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研究
2023-05-12张箴
张 箴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2019 年1 月25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 “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1]。 融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新的基础, 提供了新的契机, 如何在融媒体语境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1 融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1.1 融媒体的内涵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及智能设备的普及,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呈现出相互融合、 相互补充的形态。 融媒体源于 “媒体融合”, 是指通过将既存在共同点, 又具有互补性的传统和新兴媒介载体进行深度融合, 剔除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劣势, 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 将原本分散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部门的内容、 人力、 宣传等各种要素进行全面整合。建立信息生产的“中央厨房”, 形成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 “多元传播” 的全新媒体形态。 扬优去劣, 优势互补, 实现 “资源通融、 内容兼融、 宣传互融、 利益共融” 的目标。
融媒体的概念来源于 “媒体融合”, 同时也是“媒体融合” 的高度概括。 相较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融媒体更注重强调一种新兴的传播理念, 通过数字技术的强有力支撑, 建立和谐互补的新型媒体关系, 从而由单一媒体 “孤军奋战”转换为多媒体 “联合行动”, 由单一竞争力转换为综合竞争力, 以达到1+1>2 的效果。 最终实现无限空间、 无限时间、 无限作者、 无限受众的效果。
1.2 融媒体的特征
融媒体将广播、 电视、 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各自优势进行科学利用和深度融合, 能够有效拓展信息传播的广度, 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 以及提升受众对象的参与度。 正确把握融媒体的特征, 是充分发挥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
(1) 传播媒介融合化
融媒体融合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传播载体跨界融合和传播终端顺畅衔接两个方面。 传播媒体跨界融合是实现融媒体的前提, 也是融媒体的最基本特征。 融媒体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将报纸、 广播、 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集合, 而是在破除新旧媒体界限壁垒上进行多维立体的有机融合。 立体直观、 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更能迎合当下受众的喜好和心理, 达到满意的传播效果。 此外, 得益于便携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可以以文字、 图像、 音频、视频等多种形态进行同步发布, 纸媒、 电视等传统平台和手机、 平板等现代传播终端实现了无缝衔接,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自的优势, 扩展了单一媒体的传播范围, 提升了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
(2) 传播渠道多元化
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是融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征, 也是融媒体得以实现的前提。 融媒体实现了多种媒介的有机融合, 这种融合绝非简单意义 “物理叠加”, 而是各种形态不同的媒介全方位融合的 “化学反应”。 融媒体时代给信息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形式, 纸媒、 广播、 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渠道与互联网、 手机、 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关系媒体传播渠道相融合, 组合出不同形式的信息, 再通过不同的平台将信息展现给受众。 实现信息的 “有效传播、 高效传播和长效传播”, 打造 “功能互补、 功率强大、 功效倍增”的融媒体传播矩阵。
(3) 传播主客体互动化
融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发布传递方与接收反馈方为固定单一主客体的格局, 传播主客体由单向传播方式转变为多向互动传播方式。 每个媒介都既可以是信息的发布方, 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方, 信息收发角色自由切换。 传播受众不但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 还能在不同的媒介和终端上表达观点、 阐述看法, 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地交流和碰撞, 产生出更多富有个性化的信息。 这种双重身份更好地推动了信息的共享交流互动, 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能, 彰显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
(4) 传播技术数字化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把人们带入了 “信息爆炸” 的时代, 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但碎片化的信息不利于受众了解事件的全局, 不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评判。 融媒体的加入, 对海量的碎片化信息进行了及时快速的筛选和整合, 再借用更新颖、 更接地气、 受众更为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 大大提升了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关注度, 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
此外, 传播速度高效及时作为融媒体的核心优势, 也成为信息传播的 “神助攻”, 只需要拥有一台移动终端, 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图片、 音频、 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实时信息, 真正做到零时差、 零距离, 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2 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高度融合与发展给新时代高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高校要厘清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将融媒体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 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2.1 融媒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 “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00 后” 进入大学校园,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由“互联网移民” 转变为“互联网原住民”。 他们出生和成长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 见证了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 “00 后” 大学生善于使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 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便捷, 拥有更开阔的眼界, 价值观更加多元化, 同时也更加追求 “独特” 和 “创新”。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从大学生个人成长角度出发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和造就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恰好契合了“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这一原则。 因此高校应该因事而化, 根据学生特点将融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构建多维度、 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融媒体的育人作用。
2.2 融媒体是实现“三全育人” 的创新基础
2018 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文件中, 提出了 “三全育人” 的概念。 “三全育人” 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融媒体助力全员育人, 可以充分发挥融媒体的聚合作用, 丰富高校教育教学及社群交流平台; 融媒体助力全程育人, 可以建立健全融媒体工作流程, 形成高校融媒体生产和传播链条; 融媒体全方位育人, 可以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 打造融入式和全景式育人场景, 引导家庭学校、 社会等不同主体增强育人意识、 共享育人资源、 提供育人支持, 实现教育全方位、 全媒体、 全覆盖。
2.3 融媒体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 融媒体时代打破了以往陈旧的传播模式, 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资源进行高效整合, 借助自媒体等“00 后” 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广大的大学生群体, 将 “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育理念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极大地改善了过去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的弊端。融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大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2.4 融媒体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要通过流程优化、 平台再造, 实现各种媒介资源、 生产要素有效整合”[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贴近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丰富。 要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 抓住契机, 将国内外重大事件、 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事件等变成生动鲜活的教育案例, 因势利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和分析,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引领作用。
3 融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研究
导向功能是指引导受众按照一定的目标朝指引的方向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切入点, 在理想信念、 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把受众者引导至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正确方向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融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 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的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
3.1 融媒体的融合化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内容的融合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传播和引导主流价值观, 这与融媒体的使命不谋而合。 内容建设既是融媒体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有坚持“内容为王” 才能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 首先, 融媒体借助大数据、 云计算等手段,将海量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抓取、 整合和提炼, 聚焦核心价值引导, 充分挖掘有价值、 有内涵、 有引导力的信息, 选优择善, 有针对性地加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正向信息, 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基。 其次, 融媒体使同一事件通过文字、 图片、 音频、 视频、 动画等多种传播符号在不同平台进行呈现成为可能, 同时也使零碎的事件片段整合成完成事件并进行定向传播成为可能。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贫乏, 形式单一, 陈旧的教育模式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融媒体的加入既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更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新鲜度和趣味性, 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 融媒体的多元化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平台的延展性
平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和保证, 是连接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纽带, 承担着传播教育内容的责任。 长期以来校园宣传栏、 校刊校报、 校园广播、 学校官网是高校的主要媒体平台, 融媒体的注入给高校带来了全新的媒体组合, 微信、 微博、 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平台在高校校园里得以共存、 共生、共融。 加速了高校媒体平台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新路径和新机制提供了指引。 此外, 借助融媒体平台资源丰富、 传播速度快、 传播范围广、 传播时效性强的优势也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校园 “内循环” 走向了社会 “大循环”, 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3 融媒体的互动化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客体的主动性
传统媒体环境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单向的灌输为主, 融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技术优势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从由教师主导单向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转变。 融媒体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浸润式体验课堂,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融媒体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平台, 相互信任、 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参与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学生更愿意主动表达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师生间的观点碰撞和思想贯通也有利于教师更及时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 做好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工作,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传播效果。
3.4 融媒体的数字化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传播的时效性
融媒体具有信息量大, 传播速度快, 覆盖面广等特点。 在融媒体的助力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无论何时何地, 施教者和受教者都可以进行实时、 高效、 顺畅的沟通,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大提升。 此外, 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 融媒体平台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超级数据库的同时, 还可以将大量的静态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对受众进行准确定位, 剖析和研究其个性化的需求, 为其定制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活动, 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