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阴经穴治疗中风后呃逆症患者的效果及对饮食状况的影响

2023-05-15李佳王海荣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经穴中风颈动脉

李佳,王海荣

(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脑病科,天津 301500)

呃逆症俗称打嗝,多为自限性疾病,但是长期发病可影响患者的进食,诱发膈肌痉挛[1];同时,呃逆症会造成误吸,严重者可影响患者身体状况,因此早期干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2]。现代医学对于中风后呃逆症的治疗已有较为完善的体系,但长期治疗使得患者依从性较差,难以达到根治效果[3]。在中医特色治疗中,温针灸具有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在临床上也易被患者所接受[4]。研究表明[5],温针灸阴经穴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能充分激发机体的生理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讨温针灸阴经穴治疗中风后呃逆症患者的效果及对饮食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 年2 月—2021 年11 月收治的中风后呃逆症患者78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生命体征稳定;符合中风后呃逆症的诊断标准,处于病情稳定期;病程≥1 个月;小学及以上文化水平。排除标准: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合并传染性疾病者;重度认知功能障碍、完全性失语者;合并严重肺、肾、肝等功能严重异常者;合并肿瘤者;显著遗传基因异常者。根据1∶1 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温针灸组与对照组,每组3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压、改善脑供血等整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6442,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静脉注射2 ml(10 mg),1 次/d。温针灸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阴经穴治疗:取患者足三里、阴陵泉、太溪、配肩髃、三阴交、太冲、尺泽、内关等。患者取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规格为¢0.35 mm×40 mm 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针尖与皮肤呈15°快速刺入,使用提插平补平泻法刺激2~3 min。针灸针的针尾放入艾条并进行点燃,艾条长1.5 cm 左右,艾条燃完后将针取出,1 次/d。两组治疗观察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按时治疗、定期复查、遵医饮食的情况,完全依从为患者达到医嘱的90%以上;部分依从为患者达到医嘱的60%以上;不依从为患者达到医嘱的60%以下;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0%。②疗效标准:治愈为患者呃逆停止,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为患者呃逆基本停止,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为未达到上述标准甚或呃逆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0%。③误吸和渗漏情况:于治疗前后采用渗漏-误吸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对患者误吸和渗漏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总分0~2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误吸和渗漏越严重。④血流动力学参数:于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elocity diastolic,Vd)、收缩期峰值流速(velocity systolic,Vs)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温针灸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温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渗漏-误吸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渗漏-误吸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温针灸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渗漏-误吸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渗漏-误吸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温针灸组3911.14±1.182.87±0.14对照组3911.29±0.285.98±0.29 t 值0.1569.882 P 值0.8640.001

2.4 两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颈动脉Vd、Vs 高于治疗前,且温针灸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s),cm/s]

表4 两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s),cm/s]

组别例数Vd 治疗前Vd 治疗后Vs 治疗前Vs 治疗后温针灸组3933.19±3.1144.27±2.8373.28±3.1181.42±3.29对照组3933.88±3.2437.00±3.0973.01±2.8277.89±4.67 t 值0.71314.9820.2149.091 P 值0.3140.0000.8180.002

3 讨论

3.1 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中医理论认为,呃逆与饮食不节、恼怒抑郁、情志失和等多种因素有关,也有少数是胃气衰败所致[6]。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治疗呃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存在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等不足[7]。本研究结果显示,温针灸组依从性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表明温针灸阴经穴能改善中风后呃逆症患者的依从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温针灸阴经穴治疗本身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同时因其可降低西医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也可进一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8]。

3.2 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中医认为,中风后呃逆症患者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现,在治疗上需要祛邪开窍醒脑和扶正固脱[9]。本研究中温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表明温针灸阴经穴可提高中风后呃逆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是由于阴经穴位于深层血管,该区域神经分布密集,神经与肌腱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阳经穴位周围,因此在温针灸阴经穴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见效更快。研究表明[10],十二经脉均与阴经穴有关系,温针灸阴经穴可激活全身阳气运行,消除炎症,改善血液运行,减轻血管痉挛与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特别是阴经穴为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具有镇静解郁、疏肝调神等效应[11],因此温针灸阴经穴具有降逆止呃、理气和胃、活血化瘀等功效,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3.3 对渗漏-误吸状况的影响

近年来,中风后呃逆症的发病率呈增长之势,临床多采用常规药物与康复训练进行综合治疗,可一定程度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解除脑血管痉挛,但疗效持续性不强,患者停药后容易复发[12]。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痰、瘀、风、火,导致血溢脑脉,临床以偏身麻木、半身不遂、突然昏仆为主症。中医把呃逆症归为哕症的范畴,病机为胃气上逆,发病于胃、与肺气相驳、气不得降、上逆为哕。且肺位于膈上,肺胃同降为顺,膈肌与肺腑相连通,脏腑气机不畅可影响膈肌的功能,从而导致中风后呃逆症的发生[13]。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渗漏-误吸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温针灸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温针灸阴经穴能有效改善中风后呃逆症患者的渗漏-误吸状况。从机制上分析,温针灸阴经穴可通过刺激穴位使得温度升高,可以促进血气下行,发挥降逆止呃之功效;且温针灸阴经穴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膈肌的兴奋,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改善消化功能[14]。

3.4 对颈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研究显示[15],约有30.0%的中风患者伴随有呃逆症,影响患者说话、进食、睡眠状况。药物口服治疗中风后呃逆症虽然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是无法达到根治效果,也无法影响患者的脑功能状况。呃逆症虽然为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呃逆症的长期发生可导致膈肌收缩紊乱,进而增加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阴经穴属阴心包经,脉上二寸,为脉之关守,阴经穴可解苦满,能够开畅胸中郁闭之气,也可疏通三焦气机。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颈动脉Vd、Vs 高于治疗前,且温针灸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温针灸阴经穴可提高中风后呃逆症患者的颈动脉血流速度。从机制上分析,温针灸阴经穴可降低血管的紧张度,可改善因脑细胞缺血而引致的神经功能缺损,通过微热效应由穴位传导到肌肉深层,刺激局部血管血流循环,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16]。

综上所述,温针灸阴经穴治疗中风后呃逆症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渗漏-误吸状况,提高颈动脉血流速度,进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猜你喜欢

经穴中风颈动脉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