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跃升发展的松江经验

2023-05-12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人民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松江科创走廊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海松江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其强劲的创新策源能力、先进的制造业体系、显著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和上海制造业强区。2023年伊始,人民论坛调研组开展“对松江科创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认知”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面向在上海松江区本地工作和生活的公众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835份。2023年3月,人民论坛调研组赴松江,围绕“上海松江科技创新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展专题调研。本次调研是对2018年人民论坛智库研究项目“科技创新与发展转型:上海市松江区G60科创走廊建设课题调研”的二次深度拓展研究,也是人民论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的一次专项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松江区委区政府心怀“国之大者”,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部署要求,在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对标一流、双轮驱动、开放共享”,不断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打造“三先走廊”,更好支撑上海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經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抢抓落实、蹄疾步稳,以高效执行力争得发展实效。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长三角重大历史使命,为其注入强大发展动能。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依托交通大通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这标志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2020年11月,科技部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赋予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的战略定位。2021年3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5月,《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鲜活样本——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的实践与启示》一文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创刊号上刊载。三年三大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实现了跃升式发展。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对标国际先进科创产业体系,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围绕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共同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力建设“三先走廊”,实现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G60九城市(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经济呈现“V型”反弹,彰显强大韧性和高成长性。目前,九城市GDP总量占全国比重上升到1/15,地方财政收入从1/15上升到1/12;市场主体数量从1/18上升到1/15;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12上升到1/8;科创板上市企业数超过全国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1.5%上升到15%。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对于松江推动“三先走廊”未来建设,受访者态度整体较为乐观,持看好态度的比例达92.7%,认为未来建设对生活有积极影响的占比高达95.2%。

学深悟透、笃行不怠,以高质量党建推改革促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做好经济工作,需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近年来,松江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着力做好“增加区域协同合力、减少低效发展空间、放大创新乘数效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四篇文章,向规划要品质、向存量要空间、向科创要动力,向质量要效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跃升为有力支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创新策源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松江深刻认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着力点。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为产业发展夯实组织保障。松江区委成立党建引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领导小组,健全重大产业项目和党建工作“双落地”机制,有效推动超硅、科大智能等百亿级重大项目建立党的组织。二是坚持“党建有力量、服务为先导”的工作原则,强化产业集群党组织服务功能。依托直通车、要素对接等党建项目化载体,促进要素资源流动共享,加速产业发展“内循环”。调研组专家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董慧认为:“松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立足民生福祉,坚持抓发展第一要务和抓党建最大政绩有机统一,推动科技创新、党建创新深度融合。”

松江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牢牢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牛鼻子”,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以“要素聚变”催化“科创蝶变”,以创新集群引领产业集群,以全域创新联动区域创新,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

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创新区域协同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六部委成立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及其办公室,专责小组组长由科技部负责同志和上海市负责同志共同担任,研究提出G60科创走廊建设的重要规划、重要政策、重要项目、重要研究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落实跨地区、跨部门重要事项以及需要中央政府予以支持事项,指导、督促、检查G60科创走廊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实体化运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出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定期向专责小组、长三办、九城市党委政府等有关单位报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情况专报等信息,贯彻落实专责小组扩大会议工作部署和要求,九城市分别成立G60推进办,不断健全联席会议、平台共建、信息互通、干部挂职等机制,推动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协同模式。

聚焦前沿性原始创新与战略性关键技术,打好突破“卡脖子”技术攻坚战。松江对标世界一流创新高地,出台了《松江区支持“卡脖子”工程和颠覆性技术发展的若干意见》,瞄准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选取39个“卡脖子”工程和颠覆性技术作为重点突破方向,鼓励企业围绕关键核心“卡脖子”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填补国内空白。建立“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做实G60创新研究中心,成立并实体化运作G60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中心,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互认,科技成果拍卖常态化,让科创要素自由流动。松江众多科创企业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超硅半导体的300毫米和450毫米超大尺寸硅片、新阳的电镀液和清洗液、理想晶延的平板式原子层沉积设备等,都充分展现了松江的科创实力。

深耕先进制造业,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一是推动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依托“一廊九区”产业空间布局,绘制松江区产业地图,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6+X”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精准招商”路线图,谋划招商策略和着力点,确保精准对接招商。二是强化产业链跨区域延伸,健全协调联动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深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1+7+N”产业联盟体系,已建立产业聯盟16个。加快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全国首个“AK工程”产业基地。当前,九城市产业能力优势互补,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形成高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根本、现代服务业为重要保障的经济发展格局。

松江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抢占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做到了扬优势、强策源、提能级、促转型。本次调查显示,受访公众对松江创新培育城市转型动力和区域发展动力的实践认同度很高,其中超六成的受访者选择“着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突破‘卡脖子’技术攻坚战(76.2%)”“着力推动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68.1%)”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65.3%)”等项。

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在成为科技创新中心之前,都建立起了功能完善、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和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体系。近年来,松江强化制度精准创新和有效供给,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导向,构建“市场先行+政府引导”的组织协调机制,营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

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率先推进九城市30个涉企事项“一网通办”,实现九城市89个综合服务通办专窗全覆盖,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区域。腾讯长三角AI先进计算中心从供地到开工仅用58天,项目总进度比原定工期快了一年,充分体现了“G60速度”。目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正持续深化九城市“一网通办”试点,拓展一批异地通办事项,探索推进涉企通办事项登记标准的统一。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G60科创云”全要素对接平台建设,实现九城市创新券互认互通全覆盖。牵头成立长三角首支由国家引导基金参与、九城市共同出资、头部券商投资的G60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动首批11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实现九城市全覆盖,搭建高端服务机构组成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合作矩阵,每年常态化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不断打通创新驱动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做好“店小二”服务,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2017年底,《上海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印发,标志着营商环境改革1.0版正式推出。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时至今日,“店小二”已成为长三角政务服务的闪亮名片。松江实施了“清风护航G60”优化经营环境行动计划,以政策落地、工作作风和资金使用为重点,严格查处相关单位和部门在政策推广和执行中的折扣、弹性、拖延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制定《松江区政商交往“清”单》,针对政商交往中容易出现的廉政风险点,明确八个“严禁”,划出政商交往的红线底线,在全市首先确立礼品礼金拒收制度,体现出坚决将行业潜规则隔离于松江干事创业环境之外的政治担当;制定《松江区政商交往“亲”单》,拉近与企业的“亲”距离,从6个方面对咨询量较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给出正向引导,激励职能部门在守住底线、清正廉洁的前提下,通过座谈、论坛、沙龙、年会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主动上门做好政策宣传、联系沟通、调研指导、解决困难等,不断提升“店小二”服务水平。

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支撑创新链。松江全面落实人才引领发展战略,营造众人青睐的人才发展生态,让人才成为推动松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一是紧贴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需求,找准人才引育重点。积极促进高端人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头部产业“联姻”,加强产业链引才、重大项目育才,以一流的产业集群催生一流的人才集群。二是精准对接重点产业和人才团队创新需求。为创新核心人才及其团队量身定制安居、落户、子女入学、人才计划、职称评定等服务方案,让企业和人才安安心心搞科研、心无旁骛谋创新。发挥松江大学城高校人才密集优势,全力推动设立G60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机制,促进区域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三是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间人才链融合一体化。建立“峰会+培训+中心+基地”四融合工作机制,制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等文件,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共建共享人才高地。九城市每年轮值举办人才峰会,共谋人才政策。自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启动建设以来,松江已累计引进紧缺急需人才2万多名,人才总量达到31万,累计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79家。

松江发扬“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的新时代松江精神,以科创为纽带,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打造人民向往的“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松江新城,助推城乡发展一体化,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松江样本。

产城融合发展,科创、人文、生态同步推进。松江在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过程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围绕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立足松江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形成规划布局合理、产业基础良好、城市功能完善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尤其在松江新城建设上,形成“一廊一轴两核”的空间发展新格局。松江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紧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战略机遇,依托“一廊九城”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互补,创新引领“三先走廊”建设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推动公共服务持续提质升级,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医疗体系重大项目改扩建工程。坚定“上海之根”文化自信,高水平运营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打造上海科技影都文化新地标。践行“两山”理念,不断开辟“远看青山绿水,近看人文天地”新境界。

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松江聚焦堵点瓶颈,坚持问题导向,拿出破解问题的特色方案。为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松江创新建立“第二书记”进社区包小区、“党员第二楼组长”包楼栋、“社区党员”包邻里、各级党组织包重点攻坚任务等“四包”机制,不断优化完善“平时善治理、战时能调度”的党建引领社区动员机制。松江连续4届捧得“长安杯”,连续6次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示范县(区)。

松江依托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步打造资源优越、环境一流、宜居宜业的乐土,已形成较强的人才吸引能力。松江区当前常住人口220万,其中有150万是非户籍人口。本次调查显示,受访公众对松江城市建设各方面均有较高满意度(满分10分):“松江新城的建设(8.98分)”“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8.94分)”“廣大干部群众唯实唯干、拼搏奋进的干事创业状态(8.90分)”。

松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一以贯之地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松江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力量。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唯实唯干、久久为功,持续创造现代化新松江高质量发展奇迹。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指出:“在新征程上,要统筹兼顾、合理分工,一棒接一棒地干,持续打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品牌,不断加快‘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松江新城建设,着力增创‘一廊一轴两核’战略优势,打造上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战略空间和重要增长极。”松江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示范意义日益凸显,在新征程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自身的贡献。

(执笔:赵博艺、刘春霞,作者分别为人民论坛调研部主任、人民智库研究员)

责编/马宁远 邓楚韵 美编/宋扬

猜你喜欢

松江科创走廊
神奇的走廊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在走廊行走
骑马到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