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科类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
2023-05-13刘鹏飞李坪遥张姿丽万小荣陈青春
刘鹏飞 蒋 锋 李坪遥 张姿丽 孙 伟 万小荣 陈青春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
新农科是涉及到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的新型农科发展策略,其核心任务是实现多元协同发展,推进产、教、研、学多面协同改革,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更优秀的人才支持[1-2]。因此,高等院校需积极尝试创新培养模式,结合本校特色构建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5-9],加快培养创新兼实践综合型优秀人才进程[3-4]。当前,借助新农科背景下的协同创新战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促进高校教育健康发展,已成为涉农院校培养高质量研究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10-12]。
1 农科类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学科设置与新农科要求匹配底低
传统的农科类高校仅限于从种植养殖、育种、生理或分子等领域培养研究生,而新农科背景下对农业发展的要求,除了传统的农业知识范畴外,生物技术所涉及的基因工程等相关生命科学、工程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信息科学等知识将会进一步渗透,新型的学科交叉层出不穷,农业知识范畴发生了很大变化。
1.2 师资力量缺乏,培养模式单一
随着人才需求的增长,很多高校近年来招生人数是以前的2倍多,研究生扩招导致师资力量不足,势必对研究生培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同时,研究生导师大多为本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指导教师,培养模式比较单一。
1.3 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及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一些高校仍然存在闭门造车的培养方式,而科研中心、研究院所和企业对市场实际需求的洞察力远高于学校,对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比较敏感。因此,部分高校缺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培养共同体,存在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及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1.4 创新平台缺乏,创新能力不足
新农科建设要求涉农高校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3]。而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方式大多是以成绩定论学生的优秀程度,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课程学分占据着较高的比重,导致学生过多、过分地关注成绩,轻视甚至不关注农科行业的发展势态,对实践过程中专业技能也多是一知半解。研究生多以完成论文相关课题为主要目标,缺乏创新创业的平台与环境,缺乏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
1.5 培养考核评价体系滞后
培养新型涉农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的绩效评价体系往往单一且缺乏客观性,忽略了研究生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的考察,导致学生难以发散思维,严重限制了研究生的发展。而新农科建设要求研究生拥有创新创造、综合应用、快速适应等能力,单一、同一化的评价体系已满足不了新农科建设对涉农人才的需求。
2 农科类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2.1 加强学科交叉,构建多学科融合的协同课程体系
结合广东省的农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科类专业从交叉学科招生、建设学科融合课程体系、设置多学科导师、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或跨学科协同培养,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专业是种业与植物保护及化工多学科融合的二级学科专业。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建立多学科融合课程教学体系,支持不同专业学科共设研究生公共课程,同一课程可由多名教师共同授课,也鼓励研究生在不同专业、不同学院选修课程,打通专业和学院的限制,打破学科壁垒,实行学分积分制;利用学科的交叉性,增加特色专业课程,重点训练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为核心,优化课程知识结构,丰富学习渠道,提升研究生对多学科知识的储备。
2.2 多主体协同培养,完善导师队伍建设
加大各涉农高校之间、学校与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培养力度,可以从国内外涉农高校、机构或单位等聘任学术造诣较高的兼职导师,实施“双导师”或“校内外导师”等多导师培养模式,使不同学科背景、研究领域的导师协同培养研究生,让研究生获得全面的知识技能指导,培养全能的新型涉农人才。可以借鉴“大带小”合作模式,即一个发展较好的农科院校带动一个相对较弱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来促使涉农学科获得发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均采用“双导师”模式,部分研究生进入相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完成实习任务。学校一方面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高校或科研单位学习交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另一方面也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研发人员或高级技术人才走进校园指导,如学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建立的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3 建立产学研协作模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产学研协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中国农业大学开创的“科技小院”培养模式近些年来颇受农科类院校推崇,它是由学生和老师驻扎在生产一线,完成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任务[14]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帮助当地企业或农民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这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和了解更多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强学校、地区、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挖掘研究生内在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农科人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深化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开展了“科技小院”建设项目,结合广东省各地区优势,依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协会等合作单位,以各地区主导农产品为核心,研究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了以包括花生、水稻、甘蔗在内的30个农产品为研究核心的科技小院,与各地区及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协作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2.4 搭建、营造多样化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与环境
新型农科人才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涉农院校要提供更多的实践参与平台,使研究生有更多的参与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比赛,引导鼓励研究生跨专业组队参赛,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与协作意识。同时,将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通过开展“农科大讲堂”等活动,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等学术界权威、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以及优秀校友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视野,提升其创新创造能力,使学生更系统化地学习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技术和方法。各个课题组每周都会通过读书汇报、研讨会、讲座等活动分享最新学科领域的知识成果,保证学生知识库的储备和更新。
2.5 建立合理有效的协同培养绩效评价体系
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调动各培养主体积极性的基础。制定培养绩效评价制度时,要考虑不同培养主体做出的贡献和成绩,不以论文数量等作为评价唯一指标,等效评价理论创新、实践教学以及服务社会成果,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认同度、社会贡献以及各培养主体满意程度的评价。如在学生评价方面,要综合其学业成绩、相关科研成果或者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等,如针对“科技校园”或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都有对应的单独配套考核制度。同时应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并设立网上信息平台,定期发布评价报告,及时进行动态监控和预警。
3 结语
国家鼓励农业院校积极与各类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培养,加速创新资源共享进程,实现科研创新与高质量人才培养共同全面提升[4,19]。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院校要积极主动和其他相关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中心合作,形成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将各种科研平台和创新资源加以整合利用,把地方和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创新战略需求融入到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15-18]。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可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是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和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