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面临的问题及系统治理方略
2023-05-13天莹
天 莹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发展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站在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高度强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着全区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且关系着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内蒙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多样化治理模式逐步形成,生态红利在林草产业发展中得以释放,治理方式向精细化、智慧化方向转变,治理空间从局部向全域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但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系统质量还不高,生态功能还不够强,剩余的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难度大,保护和巩固已有生态建设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水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要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要抓住生态建设的关键期、机遇期,胸怀“国之大者”,直面问题挑战,久久为功,统筹攻坚战、歼灭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将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一、内蒙古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基础和成效
(一)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提升,变化之大前所未有
内蒙古不仅有森林、草原两大生态系统,还有荒漠、湿地、湖泊、河流、沙地等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面积3.92亿亩,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10.2亿亩。西部大开发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持续实施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积极开展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草原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河湖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部分湿地缩小的趋势得到控制。十年来,全区草原植被覆盖度、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45%、23%[1],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2.2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荒漠化、沙化实现持续“双减少”,科尔沁沙地生态率先实现良性逆转,生态环境总体上发生历史性转变,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了内蒙古贡献。
内蒙古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目前,全区已建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共计 380处,总面积1470.48万公顷,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 12.43%。[2]大力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开展“一湖两海”治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强化监测和排污口排查管理,进行河湖生态补水。全区地表水优良水体所占比例达到76.9%,乌梁素海水质达到Ⅳ类[2],黄河干流9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稳定在Ⅱ类[3],推动了地区经济绿色发展,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多赢局面。
(二)体制改革和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为生态建设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内蒙古加强规划引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约束,为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了保障。2018年出台的《内蒙古主体功能区规划》为进一步优化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空间布局,发挥不同主体功能区优势,实现区域科学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聚焦五大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先后发布了《内蒙古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草案)、《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2020—2035年)》、《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引导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快内蒙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促进多规合一和自治区高质量发展。2023年,为促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各盟市也在不断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加强制度约束。如呼和浩特市针对禁牧休牧、湿地保护、大青山前坡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出台了一系列条例和考核奖惩办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除此之外,内蒙古自治区还进行了机构改革,新组建成立了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内蒙古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为国土资源的空间管控和优化、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和修复提供了体制保障。
(三)治理模式、技术不断创新,为生态屏障建设提供内生动力
在内蒙古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除了库布其模式、毛乌素沙地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奋斗接续治理沙漠模式外,各地依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探索了差异化、多样化的生态治理模式。如通辽市龙头企业带动的沙棘桔梗立体种植模式、近自然林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的饲草料种植与黄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光伏治沙模式,赤峰市翁牛特旗以路治沙模式,乌兰察布人工补播乡土草种恢复退化草原模式,等等,这些治理模式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
同时,技术创新在生态建设和林草产业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科左后旗的深挖浅埋技术、低密度造林技术,磴口县的冬贮苗造林技术,鄂尔多斯的机械打孔深栽抗旱造林技术等,使造林的成活率有了明显提高,加快了造林绿化速度。近十年来,全区造林、种草、年均防沙治沙面积均居全国之首。
(四)林草产业不断发展,生态价值的转化途径日渐丰富
内蒙古广袤的森林、草原、湿地、沙地蕴藏着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林草产业化发展,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基地,加快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截至2020年底,全区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588.6 亿元[4]。各盟市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林草产业发展,探索适宜本地区特点的林草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林草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发展。通辽市“塞外红”种植户每亩纯收益达到1万元以上,林产品加工使2万户农民受益。磴口县乌兰布和沙区发展林木种苗、林下经济,推动产业治沙。呼和浩特市积极发展林草产业,在清水河县建立了农产品产业园区,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海红果加工成饮料、果汁等产品,实现加工增值。同样,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红花种植、乌兰察布的柠条种植等都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民通过务工、土地流转、管护等途径获得收入。兴安盟阿尔山市、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等地先后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
(五)生态治理的精细化、智慧化加快推进,治理效能得到较大提升
内蒙古大力推进林草长制、河湖长制,建立了从自治区到村嘎查的五级林草长制、河湖长制体系。采用“林草长、河湖长+检查长、林草长、河湖长+警长+检查长”等模式,开展联合执法,加大了部门之间的协同协作。开展常态化管理巡查,实行网格化管理。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创建了“马背志愿者巡河员”。通辽市则在嘎查设置“一长两员”。呼和浩特市建立了全区首个智慧林长管理平台及手机APP,出台协同机制工作方案,打击毁林毁草偷牧行为。通过划定河湖界限、清理河湖“四乱”、禁种高秆作物、加快居民迁建,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坚持“四水四定”,实行农业水资源总量控制和限额管理,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开展系数率定工作,推动计量设施全覆盖,实现农业水资源精准管理,以提升农民节水意识,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从城市宜居向城乡整体宜居转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城市转型和宜居环境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整顿散乱污小企业,淘汰燃煤小锅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升市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城市垃圾分类,使城镇居民生活品质得到不断提升。2022年,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为92.9%,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全区地市级集中式水源地水量优良比例为86%。[2]加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大中水在绿化、道路喷洒、工业园区的使用量,提升中水回用率。将生态修复措施应用到河道水净化、城市污水净化之中,如呼和浩特市利用建立浮动湿地等综合措施加大小黑河治理,目前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另一方面,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人居环境建设,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改善农田和人居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治理。积极推进“四控两转化”,通过统防统控、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推广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促进施肥用药方式转变,化肥农药使用量呈现负增长态势。加快秸秆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等多元化利用,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收储运用体系建设,进行厕所革命,垃圾收集处理能力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系统脆弱,治理难度大、成本高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降水波动性极大,且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大,荒漠化土地面积占自治区面积的50.14%,沙化土地占自治区面积的33.66%,给后续生态治理和已有生态建设成果维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气候干旱的巴彦淖尔市,2022年有17万株树木因干旱缺水、后期管护跟不上而枯死。相对东部地区而言,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面少而分散,有的林地是三四十年前营造的防护林,为过熟林,且长势和功能衰退,质量不高,急需更新改造。在人均草场面积较小的草原地区,受前几年养畜收益高、舍饲设施建设滞后、饲草料和草原生态补偿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仍然存在偷牧、超载、过牧现象,草原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四大沙地还有剩余的远沙大沙需要治理,比如科尔沁沙地还有1200万亩左右的远沙大沙需要治理,浑善达克沙地还有流动沙地和部分半流动的质量不稳定的沙地生态系统亟待修复。由于沙区道路基础设施滞后,剩余的地段立地条件越来越差,水资源不足,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和成本。
(二)林草产业规模小,发展层次偏低
2020年全区林草产业产值仅占全国的0.67%,在全国排名二十位之后。林草沙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不大,而且以苗木、林果产品和粗加工为主,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小。2021年,内蒙古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仅有13家、中国驰名商标仅3个[5],而江西省2019年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就分别达到39个和13个[6]。内蒙古林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而且,旅游业规模不大,大部分地区旅游点分散,旅游线路长,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不高。交通和住宿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旅游旺季的接待能力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旅游业与文化融合得不够紧密,优势尚未发挥出来。
(三)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机制不畅、设备装备落后,监测和治理能力亟待提升
内蒙古草原面积大、分布广,监测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专业人员少,设备相对落后。在面积较大的边境旗县,一些监测点位置偏远,监测人员需行程百公里以上才能到达监测点。森林草原执法管理机制不顺畅。在原森林公安转隶公安系统后,个别盟市林草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大幅减少,执法力量不足。全区各旗县林草行政执法归口不一,一些旗县缺编少人,林草主管部门与执法机构的衔接机制不畅,工作推进难度较大。乡镇一级综合执法部门人员少,普遍存在一人身兼数职,而且具备林草等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员严重短缺,培训次数不足,现有人员在短时间内很难承接起项目繁多的相关职能,进而导致林草行政执法力度不够、效能不高。
(四)水资源短缺、空间配置不合理与气候因素相叠加,加剧了人口与水资源的矛盾、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矛盾
内蒙古除了东部地区的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外,绝大多数地区属于缺水地区,而且还存在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空间配置不合理、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致使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并存。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有的城市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在用水高峰期供需不平衡问题突出。全区各地农业用水占比较高,如巴彦淖尔市农业用水占比在80%以上,西辽河流域为75%[7],2020年巴彦淖尔市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67[8],低于全区0.564的平均水平[9]。近些年,农业节水灌溉在内蒙古得到大力推广,但规模还不够大,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而且,地区间的水资源空间配置不够合理,黄河初始水权水指标在中西部各盟市的配置差异较大,巴彦淖尔市占绝大多数,主要用于农业,而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的配置指标相对较少。随着呼包鄂城市群不断发展,这一地区的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发展及生态用水逐渐增多,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受气候波动性因素的影响,在严重干旱年份,内蒙古中西部农业与生态用水矛盾不断加剧。
(五)投入不足,无法满足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修复及林草产业良性发展的需要
从生态建设前期到后期管护管理、监测及林草产业发展均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从建设层面看,内蒙古剩余的生态治理地段大多是治理难度较大的地段,治理成本高,按照当前的标准,投入远远不够。目前,内蒙古造林成本每亩需要1200~2000元,加上前期土地平整等费用,成本还会更高,可想而知,每亩标准只有400~900元是远远不够的。从管护管理看,后续管护经费不足,导致已有生态建设成果巩固难度加大,增加了反弹风险。内蒙古的森林抚育资金每亩只有200元,远低于实际需要。河湖管理划界、设置公示牌、编制和修编规划等均没有专项经费支持。水利工程设施后续维护费用短缺,导致运行效率下降。林草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投入少,贷款周期短,而产业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例如“塞外红”苹果、海红果需要5年、8年才达到盛果期,而贷款期限通常为2年,企业和农户无力投资于林果产业,制约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影响着基地规模的扩大,导致林果产业难以实现良性发展。
(六)部分地区城乡人口布局不合理,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不相适应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城镇化战略推动和自治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带动下,内蒙古实现了大规模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城镇化,在显著改变人口城乡布局的同时,呈现出人口向呼包鄂城市群、大城市和盟市区域中心城市集中的态势。截至2022年,内蒙古城镇化率达到68.6%[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治区各盟市之间的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2022年城镇化率最高和最低的盟市相差45个百分点,主要产粮大市(盟)的城镇化率普遍偏低,农业人口多,沙化和潜在沙化面积大,人口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不相适应。比如2022年通辽市的城镇化率为51.02%,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7.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高达52%,比全区高出15.1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压力较大。
三、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系统治理方略
(一)推进人口集中集聚,增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性、适应性
国土空间规划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形成了科学利用保护国土空间一张蓝图,为优化三大空间提供了方案。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下,人口、产业、生态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将逐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宜居的新格局。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及各盟市、旗县都编制完成了国土空间规划。要落实国土空间规划,重点推进城镇化滞后地区人口向大中城市和盟市中心城市集中集聚,推进水资源短缺和严重沙化地区等生态脆弱、人口承载力低的地区的人口转移,重点解决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缓解生态压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提高呼包鄂乌城市群发展质量和人口规模以及巴彦淖尔市中心城区的产业集聚力、人口容纳力。推进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通辽市、赤峰市一体化进程,扩大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提升城市层级,优化城镇体系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满足农民的就近就地城镇化需求。同时,加快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进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不断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生态资源既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清洁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价值,也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要加快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林草产业、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旅游业、康养业,科学开展碳汇测量核算,探索林草碳汇储备和上市交易,加快内蒙古林草湿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大力发展林草产业。发展苗木生产、林果产业、林药产业、林下经济及种植牧草和青贮饲料,发展绿色金融,创新金融模式,支持林草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扩大梭梭肉苁蓉、甘草、“塞外红”苹果、沙棘桔梗、海红果、柠条等基地规模,支持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发展,加强与区内外技术团队的交流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生产有机食品、饮品、保健品、药品、饲料,打造有影响力的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生产生活需求。通过林草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增绿与致富双收。林草产业的发展逆向拉动生态产业规模的扩大,形成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依托草原、森林、沙漠、湖泊等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使旅游与体验相结合、与文化相融合。推进农业、旅游业、康养业与智慧化融合一体化发展,促进采摘观光、旅游与文化、康养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消费,提高旅游收入。加快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的碳汇核算体系建设,开展碳汇监测,出台碳汇核算标准体系,储备碳汇项目,开展碳汇交易。尤其要在草原碳汇核算方法上寻求新突破。草原是内蒙古地区分布最广的地带性植被,其生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类型多样,生物量的年度、季节性波动较大,应研究建立科学的草原碳汇价值评价体系,释放草原生态价值红利。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好荒漠化沙化综合防治三大战役
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和治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荒漠化沙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荒漠化沙化面积仍然占全国的23.26%,剩余的沙地位置偏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治理难度较大。对此,一是继续以国家生态工程为依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荒漠化沙化治理技术和模式,推广典型经验,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林草农水自然资源多部门间的协同,开展技术攻关,用系统化的理念建立相互协调的复合技术体系,避免因部门分割,在采用单一技术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又引发新的问题的现象出现。二是总结防沙治沙经验,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的参与度。在推进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的同时,挖掘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采取先造后补、以工代赈等方式,让农牧民广泛参与到生态建设、沙地治理中来,成为最大的参与者、受益者。三是坚持节水优先的原则,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施沙漠沙地锁边林带建设,通过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自然恢复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发展节水林、近自然林,以水定绿,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彻底改变重乔木、轻灌草的观念,立足干旱半干旱的自然气候条件实际,在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增加灌草的比重,优化结构,增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绝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追求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森林覆盖率。在原始景观以疏林草原为主的地区,不宜种植过密的林地,避免因用水过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四是加快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建立智慧化平台,用现代化手段管理自然保护区,不断提升自然保护能力,维护好森林、草原、荒漠、沙地、湿地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原真性。
(四)优化生态工程投资结构,将投资重点转移到森林后续抚育管理及草原保护和沙化治理上
经过几十年的生态建设,内蒙古的森林面积不断增加,草原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减少,但生态系统依然脆弱,生态系统质量亟待加强。草原是内蒙古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仅草畜平衡和禁牧面积就占全区面积的57.5%,此外还分布有大量沙地,持续提升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防沙治沙能力对于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增加投资的同时,要本着林草沙一体化的理念,优化生态工程资金投入结构。一是将资金更多地用于提升现有森林的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上,使其产生更大的生态效益。二是大幅增加草原投入,继续实施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提高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补贴标准,增加休牧补贴,将生态建设投资的重点放在退化草原的修复和沙地治理上,尤其是在人均草原面积较少的牧区,补偿标准要考虑实施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同时,加快建立内蒙古周边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要推动周边受益的多个省市向内蒙古提供生态补偿,不断提高草原生态补偿标准。三是增加林草水各部门执法监督管理、监测费用,提升治理能力。四是加大对林草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林草产业良性发展。
(五)强化节水和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优化水资源空间配置,积极争取黄河水指标。进一步优化黄河几字弯地区水资源空间配置,开展水权交易,增加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总量,提升人口、产业的承载力。二是优化水资源在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间的配置,适度增加生态用水指标。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加强后续管理,推广滴管喷灌节水灌溉技术,促进节水农业发展,逐步降低农业用水比重、增加生态用水比重,解决干旱年份生态用水不足问题。三是优化农业内部水资源配置。优化种植业结构,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扩大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缩减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四是用经济杠杆激发农民的节水主动性。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确定水价,尽快实现水资源精准计量和精准管理,向超过用水限额的农户收取水费,对于节水的农户给予节水补贴奖励。五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投入。完善水利设施和节水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水利设施工程后续的运行费、维护费投入,促进水利工程高效运行。六是加快城市、县城污水和中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实现污水收集全覆盖,持续提升中水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城市绿化及景观用水使用中水的比例,铺设中水管网、加大中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工业园区用水的“中水替换”,积极探索城市大型新建住宅小区自来水和中水管网同步建设试点模式,进一步增加城市中水利用量,提升中水利用率。
(六)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能力
健全执法体制,组建旗县林业和草原部门的专业行政执法队伍,设置机构编制,配齐专业执法力量,定期系统性地开展林草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等培训,增加投入,提升执法装备配置水平,增强执法能力。完善联动机制,加强林草、农、水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主要领导定期联席会议,鼓励多部门合作开展综合系统研究,创建集成技术示范区,改变单一技术引发的新问题,促进生态建设、农业发展、水资源合理利用相协同。协调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加强上下游、左右岸水资源配置和一体化管理,提升流域管理水平,合理分配水量,保证下泄水量,促进流域水生态水环境整体改善和修复。加强地膜收运体系建设,从源头和末端发力,在源头上严厉打击普通地膜的生产和销售,在末端合理设置地膜回收点,支持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企业发展,加快废旧地膜的资源化再利用。扶持有机肥加工企业健康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广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动农户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减量使用,持续改善和逐步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