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及风险评估

2023-05-14翁绳凤李晓燕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病原实验室生物

翁绳凤 李晓燕 张 翼

作者单位:北京老年医院检验科 100095

医疗机构实验室是进行临床样本检测、实验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生物安全是保证各项活动安全进行的必要条件。许多研究数据显示高校学生对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实验室仪器规范操作和个人安全防护缺乏了解[1]。实习是学生从高校实验室走向临床实验室实践转变的重要过渡阶段,是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以下四个方面内容来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教育。

1.通过实验室生物安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1.1 学生生物安全意识不强,有待提高

有研究显示,80%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案例与实验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有关,几乎都是由于操作人员失误或者丧失警惕性造成的,仅有20%与器械事故有关[2]。医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缺乏风险识别能力,容易引起实验过程中意外事故发生[3]。

1.2 生物安全案例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003年至2004年全球有3个实验室发生了SARS病毒的人员感染,主要的原因是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包括发生病原微生物样本溢洒处理不当、病毒培养物未经灭活带出实验室、无消毒效果评价造成样本交叉污染。2007年英国萨里郡的口蹄疫疫苗研究BSL-3实验室污水泄漏。2011年东北某大学使用无检疫合格证明的实验动物,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防护,最终造成27名学生和1名教师感染布鲁氏杆菌[2]。2014年美国CDC发生炭疽杆菌灭活不彻底拿出BSL-3实验室的事故。2018年北京某大学实验室发生火灾,导致3人死亡,经核实是学生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所致[2]。这些都是真实的安全警示素材,和学生一起分析造成安全事件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加强防护措施。

2.通过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制度文件,增加学生生物安全管理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实验室缺乏规范的约束,技术人员培训不到位引发的连锁反应[4],而规范的约束就是依据上级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格执行。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现行的法律法规有21项,与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相关的有: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04年国务院第424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3年国务院第380号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2017年国家卫键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17)、2014年卫生计生委《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WS/T 442—2014)、2018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识》(WS 589—2018)、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Ⅱ级生物安全柜》(YY 0569—2011)、2005年农业部第503号公告《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2005年卫生部第45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及2006年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等。学生和工作人员一样需要学习掌握这些文件内容,并且严格执行。需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法律法规目的是为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被感染,保护实验室内外环境不被污染,保障实验材料不被污染,防止感染性材料被恶意使用(生物样本和菌株、菌种)。

3.通过参与实验室风险评估,让学生了解实验活动中的风险隐患及正确处理方法

3.1 实验室风险评估是规避生物安全事件的最有效方法

临床实验室是对血液、体液及人体组织进行相关项目检测的实验室,实验室人员面临诸多高危险因素[5],长期接触潜在的病原微生物样本,如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结核分枝杆菌、梅毒等,存在经多种途径吸入气溶胶、经针头等锐器刺破皮肤导致职业暴露风险。因此,做好实验室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3.2 实验风险评估必须由实验人员参与评估

危害评估是生物安全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评估,为决策者或管理者制订和实施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让学生参与风险评估,使其更加了解实验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更为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及做好防护措施。评估的内容包括对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和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验活动风险评估。

3.2.1 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

(1)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①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免疫学特性(特异性抗原);遗传特性(基因组及编码产物)、变异性(包括基因重配的特性);②毒力和致病性;③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对理化因子的敏感性,比如对冷热、紫外灯等物理因素的敏感性、对不同消毒剂的敏感性。(2)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病学特性:自然宿主、易感人群和感染途径。(3)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及预防。

3.2.2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验活动风险评估

(1)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性质:①病原微生物分类与实验室及实验活动(操作)分级;②实验活动内容。(2)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关的设施设备:①生物安全柜年检和维护,高压灭菌器的灭菌压力、温度是否满足要求;②实验室设施与实际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实验室在常规运行中对设施进行维修风险与预防措施评估;③实验室对设施进行清洁、维护或关停期间发生暴露的风险评估。(3)感染性材料使用和处置:①感染性材料使用、管理的风险分析;②消毒方法选择与感染性废弃物处理评估。

4.通过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培训,让学生充分了解个人防护的重要性

4.1 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原则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有3个原则: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一级防护);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设施建设(二级防护);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目的是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操作因子感染,保证实验室内环境不受操作因子污染及保证实验室外环境不受操作因子污染。

4.2 做好学生岗前培训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应有岗前生物安全培训,由实验室生物安全员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依据文件制度要求编写并现场演示,侧重个人防护装备。让学生详细了解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用途及风险判断。学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一样,根据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水平的操作选择个人防护装置,同时结合所进行工作的性质选择着装和装备。

4.2.1 个人防护的要求

要求关注的要点:①个人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行业或企业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②在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同级别的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③对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应有明确的书面规定、程序和使用指导。

4.2.2 强调手部防护

检验离不开手的操作,污染的来源大多来自手,因此手部防护至关重要[6]。手套穿戴要求:①一次性手套不可再次使用,用后立即高压灭菌消毒然后丢弃;②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区域;③在完成感染性物质实验,离开生物安全柜之前,应该脱去外层手套,丢入生物安全柜内的高压灭菌袋中,然后换戴干净的外层手套,以避免污染门把手、电灯开关、电话、冰箱等;④在手套撕破、损坏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手套。

4.2.3 参与应急演练

对实验室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需要进行培训,如发生意外事故时人员撤离的安全路线和安全出口位置,还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针刺伤口处理、溢洒及喷溅等情况进行现场演示[4],让学生参与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5.结语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涉及面广,要求的内容很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是件困难的事,因此带教任务很艰巨,既要通俗易懂,又要不漏细节。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以提早启动预警方案和早期实施各种应对措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7]。通过对上述带教模式及教学内容的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实验室实习生的生物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病原实验室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