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粤赣传统客家民居形态探研

2023-05-12洪开荣

岭南文史 2023年1期
关键词:土楼先民民居

洪开荣

中国传统特色古建筑,包括四合房、窑洞、吊脚楼、傣家竹楼、毡包等,种类极多。但从另一方面看,客家古建筑文化却异乎寻常,独具匠心,被誉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活化石。闽粤赣边是传统客家文化传承的策源地,处于客家民系播迁、融合、发展的中心地带。客家民系自西晋五胡乱华之后迫于生计陆续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向南方各省迁徙,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大迁徙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之后,逐步形成了一种价值统一、内容多元的客家文化体系。在整个客家文化体系结构里,客家民居是客家先民社会生活最深沉、最厚重的载体,也是观察探索客家文化面貌的重要路径。

一、客家古民居的分类

客家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极具多样性,根据其建造形状区分,主要有土楼、中原府第殿堂式围屋、围龙屋、四合院式的“四点金”、“大夫梯式”土楼、四周设有走廊方便通行的走马楼等。

(一)土楼

土楼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南一带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客家地区,自西晋以后就作为客家先民的典型民居类型。它是利用未经过焙烧程序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质材料夯实、建造,体现木架构的特色。根据建造形状土楼主要包括方楼和圆楼。

现存的圆形土楼中建筑体量最大的是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高北村的“承启楼”。其直径72米,整个建筑群由3圈直径不同的圆楼构成,最外圈的圆楼最高,最内圈的圆楼最低。直径最大的圆楼周长可达231米,楼高13.3米,楼层共有3层,每层由69个房间组成,共有房间207间。第二圈为单层圆楼,共有房间46间。第三圈为单层圆楼,共有房间39间。土楼的中心建有宗祠供奉祖先,宗祠外围建有圆形护墙,内部为八角形建筑。祠堂前面有露天平台,两边建有长廊,布局紧凑,建筑艺术高。土楼内部凿有3眼水井,满足客家先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而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的振成楼,该圆形土楼则是按照八卦图修建,建筑风格设计奇特,由2圈圆楼构成,外圈圆楼楼层5层,每层有房间52间,内圈楼层2层,功能齐全,由讲学堂、藏书楼、花苑等组成。土楼还在祠堂的前边建有一座供演出的戏台,当有戏曲演出时,居住在楼内的客家先民通常在戏台前边的露天空地或站在内圈土楼二层的廊道上观看。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在考察土楼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没有可以相比的,十分稀少、神话般存在的山村建筑模式。”1985年11月,取自振成楼和天坛的建筑风格制作的中国南北圆形建筑模型在洛杉矶国际建筑模型展览会上展出,振成楼从此名闻天下。1987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中国民居(福建民居)邮票,其建筑风格就属于上述的圆形土楼。

而方形土楼中体量最大的是位于龙岩市高陂镇上洋村的“遗经楼”。该建筑楼层有6层,高17米。土楼的中间开辟有方形天井,其功能是采光、通风、雨水收集及排出,并在天井的中心部位凿有水井1眼。

(二)中原府第殿堂式围屋

中原府第殿堂式围屋主要集中出现于粤东北、闽西南一带以及其他客家民系文化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此种类型的客家民居在建筑风格上颇似中原汉族府第,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外观均衡、格调典雅、庄重、主次分明、轮廓起伏。

位于蕉岭县蓝坊镇的“巨美堂”就是一座通称为“两堂两横”式房屋,即两个厅堂,两列“横屋”。进入大门后,整个建筑坐北向南,顺中轴线依次为下厅堂、方形天井、上厅堂、正房。天井两侧设有2间侧厅,上厅堂与左右侧的天井与横屋用巷道连接起来。入大门前要经过一片空地,是为禾场,供居民夏夜乘凉,农忙时节亦用于晾晒稻谷等。同时辟有一口半圆形水池,用于收集整个建筑物天井所排出的雨水,即可养鱼、浇灌菜苗,还可以作为消防贮水设备。屋后的小山普遍栽种果树,既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又调节了私家庭院的小气候。良好的植被环境有效避免了水土流失,主体建筑的附近还建有杂屋,其功能一般是作为厕所、畜圈或堆放农具等杂物,体现出客家先民对环境卫生十分重视。建筑内部的房间、巷道、天井、厅堂的布局均体现出中国古代共同的人居理想与建筑原则,因此整座土楼显得错落有致、布局紧凑。

中原府第殿堂式围屋建筑面积可大可小,对于人口规模比较大且地势比较开阔的,通常建造成“四堂四横”体量更大的殿堂式围屋。

(三)围龙屋

围龙屋通常建造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人口稠密的平原、丘陵或冲积台地,田畴广阔。在滥觞期一般只建造宗祠以及两侧的横屋。随着土楼客家先民子孙繁衍,人口数量急剧增多而需要增修扩建的,如果围龙屋的后面地势平坦开阔,便选择于左右横屋和祠堂后面的空地建造平面呈半圆形的围屋——宛如游动的蛟龙从背面围护宗祠,故曰围龙屋。围龙屋一般以经线作为整座建筑的中轴线,中轴线的两侧互相对称。而大门前的地堂(禾场)、半圆形的水池,恰好与宗祠及其背面的围屋构成一幅“太极图”。

蕉岭广福镇石峰村粟坝罗氏围龙屋,属于“四堂五横三围”的大屋。根据当地罗氏族人的讲述,第一围大概建于180年前,1945年开始建第二围,1956年筹建第三围。根据当地客家民俗,新建的房屋不能逾越三围龙,因此近年当地客家人往往在第三围的背面增建一字型的走马楼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罗氏围龙屋有房间326间,整座建筑内部设有厨房、卧室、仓库、杂物间、畜棚、厕所等供62户人家日常使用。围龙屋内部开辟有多处天井,表面一般用鹅卵石铺砌而成,通常以几何图案的形式呈现。晴天可以用于晾晒稻谷等粮食,下雨时又可用于收集全屋的雨水。天井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确保建筑物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遇到火灾紧急情况时还可以作为防火隔离通道使用。因此,人们往往赞美集居住、生产、防震、防火、防盗、防御于一体的围龙屋为“最具‘客味’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

1987年,美国作家玛丽·奥斯汀来中国访问期间参观了客家围屋后赞美说“这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最吸引人的中国传统民居”。美国社会学家海曼曾说:“假如我要建造一座房屋,就要建造一座类似于客家围龙屋的房子。”

(四)四合院式的“四点金”

四合院式的“四点金”的建筑形状属于方形土楼。以明清时期建造的居多,通常布局为二堂或三堂三横,通常于横屋两端增建一间高于整座建筑的攒尖式四方楼,也即“炮楼”,围墙均有内宽外狭的瞭望台枪眼和监孔,用于抵御来犯之敌。“四点金”一般楼高三层,建筑内部栋、进、横较多,各个功能区之间由廊道串联,故曰“棋盘屋”。

(五)“大夫梯式”土楼

“大夫梯式”土楼建筑风格与中原府第殿堂式围屋相近。为适应复杂的山地斜坡环境,步入厅堂与横屋之后,随地势高起而逐渐升高。屋面不同材质重新组合,斑驳错落,屋脊飞檐层层叠叠,气势恢宏,宛似一只欲展翅腾飞的凤凰,因此“大夫梯式”土楼又名“五凤楼”。

(六)四周设有走廊方便通行的走马楼

在闽粤等客家先民的聚居地区经常见到的走马楼,是对方形土楼等包围式建筑结构上的简化与改良。走马楼在建筑形制上并非一成不变,建造者往往要考虑到山势、地形、方位以及需要承载的人口规模,一般为口字形、回字形、凹字形等。走马楼通常楼高三层,一层为堂屋、厨仓、厕所,二层为卧房、仓廪府库,其特点是二楼四周通常搭建悬空连廊。这样的建筑通风、防潮、防水,而且节省建筑材料,不需太多的工时。这类客家民居大多包含了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普遍以环境为依托,将民居建筑与所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深受当地居民欢迎,这也是走马楼在闽粤客家人密集地区较为常见的原因。

如果客家人集中的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还习惯在纵向排列的民居外围增建一环圆楼。如果处于地势陡峭的山区,通常依山而建造,独立成行并在左右两侧及正门前修筑封闭式围墙,并于边上增建一座牌楼门,其建筑形状颇似锁头,因而当地客家人又称之为“锁头屋”。

二、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

(一)坚固性

现存的闽粤赣地区的客家土楼,其建筑历史大都在200年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600年。在经历了长期雨水洗刷、多次台风地震,依然未遭损害,屹立不倒,足以说明它们的坚固程度。

这些坚固的客家民居,离不开客家先民对基址及周边地质环境进行细致考察,注重木构架的科学性、实用性与耐用性,用料考究,工艺精细。以土楼为例,其墙体厚度随高度递减,墙底最厚可达1.7米。在建造房屋基础、墙和台基时,在墙基底下挖出足够深的墙沟,在墙沟中堆砌大石,辅以石块和石灰、石膏等胶凝材料注水搅拌而成的混合物。接着以木板作模,内填黏土、杉木、石头和竹片,层层用杵夯固修筑墙体。夯筑墙体的主要原料取自当地广泛存在的红黏土,配以少量“添加剂”,如一定的糯米、熟石灰、石灰,经过捣碎、搅拌形成当地人常说的“熟土”,经过分层压实和分层夯实,形成 “三合土”,具有一定强度,耐水性较好,保证土楼的强度和防潮、防老化等。其次是用麻刀和熟石灰,按照一定比例调和之后,形成了土楼民居外部墙体的修缮材料,一般为薄层多次涂刷于土楼民居墙体表面,因此能历经风雨剥蚀,巍然屹立不倒。

(二)安全性

自西晋以后,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自中原黄河流域一带迁徙至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定居,为避免当地人的骚扰,防御盗匪打劫,抵御山中猛兽袭击,通常将所建民居与居住在其中的客家人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外墙加固和抵御土匪进入内部仅仅是客家人打造安全环境的第一步,而是实现人与自然和建筑的共存与融合,将安全防护以统一的体系来设计建造土楼民居的。

有“东方古城堡”美誉的土楼,通常二层以下不开设悬窗,或开设立式长方形状的条枳窗。客家传统民居一般都有完善的采光通风系统,譬如三楼以上的卧房一般开设有朝外的窗户,方便观察外情、指挥作战和防护自己。客家民居的门框、门槛通常选用较规则的六面体石块砌筑而成,门板的厚度可达15厘米,有的门上留有一到两个直径约15厘米的孔,里面嵌上事先加工好的竹筒,其功能是如遇到土匪进犯等紧急情况,可作为射击孔或往土匪身上浇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边还建有防火水槽,如土匪用火攻土楼,则防火水槽的水可以用于灭火。一些土楼民居自身已经十分坚固结实,十分重视防范意识的客家先民还为土楼外墙提供了夹墙支撑,在外墙已经被土匪炸毁的情况下,夹墙依然可以满足客家人防卫的需求。土楼等民居内配置设施齐全,能满足客家人的生活需求。客家人在天井中挖好的水井是被周边的土匪与外来的敌人围困时的唯一水源。碓、碾、磨则为客家人粮食加工的重要专用设备。因而敌人来犯时往往鏖战多时久攻不克,而当面对四角建有“敌楼”的四合院式的“四点金”无须持续多久就能迫使盗匪不战而降。

(三)封闭性

各式客家民居,建筑物内部的卧房、堂屋、天井皆与廊道、踏步、楼梯连通。然而从建筑外围看它却呈现出封闭性的一面,以客家土楼为例,它通常只有大门、后门各一扇,或正门的两侧设立两扇侧门。另外,中原府第殿堂式围屋、围龙屋、四合院式的“四点金”的横屋、半圆形围屋,都增建有敌楼。遇到土匪来犯,只须关闭大门就令其望而却步。

(四)聚族而居

客家民居建筑体量通常比较大,位于龙岩市永定区的“承启楼”有卧房207间,建筑面积达5461平方米。位于龙岩市高陂镇的“遗经楼”楼高六层,建筑面积达10297平方米,堂屋的数量竟达49个。20世纪80年代,日本一位建筑学家在参观完客家土楼后,不由赞叹道:“此种壮丽的土楼建筑,不仅仅是一座规模巨大的民居,更是成为一座小城市。”

客家人建造体量巨大的民居,也从侧面体现出其聚族而居的社会生活习俗。“承启楼”最多可以容纳75户、580人。蕉岭广福镇粟坝罗氏围龙屋,房间数量达326间,建筑物内部居住着罗氏族人53户,人口可达380人。虽然住户多人口多,但由于整座建筑内部设置了足够多的卧房、堂屋和天井,容易形成宜居的小规模生活单元。客家民居内的每户人家都能得到恰当、舒适的位置与安排,显得精致、舒适而优雅。

此外,祖祠是客家先民供奉祖先和举办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客家族长族亲们有时为商讨宗族的重要事务,一般选择在宗祠进行。每逢传统民俗节日,土楼内的各户人家都需要精心准备各类贡品带到宗祠上供。祠堂记录着客家人的显赫历史与优良传统,凝聚了族亲的力量,是宗族教化的圣殿,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底蕴。

三、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溯源

许多学者都认为,客家民居来源于中原黄河流域一带,是早期部分先民从山西、河南一带为躲避战乱往南方大规模迁徙时,中原黄河流域一带的建筑文化也随之传播到客家人落脚的福建、江西和广东一带。这种学术观点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依据传统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发现,从客家民居的选址、布局、结构、建筑形制等入手,讨论客家民居的发展演变与中原地区的古建筑文化的渊源与联系。

(一)客家民居文化的创生发轫

依据大量的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两广地区、闽赣、江浙沪一带的土著,通常称之为“百越”,其民居一般称为“干栏式房屋”。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的干栏式建筑为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其建筑材料的主体为竹木,一般楼高两层,底层通常为畜圈和堆放杂物,二层住人。

西晋博物学家张华所著的《博物志》曾说淮河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由于气候潮湿多雨,先民为防水、躲避野兽袭击,便习惯于树上搭房居住。之后由于人口数量增多,对居所的审美意味以及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早期“巢居”的基础上逐步发明了“干栏式建筑”。属于一种古老的木结构地面建筑。南方许多地区地势低洼,闷热潮湿。当地人们为了居住的地方能具备较好的隔热、通风与防潮性能,通常选择由一排排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以垂直的木柱为建筑基底,木桩的地上一端通过横梁连为一体,形成高于地面的木质底架,并在木质底架铺上一层木板,在此基础上构屋建房,抗震效果更好,稳定性更强。我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包括云南的傣族、拉祜族、哈尼族,贵州的侗族、苗族、土家族,两广的壮族、瑶族,台湾地区的高山族、泰雅族还保留有此类古老建筑风格。

古老的黄河流域,冬季气候寒冷,通常选择在平坦、干燥、向阳、背风的地带建造房子。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房山区周口店的北京人,生活在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都是长期居住在天然洞穴之中。由农业革命触发的社会生产力进步,步入新石器时代后,黄河流域地区的先民逐步经历了由原始穴居到人工穴居、半穴居的居住形式,以及由巢居演变而来的干栏式房屋。

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陕西半坡村的半坡人,他们过着稳定的定居生活,并不断壮大聚落规模,其日常居所可以分为圆形或方形建筑两大类。方形房屋比较牢固,而圆形房屋则建于平坦地面,墙体和屋顶通常涂抹覆盖草泥土,防水性能较好。以木柱为骨架的草泥墙,客观上推动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到地上建筑的演变。直立式泥土墙、独特斜屋顶反映了半坡先民的智慧,也奠定了我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基础。

引起专家学者注意的是,考古学者曾经在半坡人所生活的原始村落遗址发现,位于半坡人居所中心部位的是建筑规模较大的方形房屋,多数学者认为它为当时半坡氏族公众议事和举行宗教活动等提供了公共场所。考古工作者在其北面发现的近50座房屋基址,总体朝向南边,大体呈现出围绕方形房屋的半月形生活文化区。考古工作者还在靠近西安半坡的临潼区城北姜寨遗址也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完整聚落布局,聚落中心为一个大型广场,通常为氏族首领组织全体氏族成员举行占卜等宗教仪式,或举办其他大型的集体活动所用。在广场周边紧密分布着6个原始村落,其居住者属于不同的部族,但所有住户的大门都采用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每个村落都建有一座规模稍大的方形房屋作为氏族部落议事、祭祀、宴饮、游戏的专用场所。此种原始聚落和住宅的分布特点与闽粤赣一带客家民居中的围龙屋极为相似。位于围龙屋中心的宗祠作为客家族人祭祖、尊贤、求神、娱乐、婚丧的场所,也和半坡遗址中心部位的方形房屋社会文化功能颇为相似。半坡原始村落房屋布局所蕴含的团结的空间形态,也与客家先民聚族而居、相互守望的社会生活习俗是一脉相承的,具有本质的一致性。

考古工作者在离半坡遗址不远的地方又发现了3处构造相对比较简陋的呈长方形状房屋基址。经过考证,这是当时的半坡人用于圈养牲畜的场地。说明当时的半坡人非常重视饮食卫生,人畜必须分开居住,这也与土楼等客家民居的布局理念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却与云贵川一带的普遍分布的“干栏式房屋”上层为卧房等生活空间,下层作为畜圈使用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1931—1971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龙山文化层近700平方米的区域内发现了41座房屋基址。大部分学者认为这些距今3500年左右的房屋基址,对应的是直径在3.1米至6.2米的外观独特的圆形建筑。在建筑形制上此类房屋与客家民居中的圆形土楼相近,在营造技艺上也是一脉相承,同根同源。

综上所述,史前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其房屋营造技巧、生活习惯与闽粤赣一带的客家人是一脉相承的,客家民居体现着厚重的黄河文化建筑风格特征。

(二)夯土板筑溯源

客家民居的墙体,绝大多数为板筑夯造而成。我国传统房屋的夯土建造技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人筑墙时,通常用两板相夹,选用黏性土填充于其中,用圆木棒弄均、填紧,称为“板筑”,之后逐渐发展成为“板筑法”。用土坯砌墙建造房屋是我国古代主要的建筑技艺,我国古代的长城、宫殿、城楼、角楼和民居建筑大多是采用板筑法建造的,如今北方农村干旱地区还经常采用此种传统的建造方法。据史书记载,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在建“统万城”时,曾组织20多万人的劳力用蒸土夯筑城墙。所选的建筑材料包括黏土、石灰等都是经过蒸熟的。建成的城墙分段验收,统治者为了严格控制夯实质量,规定要是筑造完工的城墙能被锥子扎进一寸深,该段城墙的工匠就会被处死。

考古工作者还在位于河南淮阳县大连乡大朱庄西南隅发现了一座距离今天四千九百多年前的平粮台遗址,作为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顶部宽约10米,下部宽约12~14米,残高4米多,采用板筑法工艺建造。客家人在板筑墙体时,为增强墙的强度通常在夯土中夹杂一些竹片或树枝,就是所谓的“墙骨”。据史料记载,汉朝统治者在建造长安城时已经出现了类似客家人板筑墙体的建造方法。

(三)客家民居的建筑材料、技术和艺术

客家先民在建造楼房时屋面用瓦通常选用筒瓦和板瓦,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物上常见的建筑用瓦。大量出土实物资料证明,西周时期,作为建筑用瓦的筒瓦、板瓦、瓦当就出现了。而到春秋时期对瓦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瓦片的防水性能较好,因而春秋以后的民居屋顶坡度逐渐降低。

以客家土楼为代表的的客家民居,其大门通常为双扇木门,门板非常坚固、厚实。古人认为一扇为户,两扇为门。《说文解字》解曰:“门,闻也。从二户。”《事务原会》等史籍也有关于黄帝始造门户的记载。距今5000年前的半坡、姜寨等原始聚落遗址已经开始设门,安阳后岗、陶寺遗址均设有门槛。可见,客家民居的“双扇木门”,早在距今2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河南境内出土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兽足方鬲,该件文物的下半部分以中原地区房屋的样式呈现,留有十字格的窗户,两个入口均设有双扇木门,并配置门环,可谓极为讲究。黄河流域汉代明器中常见的望楼以及岭南地区出土的楼阁式陶屋,都可见圆式窗户,黄河流域的先民把圆窗视作虎眼兽睛用于驱邪辟邪。客家地区的民居建筑和寺庙墙上也通常留有一扇左右对开的圆窗,也是受黄河流域一带宗教与民俗文化的影响。

客家先民建造民居通常设有天井用于收集雨水,并于天井与民居外的池塘之间设置暗渠,将天井内的雨水输送到池塘里。暗渠通常由鹅卵石铺砌或用陶水管。我国使用陶水管的年代很早,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最早使用排水管的是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平粮台古城,埋于城门下的陶水管距今已有4000多年了。河南洛阳二里头宫殿遗址和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的西周宫殿遗址均是利用陶制排水管导流庭院积水。无论南北皆然,一直被延用至今。

传统民居建造所忌讳的“五虚”之一是住宅没有水井和灶台。客家先民一般在天井的合适位置设有若干眼水井以便居民获得生活用水。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的农家也习惯于大院内的露天位置凿深水井,而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农村地区则习惯于厨房内挖井取水。我国在庭院内挖井取水的历史十分久远,成都平原一带出土的汉画像砖中,大宅院的天井都设有水井。而在黄河流域一带的郑韩故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在其厨房位置发现了五眼水井和用于储存冰块以备夏天消暑用的冰窖。我国先民使用的水井可以追溯到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先民凿水井的过程中已学会利用木头增加井壁的牢固性,避免井壁坍塌污染水质,在井口还设有井台和井亭。

(四)殿堂式围屋溯源

客家先民所建造的殿堂式围屋,也是来源于中原地区的建筑文化。在黄河流域的河南、陕西一带,基于史料记载和考古挖掘,该地区殿堂式建筑遗存数量都极为丰富。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宫殿遗址是偃师二里头遗址。显然这座3000年前的王族宫殿,是由堂、庭、门等构成的排列布局严谨、结构紧凑、主次分明的古建筑。其建筑样式与格局也为后世所沿用,同时开创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先河。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宋人依据该书记载,总结出先秦时期士阶层的住宅是沿着中轴线布局的两边对称的殿堂式木构建筑。整座建筑一般由堂、室、厢、庭院、廊道等功能区组成。无论是从空间的封闭性,还是基于建筑的布局、风格,都体现出中国民居的典型建筑形式,北京四合院和客家传统民居均为其发展衍变而来。显然,夏商周时期的宫殿、殿堂和客家地区的传统民居在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制诸方面均是一脉相承的。

(五)客家土楼文化探源

随着建筑技术的日益成熟,秦汉后期出现了楼宇殿阁。东汉时期,开始盛行带民居功能的楼宇,出现了庄园建筑城堡。

岭南一带出土了汉代明器陶城楼,这是当时的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交流的鉴证,中原地区的建筑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了岭南地区,广州博物馆收藏的陶城堡明器也见证着两地区的文化交流进程。

东汉陶城堡的形制、风格,与客家地区的方形土楼“四点金”甚为相似,它们均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建筑文化。客家先民从中原地区南迁至闽粤赣一带时,一直面临着严重的盗匪问题,于是分散于闽粤赣一带的客家先民聚族而居,抵御盗匪侵扰,免遭灾难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客家先民便采用了他们之前在中原地区的城堡、殿堂式的建筑风格,建造出数量庞大的巍峨土楼和殿堂式围屋等。这就是客家传统民居与中原地区民居文化同源的关系。

猜你喜欢

土楼先民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土楼夜景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奇趣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