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写作课程 促进“真我写作”

2023-05-12刘俊杰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真性情动笔习作

刘俊杰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结合小学习作教学实际提出了“真我写作”教学观,并与语文同仁共同开发了“真我写作”课程。经过较大范围的推广和验证,“真我写作”教学观指导下的写作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开发写作课程,写出“真实生活”

“真我写作”的“真”聚焦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就是要求学生努力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接。要让写作与生活深度融合,凭借空洞的理论是很难取得效果的,而开发以真实生活、个性特征为基础的“真我写作”课程无疑是一条捷径。

基于“真我写作”教学观,笔者与同事开发了一套与第三学段学生生活和成长经历紧密相连的“3+N真我写作”课程。“3”指校园、家庭和社会三大生活领域,“N”指基于三大生活领域的“真我写作”主题。以六年级的“真我写作”课程为例。校园生活领域写作主题有:①我眼中的新同学;②老师的眼神;③我的校园囧事;④友情危机;⑤同学间的口误;⑥校园交际。家庭生活领域写作主题有:①毕竟他还小;②都是为你好;③一封家书;④没有兑现的承诺;⑤手机的是是非非;⑥我数到“三”。社会生活领域写作主题有:①为    点赞;②如何跟帖;③共享还是独享;④厉害了,我的国;⑤网红;⑥《王者荣耀》。

“3+N真我写作”课程中的写作主题都是从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这就在客观上避免了虚假写作。如在“都是为你好”主题写作课上,笔者从父母与子女的代沟入手,将主题细化为“我的世界您不懂”“您的爱伤害了我”“爱不是这样的”等习作训练题,这些题目都是基于六年级学生的真实家庭生活而开发的。六年级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思想比较独立,对父母之爱有了理性认知,有许多小秘密不太愿意跟父母分享,而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双方的代沟逐渐加大。有了细化的主题,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出来,写出了生动、真实的习作。笔者鼓励学生把文章分享给父母,旨在让学生明白习作来源于生活,有明确的读者对象,而且习作应回到生活中,解决成长中的问题。这样的写作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情境+动笔”,写出真性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文章首先要饱含真情,才会引发读者共鸣。“真性情”就是写作者在写作时投入的真实情感。这种情感一旦被点燃,写作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就是为了表达真情,“有感而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体现真性情,在“真我写作”课程中,笔者将情感表达作为重要课题。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笔者结合学情,采用“情境+动笔”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情境支架,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提示表达自己的真性情。

笔者在习作指导课《心愿》的教学中,创设了激发学生写出真性情的四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依据情境动笔写作。

情境1:回想自己的学习、生活,你的心愿是什么?第1次动笔:学生用简洁的句式“我最想分享的心愿是      ”写一句话。这次动笔旨在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思考最想分享的心愿,选择习作素材,为写出真性情打下基础。

情境2:你曾经为达成心愿做过哪些事?将来还会怎么做?第2次动笔:学生由一句话展开,写下“心愿”产生的具体原因,写清自己所做的努力或打算,以此激发抒发真情实感的欲望。

情境3:如果你要抒发某种情感,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第3次动笔:从细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入手,将事件写具体,再与同桌互相修改,补充细节描写,使情感有细节支撑。

情境4:如何验证你的情感是真挚的?第4次“动笔”:学生面对面交流或现场电话连线,将作文读给写作对象听,借助作文与写作对象交流,传递真实感受。

四个情境与四次动笔环环相扣,为学生写出真性情提供了支架。从后来的写作反馈来看,学生基本上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落实了“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目标。

三、制定“六我”目标,写出“真我”

当代小学生成熟得比较早,再加上网络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小学生写作的成人化、套作化倾向非常突出。为了让学生写出真我、本我和与众不同的“我”,在实施“真我写作”课程中,笔者结合学生的写作现状,创造性地为学生量身打造了“六我”写作目标——“我的身份、我的視角、我的生活、我的语言、我的情感、我的感悟”。

“我的身份”是让学生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而非成人的角度看待社会生活现象。小学生受认知和理解能力所限,对很多社会生活现象的认知还处于浅层理解状态,但正是这种浅层理解才显示出童心的珍贵和纯真,能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小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我的视角”是要求学生以儿童视角看待事物,用儿童的思维分析事物,并从中得到启发。也许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或感受会显得很稚嫩,但这种稚嫩往往折射出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的生活”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学习生活、真实的家族生活、真实的社会生活。这些才是写作之源,小学生写作时如果背离了这些,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的语言”是儿童自己常说、常用的语言。在写作实践中,很多学生为了追求语言的优美,不惜生搬硬套成语,抄袭成人语言,导致作文失去了小学生的活泼和生趣。

“我的情感”和“我的感悟”均指向学生习作的主旨。由于生活阅历浅,小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是纯真无邪的,对事物的感悟是基于直观认知的。笔者要求学生写作时必须从所写对象上生发自己的感受,不能脱离所写内容“无病呻吟”。如学生在写《一封家书》时,表达的情感是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不要总把自己与邻居家的“学霸”哥哥相比。这是发自学生内心的感受,是很真实的情感表达。

在“真我写作”课程实践中,笔者深刻地理解了“作文即做人”的含义:作文与做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教导学生写作,不但要教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而且要教导学生做人,做一个真实的人、真诚的人、率真的人、真正的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人。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真性情动笔习作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毛毛雨
春天的雨
假天真抑或真性情——婴宁形象之我见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