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05-11唐成林刘佳慧冯文豪
凡 迪, 唐成林, 刘佳慧, 冯文豪
(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贵阳 550001)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是指对药用植物根据药材性质和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在产地进行的初步加工处理,药材采收后除了极少数种类需要新鲜和保持原样,大部分需进行产地初加工。标准化的产地初加工,根据品种和初加工环节不同,可显著提升药材综合产值。笔者以贵州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为重点,收集汇总了全省各市(州)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发展情况,走访了调研县区的中药材产业规模化种植基地及初加工企业(合作社、大户),从中药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视角,简要总结了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发展现状,剖析了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对策建议。
1 全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对产地初加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2019年,中药材产业被列为十二大重点产业之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省中药材总面积44.8万hm2、总产量193.8万t、总产值16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50.3%,40.8%,带动贫困农户13.1万户、贫困人口41.8万人增收。中药材种植规模的扩大,既为产地初加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对产地初加工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迫切的需要。
1.2 全省产地初加工增值效益明显
经对全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情况调度分析显示,全省共有298家规模化初加工经营主体,年总初加工能力42.4万t(占总产量的21.88%),覆盖面积8.9万hm2(占总面积的19.88%)。全省年初加工总产值42.17亿元,通过标准化产地初加工,共新增总产值20.32亿元,增加13.71%(注:根据全省15个重点品种面积、鲜品产值、初加工产值等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平均鲜品产值3 554.15元/667 m2,初加工后产值5 076.56元/667 m2,新增产值1 522.41元/667 m2,增加42.83%)。产地初加工带来的增值效益明显,例如:太子参鲜品价格14~16元/kg,经过清洗、干燥(3 kg鲜品加工成1 kg干品),干品药材统货产地价格至少80元/kg,价格提升2倍,挑选分级后,选装货价格最高可达140多元/kg,价格可提高3倍以上;天麻鲜品价格一般为12~16元/kg,经清洗、蒸透、烘干后(3 kg鲜品加工成1 kg干品),价格至少可达100元/kg,价格提升3倍,挑选分级后最高可达300元/kg以上,价格提高10倍以上;前胡鲜品价格10元/kg,经去须、芦头,烘干、分级、扎把后(3 kg鲜品干燥成1 kg干品),统货达100元/kg以上,价格提升3倍以上。
1.3 重点产区产地初加工体系初具雏形
贵阳、安顺、遵义等9个市(州),从年初加工能力来看,黔南州最强,为13.41万t,其次为黔西南州(7.16万t)和铜仁市(5.35万t);从初加工产值来看,遵义市最高,为11.2亿元,其次为铜仁市(8.7亿元)和黔南州(8.64亿元);从初加工覆盖面积来看,黔东南州最大,为2.32万hm2,其次为遵义市(1.64万hm2)和铜仁市(1.32万hm2);从初加工经营主体来看,铜仁市最多,为77家,其次为遵义市(45家)和六盘水市(37家);从初加工技术人员来看,铜仁市最多,为300人,其次为黔东南州(278人)和遵义市(269人);从初加工能力占总产量比重来看,黔南州最高,为74.89%,其次为铜仁市(44.99%)和六盘水市(31.08%);从初加工覆盖面积占总面积比重来看,六盘水市最高,为65.42%,其次为黔东南州(37.18%)和铜仁市(32.64%)。总体看来,铜仁、遵义、黔南、黔东南、六盘水等市(州)初加工能力总体相对较强,贵阳、安顺、黔西南、毕节等市(州)初加工能力总体相对较弱,亟待提升。
1.4 重点单品产地初加工效益稳步增长
天麻、石斛、太子参等8个重点单品,从年初加工能力来看,薏苡仁最强,为3万t,其次是钩藤(1.48万t)、太子参(0.96万t);从初加工产值来看,石斛最高,为13.79亿元,其次是天麻(1.8亿元)、薏苡仁(0.96亿元);从经营主体数量来看,天麻最多,为23家,其次为白及(19家)、石斛(17家)和太子参(17家);从初加工能力占总产量的比重来看,白及占比最高,为54.43%,其次是石斛(50%)、黄精(34.75%),太子参和半夏占比最小,仅为8.98%和8.81%。8个重点单品产地初加工能力共7.72万t,占全省初加工能力的18.27%;初加工产值19.71亿元,占初加工总产值的46.74%;初加工经营主体数量107家,占全省总量的35.91%;初加工能力占单品总产量的比重为17.72%。2019年以来,省级大力支持8个重点单品产业发展,从生产基地建设、产地初加工等环节给予全力支持,总体看来,8个重点单品初加工产值已占据全省初加工总产值接近一半,产地初加工效益凸显。
1.5 调研中发现的产地初加工模式典型案例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好的初加工模式。例如:贵州金草海药材发展有限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基地+农户”组织方式开展太子参产地初加工,牵头成立了黄平县中药材协会,吸纳了太子参种植大户、合作社等510余名会员加入协会,在太子参大面积收获季节,按照3元/kg的优惠价格为协会会员、合作社社员提供初加工服务,平均每天加工太子参鲜品50 t,以产地初加工为基础,保障了协会会员,合作社社员产后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是通过标准化初加工提高药材品质,提升药材附加值,使药农增加了效益;二是采收后及时加工,解决了种植户因天气影响,丰产不丰收的后顾之忧;三是通过统一加工仓储,吸引采购商直接来加工点收购,形成了一个小环境的产地交易市场,解决种植户东奔西走找市场而卖不出好价的难题;四是通过集中初加工,回收利用原本要丢弃的药材粉末制成饲料添加剂,进一步提升了综合效益;五是初加工后集中仓储,通过仓担质押的方式,使药农更容易获得融资贷款,解决了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
2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01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进下,中药材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呈现三增长的态势,重点单品、重点产区初加工能力稳步增加,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地初加工能力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总体看,全省各地仍多以“种药材、卖药材”的单一形式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全省初加工能力仅占总产量的21.88%,覆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9.88%,仍存在151.43万t中药材无法通过标准化的初加工实现增值。局部看,8个重点单品中,仅有石斛、白及初加工能力可覆盖总产量50%以上,其余单品均存在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例如半夏初加工能力仅占总产量8.81%、太子参初加工能力仅占总产量8.98%、钩藤初加工能力仅占总产量12.89%,虽然这些单品在全国已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但初加工能力仍远远不能达到需求。另外,9个市(州)初加工能力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贵阳、安顺、黔西南、毕节等市(州)初加工能力总体相对较弱,其中贵阳市2019年中药材总产量11.17万t、总面积17 860 hm2,但初加工能力仅能覆盖1.28%;安顺市总产量38.12万t、总面积29 280 hm2,但初加工能力仅能覆盖5.53%。产业虽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但产地初加工能力没能与种植规模相匹配,无法形成协调的加工体系,100多万t中药材缺少产地加工所需的场所、设施、设备,大量产新的药材不能保质保量入库,若遇多雨天气,会造成中药材大量腐烂、卖不出、售价低等问题,严重影响药材品质,产业加工效益无法提升。
2.2 产地初加工标准化程度低,药材质量不稳定、商品性欠佳
调研发现,现有加工技术标准化程度低、加工方法混乱,工艺不统一,技术不规范,各地各法、一药多法甚至一地数法是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中的突出问题。例如,金(山)银花产地初加工方式中,有的采用直接烘干,有的采用硫磺燃烧密闭烘烤加工,还有的采用硫磺浸泡烘干及杀青烘干的方式;天麻的初加工方法中,仅干燥的方式就有数10种之多,有的采用直接烘干法、有的采用白矾水煮透心后干燥,有的采用天麻与小米共煮透心后干燥、有的采用热风循环烘干法、有的采用鲜品速干法等,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对药材的外观与药效会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这些初加工方法均无具体的加工工艺技术参数,多凭主观判断,再加上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及药农普遍缺乏加工技术,加工随意,导致腐烂、变质较多,成品率低,进而影响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2.3 初加工经营主体总体较弱,大企业加工设备闲置率高和小企业加工能力不足现象同时存在
从调研的总体情况看,全省虽然有298家初加工经营主体,但其中龙头企业数量仅占总数的13.42%,大部分初加工企业成熟度偏低,发展较弱,普遍存在起步晚、规模小、底子薄、实力弱、基础条件差、产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多数企业年初加工能力不足100 t。例如,都匀市中药材经营主体33个,其中种植企业7家,合作社12家,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14个,但具有中药材初加工能力的企业仅2家,产地初加工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部分地区大型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却存在原材料“不够吃”、大型加工设备闲置率过高的现象,制约一些初加工企业有效运转和扩大规模。例如,贵州金草海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虽然在太子参集中收获的7-9月份,加工设备连续运转24 h都不能满足本地药农的初加工需求,但一年下来也仅有这3个月能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其余大部分时间设备均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充分利用其价值。
2.4 初加工环节投入高,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初加工设施、设备,厂房的建设等整体资金投入较高,但近年来,政府对初加工环节的整体补贴较少,且由于银行对中药材初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授信门槛普遍较高,初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匮乏、金融资本渠道不畅等一些痛点、难点,主要体现在抵押难、审批慢、融资贵等问题。例如,收获仓储的中药材产品市场价格具有不确定性,金融部门无法评估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融资贷款用于发展生产;企业固定资产多为厂房、专用设备等,位置偏、权利弱、变现难,多被银行视为无效抵押物;贷款审批流程繁琐,经常出现漫长的审批通过后,早已过了初加工时节,初加工企业发展资金大多靠原始投入、滚动发展,部分企业靠民间借贷,很难在短期内做大做强。
2.5 初加工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科技支撑不足
目前,从事中药材产业的专家多是农业或者植物学、园艺学专业的居多,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了解不深,产业科研基础薄弱,对于初加工环节和关键技术上缺乏系统研究,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长期以来,产地初加工环节的技术培训与指导主要由企业承担,而中药材品种种类差异大,种子类、花类、果实类、皮类、全草和叶类、根及地下茎类等不同品种的初加工方法均不同,企业技术服务难以满足生产需要,中药材初加工的质量难以保证。据调研结果显示,全省初加工经营主体中,专业技术人员仅有1 680名,其中安顺市仅有31名、贵阳市仅有15名,产地初加工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3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问题的原因分析
贵州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存在以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认识不足。政府和大多数生产者十分重视在生产环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往往忽视采后的初加工处理,重生产轻加工的观念导致对初加工环节支持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丰产不丰收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产业规模化程度偏低,且中药材生产季节性很强,决定了初加工设施的使用期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导致设施利用率低,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三是现有初加工条件明显不足,初加工设施、设备落后,多数仅以烘干设备为主,清洗、分级、储藏等一体化初加工设施设备不配套。四是初加工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产地初加工技术相对匮乏,70%以上的科研资金在产前、产中阶段,对产后初加工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可以推广应用的成熟技术也明显不足,现有初加工技术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五是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仍然是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产地初加工社会化服务严重缺乏,导致农户多以传统或土办法进行初加工。
4 加快推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与产地初加工融合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要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坚持抓具体抓深入,精准施策,全面发力,加快推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与产地初加工融合发展,加快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助推全省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4.1 全面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
聚焦石斛、天麻、太子参、艾纳香、淫羊藿等重点品种、特色品种、民族药药用品种的重点产区,重点推进一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产地初加工水平,促进中药材质优价高。重点在大方、七星关、德江、雷山等天麻核心产区建设天麻初加工基地,加强蒸煮、干燥、切片等关键环节建设;在锦屏、荔波、赤水等石斛核心产区建设石斛初加工基地;建设以印江为核心的梵净山多花黄精产业带初加工基地,重点加强清洗、蒸煮、烘干、炮制等环节;建设以黄平、施秉为核心的太子参产区初加工基地,重点围绕清洗、烘干、分级等环节;建设以赫章为中心的半夏初加工基地,重点加强干燥设施的建设和设备提升等。在推进重点品种初加工基地建设的同时,兼顾艾纳香、淫羊藿等地方特色道地品种。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针对各重点单品初加工特性针对性改善储藏、烘干、分级等设施设备,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促进药材产地初加工的集聚化发展和规范化发展。同时,对于有中药材种植但面积尚小且无产地初加工基地的地区,整合食用菌、蔬菜等农产品清洗、烘干、冷藏设施设备综合利用,避免资源闲置。
4.2 着力培育壮大初加工经营主体
扶持和引导生产基地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现代化清洗、烘干、分拣、分级等初加工,每个主产县重点扶持、壮大一批初加工企业(合作社、大户),分级扶持、重点推进。针对规模小种植面积不大的合作社和散户,重点以补贴高效的小型清洗、烘干设备为主;针对规模一般的种植基地,重点以扶持清洗、干燥、分级、分拣等设施设备为主;针对产业规模集中度较高的种植基地,如黄平施秉太子参、大方德江天麻等,重点扶持建设、提升大型的初加工厂房,配套建设精深加工基地等,提高产业附加值。通过大中小有机结合、初加工与深加工紧密结合,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通过初加工和深加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合作社或散户逐步提高初加工水平,逐步实现区域性中药材产业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市场的良好局面。
4.3 着力破解资金难题
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设立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一批中药材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帮助七星关区等种植规模大但无初加工基地支撑的县、经营主体建立初加工基地;加强与省基金办沟通协调,积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绿色产业扶贫基金申报条件,帮助初加工企业申报使用;按照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金投入的思路,积极探索“农银企”产业共同体(SPV)发展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金投入;加强金融创新,增加对中药材产业风险资金池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发挥好政银担合作新型融资担保模式,切实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4.4 着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引领
一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作用,加快培养中药材初加工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加强产业技能培训,对企业、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开展产地初加工技术培训,制定重点单品产地初加工技术指导意见,全面提升中药材初加工技术水平;三是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共享、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家,参与全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四是设立科技专项,针对中药材各单品特性,加强清洗、烘干、分级等专用型初加工瓶颈技术攻关与技术组装,结合各地初加工设施设备资源及特性,加强中药材初加工设施设备与其他产业加工设施设备共用研究,促进加工设备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太阳能、空气能、生物能源,降低加工成本,加强中药材加工技术提升和设备更新,强化科技支撑。
4.5 着力拓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积极向农业农村部争取,将中药材清洗、分级、切片、冷藏特别是小型烘干设备纳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拓宽农机补贴范围,提升设备购机补贴幅度,减轻农民经济负担。通过农机具示范推广,激励和引导广大药农购买和使用,提高小型初加工设备普及率。
4.6 着力加强药材加工体系、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
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逐步推动中药材加工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不仅要重视终端质量检测,而且要注重“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全过程质量监控,严格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加工、贮藏,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制定完善产品标准,初加工技术规程标准,指导按标准化组织初加工生产。构建和应用专业的产地初加工、质量检测、规范包装、专业仓库、集中存储、专业管理、气调养护、赋码追溯等质量管理规范与追溯管理规范。
4.7 着力推进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一体化发展
因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都包含了净处理、切制处理的过程,而炮制进一步运用临床理论为中药材药性的加强,降低毒副性等方面有深一步理论技术依据,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一体化发展可以更好地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同时可以减少中间的加工环节,省去厂房、设备、加工环节的消耗,更符合中药产业发展的趋势。下一步,从黄精等重点单品着手,重点推进一批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一体化发展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