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专家建议为什么脱离了公众感受
2023-05-12刘方志
刘方志
这段时间,某些专家又惹年轻网友不高兴了,他們提出的诸如“结婚年龄降到18岁”“年轻人没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子”等建议,被指脱离实际、信口开河,对民众的利益诉求缺乏真诚关切。
近年来,“专家建议”越发陷入尴尬境地,“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更是表达出某种愤懑、调侃情绪。其实,专家建议受到嘲讽不是今天才有的,想想“砖家”一词的由来就明白了。但一些专家似乎毫不在意,反而继续由着性子在表达时“跑偏”。
好的专家建议并非不存在,值得追问的是,一些专家建议为什么脱离了公众感受?
不妨以“婚龄18岁”之争为例。某些专家为促进生育出了些“金点子”,看上去很对路,但经不起推敲。决定个体生育意愿的关键要素,还是“成本”二字。当一个人的收入状况、居住条件、抚养力量不足以迎接一个孩子的到来时,生育意愿就可能会被隐忍,就算把年龄调得再低,又有何用?你又不能帮人增加收入、改善境遇。当然,年龄门槛的降低,确实呼应了部分人的需求,但对于激发“生育困境”中人的生育积极性,作用十分有限,还可能产生一些高中生辍学结婚等负面效应。
相关专家的离题万里、自说自话,是和公众想法或潜意识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一些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就是没有替群众好好算一笔账,也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感受人们的冷暖与喜忧。这也从情感上造成话语表达者和话语受众的割裂。
延伸而来的问题是,专家观点非得跟多数人感受一致不可吗?当然不是这样。专家的发言不是非黑即白的事,要能体现知识分子和思想者的不俗胆识和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建议和民间想法出现认知和感受上的差异、错位,毫不奇怪。这既反映出价值观多元的一面,也折射出由于知识层次差距、站位不同而造成的认知差异。此时,专家没有必要为这种差异和分歧感到不安,而完全可以坚持“本心”。否则,稍遇不同声音就妥协,是对真知和探索精神的自损、贬低。
“百家争鸣”本来就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古往今来,多少智者说的话,起初都常不被理解和支持,但随着时间推移,认知鸿沟逐渐被填平,专家观点也会被转化为大众常识。最初,“地球是圆的”之说,并不符合很多人的认知,但就此改口“地球是方的”,或者在两种立场间摇摆不定、含糊以对,岂不是可笑、可悲?
换言之,专家说的话有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预判性,因而颇为令人惊愕,但这未必是专家故作神秘,而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将专家引向高深之处,打开了震撼人心的新知画卷。对此,我们也不妨理性、包容地看待。但对于专家自以为是、故作高深、错漏百出的建议,也不必为其掩饰。
那么,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专业意见?专家建议究竟应该如何呈现,才能立得住,成为一个社会的重音?
我曾采访过上百名专家学者,因而深知,很多专家并非像有些网友说得那样,成天为了曝光度和虚荣而到处“胡说八道”。我们这个时代依然需要专业意见。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专业意见成为处世指引、治国良策。
今天,人们发出对专家建议的批评,不是因为社会不需要专业意见,恰恰相反,是因为有质量、有良知的专业意见还不够多,人们普遍担心被“坏”的表达挤占空间。
这样的专业意见理应是这样的——关切民生疾苦,应对痛点和难点,讲出振聋发聩的好主张;立足专业高台,爱惜羽毛,发出经得起时间和科学检验的肺腑之言,而不是不值一驳的时髦怪论;坚持真理,坚守良知,不为某个利益方站台,真正自由发声、严谨发声。
总之,我们的专家不能不懂民情民意,我们的专业发言不能如“何不食肉糜”那般愚蠢、堕落。
【原载《中国青年报》】
插图 /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