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第十师春小麦栽培技术

2023-05-12高革新黄轩穆龙肖庆会余舰陈贵红张经常杨雪峰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种肥春小麦滴水

高革新,黄轩,穆龙,肖庆会,余舰,陈贵红,张经常,杨雪峰,2*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北屯 836000;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全年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地势平坦,土壤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低。受降雨条件所限,作物栽培模式均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随着国家农业战略发展布局、师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作物轮作倒茬需要,近两年师市春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攀升,种植面积由2020年的0.13万hm2增加到2021年的0.79万hm2,平均单产由2020年的464 kg/667 m2增加到2021年的515 kg/667 m2。该区特殊的环境条件及成熟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1],非常适合春小麦生产,生产出的小麦原粮具有品质优良、产量突出的特点。本文将该区域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主要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可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的积极性,实现增产增收增效,为小麦原粮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播前准备

1.1 地块选择

一般选择土地平整、中等肥力以上地块,要求土壤肥力均匀,盐碱轻,通透性好,排灌条件良好,尽量避免重茬或迎茬种植。农药残留情况需注意前茬为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使用过量或使用残留期长的除草剂(如广灭灵、普施特和氯咪磺隆等)的地块不适宜种植小麦。

1.2 整地待播

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秸秆及残膜,并进行秋翻处理。播种前精细整地,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的待播状态。对石头较多的地块,应尽量使用捡石机或碎石设备对地块提前处理。

1.3 品种选择

根据该地区环境条件和水肥滴灌技术特点,应选择品质优良、丰产稳产、喜肥水、千粒重大、株高较矮、秆强抗倒伏、抗逆性好、通过审定或认定的春小麦品种进行种植。根据该地区历年种植的品种产量及适应性表现,建议选择新春37[1]、新春26[2]等优良品种。

1.4 种子处理

一般正规渠道购买的种子均已进行包衣处理,不用另行处理。对于职工自留种,播前必须进行药剂包衣处理,一般选用立克秀、福美双、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包衣,能有效防治小麦的根腐病、散黑穗病等土传病害。

1.5 滴灌条件

滴灌条件应满足水源充足,管渠完整畅通,配套设备齐全。一般尽量采用泵前过滤方式,可防止滴灌用水浑浊堵塞滴灌带。

2 适时播种

2.1 适期早播

低温有利于小麦春化,尽量做到适期早播。对于墒情较好的地块,一般采用“顶凌播种”方式,日平均气温5~7 ℃,土壤解冻5~7 cm即可播种。对于采用“干播湿出”播种方式的地块,要根据管渠给水时间,提前3~5 d适时播种,在满足用水前提下尽量早播。

2.2 播量控制

一般采用机械播种方式,行距15 cm,播深3~4 cm。播种密度600万~650万株/hm2为宜。根据品种千粒重大小,建议播量25~28 kg/667 m2。

2.3 种肥施用

对于有分层施肥机械且保肥保水性好的地块,可采用种肥分离技术,施用磷酸二铵作为种肥,建议施用量不超过20 kg/667m2。对于分层施肥机械不足且保肥保水性差的地块,种肥混播易引发烧苗现象,应严禁种肥混播。

2.4 铺管方式

滴灌带采用一管四行[3]的方式随播种同步铺设,滴灌带间距60 cm,同时埋在表土下1~2 cm土中,以便增强防风能力。

3 田间管理

3.1 施肥指标

根据地块肥力情况,建议全生育期化肥总量控制在60~75 kg/667 m2,其中:尿素(46%)35~40 kg/667 m2,磷酸一铵(50%)10~15 kg/667 m2,硫酸钾(50%)15~20 kg/667 m2。

3.2 水肥管理

根据土壤墒情及水渠给水情况,及时浇出苗水,确保出苗整齐一致。

小麦在2叶1心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等关键时期都是水肥临界期,要及时灌水追肥,防止干旱脱肥现象发生。小麦生育关键期施肥量可参考表1进行,具体施用量可根据地力及保水保肥情况适当调整。滴水量要因地制宜,每次滴水以两根滴灌带中间行接上水为宜,保水性差的地块,可适当增加滴水间隔时间。

表1 小麦生育关键期施肥量

3.3 化除化控

防除杂草:麦田化学除草采用苗后处理的方式,要严格依据药品说明书进行药剂调配喷施,最佳化除时期为小麦3~4叶期。防除阔叶类杂草可使用二甲四氯,用量180~240 mL/667 m2;防除禾本科杂草可使用骠马(精恶唑禾草灵),用量50~70 mL/667 m2。在使用苗后除草剂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时间。浓度超标或者使用过量,易造成药害。同时应选择早晚无风天气,严防发生漂移,造成其它作物药害。

化学控旺:矮壮素具有降低株高、控制旺长、防倒伏等作用,最佳使用时期为4~5叶期,建议用量为50~200 g/667 m2。

3.4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本地区小麦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茎基腐病、叶斑病、纹枯病、全蚀病、白粉病、黑胚病等,依据病害发生时期采用抗真菌类药剂防治,常见的药剂有多菌灵、戊唑醇、三唑酮、吡唑醚菌酯、粉锈宁等,严重的地块可采用两种药剂进行混配。预防性防治一般在扬花初期或末期进行,采用“一喷三防”技术[4]进行叶面喷施,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严禁在盛花期喷施各种药剂。

虫害防治:本地小麦主要虫害为草地螟、粘虫、蚜虫、棉铃虫和蓟马等。一般依据发生时期采用药剂防治,常见的杀虫剂有吡虫啉、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等。预防性措施一般为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或临地沟渠杂草。虫害发生严重时,要坚持统防统治措施,统一力量集中防治。

3.5 防治干热风

根据本地天气特点,灌浆期极易出现大风及干热风天气,造成小麦茎秆倒伏及籽粒饱满度差,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巨大。此时期进行田间管理时,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滴灌时尽量避开大风天气,采用少量多次滴水原则,防止倒伏发生。如出现干热风天气,在及时滴水的前提下,可采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增加小麦抵御能力,建议用量50 g/667 m2左右。

4 及时收获

应在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期及时机械收获,防止因过度干燥或成熟造成落粒和破损粒增加,或遇雨水天气造成芽麦,影响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种肥春小麦滴水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早春小麦田间管理抓哪些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有趣的滴水实验
西藏春小麦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
荷兰创新的种肥形态实现精准施肥
春小麦复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滴水能涌泉
滴水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