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23-05-12杜小荣包小兰
杜小荣 包小兰
摘要:为全面系统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共同保护建設好、发展经营好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安定区人民政府于2021年9月全面启动推行林长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意见一方案一规则一要点”,并将建立和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近一段时期内林草工作的中心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保障,狠抓任务落实,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
关键词:林长制工作;经验;问题;建议;安定区
安定区地处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山区,为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流域面积363871公顷。根据2021年国土资源第三次调查公布数据,安定区现有林草用地面积为156479公顷,占总面积的43%。其中乔木林地9536公顷、灌木林地21694公顷,森林面积占比不到林草总面积的20%;其它林地52139公顷(主要包括未成林造林地和无立木林地)、草地73110公顷(包括人工牧草地),森林面积小、林分质量差、改造提升空间大,全面深化推行林长制,加强林草湿荒资源综合治理保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1.1 强化部署推进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林长制工作会议,区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调研城区“四山”和乡镇造林绿化工作,并亲自安排部署林长制相关工作,督导起草“1+3+5”配套文件,先后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议专题审议《定西市安定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意见》,组建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将林长制办公室设在区林业和草原局,由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在全市林长制工作会议之后,区委、区政府立即组织召开全区林长制工作会议,对全区年度造林绿化、林草资源管护和森林保有量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面启动推行林长制工作,并审议通过《定西市安定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定西市安定区全面推行林长制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和《定西市安定区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要点》,于2021年9月底全区19个乡镇、3个街道办、2个国有林场、306个村相继召开会议,部署推进林长制工作。
1.2 强化体系建设
安定区坚持党委领导、党政同责,设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的“双总林长”,统筹考虑区级行政区域内林草资源特点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特别是重点区域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特殊性,在全区划分了15个责任区域,由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分别担任林长,并在城区面山设立区级林长制公示牌5处。各乡镇、街道、国有林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领导小组规则》和各年度《工作要点》,全区共设立总林长44名、林长266名,各村分别设立林长306名、副林长567名,全面建立林长制责任体系,19个乡镇3个街道办2个国有林场共设立林长制公示牌24处、村级设立林长制公示牌306处。同时,充分发挥公益林护林员、生态护林员和草管员职责,建立网格化管理队伍2677名,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责任明晰、管理有效的机制。
1.3 强化制度配套
在前期征求各单位意见、修改完善的基础上,经安定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定西市安定区林长制区级会议制度等五项制度的通知》,即已发布林长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和公开制度、部门协作制度、督查制度、考核办法等各项制度,初步构建起林长制制度体系。目前,区级总林长先后主持召开会议多次、每月开展巡林调研,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批示,重点掌握林草生态建设与林草资源管理、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西岩山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工作,并听取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一级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情况汇报和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自觉履职、亲自部署、亲力亲为,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按照上提两级考核方式(市级考核到乡一级、区级考核到村一级),各级林长积极履行职责,全面落实工作。
1.4 强化工作保障
加大资金配套,经与财政部门积极争取,区财政每年至少列支200万元,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和推动林长制工作全面推进。加大人力保障,为切实加强林长制办公室工作力量,区级设立林长制办公室,由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担任主任,设立林长制工作站,配备工作人员5名;19个乡镇及3个街道办设立林长制办公室,各配备工作人员3名。安定区林业和草原局配备19名林业技术人员充实到19个乡镇,指导各乡镇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加大督促落实,积极配合各级纪委、督查室就林长制会议贯彻落实情况、工作推进情况、责任落实情况多次深入督导,并采取面对面反馈的方式,对反馈问题及时制定措施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1.5 强化任务落实
2020年以市绿委办文件制定印发《定西城区面山绿化提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期限三年(2020~2022年),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第三年进行抚育管理,截至2021年底,完成定西城区面山绿化提升改造任务3.83万亩。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绿满陇中”行动,加快大规模国土绿化步伐,重点开展农村“四旁”义务植树、经济林果基地建设、生态科创城环山交通绿化廊景观提升、青岛生态林建设、甘肃省定西市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工程。截止目前,已完成农村面山绿化8000亩、农村“四旁”义务植树250万株、经济林建设4200亩、青岛生态林建设项目13000亩、西岩山生态公园环山交通绿化廊景观提升工程5000亩、景观道路绿化7公里。同时,制定《定西城区面山绿化提升改造工作2023~2025年实施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和农村绿化美化水平,努力打造生态宜居、人民富足、环境优美和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提供绿色屏障、增添绿色活力。
2.1 资源管护难度较大
一是随着全区面山绿化改造提升工作的持续推进,森林草原面积逐年增加,林分质量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大力改善,使林地内林木和草本植物生长茂盛,日积月累使林地内枯枝落叶层较多,每年防火期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加之我区地形地貌比较复杂,沟壑纵横,一旦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很难及时到达火灾现场进行有效扑救。二是随着全区造林绿化任务的逐年推进,防护林面积按下达任务逐年增加,虽然在造林树种上进行了更新,但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和项目区地理位置,在选择树种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油松、樟子松、山杏、山毛桃等树种成为部分造林区的必选树种,为虫鼠创造了一定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全区实施的大部分项目由于受资金限制,造林树种较为单一,也为有害生物滋生提供了发展空间,使其对林木的危害加剧。三是由于机构改革,林草执法人员整体划转到当地公安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林草部门没有专门的执法队伍,仅靠组建的林业技术人员临时开展工作,业务不熟悉政策不掌握,与相关部门配合不畅通,对一些违法使用林地和毁坏林木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处理,致使林地林木进一步被破坏,非法采砂采矿等破坏林草资源的现象一直存在。四是安定区实行车改后将森林防火车辆全部上交到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平台,没有专门的森林草原防火车辆,重要防火时段主要靠私家车应急,加之基层人员配备不到位,致使护林防火无法正常开展。
2.2 提升改造任务较重
20世纪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树种主要以杨树为主,零星分布有柳树、榆树和山杏,以杨柳榆为主的林木全部为过熟林,杏树全部为小老树,需全部进行退化林修复改造;1998年以来实施的三大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造林补贴试点项目,国家每亩投资仅为200~500元不等,造林树种以山毛桃、山杏、柠条、红柳等阔叶树为主,后期借金华市、中国农业银行援助项目,在项目区适当配置了侧柏、云杉等针叶树,使项目区林分质量得到提升。但仍有一些区域存在树种单一、苗木规格低和造林密度小等问题,需大力进行改造提升。
2.3 人员技术力量薄弱
林长制改革工作作为安定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改革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以及乡镇,包含了全部林业草原工作,区林草部门做为林长制办公室工作机构,承担着组织、协调和绝大部分工作的落实任务。但现有人员同时也承担着其他业务,乡镇林业站早已与乡镇合并,乡镇一级缺少负责林草管理的单独机构,农林水保站只是岗位设置,并没有专门的人员从事农林水保工作。从区级到乡镇现有人员难以组建成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工作的专业队伍,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改革工作的整体推进。
2.4 林业科技含量较低
多年来,全区实施了多项林业生态工程,成效较为显著,森林覆盖率由造林前的9.8%提高到目前的18%,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趋于粗放型,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尤其在经济林建设上需要运用多种先进实用技术,才能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2017年福州市援助定西市建设的福定生态林项目初次运用了机械化整地、滴灌、施肥等技术措施,使苗木成活和生长量极大幅度提高。因此,随着造林绿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困难地造林是全区今后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需要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尤其是国际先进技术,提高生态建设科技含量,提高林农经济收入。
3.1 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
按照林长制改革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鄉镇(街道办)、村级林长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总林长和林长工作职责以及责任区域。村级组织体系,设立林长和副林长,村级党组织书记担任林长,其它村干部担任副林长。乡镇、村做好护林员(包括公益林护林员和生态护林员)、草管员的选聘、培训和日常管理,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区、乡镇(街道办)、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
3.2 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
区林长制办公室将会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和区纪委就林长制开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主要督查乡镇(街道办)林长制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各级林长履职尽责情况等。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将对督查情况适时进行通报。
3.3 进一步落实绿化任务
继续组织开展城区面山绿化和农村“四旁”绿化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采用优良种源的实生壮苗,采取最合理的营造林技术,开展生态新造项目建设。引入云杉、樟子松、油松、侧柏等造林树种,采用补植造林修复方式,对杨树、山杏、刺槐及柠条等退化林分采取树种结构调整、平茬更新。对续建项目积极落实春造秋补和秋造春补等。加快推进东西部协作青岛林、渭河源林草生态扶贫巩固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
3.4 进一步推进经济林果建设
对已建立的低产经济林通过树体修剪、扩穴、高接换优等技术改造方式,使其在树形、品质等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维护果园健康稳定,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对已实施的以山毛桃为主的退耕地,为充分发挥山毛桃的经济效益,也需对其进行整形修剪和嫁接改造。同时,对在陡坡地实施的退耕地通过扩穴、锄草等方式,为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根系向外拓展,促进地上部树冠的形成。对品质不好的品种选择扁桃、猕猴桃进行高接换优。新建的经济林果基地,要充分考虑苗木的品种和适宜性,按照果树入川进园原则选择园地,根据现场考察、引洮水工程设计,在果园高地建设自来水供水房。同时,为节省人工搬运成本,方便车辆运行,确保机械化操作,要对道路进行修整。全面推行滴灌和喷灌灌溉方式,运用丰产坑栽培技术,提高经济林果的座果率和果实品质,有效增加农民林果业收入。
3.5 进一步加强抚育管护
由于近年来实施的中央预算内项目人工造林提高到900元/亩、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4000元/亩左右、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1000元/亩,造林资金相对较高,造林后应加强养护管理,连续养护抚育3年,每年抚育2~3次,分前半年和后半年两个时段,包括补植、锄草、浇水、扩穴,也可适当追肥。补植苗木应根据树种特性在春季或秋季进行,补植用壮苗,栽后浇水,确保补植后苗木生长整齐。开环状沟追肥(深度10厘米以上)、培土、抹多余萌芽条等。为确保幼树水分生长需求,遇到久旱未雨时节应及时增加浇水次数,直至郁闭成林。
3.6 进一步加强鼠害防治
狠抓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重点做好油松、樟子松和杏树的鼠害防治。做好种源检疫工作,特别是引种树种的种苗检疫,防止病虫害传入。随时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当病虫害发生时,要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及时消灭,以防止病虫害蔓延,同时有针对性地防治野生动物(中华鼢鼠)为害幼树幼苗,严防松材线虫病等重特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的传入。防治病虫鼠害等有害生物时不得使用高污染、高残留农药,尽量使用生物制剂,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作者简介:杜小荣(1974-),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林场苗圃管理和林业生态建设。
*通讯作者:包小兰(1974-),女,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场管理和林业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