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向度与基本要素

2023-05-11孟凡东石金鑫

关键词:历史观交融共同体

孟凡东,石金鑫,李 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结了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十二条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①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够为中华各族人民共同追梦、圆梦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才可以准确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这一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事实上,关于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学术研究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徐杰舜、徐桂兰于2003年发表在《广西文史》上的《新疆进行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考察报告》一文。作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历史观”这一重要概念,认为“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树立既是文化自觉的积淀,又是政治认同的结果”,强调“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就是对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共识”②徐杰舜,徐桂兰.新疆进行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考察报告[J].广西文史,2003(2):44—49.。此后,作者进一步对此观点进行了阐释,明确提出“对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核心”的重要观点,并就如何树立的问题进行了路径探索,强调“必须在各民族中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教育”③徐杰舜,徐桂兰.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现状考察与对策[J].西北民族研究,2004(3):88—97.。与此同时,卢高彬在2003年发表的《应在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一文中提出了“我们一定要在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民族历史观”,“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要同那些虚构、杜撰历史,甚至否认本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分裂分子作毫不妥协的斗争”④卢高彬.应在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3(6):23—24.的学术呼声,这些都是研究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学术先导。截至当前,学者们关于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研究仍然处于争鸣阶段,形成了认知与评价论⑤海路,杨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J].民族研究,2022(4):13—24.、规律与逻辑论⑥青觉.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J].前线,2022(8):47—51.、发展轨迹刻画论⑦郝亚明,秦玉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要素分析[J].民族学刊,2022(7):1—7.等诸多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而中华民族历史观的践行者则可以追溯到陈连开先生的中华民族形成史观、白寿彝先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史观和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史观研究。据陈连开先生回忆,中华民族整体性研究的启发来自1969年周恩来总理的一项指示⑧陈连开.中华学与中华民族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48—50.,由此学术界开启了以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主题的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研究,如陈连开先生在《历史教学》发表的《怎样阐明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一文中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国的历史,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在斗争中共同创造的”⑨陈连开.怎样阐明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J].历史教学,1979(2):33—37.。另外,还有谷苞的“中华民族共同性史观”⑩谷苞.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J].新疆社会科学,1985(3):1—10.、张博泉的“中华一体史观”⑪张博泉.“中华一体”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5):1—12.和木芹的“中华民族历史整体性史观”⑫木芹.中华民族历史整体发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2.等等观点。

纵观学者们关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学术研究,不难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所谓中华民族历史观,即人们对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历史和过程的根本看法与总的观点,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的本质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与历史评价的整体历史观。尽管学界已就其内涵、内容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但是在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的内在逻辑探寻和分析框架提出等方面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而这与中华民族发展史研究首先要厘清一些基础性概念问题与梳理出一条逻辑主线和一个思路框架①马戎.如何思考和理解中华民族史[J].青海民族研究,2023(1):42—60.的现实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亟需立足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阐明“四个共同”的重要思想,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向度和历史分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探寻逻辑框架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这有助于深化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的学术框架,有益于为深化认识“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②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1).奠定学理基石。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的认识之基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也包含着曾经在这块广大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的历史。”③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数千年来,中华各民族以共同体之姿共创伟大历史、共铸伟大文明,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实体,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和有机统一体,呈现出共创、共建、共享、共护、共赢的文明有机体的发展样态。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历史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基础,从历史之维、协同之维、发展之维和状态之维等多个维度就中华民族发展史进行了高度概括与科学评价,原创性地提出了“四个共同”的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和整体性特征”④赵天晓,彭丰文.新时代党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及其重大意义[J].民族研究,2022(2):36—47.。

所谓“四个共同”,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⑤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6.,其不仅提供了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而且突出强调中华各民族在长期交融汇聚、和合共生中不断增进共同性,并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⑥于玉慧,周传斌.“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阐释的新向度[J].贵州民族研究,2021(6):35—41.的“结果论”,科学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各民族共拓共维中国疆域的历史观、各民族共缔共撰中国历史的历史观、各民族共创共享中华文化的历史观和各民族共育共塑民族精神的历史观共同赋能的结果。因此,科学认识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就是要“坚持各民族共创中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①王延中.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史观[J].历史研究,2022(3):22—32.。

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就是要坚定对中华民族家园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和全面认同,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内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观,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整体性、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可分割性、中华文化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体性、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各民族共同培育熔铸的整体性”②周智生,李庚伦.以“四个共同”为核心: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7):1—8.等核心要义,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提供了主线遵循,也是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史的发展向度与历史分期的重要前提。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的主线遵循

“四个共同”不仅深刻揭示了“长时段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民族的演化流变过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之间的内在同一性”③李艳峰.习近平“四个共同”重要论述对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范式转换的方法论价值[J].云南社会科学,2022(2):167—173.,而且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产物。因而,只有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历史分期和历史主题出发论证“四个共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的主线遵循,才能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

(一)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三个历史时期

中华民族发展史可以分为中华民族古代史、中华民族近代史和中华民族现代史三个历史分期,内在地呈现出中华民族萌芽自在发展和自觉自为发展等历史阶段。其中,中华民族古代史包括中华民族萌芽发展阶段和中华民族自在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近代史就是近代中华民族自觉发展阶段;中华民族现代史就是中华民族自为发展和复兴发展阶段。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整体发展与中华民族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的多样形态。

1.中华民族古代史。远古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的萌芽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华民族从“满天星斗”格局进入到“五方一体”和“五方并举”格局,形成“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呈现多元一体特征。正是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内部不断实现交融互动、汇聚整合发展之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显露出初始状态。同时,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不断实现交融互动、汇聚整合、凝聚奋进,具有的强烈连续性、统一性与整体性特质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秦汉到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华民族自在发展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华民族整体性认识并未发展成为自觉的民族意识,仅仅作为一种自在意识而“隐性”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不自觉中发展。直到清代前期抗击沙俄侵略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各民族“共同团结”意识和“共同斗争”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在发展”中的“自觉发展”①李学成.清初东北各民族保疆卫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J].安徽史学,2022(3):36—44.。换言之,正是在大一统思想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塑造中,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和整体性特征才能共生共存并日益走向一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才得以塑造,而以此为客观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从“不自知”“不自觉”的样态中逐步走向“自知”“自觉”。

古代中华民族自在发展呈现出如下五大内容:第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是古代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主流;第二,中华各民族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是古代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主题,大迁徙大融合大整合是古代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主线;第三,“共同缔造”“共同开拓”是古代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本质内容;第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产物;第五,中华民族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的自在民族实体阶段的重要成果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走向自觉。

2.中华民族近代史。在“敌强我弱”“西强东弱”的时代背景下,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的民族矛盾也成为主要矛盾,也正是在民族矛盾的催动下,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得以觉醒与自觉,中华民族进入民族实体自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在新旧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要解决民族压迫和剥削问题,完成近代中华民族实现民族整体独立和全面解放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因此,平等团结统一成为近代中华民族发展的共同追求,“共同解放”“共同救国”成为近代中华民族发展的本质内容,也正是在不断对敌斗争、不断团结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意识、共同性意识得以全面觉醒,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得以真正形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不断增强。

近代中华民族自觉发展呈现出如下五大内容:第一,以中华民族整体解放为出发点,以平等团结统一为主线,以“共同斗争”“共同革命”为主题,以解决民族压迫问题,实现整体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根本任务;第二,“共同解放”“共同救国”是近代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本质内容;第三,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觉醒和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发展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历史合力结果;第四,共同救国观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近代自觉;第五,中华民族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的自觉民族实体阶段的重要成果是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真正自觉。

3.中华民族现代史。现代中国不同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决定了中国民族问题的本质内容存在明显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客观转变,中华民族共同体也进入了社会主义共同体发展新阶段。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不断建设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大家庭,就是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发展,进入到中华民族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的新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自为发展阶段,即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不断巩固发展的历史阶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根本问题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历史任务就是实现中华各民族最真实的平等民主、最全面的繁荣富裕,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因此,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同斗争、共同革命的近代主题不同,共同现代化、共同富裕成为现代中华民族发展的共同主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本质要求。

现代中华民族自为发展和复兴发展呈现出如下五大内容:第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为根本任务;第二,“共同复兴”“共同强国”是现代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本质内容;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共同目标;第四,共同强国观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现代自立自强自信;第五,中华民族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的自为民族实体阶段的重要成果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进入全面自为时代和全面复兴阶段。

(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主题与主线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所凝聚的历史结果,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产物。那么,中华民族是如何从古代中华民族发展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的? 是如何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 是如何从多元发展到一体发展的? 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如何从自在发展到自觉发展再到自为发展的? 回答这些基础性问题,需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入手,进而充分解读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变历程和内在规律。

田晓岫指出,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主题为“汇聚聚合趋同”,认为中华民族史是一个“搅拌运动”,是中华各民族在不断发生汇聚、融合、分解、组合、再分解、再组合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历史结果。强调中华各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不断汇聚反复聚合,促使中华民族内部各族文化内核更为趋同,进而使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加坚固①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0.。以这一认识为基础,我们认为,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显性历史主题或发展状态,而在中国各民族进行大迁徙大融合大整合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大凝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真正主题。因此,中华民族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融合共同凝聚的历史,这三个历史线索形成了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的三个历史向度,即坚持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史的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和内向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三大历史向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是这三个向度历史合力的结果。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三大历史向度

“历史是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逐步完善的前提之下,不断扩大横向发展而成为世界历史的①吴于廑.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前言)[J].世界历史,1988(5):137—140.。”吴于廑先生曾以马克思主张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10.为认识基础,强调应从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大向度就历史怎样发展为世界历史这一重大问题进行阐发,他认为,所谓纵向发展,就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有次序的发展,这个发展虽然存在人类各族和世界各地,具有“不平衡性”“不完全性”的特征,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则是普遍的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所谓横向发展,就是随着纵向生产方式的演变而日益增长的各族和各地区间的接触、交往、矛盾、冲击以及彼此之间或者互利或者一方强加的吸收和融合③同①.。虽然吴于廑先生的观点提出主要针对世界历史的形成动因,但也为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提供了认识向度和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特征,我们认为需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出发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的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和内向发展,只有实现这三个向度的内在统一,才能完整呈现和科学认识中华民族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的整体性历史发展,才能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性生成逻辑。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纵向发展之维

所谓中华民族的纵向发展,指的是中华民族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总体上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转变,从农业文明时代迈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时代。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华各民族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日益紧密联系的整体,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经济基础,使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具有鲜明的客观性、依存性和向心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纵向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带来的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即从传统共同体向现代共同体、从自然共同体向普遍共同体、从原始共同体自在共同体向自觉共同体自为共同体的历史转型,并逐步建设形成真正共同体。可以说,正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互动、适配、发展中最终实现“物质积累最大化”“社会全面现代化”和“自由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经历了原始社会的中华民族自然共同体、封建社会的中华民族自在共同体、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华民族自觉共同体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华民族自为共同体后,必然会走向共产主义的真正共同体,这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纵向发展的历史结果。当下,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而其根本上就是要建设“一体多元”和“多元一体”全面统一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共同体和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共同体。因此可以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纵向发展的历史结果,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产物。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横向发展之维

所谓中华民族的横向发展,指的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从彼此隔绝到互相交往,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实现由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事实上,中华民族横向发展反映着各民族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呈现着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轨迹。正是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才得以形成,中华民族民族实体才得以凝聚,以此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中华文明独特的文明有机体才得以融聚。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割据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民族关系主线从未中断。可以说,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横向发展为满天星斗格局、五方并举格局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是中华各民族在四次民族大融合中共襄中华的必然结果。

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华民族就已经树立了文化认同的标准,即是否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取决于是否处在“礼”的文化系统之中。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华夷”逐渐走向一体,四夷地区民族融合速度也在加快。到战国时期,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第一次大融合为秦汉大一统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拓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范围。

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发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融合特点集中体现为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流动。北方“五胡”等边疆民族内迁中原并建立诸多政权,形成了胡汉杂居共居的交融局面,并且在长期的相互学习、相互通婚等多元交往方式之中,各民族的差异性愈发减少,而共同性则不断增加,各民族日渐融为一体。至北魏孝文帝时,其改革成为古代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共同推动民族大融合的典范。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而其基础则是各民族间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程度的空前增强。

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发生于辽宋夏金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主要在边疆地区进行,汉族与少数民族实现相互交融。这一次民族大融合为元朝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巩固发展奠定历史基础,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的整体性联系更加密切了。

第四次民族大融合发生于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自在与自觉状态并存,随着各民族间的深度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奋进,共同奠定了现在中国疆域和民族分布格局。特别是清代大一统格局的确立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也标志着一体多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终确立。

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融合共同凝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数千年来,中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经过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心凝聚,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横向发展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整体性发展,而“满天星斗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萌芽发展阶段,同时孕育出了“五方并举格局”的“五方一体格局交融时代”,因此“五方并举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初始发展阶段。但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其始终指向着“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相统一的共同体结构、形态与样态,呈现着中国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带来的疆域空间和精神生活的变化,最终结果是通过中华民族大融合不断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和横向拓展。因此可以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横向发展的历史结果,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融合的历史产物。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向发展之维

所谓中华民族的内向发展,就是指中国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合力赋能下凝聚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内聚于中华文明的特质下。事实上,明晰中华民族内向发展,就是要明晰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并共同创造、共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这条主线,就是要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发展为文明有机体的历程。可以说,中华民族内向发展揭示着中华民族“一”与“多”的辩证统一发展,反映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联系性和规律性。

基于中国气候和地理等条件的差异,中华大地孕育产生了多元互补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和社会样态,形成了包括农业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和农牧文明在内的多元经济地域,当然,各个经济地域也不是完全独立的、经济形态也不是完全单一的,如长城沿线区域和民族走廊区域是鲜明的农牧文明混合,客观存在较为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域和半牧半农区域的差异。也正是因为多元性与互补性、差异性与依存性同在,数千年来,中华各民族日渐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并且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独有的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的中华文明,而这一显著的文明特性、凝聚力量,又塑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多元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不断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向发展。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完成疆域和民族大统一、实现国家和政权大一统是历代中央王朝进行国家治理和民族治理的重要理念和执政目标。元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向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实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统一发展,也出现了中华民族自在发展和自觉发展的高度内聚发展。在元朝时期,王朝统治者第一次将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管辖范围,并通过行省制度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整合与管理,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大一统”的广度、深度和效度,使中国版图得到极大扩展。此后,明、清两朝维持和延续了“大中国”的格局,有效统合了中国内部的各个区域,特别是在清朝,中国统一的现代国家疆域版图得以基本确立。正如清朝官方编修的《大清一统志》中所言,“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①参见清世宗实录(卷八三),雍正七年七月丙午。。不难看出,无论王朝如何变更,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内蕴与镌刻于中华民族血液和骨骼中的“大一统”思维和团结一体心理始终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条重要红线,而以其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则使中国疆域、中央政权模式、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等多个方面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特别是“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②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因此可以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内向发展的历史结果,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凝聚的历史产物。

四、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的四大基本要素

作为民族实体的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的有机统一体,这是从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华民族整体历史由中华民族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和内向发展的三重向度所决定,而其基本要素则集中体现在坚持共拓共维中国疆域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家园共同体认同;坚持共缔共撰中国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认同;坚持共创共享中华文化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认同;坚持共育共塑民族精神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四大方面。

1.共拓共维中国疆域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家园共同体认同。疆域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理空间和领土范围,也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繁衍生息与发展壮大的客观条件。中华大地广袤的地域空间和多元的地形地貌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独特地理与环境优势,塑造了良好的空间基础。

历史上,中国各族人民共拓共维中华疆域。中华大地地处“中纬度文明带”,四周存在的天然屏障合围形成内部结构完整且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而“这一片地理上自成单元的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③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18.,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与民族性格”④杨文霞.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66.,孕育催生了“家国天下”意识和“家国一体”情怀这一中华文明长期延续发展的文明观念和情感基石,并在长期共维国家、共拓家园的努力中,共同开发和共同守护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①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同时也在长期的“分与合”的过程中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为一个独特的多民族国家,催生和滋养了“合大于分”和“天下合一”为主流的强大凝聚力和整体性存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而从中国版图的开拓主体上看,中国自古至今辽阔的疆域的形成从来都不是由某个单一民族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从中国版图的管理与开发维度来讲,疆域大统一和政治大一统始终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政治目标,也是实现政局稳定的必然要求。

总之,中华大地独特的家园共同体客观推动着中华各民族的内向发展,也孕育诞生了共同秉承的“百川归海,心向统一”的“大一统”思想,并在实践中体现为“大一统”的政治认同和共拓疆域、共建家园的行动自觉。数千年来,正是在中华各民族胼手胝足、披荆斩棘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家园共同体才得以形成与发展,才为中华各民族间的交融互动、汇聚整合、凝聚奋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只有始终坚持各族人民共同开疆拓土的历史观,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大地的中华民族家园共同体认同,牢固树立起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理念和信念,才能进一步形塑中华各族人民的整体性意识,才能进一步巩固凝聚和谐共生、稳定安全的中华民族家园共同体。

2.共缔共撰中国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认同。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五方并举”“华夷并举”的中华民族历史,就是一部“华夷一体”和“中华一体”的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为文明有机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正是在多民族共同奋斗共同融合共同凝聚之中,中国这一文明型国家才最终建立。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坚实的建设主体。

从历史发展的横向维度来看,在古代中国,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执掌政权,从未动摇的始终是中华民族作为中国传统和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实体,也均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力量。近代以来,中华各民族在救亡图存的浪潮中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各民族共同的愿望,共同谱写了一部各民族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近代自觉发展史,并在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进行伟大改革、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真正自为发展。

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绝不是单一的民族发展史,而是中华民族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内向发展的历史合力结果,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融合共同凝聚的历史产物。正是在长期的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中,中华各民族呈现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主体身份认同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不断共同走向社会主义国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携手迈向“真正共同体”。因此,只有始终坚持中华各族人民共缔共撰中国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认同,牢固树立中国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思想认识,才能进一步坚定全面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主动,才能进一步推动建设更加全面自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共同体。

3.共创共享中华文化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认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4.。灿烂多元的中华文化始终是指引中华民族奋勇向前、踔厉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正是因为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川汇海”于中华文化之中,中华各民族才在共创互鉴中创造了有机整体的中华文化、包容并蓄的中华文明,才推动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品质和各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②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从整体上讲,中华文化既包括作为民族实体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主流文化,又包含各民族自身创造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间的交融碰撞,也使中华文化更具多元性、独特性,而其中始终蕴含的共有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包容凝聚的“黏合”效力和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特质,也更加彰显出中华各民族共创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历史主线。

总之,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载体,始终以中华民族共有文化之根和共享文化符号的创造形塑着中华各民族儿女的“精气神”,始终强化着中华各民族儿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文明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为的重要力量源泉。因此,只有始终坚持共创共享中华文化的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认同,不断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其新内涵、拓展其新意境,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建设更具文明性和民族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文明的高度认同。

4.共育共塑民族精神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为多数成员信奉并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社会发展促进力的“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③孔庆榕,张磊.中华民族凝聚力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3.。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共同培育的精神力量,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趋于稳定并早已“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④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7.。正是在这一具有生命力、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和精神基因的赋能下,中华各民族才能共同奋斗共同融合共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生生不息、生机盎然。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①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5.的伟大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民族共育共塑民族精神,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团结统一则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宝贵的特质②闵言平.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N].中国民族报,2020—10—20(5).。在古代中国,经由发轫、形成、深化,形成了以中和为最高准则、以重德为核心追求、以爱国为精神特质、以一统为精神表征等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外化为攻坚克难的文明创造、多民族和亲联谊的团结统一等一系列伟大成就与传奇佳话。在近代中国,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状态的骤变和早发现代文明的冲击,中华民族精神在延续中得以重造,实现着现代文明转型,形成了以民族独立为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五四”精神为代表的具有新特点和新变化的中华民族精神,并外化为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的矢志探索的救国实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近代中华民族精神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精神之源,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重要内容的精神体系,并外在促进着中华各民族命运与共意识的空前加强和彻底觉醒、推动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③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各个时期培育形成了祖国与人民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国际主义精神、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自力更生的振兴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具有当代特质与禀赋的优秀精神品质,展现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面貌、新气质和新效能,外化表现为中华各民族奋勇争先保家卫国、创新引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构建形成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等伟大成就的取得。

总之,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具有文明性、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以其感召力、引领力推动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奋进、共同融合、共同凝聚,并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因此,只有始终坚持中华各民族共育共塑民族精神历史观,坚定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更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文明底蕴,才能更好地凝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合力,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五、结语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④同③:7.,正是在交融汇聚互动整合凝聚发展中,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大迁徙大融合大整合大凝聚,在共同奋斗共同融合共同凝聚中形成具有中华文明属性、中华民族特性的文明有机体①孟凡东,田园,孟成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重属性与科学内涵[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22.,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文明性逻辑和现代性逻辑。

“四个共同”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样态呈现、特征彰显、发展走向高度总结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原创性贡献的重要理论,是“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中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经验、提炼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得出的客观结论”②王延中.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史观[J].历史研究,2022(3):22—32.,是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充分明证,也是科学认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理论基础。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历史分期、分析其历史发展向度、归纳其内蕴发展要素,形成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的科学逻辑框架,对于丰富学界现有研究成果,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文明有机体的历史自信、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历史观交融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真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习近平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