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之躯筑长城
2023-05-13《百面战旗红》创作组
《百面战旗红》创作组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1945年11月,为以抚顺地方武装保安旅为基础组建的东北人民自治军辽宁军区第三军分区警卫1连,后演变为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安东保安司令部保安2连;1947年10月,为辽东军区独立3师9团5连;1948年3月,为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15师45团5连,继而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42军126师378团5连;1950年11月,为志愿军第42军126师378团5连;1985年,为第42集团军126师378团2营5连;1996年10月,改编为武警机动126师378团2营5连;后又改为广州军区湛江军分区海防团2营5连;2017年4月,为南部战区陆軍某海防旅5连。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阻击战,志愿军1个连挡住了“联合国军”2个师出动上千人次的轮番进攻;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阻击战,16昼夜顽强拼搏对扭转战场态势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亦是一场载入史册的阻击战,以全连56人牺牲53人的惨烈代价,取得了气吞山河的胜利。
这场阻击战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初期的中元山,而威震敌胆的阻击战主角,是42军126师378团2营5连。战后,5连被授予“中元山英雄连”荣誉称号。
5连是志愿军42军的一个连队。42军虽然没“万岁军”38军那么赫赫有名,但其打仗的狠劲儿,却不在哪个军之下,不仅率先跨过鸭绿江,而且率先打过“三八线”。对此,5连上下倍感自豪。
42军成立于1948年,较晚于其他野战军。其前身由辽南地方部队合编而成,队伍中的“老红军”“老八路”相对不多。如果因此推论42军较弱,那就猜错了。
毛主席曾在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正酣、我国沿海方向又面临严重威胁时问彭德怀:“第一批出国作战的几个军中,哪个军对美帝国主义的军队吃得透?”
彭总沉吟片刻答:“还是42军吃得透一些……”
毛主席闻言一锤定音道:“好啊,就拿他们去守南大门。”
于是42军提前回国镇守海南,军长后来升任南海舰队司令员,领军备战台海。
从这个历史插曲中,足以看出42军在领袖和统帅眼里的分量。
龙虎之师必有骁勇强将。42军军长吴瑞林作风硬朗,作战精细,以能啃硬骨头著称。因打仗伤了腿留下残疾,老战友都叫他“吴瘸子”。
第二次战役中,他率42军短时间一举歼灭了南朝鲜第8师,然后又像一把利刃插向顺川、肃川,眼看就要封堵美第8集团军的后路,着实让总指挥官麦克阿瑟心惊肉跳。
1950年12月1日早晨,当得知担任主攻的125师和担任侧攻的124师痛失战机时,吴瑞林一把摔碎了手中的饭碗,大吼:“今晚必须打,谁再说个不字,老子拿他是问!”
战后,吴瑞林主动承担了责任。在不久后的第三次战役中,他指挥左翼42、66军两个军,一举突破天险道城岘,将“联合国军”精心打造的“三八线”防线踩在了脚下,甩在了身后。
军中言道:指挥员的作风就是部队的作风。这在42军体现尤为明显,所属124、125、126三个师各个雷厉风行,打仗都不含糊。
126师378团5连,起家辽南,转战南北,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大别山剿匪等战役战斗。受部队过硬作风熏陶,从来只问任务,无惧敌人,是一支敢打恶仗、能打硬仗的连队。随42军第一批入朝作战后,更是所向披靡,从无败绩,被誉为“小猛虎”。
1951年1月中下旬的一天,刚处于休整状态的5连忽然接到紧急赶往团部开会的通知。连长乔生善、指导员吕和荣一路小跑,相互询问,弄不清有什么新情况。
第三次战役后,“联合国军”被迫放弃了汉城,缩到了“三七线”附近集结喘息。而志愿军由于连续作战,部队疲劳,且得不到及时补充,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暂时休战,是最可能出现的状况。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战场风云突变。
团指挥所里,团长一脸严肃看着3位营长和一群叽叽喳喳的连干大声说:“都收收心,准备打大仗了。”
有人问:“不是刚说休整两个月,待开春再发动攻势吗?”
团长接过话:“计划没有变化快,两个月?恐怕两天都没有喽。”
随后,政委通报了当前的形势:“美军不甘心失败,为了挽回颜面,缓解国内矛盾,急于恢复战场态势,已在新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指挥下,纠集‘联合国军’16个师约23万人马,调转头来向我东西两线猛扑,同时对我后勤补给线展开狂轰滥炸。”
没想事态竟然发展到如此地步,大家顿时亢奋起来。有人喊:“怕它个逑,那就打!”有人喊:“交代任务吧!”
见大家心急,团长遂传达上级指示:“为粉碎敌人进攻,志司(志愿军司令部)决定采取运动防御的战术,发起第四次战役,由一线作战部队顶住敌人进攻,以空间换取时间,争取两个月时间掩护我二线19兵团作战部队开进、集结和准备,最后对敌人实施反击。”
说到这里,团长扫了大家一眼交了底:“我们42军任务是在西部龙头里地区展开运动防御,最大限度迟滞敌人。”
政委插话道:“吴军长特别要求各师迅速展开,务必将敌人阻击于广滩里、龙头里和横城公路以南地区。”
“我们的任务呢?”5连连长乔生善听着心急,插嘴问道。
团长这次显得很耐心,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乔生善对大家说:“我团任务是坚守这里。”
顺着团长的手指,大家看到了地图上已被标红的三个大字:中元山!周边还有264.1和521几个高地。
从图上看,中元山海拔600米,位于洪川江以南的广滩里西北侧,广滩里与龙头里之间,是这一地带的制高点。
“进攻中元山的敌人是老冤家美军骑1师,以及南朝鲜军第6师。其要夺取广滩里和龙头里后进占洪川,中元山是必经之路。”团长说完又重重地加上了一句:“敌必夺,我必守!”
会间,团长向各营连布置了任务:2营坚守一线阵地,1营坚守二线阵地,3营做团预备队,其中5连就守在核心阵地中元山上,要求大家迅速调整状态,抓紧回去准备。
散会后,团长、政委专门把乔生善、吕和荣留了下来,当面交待他俩说:“三次战役5连表现很好,但损失也不小,只剩下五六十人了,不但来不及补充,还要把最重的任务交给你们,有问题吗?别给咱42军丢脸。”
2人立正敬礼,代表5连庄重表态:“有人在,就有阵地在,坚决完成阻击任务!”
军中有言道:有什么样的将,带出什么样的兵。乔生善、吕和荣急三火四赶回5连,连夜对全连展开战前动员。
指导员吕和荣对全连挥着拳头说:“同志们,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倚仗着飞机、大炮和坦克,在朝鲜土地上无恶不作,我们志愿军就是要阻止侵略者恶行蔓延。过去,我们的祖先修筑万里长城抵御侵略,今天我们要用血肉之躯在中元山上筑起新的长城,绝不让敌人越过一步!同志们,党和祖国人民在看着我们,都在盼着我们打胜仗呢!”
指导员的一席话,顿时如火种点燃了大家心头的烈焰。2排副排长张福田、6班班长娄殿贵等10多名官兵纷纷上到台前表态:要牢牢钉在阵地上,誓与阵地共存亡!
5连趁热打铁,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当场组织了一支“打坦克突击队”。
当时,美军坦克是我军防御作战的最大威胁,但志愿军却没有制式反坦克武器,要打掉坦克,只能靠战士用爆破筒、炸药包或反坦克手雷贴上去搏斗,危险大,难度也大,很可能是十去九不回,只有最勇敢、最优秀的战士才能胜此重任。
可这时只有56人的5连,一下子就有30多人举手,义无反顾报名参加“打坦克突击队”,展现了“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最后相争不下,连里只好对报名人员组织群众投票,优中选优。
会后,5连共产党员向党支部递交杀敌立功决心,非党员同志纷纷写下争取火线入党申请书。
连队通讯员兼文化教员许辅志和其他战友一起,还连夜编了一首鼓舞士气的战歌:“我们是突击队,战斗里头逞英雄。号令一响就冲上前,美国鬼子往哪儿跑……”
第二天,5连官兵斗志昂扬,唱着新战歌,开赴新战场。
上了中元山,连长乔生善见地势险要,立即按前轻后重的原则进行了疏散配置,为各班、排指定了具体位置,然后组织全连利用地形连夜构筑工事,在山体反斜面挖防空防炮洞。
一切准备就绪后,乔生善召集战斗骨干开会,提醒大家山高坡陡,敌人冲击的速度应该不会很快,为了尽可能多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敌人不到阵地前20米内不要开火。同时要求各班、排在战斗中密切配合,一处出现敌人,各处火力集中射击。
2月23日清晨,太阳刚刚露出半个圆脸,敌人便在4架飞机掩护下出现了。晨曦中,美国大兵钢盔一闪一闪。
美军先派出1个连作试探性进攻,当进到阵地前20多米时,连长乔生善一声令下,“哒哒哒,轰轰轰”轻机枪带头怒吼起来,步枪弹、手榴弹一齐飞向敌群。
被突如其来猛烈火力打懵的敌人,连滚带爬地退了回去,在阵前留下了40多具尸体。
接着,美军的飞机和大炮轮番嘶吼起来,把成吨的钢铁倾泻在中元山5连阵地上,一时烟尘遮天蔽日。
对此,5连已有准备,敌人炮火猛,就撤到反斜面防空防炮洞内;敌人兵力来,就上到阵地阻击,一连10多天,击退了敌人七八次营、连规模的进攻,让美骑1师不仅寸步未进,还伤亡惨重。
3月7日,敌人不肯罢休,又换上南朝鲜第6师继续进攻。这次敌人集中了30余门大炮、12辆坦克,并调来8架飞机,轮番轰炸5连阵地。
在爆炸的轰鸣声中,中元山上硝烟弥漫,弹痕累累,树木炸飞了,石头炸成了粉末,作战工事被夷为平地。
就在敌人认为山上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一点点爬上来时,才发现枪林弹雨中仍闪烁着志愿军的身影。勇士们从一片焦土中冲出,用随手拿得到的步枪、手榴弹,甚至是石块进行反击,将惊恐不堪的敌人打下山去。
在16个日日夜夜中,除2天休战外,5连平均每天要抗击敌人1个连或1个营的进攻,承受飞机、坦克、大炮上千发炮弹的轰炸。共击退了敌人30多次进攻,毙伤敵军490多人,有效地牵制了敌人,巩固了接合部安全,为掩护后续部队进行反击准备争取了时间。
就这样,5连勇士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最原始、简陋的武器对付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实现了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挡住敌人钢铁洪流的英雄誓言,用忠诚和鲜血铸就了“赤胆忠魂、敢打必胜、攻坚克难、视死如归”的中元山精神。
后来,炮火将5连通信炸断。团里向军师报告了5连阵地已经断粮、枪炮声日渐稀疏的情况。军长吴瑞林亲自下令,增援5连,并把军里司政后机关的炒面都集中起来送上去,宁肯自己饿肚子。
当378团预备队终于突破敌人封锁,反击并夺回中元山表面阵地后,才发现原本56人的5连,仅剩下指导员吕和荣、卫生员康汉亭和通讯员许辅志还一息尚存,且全部负了伤,躺在防空洞内。
中元山巍峨耸立,见证了历史;汉江水川流不息,诉说着衷肠。53个鲜活的生命逝去了,留下的是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从3位幸存者口中,人们陆陆续续知道了16天中发生的部分故事……
老战士纪成周是个沉默寡言的大个子,平时不吭不哈,真打起仗来时,却大胆而又机智。他和班长坚守在同一处阵地上,为了便于消灭敌人,在敌人上来之前,他把多枚手榴弹盖拧开,把枪摆在随手可拿的地方。
忽然“轰”的一声巨响,敌人一发炮弹落在堑壕附近,将班长炸成了重伤。见亲如手足的班长血流不止,纪成周怒火满腔。
硝烟中,纪成周影影绰绰看见20来个敌人冲向自己。他不顾炮弹仍在附近爆炸,愤怒向冲上来的敌群投出一连串手榴弹,炸得敌人鬼哭狼嚎,十来个敌人应声倒下。
另一股敌人又攻了上来,离他只有十几米了,手榴弹用不了,他便端起自动步枪扫射敌人。
就在这时,一发炮弹落在掩蔽部口边,纪成周的额角上被炸了一个洞,血流如注,顿时昏了过去。
战友們刚要背他下阵地,苏醒过来的纪成周挣脱了战友的搀扶,坚定地说:“别管我,我要战斗到底!”
他强撑着身体,用力扯下身后的手榴弹袋,左手按住伤口,用最后一点力气投出三枚手榴弹,炸死了10多名美国兵。这时又一发炮弹在掩体前爆炸,纪成周倒在了一堆子弹壳上。
当战友们发现纪成周时,他的遗体已经被炸得血肉模糊,但仍保持着战斗状态,手指还紧紧抠着自动步枪扳机,至死也没有松开。
被纪成周消灭的敌人足有30多个,不是被他炸死的,就是被他用枪打死的。
新战士颜学堂是炮排的,被连长乔生善派去支援1排作战。出击前他向指导员吕和荣表示:“我一定实现决心,争取立功,火线入党!”
敌人数次进攻未果,但并不死心,仍集中炮火向1排阵地炮击。5连与敌人殊死搏斗,不断有人牺牲,最后阵地上只有颜学堂和身负重伤的班长张吉华还在坚持战斗。
颜学堂一面掩护受伤的班长,一面用手榴弹阻击敌人。在连续打垮敌人两次冲锋后,手榴弹全部打光了,剩下唯一的一件武器是一枚反坦克磁性雷。他想:“如果再把它打出去,就赤手空拳了。我决不能当敌人的俘虏,等敌人冲上来,就抓几个美国佬陪我一块去西天!”
这时有5个美国兵贼头贼脑、东张西望地摸了上来,越来越近。
颜学堂假装一扬手,已被炸怕了的敌人以为是扔手榴弹,赶紧趴在地上不敢起来。
颜学堂想:“老是吓唬敌人也不是个办法。”一转眼看见受伤的班长张吉华身边还有一支自动步枪,便机敏地滚出工事,拿起自动步枪,一口气打倒了三四个敌人。
就这样,颜学堂靠最后的一枚反坦克雷,真真假假,跑跑停停,吓得敌人半天不能靠前。
最后,几个美国兵认定中国人虚张声势,一拥而上将颜学堂团团围住。
此刻,颜学堂毫不犹豫地拉响了反坦克雷,“轰”的一声与敌同归于尽,打退了敌人第11次进攻。
机枪手肖德新在战斗中腰部负了伤,仍坚守在阵地最前沿。他知道这块阵地重要,整理好手里的机枪,看看身边已经牺牲的副射手李志忠,悲痛万分。他握紧拳头,顶在流血的伤口上自言自语坚定地说:“一定要为战友报仇!只要我和机枪在,就要保住阵地。”
几十个敌人嚎叫着又冲了上来,他咬紧牙,端起机枪对准敌人打出一梭子子弹,几个敌人应声倒下。子弹打光了,他连忙扔出一枚手榴弹。在手榴弹爆炸的间隙,他又敏捷地压好弹夹继续扫射。就这样,他身带3处伤口,英勇击退了敌人3次冲锋,阵地前横躺竖卧着几十具敌人的尸体。
又有一股敌人在密集火力掩护下,顺着山坡爬上来。肖德新的机枪响了,几个敌人瞬间倒下。
督战官一阵吼叫,驱赶着怕死的敌人像出洞觅食的老鼠,鬼鬼祟祟再次摸上来。
肖德新手扶工事,艰难地站了起来,把手榴弹扔向敌人。爆炸声中,又有几个敌人成了短命鬼。
血顺着肖德新的双腿流到地上,凝结成块。由于流血过多,肖德新两只脚由疼痛变成麻木,嗓子干得冒烟,两眼金星乱冒,头脑昏昏沉沉,只觉得天旋地转。
但有一点他是清醒的,就是阵地不能丢。在这种信念支撑下,他强打精神,瞪圆双眼,监视着敌人,只要有敌人冲上来,就是一梭子子弹,配合战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直至鲜血流尽,壮烈牺牲。
3班班长周维荣隐蔽在工事边,一动不动监视着鬼子的活动。突然,发现两个美国鬼子扛着一门无后座力炮,在离阵地30多米处准备向我军防御工事发射。
他想:“趁敌没发现我,我先收拾他们!”他从腰里抽出一枚手榴弹,对准敌人扔去,“轰”的一声,手榴弹在两个美国佬头上开了花,吓得后面的敌人缩成一团。
“再给他两个尝尝!”周维荣随手又扔出了两颗手榴弹。“轰,轰”,5个美国兵又应声倒下,其余的敌人慌不择路,逃下山去,一门无后座力炮成了周维荣的战利品。
6班班长娄殿贵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共产党员”。3月7日,敌人对中元山久攻不下,恼羞成怒,集中了一个营的兵力,在4架战斗机和炮火掩护下,兵分6路又一次向中元山发起进攻。
排长牺牲后,娄殿贵带着六七名战友阻击了敌人的半个连。最后,只剩下他和战士徐述勤坚守在左侧山腰上一个工事里。娄殿贵说:“沉住气,别打早了,按连长说的,不到20米别开火。”
等敌人爬到工事前的山坡上时,娄殿贵大喊:“一、二、三,打!”随着口令,他和徐述勤一连扔出4枚手榴弹,“轰,轰”,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了,六七个敌人倒下,其余的拼命往回跑。
过了一会儿,20多个敌人再次冲上来,又被他俩扔出的手榴弹炸得滚下山去。
这时,一发炮弹落在工事口,娄殿贵的头部和腿部负了重伤,卫生员康汉亭跑过来要把他背下阵地。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在阵地上同志们就有信心,阵地上就多一份力量。我的腿伤了,但我还能战斗,还能扔手榴弹。”
娄殿贵坚持重伤不下火线,咬着牙,忍着痛,敌人冲上来时,又扔出几枚手榴弹,因用力过猛,昏迷过去。
过了一会儿,在炮弹的震撼中,娄殿贵清醒过来,弹片再次扎进了他的腹部,连肠子都流出来了。他撕下一片衬衣勒住肚子,擦了擦被鲜血糊住的眼睛,对徐述勤坚定地说:“把手榴弹捡给我,决不让敌人逞凶!”
受了伤的徐述勤赶紧递给班长两颗手榴弹,2人对冲来的敌人又扔了出去,逼得敌人扔下几具尸体退下了山。
就这样,2名伤员坚守阵地直到天黑,打光了整整两箱手榴弹,杀伤了10多个敌人。
最后,身负重伤的娄殿贵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牺牲前,娄殿贵虚弱地对徐述勤说:“我是共产党员。”
这最后的遗言,是娄殿贵对人生的最终总结,也是他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强大精神支柱。
7班班长赵明仁坚守在堑壕里,眼见敌人还在一个劲儿往上爬,他把手榴弹盖一一拧开,就等着敌人上来送死。
就在这时,“咚!”的一声,敌人投来的手榴弹落进了掩体。赵明仁眼疾手快,一把抓起来,然后脱手甩出。手榴弹在敌人头上爆炸了,炸倒了一片美国兵。
还没容他喘气,敌人又投过来一枚手榴弹。他如法炮制,抓起来又回敬了回去。
正当他兴起之时,冷不防从侧翼飞来两枚手榴弹,一枚落在他脚下,一枚砸到他的后背滚到了地上。
说时迟那时快,赵明仁一转身,一手捡起一枚同时扔了出去。手榴弹在不远的空中相继爆炸,溅了他一身泥土。
敌人又摸上来了,向赵明仁扔过来第5枚手榴弹。阵地已被硝烟尘雾笼罩,他没看清手榴弹的来路,“嗤嗤”冒着烟落在身旁时才发现。这时再弯腰捡已来不及了,他立刻卧倒。“轰”的一声,手榴弹爆炸了,弹片飞起炸伤了他的左臂。赵明仁顾不得包扎伤口,抓起手榴弹猛向敌人投去,爆炸声中,传来敌人的哀嚎。
卫生员康汉亭是个助人为乐的热心肠,他和1排战士在一起守在山上的工事里,冒着炮火抢救、包扎了20多名伤员,并安全送出了阵地。
敌人连续向5连阵地发动了多次进攻,都被1排战士们给打了下去。1排伤亡也很大,到最后阵地上连康汉亭在内只剩下4个人。康汉亭想:“伤员重要,阵地更重要,让敌人冲上来,哪还有阵地和伤员?”他把伤员安排好以后,毫不犹豫拿起牺牲战友的枪,跳入工事,和1排副排长一起投入战斗。
敌人又一次冲上来,他扔出2枚手榴弹,“轰,轰”,一下子炸倒了7个敌人。这时2排副排长张福田带一个班赶来增援,康汉亭又和2排一起坚守阵地,接连打退了敌人2次冲击。不久,2排这个班也只剩下4个人。
康汉亭把伤员包扎好,送下火线,又返回阵地。此时他发现2排副排长已牺牲,阵地上只剩下他和3个战士。他立马对郭太洪和刘瑞春说:“现在听我指挥,这个阵地已坚守了这么久,可不能丢在我们手里!你俩马上到2班阵地上去,那边重要!敌人再冲上来,就叫他们尝尝手榴弹的厉害!”
他还用手势比划着告诉被炮弹震聋了耳朵听不见声音的王金贵:“我们监视这边,敌人上来就狠狠地打!”
2人见他说得有道理,就迅速按照康汉亭说的行动起来。
敌人冲上来,康汉亭在阵地这个位置打一梭子子弹,又跑到另外一个位置扔几颗手榴弹,来回跑着迷惑敌人,使敌人误认为我军阵地上还有不少人在战斗。
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康汉亭身旁爆炸,他被震昏过去。醒来时,两只耳朵完全听不见声音了,只是眼睛还能看见。他自言自语地说:“耳聋不要紧,只要能看见,敌人上来照样可以打。”
就这样,他和几个战友一直坚持到天黑。战后,康汉亭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5连中元山阻击战的群英谱中,这些被记录下来的仅仅是占比很小的部分,却极富代表性,是5连与阵地共存亡英雄壮举的浓缩与写照。包括连长、副连长、各排排长在内的很多人,都在血战中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在献出生命和放弃阵地的选择中,53个伟大的灵魂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这就是了不起的志愿军战士,这就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从阵地下来后,团长、政委抱着3位幸存者失声痛哭,连铁打的军长吴瑞林听到汇报后,眼里也噙满泪花。
1951年5月,42军授予126师378团2营5连“中元山英雄连”荣誉称号,并通令嘉奖。
同时,为康汉亭、纪成周、娄殿贵、肖德新各记特等功;为吕和荣、颜学堂、赵明仁各记大功。
126师授予康汉亭“英雄卫生员”称号;授予纪成周、娄殿贵、肖德新“人民英雄”称号。
后來,康汉亭又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光阴荏苒,70多年来,5连传人们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继承和发扬“中元山英雄连”精神,以先辈的英勇事迹激励自己不断迈出新步伐。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元山英雄连”先后被编入武警机动师和广州军区湛江军分区海防团。他们默默坚守在祖国的海防线上,并完成了国防施工、维护社会稳定、支援工农业生产、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急难险重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5连官兵始终高举英雄旗帜,踏着英雄足迹,弘扬英雄传统,保持英雄本色,恪守强军职责,聚焦打赢敌人,矢志爱军精武,成为南国海防线上的尖兵卫士。连队、班排先后4次被授予荣誉称号,1次获集体二等功,1次获集体三等功,41次被军区、省军区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基层建设标兵和先进单位,连续23年参加上级火炮专业实弹射击考核成绩优秀,涌现出一大批“军事训练标兵”“尖子兵”和“理论学习之星”,5人荣立二等功,42人次获得各级比武竞赛“单项第一”。
为了继承和赓续5连的光荣传统,海防旅5连新一代指战员还创作了雄壮有力的“中元山英雄连”连歌:“烽火硝烟那一年,奉命坚守中元山。铮铮铁骨血性男,勇把重担肩上扛。我们就是这样的英雄连,党的教导记心间。无论沧海与桑田,忠诚信念永不变。峥嵘岁月战沙场,官兵都是刺刀尖。鲜血染得战旗红,不败强敌魂不还。我们就是这样的英雄连,敢打胜仗好儿郎。英雄基因代代传,捍卫家国长城长。”
战争年代,英雄的鲜血染红了“中元山英雄连”荣誉旗帜;和平时期,鲜艳的战旗在新一代指战员手中被渲染得更加绚丽夺目。
在强军兴军的新征途上,“中元山英雄连”连歌唱响祖国海疆,歌声中行进的是一把刺向敌人的“尖刀利刃”,是一段守卫海防的“钢铁长城”!
(执笔人为叶征、董晓军、郝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