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逻辑、文明内核与价值旨趣
2023-05-13张豪永李铁英
张豪永,李铁英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崭新创造[1]。它既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又是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崭新形态[2]。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的全新诠释,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潮,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鲜明特征、生成逻辑、世界意义等方面。
通过梳理现有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陶文昭[3]、李淑梅[4]、向玉乔[5]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构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等要素。而严静峰[6]、朱厚敏[7]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由其中华文明底蕴和共产主义文明等内在属性决定。高海波[8]、吴宏政[9]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由其文明要素决定。陈金龙[10]、邱吉等[11]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民”特质是其与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区别。田鹏颖[12]、陈金龙[13]、方世南[14]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多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结果。付文军[15]、万秀丽[16]认为“面向未来、引领世界、造福人类”这一特质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担当与情怀。刘须宽[17]、郑长忠[18]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需从国内外背景进行研究。吴凯[19]、寇清杰[20]、漆思[21]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逻辑包括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宋友文等[22]、杨丽等[23]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过程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王水兴[24]、杨彬彬[25]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发展方向和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刘进田[26]、杨金海[27]、詹世友等[28]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了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信念、推动世界朝着社会主义靠拢。由此可见,目前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在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中也能发现存在的不足和发展空间。一是理论来源研究不足,目前依旧缺乏将人类文明新形态放置于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视域中的研究;二是内核研究有待丰富,以整体性视角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核研究有待完善;三是时代价值有所欠缺,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价值研究不够全面。因此,本文在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一是夯实学理基础,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来源性研究;二是拓展文明内核研究,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整体性研究更加深入;三是突破时空界限,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意义放置于更为广阔的视域下进行研究。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
人类社会发展总是不断前进的,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向奴隶主义文明、封建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过渡。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其形成具有鲜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29]。
1.历史逻辑:不断探索文明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是文明社会的主体,人的存在与发展关系着整个文明社会的性质和状态,也是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文明形态从低级向高级、从封闭向开放、从依附向独立发展,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不断调整与平衡。
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于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演变中。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时,将“人的依赖关系”视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不断深化,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人们对“人的依赖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了其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依赖关系”的虚伪性和有限性,进而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概念,即在满足个人生存需求基础上,使个人成为社会的成员,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新观念,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之间关系不协调的现实问题,反映了“人的依赖关系”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新文明形态转变。这表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深化,“人的依赖关系”已经发展到了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文明形态理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于从“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到“世界社会主义”的探索历史中。中国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之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引发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为了探索发展道路,解决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中国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发生了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主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这一过程以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为标志,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开端。然而,资产阶级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制度、也没有能够完成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次革命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在这一阶段,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否定,同时也使自己成为新社会的主人。这一阶段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向现代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历史阶段。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此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逐渐明显,逐步走向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三场伟大革命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已经形成了对立、斗争和联盟关系,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国也一改落后面貌,不断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力,继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
2.理论逻辑:继承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形态理论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形态理论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30]121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创造过程中集各家之所长,既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有对各类文明思想的扬弃,最终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形态理论的继承,从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批判中获得了生成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个建立在劳动奴役制上的罪恶的文明……把牺牲者的呻吟淹没于在世界各地都可听到回音的大喊大叫的诽谤声中。”[31]120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文明形态,存在资本剥削、贫富分化、消费异化、环境恶化等内在缺陷。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批判是为了更好地扬弃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内在缺陷,从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谋求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发展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批判中创造出来的,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形态理论。
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形态理论的创新,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的探索中丰富了内涵。文明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理论范畴,是指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水平,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综合水平。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形态理论中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形态,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此,从“中国之治”到“世界之治”,从“文明型国家”到“世界之光”,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创新着文明形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3.实践逻辑:积极应对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困境
文明基于实践,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困境是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和发展的实践逻辑。 在马克思看来,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从基于实践的。同时,实践活动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文明、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力在于现实的劳动实践 。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开启了对新文明的追求。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疯狂入侵中被迫打开大门,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无数先进人士轮番上阵,将各种救国救民的方案搬上历史舞台,但都以失败告终,都无法真正完成救国存亡的任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此时,中国共产党应时而生,诞生于民族危亡时刻,受命于民族危难之间。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诞生的,承载着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文明、新的价值观念。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本身就带来一种站在历史高地上的新的文明。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中构建起新的文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摸着石头过河,在百余年的探索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始终致力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从“三个深刻变革”和“四个伟大成就”,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不懈追求与开拓创新。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且向共产主义文明形态方向继续努力奋斗。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内核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种美好社会蓝图,蕴含着丰富的文明内核,涵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底色、“五个文明”相协调的文明要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明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立场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目标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底色
从社会主义角度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换句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其文明底色。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理论体系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底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顺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的限制,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长久坚持的事业,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见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仅有50多名党员,发展至今已成为拥有9 8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它凝聚了全体人民在共同理想和信念引领下团结奋斗、追求共同幸福的精神力量。
2.“五个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要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五个文明”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文明体现,既是对以往文明要素的继承,也是对未来文明要素的凝练,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要素。
一方面,“五个文明”相协调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因此,“五个文明”是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五个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标志和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五个文明”相协调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特征,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五个文明”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中国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注重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筑牢了物质基础,保证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提供了精神支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优势
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优势。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鲜明的优势,在于它具有坚强的政治领导力、严密的组织动员力、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和有力的思想引领力,还在于它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从政治领导力来看,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远大的战略眼光和突出的政治本能带领全党全人民解决重大问题。从组织动员力来看,中国共产党通过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成功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政党组织结构和组织体系。从社会号召力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以人民为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从思想引领力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全人民,确保全党全人民思想上始终保持统一、团结、坚强的奋斗状态。总的来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优势。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要条件。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保证和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本质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根基所系、命运所系。从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敢于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党的领导始终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是在重大变局时期始终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前途的领导核心,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坚力量。
4.“以人民为中心”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立场
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坚持人民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2]1在长期发展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一,建国创业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33]1162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追求。
第二,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同时,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确立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不断地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江泽民同志则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对人类的生存状况给予关注。随后,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的全面发展。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均把人民放在首位,传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
第三,伟大复兴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4]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目的就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全体中国人民挺直腰杆,扬眉吐气。
5.“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目标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形态,其基本内涵是具有高度精神价值的人类社会共同信仰和行为准则。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5]669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因此,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最重要的文明目标。在这一文明目标下,“全人类共同价值”成为实现全人类解放、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各项事业的重要价值依据。
第一,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为基本原则,其核心是倡导人类文明多样性。在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零和博弈注定没有出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文明之间的关系,承认不同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体现了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
第二,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文明进步之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32]543可见,文明进步不是“高”与“低”、“好”与“坏”的区别,而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各文明的平等性体现为多种文明之间的平等、包容和互鉴。人类文明新形态认同世界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它们既是自身文明进步的结果,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结果。
第三,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导向,超越了西方文明的“强者凌弱论”“霸权主义论”等旧的文明价值观。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目标追求,强调不同国家和民族可以和平共处,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可以交流互鉴,不同文明之间可以和谐共存,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也能够互相包容,倡导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分歧,以合作共赢解决全球性问题。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旨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命题。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思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具有深厚的价值旨趣。
1.厚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什么中国特色?”[36]315中国共产党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厚植文明底蕴。
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人类文明新形态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共建共享共赢,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等。这些思想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化和升华,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的科学指导思想。
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升华了价值导向。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拥有着五千余年的历史底蕴。尽管中华民族在近代饱受磨难,但作为唯一一个没有文明断层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历经百年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一步步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梦想,接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37]973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过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齐驱并驾,深化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导向。
2.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多重超越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人民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凝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和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一系列弊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唯我独尊认知意识的超越。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活力所在。资本主义“以我为主”,漠视其他文明,甚至强迫其他国家认同其资本主义文明,这种刚愎自用的认知观念不利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发展。而中国始终坚持求同存异,尊重各国差异,在世界大舞台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胸怀天下、从容互惠的胸襟倡导文明共存,文明互鉴,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超越,建立了一种更加平等、开放、透明和公正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中国,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型政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民主制度形式,通过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渠道,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和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将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群体纳入到党组织的管理体系中来,进而将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群体有效地组织起来,促进人民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制度的超越,倡导建立一种更加公正、公平、公开和透明的全球治理制度。这种全球治理制度不仅注重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还强调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球治理制度中,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促进世界各国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对话、互利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
3.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全新路径选择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现代化建设道路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展现出更为积极、更为丰富的世界意义。
第一,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现代化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在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国家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和社会发展实际,选择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路径。中国以自身实践表明,迈向现代化的选择和道路并非是单一性的。不同的历史环境和实际国情决定着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给那些希望加快发展速度又想要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益的道路参考,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光明前景。
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建设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观,既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宽广胸襟和对人类历史、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此,中国共产党不仅肩负着将本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同时也自觉将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责任揽在肩头。中国在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展现了崭新文明,同时承担起大国责任,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使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自力更生,与时俱进,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4.贡献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38]13-14人类文明新形态科学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深刻反思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文明发展的时代潮流相一致,体现出中国对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美好期望与追求,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引导世界未来发展方向有着深刻的意义。
第一,人类文明新形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人类文明新形态清楚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中国绝不会走上“强国必霸”的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它不仅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未来的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一条互相尊重、相互信任、和谐共存的新的发展道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21世纪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强大活力。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界宣布马克思主义永不过时,社会主义必然取得最终胜利,并对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何方这一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解答。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利于促进世界人民团结一致,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还将极大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无穷无尽的动力。
第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所包含的和平发展、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思想理念,相比于西方的利己主义、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更能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的趋势,也更能体现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力量。
四、结 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着眼于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问题和未来全球治理的文明形态,指引着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靠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形态,完成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超越,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选择。这一文明形态,不仅是中国的实践成果,更是世界的宝贵财富。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将走向何方,人类文明新形态又有何新的发展,这些问题目前仍然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昂首挺胸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因此,在未来,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也应跟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脚步,常更常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