时代互相成就的故事已经成为汽车业乃至中欧产业合作的佳话。
2023年,是宝马品牌在华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成立20周年。20年来,已经有超过500万辆宝马汽车从沈阳的工厂驶出。而随着去年BMW iFACTORY铁西工厂里达厂区的建成投产,宝马在中国的年产能达到了83万辆
在直面行业变革的同时,宝马一直将客户的需求置于首位。宝马认为,电动化的变革要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要保持领先位置,就需要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在齐普策看来,燃油车和电动车并不是选择题。“燃油车和电动车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两者兼顾。我们有能力发展多种驱动形式……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我们都可以做得很好,而且不同的驱动形式会长期并存。”这家年销量超过250万辆的豪华车集团有足够的能力“两个都要”。事实上,宝马一直保持技术路径开放,目前的在售车型涵盖了燃油车、混合动力、纯电动,同时也在探索氢能源技术。
要在激烈的变革期把握好这种平衡,就需要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快的反应速度。这其中研发力量将是关键之一。目前宝马在中国有3200多名研发和创新人员,这是宝马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网络。近期,宝马还将中国的各个研发机构整合起来,由宝马中国区研发高级副总裁雷凯博士统一领导。这意味着宝马大大提升了中国地区研发网络的战略地位,它將深度参与到宝马车型的研发之中。
在上海车展媒体采访的最后,被问到对未来汽车业的想象时,齐普策的回答体现了一个百年公司掌门人的定力。他没有给出固定的图景,反而是强调了不确定性。
“在汽车行业,求变是常态。行业发展的趋势会越来越多地把汽车和高精尖技术结合起来,同时按照传统方式盈利的挑战会越来越大……未来对可持续的要求会愈发严格,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原材料供应、法律法规和客户需求等一系列因素都会让未来的汽车行业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齐普策说,“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强大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