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进研究
——以“城市广场设计“教学为例
2023-05-14赵菁菁
赵菁菁 晏 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 210000)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对教育资源平等共享的需求等社会背景,近几年“线上教育”得到较高重视,给高等教育教学规划和理论带来深刻变革。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提出了加强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等具体措施。比如,北京大学2019出台了《关于在线教育的实施细则》,1年后的新冠疫情则更是使得线上教育成为各地高校的教育主要开展方式,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线上教育”的开展[1]。虽然受到了诸多政策的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首先,“线上教育”大多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直播授课,而互联网平台存在一定程度的网络环境不稳定和滞后性。其次, “线上教育”由于上课地点比较灵活的特征,往往缺乏传统课堂所具有的氛围,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孤独和缺乏归属感。再者,严格的自主管理学习能力和自主创造力也是“线上教育”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不能合理规划和管理学习进度和控制自己的专注力,极大可能使得整体听课效果不理想。综上,直播课程的“线上教育”方式在执行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高校老师们提出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结合的策略。当前各种互联网学习平台陆续上线,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使得教师能够更加从容地掌控课堂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同时,也促进了教育从传统的线下形式向线上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在教育行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是城市广场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特别是在有应用型特色的高等学校里,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更是不能完全通过线上教育进行理论化教学,必须同时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兴趣[3]。在日常的上课流程中,往往在平面构成和平面方案生成与优化调整的方面需要通过不断地通过修正和迭代来完善对城市广场平面方案的知识体系和空间构成经验。 因此在此社会背景和课程背景下,该研究以城市广场为例,以“腾讯课堂”平台为例,以“线上+线下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在城市广场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 城市广场设计课程概述及现状
《城市广场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也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希望学生通过理论教学了解广场景观的定义、中西方历史城市广场空间形态的发展过程和广场景观的设计原则等相关理论内容。掌握城市广场设计方法和步骤, 确定广场设计的方案, 根据城市广场设计方案的具体需要确定表现手法。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城市广场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广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并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在2022年末期,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被动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模式,单一“线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综上所述,在未使用”线上+线下教育”的模式前,存在以下问题。
(1)课前的问题。首先是学生的课前预习不够。目前城市广场设计的上课频率为每班1周1次。因此在每周下课前,即使教师会提供学习材料,但由于两次课间隔7天,学生在下次上课前会将课前预习任务抛之脑后,课前预习的缺乏导致一些基础知识的不理解,从而使得课堂授课对学生来说有较大难度。
(2)课中的问题。首先是出勤点名过于耗时。对传统的线下教育来说,平时成绩的百分之四十打分来自于课堂出勤率,且大多数高校对教师上课点名有一定的硬性要求,因此出勤点名就成为了老师每节课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单纯的依靠口头点名就必定存在耗时过长,让别的学生代替应答问题,中途离开教室导致出勤时间不足等问题。对于以上的问题,部分老师在现实中的实施会有以下两个结果:①点名频率过高,占用了课堂时间影响正常课程进度;②不点名,在期末打平时分时,伪造出勤记录。这两种结果都无法达到考勤工作的预期目标。其次课程进度无法适中,自从全面开展“线上”教育以来,原有的线下课程的课时进度被打乱了。
(3)课后的问题。首先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难以评估。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合班授课问题,学生数量较多,因此对于课后作业,老师只能依靠口头叮嘱,然而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教育都无法有效地把控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2 国内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研究现状分析
2010 年 “可汗学院”提供的优质教学视频为基础的线上课堂教学模式,其很快风靡全球,也让人们真正开始意识到线上教育的巨大价值和潜力[4]。2012 年线上教学思潮席卷全球,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协作、体验与知识内化的工具,用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新型的教育主导-主体结构,是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5]。“线上 + 线下”融合教育模式自2020 年 6 月以来,即被不少学校和学者认为是接下来的长期发展新方向。其主要原因是发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任意单一模式存在种种弊端。贯穿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线上 + 线下”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特别是在实践操作类技能要求较高的学科。
3 引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后课堂状态
(1)课前考勤方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单独的腾讯课堂签到由于时间短,有的学生可能会由于卡顿无法及时完成。答题卡功能无法下载答题结果,无法检测学生学习效果[6]。所以,改为“线上+线下”教育的课程模式。该模式提供了5种不同的考勤方式:二维码签到、图片签到、视频签到、录音签到和GPS定位签到。其中二维码签到必须是学生在教室且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因此我们一般会以二维码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图片、录音或视频签到等。这个方式大大保证了签到的真实性,避免了代签假签的失误率,为教师进行虚假签到判断提供帮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没有线下签到效率高、便捷等。综上所述,虽然有小遗憾和不足,但小小签到极大地改善了考勤方式的变革,提高了课前签到的整体真实性和效率。
(2)课堂过程参与方面,为了防止单一教学模式出现的课程进度过快及大量未筛选信息输入使得学生疲惫的问题,“线上+线下”教育的课程模式则拥有以下优势。首先提高课堂参与度,腾讯会议和线下教学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参与,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在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在评论区提出问题和举手回答问题,而在线下课堂上,学生也可以亲自讨论和实践,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习体验。再者线上教学平台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获取到更加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而在线下课堂上,学生仍可以参加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获取更加实际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最后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上线下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动力。在线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方式,而在线下,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互动和讨论,加深印象。因此,线上线下结合的优势在提高课堂过程中参与度、弥补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多种学习资源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3)课后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进行评估方面。在腾讯课堂中,存在课后作业、模拟考试、投票,题库练习,答疑解惑和学习报告的环节。课程结束后老师可以选择课后作业部分针对课程内容设计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比如,“景观的基本元素有哪些”“商业广场铺装的设计技巧”等。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和模拟考试情况也可被老师实时掌握,进一步改良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使得学生的成绩评定更加公平和客观。有研究者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构建新知识作为主线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线上与线下教学情境中的行为融合统一[7]。
4 结语
通过3个学期的应用,促进学习者系统学习和独立思考,“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8]。学生在课内对于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以联通和融合为核心的开放大学在线课程价值取向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也符合人才成长的需要[9]。课中的互动频率和课后作业完成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通过对课前、课堂和课后的教学活动和学习策略进行设计,更好地了解到学生对城市广场设计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实践表明,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既能提高学习灵活性和效率,还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10]。最后,线上加线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运用于本科生教学,同样对于指导毕业设计也有较好的教学成效,其值得在后疫情的教育背景下进一步进行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