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试题命制
——以2022年苏州初中地理结业考试中“‘象’往之旅,和谐共生”试题为例
2023-05-12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 包 雷
2022年苏州市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命题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试题结合真实情境或案例将人地和谐共生、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之中。试题立足学科本质,聚焦核心素养评测,以真实多样的情境为背景,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为依托,重点测评学生在完成地理事物和现象识别、地理差异比较、地理综合分析与地理工具运用等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本文选取综合能力题第三大题作为评析对象,探讨试题命制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与考查。
一、原题呈现
“象”往之旅,和谐共生
2020年3月,一群亚洲象从它们的栖息地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出发,为了获取食物和水源一路北上。17个月后,这群亚洲象于2021年8月8日安全过桥,渡过元江继续南返回家。外出期间它们跨过不同的气候带,迂回行进数千公里。图1为亚洲象北迁、南归路线示意图,图2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亚洲象可采的食物来源比较,图3为元江流域径流季节分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象生活的西双版纳森林茂密,该地对应的气候类型图为1,气候特征是2。
1.
2. A.终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C.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D.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2)云南省分布的温度带有3个;在自然环境下,该省最不适合亚洲象生活的地区位于4。
3. A.1 B.2 C.3 D.4
4. A.西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东南部
(3)亚洲象为了获得食物和水源一路北上,从图2来看,象群可采的食物主要来自于5。在象群觅食过程中,推测6等农作物遭严重破坏。
5. A.茶园和橡胶园 B.荒地和草丛
C.茶叶—橡胶套种园 D.农田和草丛
6. A.青稞、豌豆 B.小麦、甜菜
C.水稻、玉米 D.花生、高粱
(4)到达昆明后,为保障象群回家,指挥部运用7等地图工具,并通过无人机、红外热成像设备捕捉并预测大象在昆明的活动。昆明位于8地形区,昆明的气候特点是9。
7. A.云南省旅游交通图
B.昆明等高线地形图
C.云南人口分布图
D.西双版纳行政区图
8. A.东南丘陵 B.横断山脉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9. A.全年温和湿润
B.四季如春,降水集中在夏季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2021年8月象群回到元江时,因正值10,河水湍急,在人工引导下象群经过元江上的桥梁平安回到适宜栖息地。未来为减少象群“离家出走”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是11。
10.A.丰水期 B.枯水期
C.凌汛 D.结冰期
11.①建设动物园圈养野生大象 ②加强栖息地保护和恢复 ③构建完善的监测防控体系 ④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试题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云南气候类型分布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判读出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第一问仅A选项每月平均气温高于15℃,且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符合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第(2)题考查云南的温度带分布与大象的活动区域。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地跨热带、亚热带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三个温度带。热带为野生亚洲象的适宜栖息地,而云南西北部为横断山区,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大象生活。
第(3)题以亚洲象迁徙路线为背景,考查云南农业用地类型与主要农作物。亚洲象是食草性动物。由图2可知,象群可采的食物主要来自于草丛和农田。云南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玉米。青稞、豌豆为青藏地区常见农作物,花生、高粱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甜菜多产于东北平原。
第(4)题考查昆明的自然环境。象群多沿着山区活动,所以捕捉并预测象群移动路线可参考等高线地形图。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四季如春,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第(5)题,2021年8月,象群回到元江时,因正值丰水期,河水湍急。面对象群的北迁南归,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是建设生态走廊,改善森林间的连通性,构建完善的监测防控体系,加强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等。
三、命题分析
本组试题以云南野生亚洲象的北迁南归为主题,从野生象群生存地环境、人类对象群的保护等角度进行设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探究。同时,这组试题也能让学生在做题中感受到人与大象的相处关系从印象中的“人进象退”到“象进人退”的变化。
1.价值引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只有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案例与知识纳入到地理教学考试内容体系当中,才能逐步培养青少年的人地协调观。在初中地理试题中更多地渗透人地协调的案例与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
2.素养导向,注重区域认知考查。
近年来,初中地理综合题热衷于考查省级级别的区域地理知识。例如,2021年苏州初中结业考试以宁夏闽宁镇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宁夏的特色农业与自然地理概况。本组“大象北迁南归”试题,在继承以往命题理念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对中等尺度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考查。试题通过云南省气候类型图、象群迁徙路线示意图、元江流域径流季节分配图等考查学生运用地图工具获取区域信息,认识区域特征、区域差异的能力。
3.能力为重,突出地理综合思维评价。
象群迁徙途中食物的来源、人类如何捕捉并预测大象的活动、大象南归途中的主要障碍等问题的设置突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这组试题通过素材,结合区域特征,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农业等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象群和人类可能的冲突,人们该如何应对,试题给予多个选项让学生进行分析,体现了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2022年苏州市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基于人地协调观的情境命题,坚持素养立意,强化育人导向,对日常地理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精选贴合生活的、真实的、反映时代主题的情境,用情境贯穿教学,用任务引导思维,以更好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