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培训师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3-05-12尹岩
尹岩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总量达7亿之多,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农业的根本出路。然而进入新时代后,农民所掌握的农业知识与技能己满足不了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影响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屏障和制约我国农业实现“四化”同步的短板。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科技贡献率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由此,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与产业的需求,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农业人才。高素质农民是我国农业转型的关键,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发展现代农业,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为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就要求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热爱三农、热心农民培训、德才兼备”的培训师资队伍。要想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能讲、能写、能干的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的师资队伍,己成今后一个时期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
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关键在师资。师资的好坏决定着所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优劣,因为以高素农民为代表的农业农村人才有其经验性、目标性等成人固有的学习特性,不能用传统的学科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像教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的方法进行培训,要用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种适合成人学习的方式进行应用型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使参训对象自主、理性的接受各类知识。
为了搞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首要任务是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要求师资素质必须过硬。新型的、专业的、职业的农民培训师资资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
1.1 职业素养
第一,师德师风。高素质农民师资要注重师德师风培养,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培训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第二,培训目标。高素质农民师资要了解国家“三农”工作方针政策,明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安排。“三农”问题,农民问题是关键;“三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是难点;培育和建立高素质农民队伍是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后继有人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
第三,专业技能。①学识。高素质农民是指以农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具有先进知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能、善合作、能创新、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懂市场的高素质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高素质农民具有观念新、素质高、职业性等特点。想要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培训师资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现代农业生产是一门涵盖生物、化学、物理、气象、机械、环保、加工、储运等多学科的生产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学科知识的运用于农业生产。这就要求培训师资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并能综合运用,这样才可以有效完成农民教育培训工作。②实践。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去。通过试验示范结合讲解,把知识转化为农民可接受、可用于生产中的技能。这就要求农民培训师资首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经过亲身操作、实践验证,才能把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更好的服务于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1.2 培训技巧
第一,学员遴选。提供培训质量,必须加强遴选标准,明确培训对象。经营需要依靠市场,农民职业教育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生源。农业教育培训的生源是农民,在培训中,遴选的标准和条件会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职业年限、受教育程度、创业意愿、营收情况等几个方面,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入户和实地考察等形式,遴选出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职业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把农业作为终身职业,有意愿去创业或扩大农业产业规模的学员,优先接受培训。
第二,课堂掌控。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农民不是专业学生,很难做到专注听课,难免在课堂上溜号、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授课效果。这就需要培训师资具备较强的控场能力,采用农民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把农民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上,更好的完成培训工作。由于农民教育区别于传统的成人教育方式,在培训中适当引入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并且运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经营、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将以往枯燥的培训演变成快乐培训、享受培训、趣味培训、主动培训,从而使培训效果更加有效,课堂氛围更具有活力,增加农民受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思想引导。在农民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引导,把课程内容带入农民思维中去,以农民的思维、农民的视角来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也可以把农民带入课堂教学中,使受培训的学员参与其中,加深农民对重点及难点知识的掌握。培训中也要重视典型高素质农民的宣传力度,以多种方式宣传高素质农民的创业、兴业的先进事迹,或者以他们为案例,激励更多的农业领军人才成为农业经理人、农民企业家,在舆论氛围上让农民感受到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光荣使命。
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过程中,师资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培育师资在抓好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必须要把握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内在涵义,要深刻认识到这不是一项简单的教育培训任务,需要构建起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育体系,同时还要有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农民,确保培育效果。
2.1 传播知识
农民培训师资在高素质农民培训中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全面、系统地传播出去,使更多的农民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技术,并应用于现代化农业生产。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农民教育,可以改变交通不便、农村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通过网络把农民教育延伸到农村,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可以成功解决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目前吉林省已经有多家培训中心率先实现了网上讲课。把老师的课件上传到网上,师生可以同时通过App软件实现即时交流,有效缓解了农村交通不便的问题,农民在家里就可以随时共享名师教案,无限次反复倾听名师的讲解。同时,还可以组织农业专家对当地农村的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制作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课件,农民随时可以下载、观看,既丰富了农村的教育资源,活跃了学习气氛,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有效满足了农民参加学习的时间要求。
2.2 引领示范
培养现代化的农民,就是让传统的农民具备现代农业的观念意识,懂得科学的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技能,这需要对农民进行深入的现代意识指导,提高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我国正在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程,国家很重视这项工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农民认为,搞农业主要靠经验,靠天吃饭,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不高,且忽视了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大多数农民对于现代科技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守旧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民培训师资在高素质农民培训中要不断加深自身技术水平的修养,在实践工作中率先使用新技术,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为农民做示范引领,引导农民接受新技术,加快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2.3 跟踪服务
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培训工程,不是“雨过地皮湿”,而是需要培训后继续跟踪指导,要做到“送上马,扶一程”,进一步帮助农民学员实现创业兴业。一是建立便民服务的“农民沙龙”,及时为高素质农民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营销策划、信息发布、法律援助、创业评估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实现与受训学员的直接对接,提供“一对一”的全程跟踪服务与指导。二是构建网络服务站点,设立专家服务热线,农民学员可以实现随时咨询,培训机构也可以随时开展网络远程辅导。
当前我国农民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深化,唯有拓展思维,不断创新,才能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跟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因此,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专业的、现代化的、新型的、用于现代化职业农民培训的师资队伍显得更加重要。为此,更要加速普通农民师资向“知识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转变,实现现代农业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基金项目:农民教育培训师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22CJY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