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成员国制度质量对中国贸易效率的影响研究
2023-05-16李睿婷
摘 要:2022年1月1日,RCEP协定正式生效,我国自签署协定以来,通过贸易自由化扩大了出口,拓展了进口渠道,然而参与RCEP协定的国家制度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基于贸易扩展引力模型,采用2010—2019年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制度质量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贸易的作用显著,制度质量的提高可以降低中国与成员国的贸易非效率;(2)政府干预程度、税收、贸易自由度、金融自由度和司法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贸易效率的提高,而投资自由度和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不利于贸易效率的提高;(3)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效率最高,与日本的贸易潜力最大。因此,我国应充分重视成员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在已有协作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进行有效评估和国际援助。
关键词:RCEP;贸易效率;制度质量;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贸易潜力
本文索引:李睿婷.<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09):-021.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5(a)--05
全球经济低靡,国际贸易进口需求下降,贸易壁垒层层高筑,为促进全球自由贸易发展,加快实施建设全球自由贸易区,中国积极参与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RCEP)。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其成员国涵盖了世界一半的人口及三分之一的贸易量,在当前全球价值链主导的国际分工模式下,除了贸易价值开始由量向质转变外,各国更加强调贸易效率提高。促进贸易畅通无阻是RCEP签署的重要目的,通过消除贸易壁垒来提高各国贸易便利化,提高贸易效率,助推各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然而值得关注的是,RCEP是我国目前参与谈判的最大规模的FTA,但近年来中国与RCEP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增速呈下降趋势,2015—2017年处于负增长,2017年至今逐渐回涨,2018年增速11.99%,2019年增速2.12%,同比下降9.87%。全球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供应链受阻,RCEP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但究其根本应考虑背后的作用机理。近年来,各国对制度质量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如何在危机中稳中求胜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已有的文献通过考察制度质量中的不同因素得出制度质量改善总体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张海伟、孙国娟(2022)通过实证表明进口国制度质量提高可以直接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制度水平与出口国内附加值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关联,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出口国内附加值之间则是较强的反向关联。胡必亮、张坤领(2021)在OFDI上进行分析,得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的影响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但该调节效应仅存在于低制度质量东道国。法律制度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并产生良好的信任和激励作用,从而降低交易不确定性造成的成本,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从模型构建来看,以往的学者对贸易效率的测算多基于传统意义上的引力模型,自变量因素包括空间距离、人口规模等,而该过程忽略了某些无法测量的非客观因素,如政治、法律、制度因素的作用,估计的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无法得到相对真实的反映。故此,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被引入贸易研究领域,并经各国学者的完善,从理论上也论证了利用随机前沿方法探究贸易效率的可行性,相较传统引力模型更加科学合理。参考赵素萍、葛明(2020)的研究,本文中的贸易潜力表示为实际贸易额与贸易效率
之比。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不难发现,基于制度质量对贸易效率的研究尚少,以RCEP为框架的研究选题相对匮乏。在如今的开放程度下,为明确我国对外贸易效率提高的贸易制度和政策制约因素,以RCEP协定建设为背景,考察进口成员国制度质量对我国贸易效率的影响需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评估,故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研究假设:
H1:RCEP成员国制度质量的提高将有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
H2:RCEP成员国制度质量与中国贸易效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针对以上研究假设,本文可能做出的边际贡献如下:基于UN Comtrade统计的贸易数据,分析RCEP成员国制度质量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机制,以及成员国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贸易效率的影响,并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1 理论模型与实证方法
1.1 隨机前沿引力模型
借鉴Battese和Coelli(1992)的研究,本文构建以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Tijt = f (β, xijt)e(vit-uit),uijt≥0(1)
Tijt* = f (β, xijt)e(vit)(2)
式(1)为随机前沿引力方程的基本形式。其中,Tijt为t时期i国与j国的实际贸易值;β为待估参数;xijt为影响因子,例如空间距离、语言等因素;当uijt=0时,即贸易实现完全效率;vijt为随机扰动项。
在建立模型时,根据影响因子在短期内是否具有可控性,将其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最终取对数为:
lnTijt = lnf(β,xijt)+vijt - (αzijt +εijt)(3)
其中,α为待估参数,反映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程度;zijt代表可能会对贸易效率造成影响的外生性变量;εijt为随机误差项,即自然因素。
1.2 贸易效率模型设定
根据式(3)可以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为:
ln Tijt = β0 + β1 ln PGDPit + β2 ln PGDPjt + β3 ln POPit + β4 ln POPjt + β5 ln DISij + β6BORij+β7 LAGij + vijt- uijt (4)
其中,Tijt为第t年中国与j国的贸易总额,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PGDPit和PGDPjt分别为第t年中国和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POPit和POPjt分别为第t年中国和j国人口总数,以上数据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DISij为中国与j国首都直线距离;BORij为中国与j国是否有共同边界;LAGij表示中国与j国语言是否一致,以上数据来自法国智库国际研究中心数据库
(CEPII)。
1.3 贸易非效率模型设定
本文进一步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式(5)为构建的贸易非效率模型,其中uijt为贸易非效率项:
uijt = α0 + α1intjt + α2taxjt + α3spendjt + α4busijt + α5laborjt + α6moneyjt + α7tradejt +α8investjt+ α9finanjt + α10judjt + α11projt + εjt(5)
由于制度质量无法直接衡量,故从政治、经济和法律三个层面对制度进行间接衡量,其中包含11个核心变量:
(1)政治制度层面:政府干预程度(int);
(2)经济制度层面:税收负担(tax)、财政支出(spend)、商业自由度(busi)、劳动自由度(labor)、货币自由度(money)、贸易自由度(trade)、投资自由度(invest)、金融自由度(finan);
(3)法律制度层面:司法效率(jud)、产权保护程度(pro)。
以上指标均为正指标,数据来源于美国传统基金会数据库(Heritage Foundation Data-base)。各指标取值范围为0~100,这些指标多维度地衡量了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及对外开放程度。
1.4 样本选择及数据描述性统计
本文以RCEP成员国中除中国之外的14个国家经济体为研究样本,考虑到部分年份数据不全,因此综合选取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
2 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
2.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为了准确考察RCEP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贸易效率的影响是否随时间变化,在模型中引入時间因素,即将模型分为时变模型和时不变模型。本文采用似然比检验方法,具体设置2个检验:贸易非效率项检验和贸易非效率项时变性检验。由表1可知,LR统计量分别为127.82和16.12,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应采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2.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估计
根据表2观察时变模型,多数核心指标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无论是本国还是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In GDP),都会对我国贸易产生正向影响,可以理解为大的经济体量会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量与本国人口规模(ln POPi)成反比,主要由于本国人口增多会使产品和服务更多地用于国内供应,出口供给量降低;与成员国人口规模(ln POPj)成正比,成员国人口增多意味着更大的市场规模,有利于本国对外出口,但该效果在样本中并不显著。空间距离变量(In DIS)对贸易量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负相关,虽然当今物流、运输业日渐发达,但距离因素对两国贸易的影响仍然不容小觑。除了运输成本之外,双方还需要考虑诸如疫情导致的运输中断或延迟、由于距离导致的双边摩擦等带来的隐性成本。两国是否有共同边界(In BOR)与贸易总量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在RCEP成员国中,相较与中国有共同边界的老挝和越南,中国表现在无共同边界国家的贸易上更显著。语言(In LAG)与贸易额在1%水平上显著,RCEP范围内,我国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共同语言,语言一致降低了沟通成本,文化疏通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双方的贸易往来。
2.3 贸易非效率模型的估计
表3显示了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与贸易非效率模型的估计结果,随机前沿部分中,除了边界变量的作用效果与表2相反,其显著为正,但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其余解释变量与表2中的影响方向和显著度都相同。
从贸易非效率部分可以看出,除了政府支出、商业自由度、劳动自由度和货币自由度外,其余变量均表现显著:
(1)从政治制度来看,政府干预与贸易量在1%水平上显著,并且呈现正相关,表明贸易国有为的政府干预有利于本国贸易发展;(2)从经济制度来看,政府税收、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显著正相关,加大税收会使贸易国扩大进出口,从而降低贸易非效率;同样,一国自由度的上升会吸引大量投资,使对外贸易扩张得更大;(3)从法律制度来看,司法效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司法效率越高,承担的风险越低,同时会为贸易双方提供更高效的合作。与预期相反的是,产权保护程度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可能与RCEP国家进行贸易的商品种类有关。
总体来看,由政治、经济和法律三个方面组成的制度因素对贸易量的影响显著,相应制度质量的提高可以降低贸易非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4 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的分析与测算
为比较2010—2019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效率的差异,本文对10年来各国贸易效率采取平均处理,旨在整体分析上提供参考(见表4)。从整体来看,各国贸易效率存在较大差距,中国与澳大利亚、韩国和泰国的效率最高,分别为0.86、0.75和0.73,澳大利亚和韩国都属于发达国家,其制度指标综合向好。其中,澳大利亚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十分完善,不但积极参与各项国际事务,而且开放化程度相对较高;韩国虽经济体量不大,但经济十分多元化。与老挝、印度尼西亚、越南、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未超过0.5,除日本外,都属于东盟国家,意味着即使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FTA等贸易协定,贸易效率也未因此产生推进效果,故可以从制度质量的角度切入,再次探究制度质量影响各国贸易效率的程度。
东盟十国除新加坡外,均屬于欠发达国家,从美国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各项指标(包括司法效率、政府干预、经济自由度等)来看,欠发达地区的各项指标均偏低,进一步说明一国制度质量的完善有利于提高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效率(见表5)。
表4 2010—2019年RCEP成员国贸易效率
国家 贸易效率均值 国家 贸易效率均值
澳大利亚 0.86 日本 0.36
韩国 0.75 泰国 0.73
菲律宾 0.50 文莱 0.40
柬埔寨 0.56 新加坡 0.37
老挝 0.22 新西兰 0.51
马来西亚 0.36 印度尼西亚 0.32
缅甸 0.54 越南 0.34
注:由作者根据Frontier4.1软件整理得到。
表5 2019年RCEP成员国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
国家 贸易效率 贸易总额(亿美元) 贸易潜力
老挝 0.81 39.19 48.13
越南 0.95 1619.86 1710.66
柬埔寨 0.93 94.26 101.14
印度尼西亚 0.35 797.63 2294.91
缅甸 0.80 188.63 236.46
泰国 0.81 917.46 1136.36
菲律宾 0.55 609.63 1103.32
文莱 0.36 11.03 30.58
新加坡 0.29 900.36 3131.37
马来西亚 0.36 1240.52 3426.05
澳大利亚 0.93 1695.19 1814.97
新西兰 0.63 182.94 290.65
日本 0.18 3150.13 17340.24
韩国 0.38 2845.33 7477.73
均值 0.60 1020.87 1714.88
注:由作者根据Frontier4.1软件整理得到。
从贸易效率来看,2019年中国与RCEP国家贸易效率均值为0.60,除了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韩国低于0.5外,其余均在0.5水平以上,其中越南最高,为0.95,其次是柬埔寨和澳大利亚,均为0.93。
从贸易潜力来看,贸易潜力最大的是日本,2019年我国与日本贸易潜力高达17340.24亿美元,远远超过样本内其他国家,但贸易效率仅有0.18;其次是韩国和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都与中国毗邻,贸易便利化程度高,其中,日本和韩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度较高,但限于国土面积和人口劣势,我国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大国,双方存在较高的互补性,马来西亚与我国文化相近、语言相通,但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由此可见,加快推进亚洲一体化对我国是一次重要机遇。总体来看,贸易潜力较大,表明可以通过制度质量的提高使得两国贸易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未来还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价值。
3 结语
3.1 结论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经济自由化及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签订,关税壁垒等因素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相对下降,而制度质量等非关税因素对贸易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显著。本文以RCEP中14个国家的制度质量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制度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直接且积极的影响;(2)通过对不同制度类型的对比发现,成员国经济制度与法律制度对中国贸易的影响更显著,其中政府干预程度、税收、贸易自由度、金融自由度和司法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贸易效率的提高,而投资自由度和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不利于贸易效率的提高;(3)各国制度质量的差异造成了贸易效率的参差,其中中国与澳大利亚、韩国和泰国的效率最高,与老挝和印度尼西亚的效率最低,贸易潜力较大的有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
3.2 政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为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拓展对外开放。RCEP协定的签署为中国对外贸易提供了多方位、深层次发展的空间,使中国对外开放平台硕果累累。后疫情时代,摆脱了新冠疫情及逆全球化思想不断涌动对各国贸易的阻塞,我国携手伙伴国,坚持并扩大开放力度,以促进贸易效率不断提高。
(2)进行有效评估。一国高水平的制度环境能够为伙伴国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具有更高的政府效率。RCEP成员国中发展中国家居多,且相对中国而言,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较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中国应主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积极互通,对成员国的制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减少贸易纠纷,保障贸易合作在双赢的基础上持续推进。
(3)提供国际援助。提供国际援助不仅体现在经济援助上,还体现在政治援助和法律援助上。RCEP成员国中大多隶属东盟,地理位置相近,缩短地理距离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贸易效率。除了提供直接的资金外,还可以通过帮扶成员国修建铁路、公路,帮助完善网络通信服务,搭建更完善的大数据网络贸易平台等。
参考文献
张海伟,孙国娟.进口国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38(6):718-725.
马兆良,殷俐萍.制度质量、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22,42(3):3-12.
胡必亮,张坤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制度质量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48-61.
潘镇.制度质量、制度距离与双边贸易[J].中国工业经济,2006 (7):45-52.
郭蘇文,黄汉民.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与对外贸易:一项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1,27(4):47-51.
张晓冬,李斌,卢娟.进口国制度质量、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创意产品出口[J].产业经济研究,2019(4):61-74.
张文学,王思敏.RCEP范围内中国贸易潜力与贸易效率探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1,37(6):12-19.
张珺,展金永.CPTPP和RCEP对亚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效应差异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比较分析[J].亚太经济,2018(3):12-20.
李金叶,胡佳霖.RCEP协定对宏观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基于GTAP模拟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21,40(6):134-142.
曹芳芳,张静,李先德.贸易制度安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效率的影响: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22,36(4):67-78.
赵素萍,葛明.进口国制度质量影响出口贸易效率的异质性研究:理论机制与中国经验[J].西部论坛,2020,30(3):93-105.
李文霞,杨逢珉.中国农产品出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效率: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9(7):100-112.
Francois J,Manchin M.Institutions,Infrastructure,and Trade[J].World Development,2013,46 (2):165-175.
Tinbergen J.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Suggestions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M].New York: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
BATTESE G E,COELLI T J.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data: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 farmers in India[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2,3(1-2):15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